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涛也不敢再说什么。
三个人灰溜溜地离开了办公室。
门关上的瞬间,孟长明突然开口。
“苏医生,他们三个不会就这么算了。”
“特别是周建华和林海涛,这两个人在医疗圈的关系很深。”
孟长明说得没错,这两个人虽然今天输了,但以他们的性格,肯定会找机会报复。
应雪也担心地看着苏仁。
“要不要提前做点准备。”
苏仁摇摇头。
“不用,他们要是真敢再来,我就把今天的事捅到媒体上。”
“到时候丢脸的是他们,不是我。”
威廉这时候插话。
“苏医生,梅奥的专家团队什么时候能来。”
“随时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来学习的专家,必须签署协议,学到的技术不能申请专利。”
“而且回去后要在梅奥免费培训其他医生。”
这个条件让威廉犹豫了。
不申请专利意味着梅奥无法从这个技术上赚钱。
但如果不同意,苏仁可能不让他们学。
“我需要跟董事会商量。”
“可以,商量好了再来找我。”
罗伯特也提出了请求。
“哈佛也想派人来学习,条件跟梅奥一样。”
“没问题,但你们要排队,我一次只能教十个人。”
苏仁说完,转向孟长明。
“孟总,您儿子需要休息了,别让他太累。”
孟长明点点头。
“我这就安排人送他回病房。”
孟峰被护士带走后,办公室里终于安静下来。
苏仁坐回椅子上,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今天这一天,从早上开始手术,到现在已经十几个小时了。
身体虽然累,但精神很兴奋。
连续打脸赵国强、周建华、林海涛三个人,这种感觉确实爽。
“你今天太厉害了,把他们三个治得服服帖帖。”
“小菜一碟,这种人就是欺软怕硬。”
“你强他们就怂,你弱他们就蹬鼻子上脸。”
张启德在旁边笑。
“苏医生说得对,今天要不是孟家撑腰,还有梅奥和哈佛支持。”
“赵国强那帮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正说着,黄海又跑进来。
“苏哥,外面来了好多记者,都想采访您。”
“说您创造了脑瘤治疗的奇迹。”
苏仁皱起眉头。
“记者从哪来的。”
“不知道,反正堵在门口,保安都拦不住。”
孟长明立刻开口。
“我去处理,苏医生您休息。”
他带着保镖出去了。
办公室里又剩下苏仁和应雪两个人。
应雪看着苏仁,突然问了一句。
“你王敬之的弟子这个身份,是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三年前我去中医科学院参观,正好遇到王院长。”
“我们聊了一下午,他觉得我悟性不错,就收我做了弟子。”
“不过我平时太忙,很少去拜访他。”
应雪听完,心里更佩服苏仁了。
中医科学院院长的弟子,这身份比她想的还要硬。
“那你的中医是跟他学的。”
“不全是,我小时候就喜欢看中医书。”
“后来上医学院,选的是西医,但中医一直没放下。”
“王院长教了我一些诊脉和用药的技巧,其他都是自己研究的。”
苏仁说得很随意,但应雪知道这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
中西医结合,而且结合得这么好,没有十几年的积累根本做不到。
正聊着,手机响了。
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是北京。
苏仁接通。
“我是《柳叶刀》中国区的编辑部主任。”
“您今天那台手术,我们想做专题报道。”
《柳叶刀》是全球最顶级的医学期刊之一,能在上面发表论文,是所有医生的梦想。
“什么时候。”
“越快越好,我们准备在下一期的封面报道。”
“下一期是什么时候。”
“下周就会出版,所以需要您尽快提供手术的详细资料。”
“包括术前评估,手术过程,用药方案,术后恢复数据。”
“还有病理切片和影像资料。”
苏仁想了想。
“资料可以给,但我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
“报道要注明,这个技术可以无偿用于临床,不收取任何专利费。”
编辑部主任愣了一下。
“苏医生,这个技术的价值至少上百亿。”
“您确定要无偿公开。”
“确定,医学技术不应该成为赚钱的工具。”
“它应该用来救人,而不是用来敛财。”
编辑部主任沉默了几秒钟。
“我明白了,会在报道里特别注明。”
“另外,我们想邀请您写一篇论文。”
“详细阐述光动力疗法配合纳米载体的原理和应用。”
“这篇论文会作为《柳叶刀》的重点推荐。”
写论文,这对苏仁来说不难。
他脑子里有系统给的完整理论和数据,整理一下就能写出来。
“可以,什么时候要。”
“一周之内,可以吗。”
“没问题。”
挂了电话,应雪激动得站起来。
“《柳叶刀》的封面报道,这可是天大的荣誉。”
“国内有几个医生能上《柳叶刀》的封面。”
“这次你真的要出名了。”
苏仁笑了笑。
“出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帮到更多患者。”
正说着,门外又传来声音。
这次进来的是江南川。
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笑。
“苏医生,好消息。”
“卫生部刚刚发文,批准建安医院成立全国血液病治疗中心。”
“你的半相合移植技术,正式列入国家推广项目。”
这个消息比《柳叶刀》的报道还要重要。
国家推广意味着这个技术会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每年至少能救几万个白血病患者。
“江院士,这么快就批下来了。”
“快什么,我半个月前就递交了申请。”
“今天你那台脑瘤手术,正好给卫生部吃了颗定心丸。”
“他们觉得你的技术确实靠谱,所以立刻批了。”
江南川说完,把文件递给苏仁。
“这是批文,你看看。”
苏仁接过文件,上面盖着卫生部的红章。
正式文件,不是口头承诺。
“江院士,谢谢您。”
“谢什么,你救了那么多人,我帮你也是应该的。”
江南川说完,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国家推广之后,你会更忙。”
“全国各地的医院都会派人来学习。”
“到时候建安医院可能要扩建了。”
张启德听到这话,立刻开口。
“扩建的事我来安排,正好孟家投资的五个亿可以用上。”
“我准备把旁边那块地买下来,建一个新的血液病大楼。”
“设备全部用最好的,专门用来做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