第624章 不欢而散的朝会
明末逐鹿2025-07-29 11:203,196

  还都燕京之后的第一个大朝会,于十月十五日在紫禁城的乾清宫大殿上举行。

  虽然这次朝会的内容和目的,小皇帝朱慈炤已经知道结果。

  但他还是强撑着,盛装出席了朝会。

  头戴九龙冠,身穿五爪金龙黄袍,腰缠玉带的他,与太后张嫣,都是盛装参加了这次大朝。

  以韩烈为首的满朝文武百官,隆重的行了三呼叩拜之礼。

  在三呼礼仪结束后。

  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路振飞率先出班道。

  “陛下,臣有本要奏。”

  龙椅上的朱慈炤虽然很想说,你赶紧闭嘴吧,朕不想听。

  可话一出口,就变成了一个字:“准!”

  “陛下,夏王殿下功勋卓著,扫荡六合,匡扶天下,还都旧都,威名播于四海。”

  “臣恳请陛下下旨,加授夏王殿下九锡之礼。”

  “来了,果然还是来了。”虽然心中早就有数,可在朝堂之上,亲耳听到这逼宫之言。

  朱慈炤还是气的脸色铁青,恨不得下旨把路振飞拖住去砍了。

  但是,他根本做不到,因为满朝文武大臣,根本没有人会支持他。

  无论他如何发火愤怒,都不过是徒劳。

  “路大人所言有理,夏王这些年来,劳苦功高,理应加授九锡之礼。”

  “钦天监选个节日,朕当举行加授大典,为夏王加授九锡大礼。”

  “还有,朕几位经年,德行操守,远不如夏王殿下。”

  “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定,百姓的幸福。”

  “朕愿意退位让贤,把皇位禅让给夏王殿下。”

  ……

  朱慈炤这番话,不亚于是在打韩烈的脸。

  表达着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也是他的一种反抗态度。

  虽然嘴上喊着要退位,但他内心显然是不想的。

  毕竟皇位这样的最高权力,又有谁愿意主动让出来呢?

  “陛下言重了,臣万万不敢受,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韩烈倒也没有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就吓着了。

  有句话叫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现在的韩烈就是握刀之人,而小皇帝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

  无论他怎么挣扎,也终究只是徒劳。

  如今韩烈之所以还在朝堂之上,与小皇帝委以虚蛇。

  所争的无非是一个好名声罢了。

  小皇帝主动禅让,与韩烈逼迫皇帝退位,甚至下黑手抢夺皇位。

  历史上的评论绝对是大不同的。

  就像同时接受九锡禅让,唐高祖李渊,就要比隋文帝杨坚的名声要好。

  还有汉末的曹丕,也是授九锡,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

  名声和人望就要比司马家那帮背信弃义,当街杀天子的名声要好的多。

  毕竟皇帝之位,关乎得位正不正的问题。

  历史那是会一笔笔记录在册的。

  韩烈现在要杀小皇帝,甚至都不用他开口。

  只要给个眼神暗示,下面的人就能够让小皇帝在皇宫之中,无声无息的驾崩。

  但是韩烈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这么做。

  因为他根本不着急,也相当的有耐心。

  之所以不着急,是因为他今年才二十九岁。

  历朝历代,上下几千年来,三十岁的开国皇帝,那也是没有先例的。

  所以对于到手的猎物,韩烈一点都不着急。

  未来的大夏帝国,不说千秋万代,至少也要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在建国开元之前,韩烈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制定新的制度,帝国未来的体系,还有健全的律法,赋税制度。

  这些事情不完善好,即便坐上皇位,韩烈也难以心安。

  “陛下既然怀疑臣的忠心,为表臣之忠心。”

  “臣今日请辞王爵,首辅领侍卫亲军大臣职务。”

  “请陛下准许臣返回东平老家颐养天年。”

  说罢,韩烈竟然真的把头上的冠帽摘了下来,双手捧起放在了地上。

  这一幕,即便是做戏,却也让满朝文武百官,无不是纷纷变色。

  “陛下,夏王忠心耿耿,还请陛下明鉴。”

  朝廷之上,身穿朝服的武将们,率先叫嚣了起来。

  忠义军提督杨衍,总兵副将马进忠,侍卫军提督杨朴,总兵副将李来亨。

  忠烈营提督袁宗第,总兵副将党守素。

  以及李牟,李元忠等军中将领,纷纷出列高喊道。

  武将们虽然身穿朝服,但那尸山血海之中,杀出来的气势。

  可比文官们的气势要凶悍的多。

  虽然个个明明手无寸铁,但躬身作揖的气势,以及那高亢的声音,确实把小皇帝吓得手足无措。

  眼前的一幕,又让他想起了几年前,在运河码头上。

  柏永馥,虞绍勋提刀砍杀了国舅之事。

  当年那血腥的一幕,不单单在他弱小的心灵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也对前太子朱慈烺,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

  “陛下,大明万万不可没有夏王啊。”

  内阁大学士,路振飞,曾樱,孙传庭等人紧跟着出列奏对道。

  “还请陛下下诏,挽留夏王在朝。”

  “否则臣等,万万不答应。”

  袁枢,张国维等人更是直白的高喊出了自己的心声。

  “请陛下三思。”

  满朝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倒在大殿上。

  让龙椅上的小皇帝朱慈炤,气急败坏的差点抬手骂道。

  “乱臣贼子,尔等都是乱臣贼子。”

  但是不等他开骂,一旁的太后张嫣却抢先一步开口道。

  “众爱卿所请,哀家替陛下答应便是。”

  “夏王有功社稷,加授九锡,这是顺应民心之举。”

  “退朝!”

  心中不满的小皇帝朱慈炤,在太后张嫣说完后,拂袖而去。

  看着皇位上的小皇帝,如此不顾君臣礼仪。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无不是把目光投向了韩烈。

  “臣恭送吾皇!”

  韩烈一脸从容的双手作揖一拜,直到皇帝的身影离开,他才站直了身体。

  “诸位臣工,今日就到这里吧。”

  “加授九锡一事,以后不可再议。”

  韩烈表情威严的扫过众人,昂首挺胸的走出了乾清宫。

  对于加九锡,他还真不在乎。

  最起码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没有走这套形势。

  虽说为此被人诟病,得位不正,欺负孤儿寡母。

  但如今的局势跟宋朝又有所区别。

  他韩烈以一己之力,平定内忧外患。

  把燕京沦陷,半壁江山的南明挽救了过来。

  作为内阁首辅大臣,手握兵马大权,他继天子位,不说是人心所向。

  起码文武百官大多是支持他的。

  离开宫门的韩烈,也没有去内阁衙门,而是径直回了位于大明门内的夏王府。

  对于还都的第一次大朝会,开成这样不欢而散的局面。

  韩烈多少有些不高兴的。

  在他看来,路振飞,曾樱这帮老臣,太过执着于九锡之礼。

  如今朝中军政大权,都在韩烈掌握之中。

  又何须再三逼迫小皇帝,讨要这样的虚礼呢?

  吃过午饭的韩烈,歇息了一会。

  李香君敲门而入:“夫君,王德来报,袁宗第几位将军求见。”

  “告诉王德一声,招呼他们在前院客厅稍候片刻。”

  韩烈起身回了一句,洗漱过后,这才来到客厅。

  “诸位将军前来,可是有什么好事找我?”

  见到忠烈营的一众将领,集体都到了。

  韩烈笑着打趣道。

  “大王,今日朝堂之事,我等都听说了。”

  “小皇帝如此藐视大王,我等愿为大王兵谏。”

  王进才在韩烈的目光扫视下,率先开口道。

  “哦,你们要如何兵谏?”

  韩烈在问出这话时,表情瞬间变得严肃了起来。

  “尔等是要造反不成?”

  下一刻韩烈这话一出,袁宗第,党守素众将吓得纷纷跪倒在地。

  “末将等不敢。”

  “不敢?我看尔等分明就是想要造反。”

  韩烈冷冷一笑,目光凌厉的扫过众将呵斥道。

  “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守卫疆土。”

  “而不是参与废立之事。”

  “我请诸位记住了,也把这句话记录在你们的族谱之中。”

  “你们的子孙后代,可以世代为将门公侯,但绝不可参与皇权政治漩涡。”

  “天子有天子的威严,岂是我等可以轻易冒犯的?”

  韩烈之所以生气,是他不想看到军队,参与到废立之事上。

  一旦开了这样的头,可谓是后患无穷。

  军队必须保持独有的狼性。

  “末将等知错。”

  面对韩烈的怒火,袁宗第,党守素一众将领,无不是低头认错了起来。

  “错了就要认罚。”

  韩烈没有讲丝毫情面。

  忠烈营这支人马,本就是义军出身,身上的毛病不少。

  从上到下说白了都是反贼。

  要是任由他们发展下去,那天指不定就尾大不掉。

  “辽西走廊的宁远,锦州是我军下一步主攻方向。”

  “你部明日开拔,前往山海关,听从辽东提督孙思克,辽东巡抚刘楗指挥。”

  “争取明年开春前,拿下锦州城。”

  “为我朝发动夏季攻势,彻底平定辽东女真鞑子,打好前阵。”

  “这仗打好了,本王就饶恕尔等今日之罪。”

  “反之,两罪并罚,都给老子滚回陕北种地去。”

  原本还有些惶恐的众将,听到韩烈最后一句话。

  众将反倒是松了口气。

  “末将等谨遵大王军令!”

  极力强忍着笑意的袁宗第等人,纷纷作揖拜道。

  “都给老子滚犊子。”

  见这帮人一个个憋着笑,韩烈没好气的摆手把他们打发了出去。

  “哈哈哈……”

  走出王府的众将,还是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大王对我等有再造之恩,既然大王如此说了,咱们自当奋力,为大王拿下锦州。”

  笑完之后的袁宗第,沉声看着一众兄弟沉声说道。

  “提督大人说的是,我等自当为大王效死力。”

  王进才,刘芳亮一众将领齐声应道。

继续阅读:第625章 搁置争议,独揽朝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