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之后,你会更忙
代号黑天鹅2025-10-14 15:362,166

林海涛也不敢再说什么。

三个人灰溜溜地离开了办公室。

门关上的瞬间,孟长明突然开口。

“苏医生,他们三个不会就这么算了。”

“特别是周建华和林海涛,这两个人在医疗圈的关系很深。”

孟长明说得没错,这两个人虽然今天输了,但以他们的性格,肯定会找机会报复。

应雪也担心地看着苏仁。

“要不要提前做点准备。”

苏仁摇摇头。

“不用,他们要是真敢再来,我就把今天的事捅到媒体上。”

“到时候丢脸的是他们,不是我。”

威廉这时候插话。

“苏医生,梅奥的专家团队什么时候能来。”

“随时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来学习的专家,必须签署协议,学到的技术不能申请专利。”

“而且回去后要在梅奥免费培训其他医生。”

这个条件让威廉犹豫了。

不申请专利意味着梅奥无法从这个技术上赚钱。

但如果不同意,苏仁可能不让他们学。

“我需要跟董事会商量。”

“可以,商量好了再来找我。”

罗伯特也提出了请求。

“哈佛也想派人来学习,条件跟梅奥一样。”

“没问题,但你们要排队,我一次只能教十个人。”

苏仁说完,转向孟长明。

“孟总,您儿子需要休息了,别让他太累。”

孟长明点点头。

“我这就安排人送他回病房。”

孟峰被护士带走后,办公室里终于安静下来。

苏仁坐回椅子上,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今天这一天,从早上开始手术,到现在已经十几个小时了。

身体虽然累,但精神很兴奋。

连续打脸赵国强、周建华、林海涛三个人,这种感觉确实爽。

“你今天太厉害了,把他们三个治得服服帖帖。”

“小菜一碟,这种人就是欺软怕硬。”

“你强他们就怂,你弱他们就蹬鼻子上脸。”

张启德在旁边笑。

“苏医生说得对,今天要不是孟家撑腰,还有梅奥和哈佛支持。”

“赵国强那帮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正说着,黄海又跑进来。

“苏哥,外面来了好多记者,都想采访您。”

“说您创造了脑瘤治疗的奇迹。”

苏仁皱起眉头。

“记者从哪来的。”

“不知道,反正堵在门口,保安都拦不住。”

孟长明立刻开口。

“我去处理,苏医生您休息。”

他带着保镖出去了。

办公室里又剩下苏仁和应雪两个人。

应雪看着苏仁,突然问了一句。

“你王敬之的弟子这个身份,是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三年前我去中医科学院参观,正好遇到王院长。”

“我们聊了一下午,他觉得我悟性不错,就收我做了弟子。”

“不过我平时太忙,很少去拜访他。”

应雪听完,心里更佩服苏仁了。

中医科学院院长的弟子,这身份比她想的还要硬。

“那你的中医是跟他学的。”

“不全是,我小时候就喜欢看中医书。”

“后来上医学院,选的是西医,但中医一直没放下。”

“王院长教了我一些诊脉和用药的技巧,其他都是自己研究的。”

苏仁说得很随意,但应雪知道这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

中西医结合,而且结合得这么好,没有十几年的积累根本做不到。

正聊着,手机响了。

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是北京。

苏仁接通。

“我是《柳叶刀》中国区的编辑部主任。”

“您今天那台手术,我们想做专题报道。”

《柳叶刀》是全球最顶级的医学期刊之一,能在上面发表论文,是所有医生的梦想。

“什么时候。”

“越快越好,我们准备在下一期的封面报道。”

“下一期是什么时候。”

“下周就会出版,所以需要您尽快提供手术的详细资料。”

“包括术前评估,手术过程,用药方案,术后恢复数据。”

“还有病理切片和影像资料。”

苏仁想了想。

“资料可以给,但我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

“报道要注明,这个技术可以无偿用于临床,不收取任何专利费。”

编辑部主任愣了一下。

“苏医生,这个技术的价值至少上百亿。”

“您确定要无偿公开。”

“确定,医学技术不应该成为赚钱的工具。”

“它应该用来救人,而不是用来敛财。”

编辑部主任沉默了几秒钟。

“我明白了,会在报道里特别注明。”

“另外,我们想邀请您写一篇论文。”

“详细阐述光动力疗法配合纳米载体的原理和应用。”

“这篇论文会作为《柳叶刀》的重点推荐。”

写论文,这对苏仁来说不难。

他脑子里有系统给的完整理论和数据,整理一下就能写出来。

“可以,什么时候要。”

“一周之内,可以吗。”

“没问题。”

挂了电话,应雪激动得站起来。

“《柳叶刀》的封面报道,这可是天大的荣誉。”

“国内有几个医生能上《柳叶刀》的封面。”

“这次你真的要出名了。”

苏仁笑了笑。

“出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帮到更多患者。”

正说着,门外又传来声音。

这次进来的是江南川。

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笑。

“苏医生,好消息。”

“卫生部刚刚发文,批准建安医院成立全国血液病治疗中心。”

“你的半相合移植技术,正式列入国家推广项目。”

这个消息比《柳叶刀》的报道还要重要。

国家推广意味着这个技术会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每年至少能救几万个白血病患者。

“江院士,这么快就批下来了。”

“快什么,我半个月前就递交了申请。”

“今天你那台脑瘤手术,正好给卫生部吃了颗定心丸。”

“他们觉得你的技术确实靠谱,所以立刻批了。”

江南川说完,把文件递给苏仁。

“这是批文,你看看。”

苏仁接过文件,上面盖着卫生部的红章。

正式文件,不是口头承诺。

“江院士,谢谢您。”

“谢什么,你救了那么多人,我帮你也是应该的。”

江南川说完,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国家推广之后,你会更忙。”

“全国各地的医院都会派人来学习。”

“到时候建安医院可能要扩建了。”

张启德听到这话,立刻开口。

“扩建的事我来安排,正好孟家投资的五个亿可以用上。”

“我准备把旁边那块地买下来,建一个新的血液病大楼。”

“设备全部用最好的,专门用来做移植。”

继续阅读:第225章 肝功能指标是多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给劣父割喉,我竟成白眼狼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