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攻陷夏口,诱敌追击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35,553

  闸口的水门,在几十门红夷大炮大炮的狂轰乱炸下,很快就在炮声之中倒塌。

  这个时候,沿着水寨登陆的陈可立,率领的前军营数千将士,趁势一窝蜂冲进了水门。

  “杀进夏口,冲啊!”

  挥舞着战刀的陈可立,一声大吼,身后的数千将士,一路高歌猛进,冲进了城中。

  江面上坐镇指挥的贺大成见状,再次下令道。

  “命令,中军营左右各哨人马跟进,务必守住战果,一举占领城池。”

  虽然这个时候,陈可立率领的五千人马已经冲入城中。

  但贺大成担心巷战,会失利的陈可立,随即增派出四千人马,冲进了城中支援。

  西门陷落的消息,不用通报,这会已经传入城内的祖可法耳中。

  同样东门城头的张天禄,张天福兄弟,也看到了西门火炮声响。

  “传令,往北门撤退,那边有快船接应。”城内的祖可法,虽然已经重病缠身,但求生的欲望,却依旧十分强烈。

  眼看城池守不住,他还是决心突围,以求获得逃脱的希望。

  同样东门城头上,张天福也一把拉着张天禄喊道。

  “大哥,嫂子和侄儿都在武昌城内,我的家人就拜托哥哥照顾了。”

  “我来殿后,拖住明军步伐,你往北门水路渡江,撤回武昌保命去吧。”

  张天禄一把推开弟弟的手,沉声吼道:“我是兄长,你必须听我的,你走,我来殿后。”

  这一对兄弟,虽然做了汉奸,但生死大义面前,倒是兄弟情深。

  “大哥,兄弟才疏学浅,没有大哥你的照拂,我活着也无法保全家族富贵。”

  张天福一把跪倒在地上,坚决的喊道:“请大哥听我的,赶紧走吧。”

  “亲卫队的兄弟,立即跟我走。”张天禄见弟弟心意已决,只得咬牙吼了一句,带着一百多亲卫,奔向了城头。

  此刻长长的城东城墙之上,经历了一个上午的攻城战,早已经死伤了数千人。

  加上明军炮火不断,攻势猛烈,守城的军士,无不是在咬牙支撑。

  张天禄带着一队百余人,悄悄离城而去,并没有多少士卒发现。

  加上张天福扛着战旗,屹立在城头,受到鼓舞的守城士卒,反而是战意十足,士气如虹。

  “明军杀上来了,弓弩手反击!”

  “滚木,擂石砸下去!”

  城头上的一众守城将士,看着炮火掩护下,抬着云梯靠近的攻城明军人马,发出一阵阵吼叫声。

  “火枪掩护,刀盾兵随我冲啊!”

  神武军左营参将郭天才,亲自带着左营三千将士,手持刀盾,肩扛云梯,冲在第一线。

  城墙射程内,一队队手持神机火枪的士卒,排列着队形,枪口朝着城头位置,扣动着扳机,不断发射出一颗颗子弹。

  “砰!砰!砰!”

  上万支火枪不间断的射击,形成密集的枪林弹雨,对城头的守军,造成强大了干扰。

  但凡有冒头的士卒,很容易就会被子弹射中面目头部,造成致命的伤害。

  郭天才率领的先登人马登城时,坐镇后方指挥的张名振,罗平安,以及神武军监军使孙奇逢,神机军监军使顾炎武。

  这会正坐在大帐内,惬意的喝着热茶。

  因为就在前一刻,他们已经接到操江水师营,拿下夏口水寨的消息。

  这就意味着拿下夏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大家。

  时年已经六十一岁的他,活了九十岁。

  出身宦官之家的他,保定府人氏,早年学业有成,二十二岁就中了秀才的他。

  但在前往乡试途中,父亲意外病逝,他随即放弃考试,返回家乡为父亲守孝。

  三年守孝期满的他,刚要再战科举,结果母亲又病逝。

  如此他又守孝三年,前后折腾下来,七年时间就此浪费。

  从而错过了最好的年华,加上多年守孝,家道中落,为了生活,他只能靠教书种田为生。

  就这样再次蹉跎十年的他,这时的他已经四十岁,多年的厚积薄发,正要再次赶考时,却因为阉党祸国。

  他因为不满东林派的杨涟等人入狱,仗义上书抨击魏忠贤,受到打击报复。

  被迫举家南迁到了河南安家,从此安心著书治学。

  一生著作颇丰,代表有《中州人物考》《畿辅人物考》等书。

  大明灭亡之后,他从辉县迁入山东,去年因为韩烈在徐州创办彭城书院,他被礼聘讲学。

  后来又入了韩烈在南都的大将军参军府担任参军主事。

  这个人学问渊博,博闻强记,别看已经花甲之年,却红光满面,精力旺盛,活力四射,犹如青壮年。

  韩烈之所以选他担任神武军监军使,是因为这位老学生不喜争权夺利,性格温和,与张名振搭档,不会有太多的内耗。

  加上韩烈点了李之芳,兼任监军使的副监军使,足以对张名振产生制衡,能够有些防止他擅权。

  相比起神武军,神机军的监军使顾炎武,单论历史名气,显然比孙奇逢这个老夫子大。

  而且顾炎武还是军政兼优的人才。

  罗平安的能力虽然不差,但总兵已经是他的极限。

  神机军作为韩烈最核心的中军人马,为了让罗平安能够掌握这支军队。

  韩烈也是煞费苦心,不但安排了智勇双全的宋奎光担任副将,如今又安排顾炎武辅佐。

  这就促使神机军完全没有了短板。

  张名振和顾炎武在帐内下棋,罗平安一旁观战,孙奇逢则是喝着茶,查看着手中的钱粮账簿。

  这位老先生办事,向来一丝不苟,对于数据那是半点都不马虎。

  而城下的战事,现在主要是宋奎光在负责指挥,杨朴从旁协助。

  各营参将负责带队攻击,整场战事安排的行云流水。

  “报!郭天才参将已经率部登城。”

  “报!夏口东门城门大开,水师营人马从内部破城,与我军攻占城门。”

  “报!敌将祖可法被擒,敌将张天福,杨承祖被我军斩杀。”

  ……

  随着一封封战报,从前线传回来,张名振和顾炎武的棋局,也到了收尾截断。

  张名振虽然能文能武,带兵指挥,也是得心应手。

  但论起下棋,他却要比顾炎武稍逊一筹。

  “张总兵承让了。”随着顾炎武一颗黑子落下,张名振苦苦挣扎的局面轰然崩塌。

  “宁人心思缜密,棋艺高超,我自愧不如也。”张名振虽然好赢,但在棋局和学问一途,他对于顾炎武倒是真心折服。

  说起来二人在历史上,也颇有些渊源,历史上南明灭亡之后,张名振曾在顺治十年,在监国鲁王的领导下,率领抗清队伍攻占松江崇明岛,并率领舟师直驱南都。

  消息传开之后,顾炎武兴奋莫名,当即赋诗称颂:“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水军十一万,虎啸临皇州……”

  顾炎武作为明亡清兴的江南士人,也是复社的重要成员。

  在明亡之后,他坚守节操,不仕满清,积极参加抗清,在复国无望之后,隐居不出,一心治学,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他的思想和著作,即便在后世,也是影响巨大。

  起身的张名振,因为夏口拿下,心情大好的他,起身道:“罗总兵我们进城去看看,二位监军使,上呈捷报,向大将军报捷吧。”

  罗平安欣然笑道:“那就去入城去瞧瞧,那帮建奴鞑子,是何嘴脸。”

  ……

  夏口攻陷之际,位于长江北岸的岗西镇,同样发生了一场大战。

  清军总兵柯永盛,梅勒章京屯泰,率领的三万人马,于当天中午,在吴三桂率领的三万人马接应下,对驻守在岗西镇的忠义军三个营,亲卫左右二营。

  以及万骑军的人马,主动发起了进攻。

  岗西镇内的一众将领,看到围攻而来的清军人马,以杨衍,崔定国为首的众将,聚集在一起开了应对会议。

  此时的岗西镇内,虽然只有不到五万人马,但却都是韩烈帐下的精锐。

  尤其是猛将云集,可谓是将星荟萃。

  万骑军之中的张国柱,陈德,王遵坦,亲卫左右二营的王辅臣,吴六奇。

  忠义军主将杨衍,无不是一时良将和猛将之才。

  “杨总兵,请下令吧,我率万骑军打头阵,一战可破来犯建奴鞑子。”

  张国柱率先请缨道。

  “张将军所言甚是,我亲卫营当仁不让,愿为先锋。”王辅臣、吴六奇也先后请战。

  被众将簇拥着的杨衍,面沉如水,目光平静,环视众将道。

  “大将军有令,示敌以弱,以防清军畏战而逃。”

  “现在敌人看似来势汹汹,可却分为两部,一旦我军反击,也不可能全歼敌人,反而会彻底暴露我军实力。”

  “现在我命令,我部和万骑军立即撤出岗西,前往黄冈城外排兵布阵,做好围歼来犯之敌的布防。”

  “王辅臣,吴六奇你二人率帐下人马,负责断后诱敌,把进攻的清军前锋人马,引诱到黄冈城下,再一口气吃掉这股来犯之敌。”

  杨衍作为忠义军主将,挂印总兵,加都督佥事衔,官职实际别崔定国还低一级。

  因为崔定国是万骑军主将,挂印总兵,加都督同知。

  张国柱,陈德、王遵坦三人,也都是总兵衔,加都督佥事衔。

  但是,杨衍手持韩烈军令,作为前线总指挥,代表的是韩烈。

  在座的一众将领,那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命令。

  “我等谨遵军令。”崔定国率先响应,众将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人敢挑战杨衍权威。

  很快,杨衍率领帐下左右中三营人马,崔定国率领万骑军各营,快速退出岗西镇。

  吴六奇、王辅臣二人,各率亲卫左右二营,留守镇子负责交战诱敌。

  “报!”

  岗西镇东南角三里外,清军阵前,一骑哨探飞奔而来。

  头戴盔枪帽,身穿镶红色布甲的柯永盛,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持长刀的他,神情庄重,眼神凌厉。

  “明军正在奔逃,方向是黄冈县城。”

  听到哨骑的汇报,还没有经历过明军毒打的柯永盛,嘴角轻扬,露出不屑的冷笑。

  “屯泰,立即率领前锋营出击,务必缠住明军,今天我们要一举击溃这支明军。”

  同样是战意高昂的屯泰,满脸振奋的飞马而起。

  “前锋营随我出击!”

  屯泰帐下的前锋营,拥有五千战兵,其中有两千蒙古两蓝旗铁骑,三千汉军两黄旗步卒。

  这支人马绝对是一支精锐人马。

  屯泰率领这支人马,自入关以来,转战大半个天下,可谓是未逢敌手。

  一切似乎正如柯永盛所料,屯泰率领的前锋营,几乎是没有遭遇什么抵抗,便冲进了岗西镇。

  “全军追击,绝不能让明军跑了。”接到屯泰攻进镇子,明军王黄冈溃败的消息。

  柯永盛再也坐不住,策马持刀而起,扬声下达了全军追击的命令。

  柯永盛帐下的人马,大半都是汉军旗精锐,虽然也有部分收编的汉军营兵马。

  【因为绿,营,有些和谐,所以统称为汉军营。】

  汉军营可不是汉军旗,这支兵马是清军入关后,招降的明军和地方叛军人马。

  前文就有过交代,像比较有名的历史叛将李成栋,金声桓,率领的人马就是【绿】,也就是汉军营人马,属于清廷的四等兵马。

  此刻,柯永盛帐下的三万人马,其中就有一万原刘良佐所部人马。

  领兵的参将是胡守金和董学礼二将。

  在柯永盛的命令下,全军人马一拥而上,向着溃逃的明军追击了下去。

  后方五里外,吴三桂的军阵中。

  “好个柯永盛,还真是利欲熏心,这是取死之道啊。”

  “明军要是真这么不堪,阿济格能够全军覆没吗?”听到前方奏报,说是柯永盛、屯泰率军击溃明军,正在一路追击明军。

  骑在马背上的吴三桂,闪过一抹不屑冷笑,在他看来,这分明是明军诱敌之计。

  岗西镇地形狭小,四面山林水网密集,本部不利于排兵布阵,加上镇子仅有土墙,也无法防守。

  如果是他统兵,也不会依托镇子防守或者交战。

  但是黄冈城外却截然不同。

  黄冈是黄州府附郭,城外地形开阔,又有府城依托,那可是天然的战场。

  明军一旦在城外列阵,张网以待,柯永盛这样冒进,一头扎进网兜,不死也要脱一成皮。

  “王爷,那我们救还是不救他们?”

  帐下总兵吴国贵,迟疑的问道。

  其他众将胡心水,夏龙山,以及这会依附在他帐下的汉军旗都统刘芳名和李国翰等人,也不由看向了吴三桂。

  “作为同僚,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吴三桂虽然对于柯永盛和屯泰二人,在豪格面前轻视自己很不满。

  但他也深知,如果自己眼看着柯永盛和屯泰三万人马全军覆没的话,回去之后豪格定然不会轻易饶恕自己。

  与其损人不利己,还不如卖个人情给柯永盛。

  毕竟柯家现在可不是一个小家族。

  柯永盛如今才四十出头,却已经后来居上,做到了镶红旗都统,挂总兵头衔。

  而他的叔叔柯汝极,现在在朝中担任礼部参政,领镶红旗副都统,深受礼亲王代善欣赏,并且还晋封了世职一等轻车都尉。

  另外柯永盛的堂兄柯永蓁,柯永艺现在也都在兵部,户部担任官职。

  还有柯永盛的弟弟柯永昇、柯永隆二人,现在也在续顺公沈志祥帐下参赞军务,署理钱粮事务。

  柯家是汉人,世居辽阳,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就投靠了后金,并逐渐成才为汉臣望族。

  这样的家族,人口旺盛,同样也是人才辈出。

  到了吴三桂这个地位,自然不许怕他们,但这帮人在朝中,要是每每有谗言,他在前线也会吃不消。

  所以没到必要时候,吴三桂也不愿意轻易得罪柯永盛。

  权衡了利弊的吴三桂,缓缓说道:“众将听令,大军徐徐跟进,没有我的军令,不得参战。”

  猜测到前面可能有个大坑的吴三桂,只是象征性的派了手下将领韩大任,前去提醒了柯永盛和屯泰一句。

  至于他们听不听,吴三桂不在乎。

  只要保证最后关头,能够救回他们一条小命,那他吴三桂也就仁至义尽。

  “都说吴三桂胆大如虎,我看不过一鼠辈而已。”见到吴三桂派来的将领,劝说他谨慎追击,最后就此罢兵回营的消息。

  柯永盛满脸都是轻蔑的冷笑,甚至激起了他的胜负欲。

  要知道他柯永盛为大清卖命二十年,却只混了一个都统,吴三桂一个投降之徒,却直接被封了王。

  这如何让他心中能够平衡,可却也无处说理。

  现在唯一能够展现自己的地方,就是在战场上胜过吴三桂,才能让朝廷看到他柯永盛的勇武和赫赫战功。

  “全军追击,决不能放跑了明军。”

  被激起心中欲望的柯永盛,完全被内心渴望的战功蒙蔽了双眼,直接下令帐下人马,一路穷追了下去。

  以至于被追赶的王辅臣和吴六奇,都差点没忍住,调转马头准备跟敌人硬拼。

  “这帮建奴鞑子,是他娘的疯了吗?”

  吴六奇见清军紧追不舍,士气如虹,死死咬住自己不放,忍不住破口骂了句。

  说实在一开始,他还担心自己佯败,敌人会看出端倪而不肯追击。

  以至于他还故意放慢了撤退脚步,可现在敌人穷追不舍,导致后队人马撤退不及,反被敌人给追了上来。

  更重要的是,导致后队人马大乱,死伤了不少人马。

  而吴六奇又没法率军反扑,眼看不少将士被追杀,这自是让他咬牙切齿,愤怒不已。

  同样,一起负责断后诱敌的王辅臣,率领的右营人马,也遇到吴六奇这样的情况。

  “直娘贼的,这帮鞑虏这是想死吗?”王辅臣骂骂咧咧,几次喝住战马,差点就没忍住下令掉头反击。

  但看着数倍追击的清军,士气如虹的声势。

  加上杨衍军令在身,他只得咬牙吼道。

  “跑,都给我跑起来,把追兵甩开。”

  黄冈城头之上,杨衍、崔定国并肩而立,手持千里镜的二人,远远看着城外,不断靠近的追赶敌军。

  二人的表情都十分平静,直到看到王辅臣和吴六奇的旗帜出现,杨衍这才扬声喊道。

  “各营列阵,放开中路,让亲卫左右二营归队。”

  “火枪手,弓弩手准备,一旦敌人进入射程,立即展开反击。”

  “传令,万骑军各营,鼓声三通,从东西两侧城门杀出,把这股敌军一口气吃掉。”

  随着军令下达,传令兵和旗手,同时行动,把军令快速传达了下去。

继续阅读:第467章 迎头痛击,平西王救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