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颜玉随着桂嬷嬷入宫,住在皇太后的凤熙殿,皇太后疼爱朱颜玉,带她如亲女一般,皇太后如此厚待朱颜玉,对别人从来都没有这样过。宫女们都看在眼里,私下议论纷纷。
朱颜玉满怀希望地进宫,本以为,只要进了宫,就能看见那个令她朝思暮想的风度翩翩的皇上。可是,自从她进宫以来,已经两天了,却连皇上的影子也见不着。在入宫前,八王爷曾经对她说过,皇太后叫她进宫,其实是另有用意,皇太后是想把她引荐给皇上,将来还封她为妃子甚至是封皇后呢!其实,她并不在乎什么妃子或是皇后的名分,她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能天天陪伴在龙子俊的身边,天天能看到他,哪怕是做他身边的一个小小的宫女也足够了!可是,朱颜玉入宫两天来,都没有听到皇太后提过此事,她变得有些烦闷不安了。
皇太后是个爱热闹的人,前一阵子,因为林婉池的事而*心,整日忧愁。如今,事情已经解决,况且朱颜玉又进了宫,她又变得和从前一样的兴致,命宫女们进殿来歌舞奏乐,又与朱颜玉饮酒取乐。
朱颜玉不会饮酒,只是因为心中烦闷,便借酒浇愁,多饮了几杯。朱颜玉略略饮了几杯酒,便醉了。皇太后见朱颜玉昏昏欲睡的样子,便知道她已不胜酒力,命了宫女,送她回寝宫歇息。宫女们扶着朱颜玉来到她的寝宫,扶她躺在床上歇息,然后都退下了。朱颜玉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脑中却总是浮现前些日子在一处回廊里遇到皇上的情景。因为有些醉酒,她的行为不受思想的控制,她昏昏沉沉地从床上爬了起来,然后离开了寝宫,一步一摇地慢慢走了出去,不知去了哪里。
话说寒食节这天,龙子俊在书房里,批阅着奏折,不知为什么,他老是看不进去,心里莫名地突突地跳动,隐隐地感到紧张不安。他将奏折放下,走到窗前,静静地站立着。窗户开启,外面的寒气不断地涌进来,龙子俊的衣襟在风儿的抚弄下一阵飘逸。
不知过了多久,小李子拿着一件厚厚的披风,悄悄地走到龙子俊的身后,轻轻地给他披上。小李子关心地说到:“皇上,您都站了一整天了!当心别着凉了!”
龙子俊没有回头,说到:“朕也不知道!只是,从前夜开始,朕就一直觉得心里突突地不停地跳动,隐隐感到不安,奏折也看不进去了。”
小李子道:“皇上!奴才认为,皇上这是太累了!皇上登基以来,一直为了国事*心,每天都要批阅奏折,很晚才入睡,早上要上早朝,起得又早。皇上,恕奴才多言,皇上也该好好地休息几日,出宫去玩几天。”
龙子俊听了,静静沉思片刻,然后说到:“朕何尝不想好好休息一下呢!朕是一国之主,天下的江山都是朕的,可惜,大好的江山朕都没有好好游玩观赏过。朕走不开啊!”
小李子道:“皇上为国事*劳,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只是,当心别累坏了身子!”
龙子俊听了,轻轻笑了笑,然后道:“朕知道了!小李子,你先去忙别的事吧!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小李子道:“皇上!小李子还有一件事向您禀报呢!”
“哦!什么事?”龙子俊问。
“皇上!皇太后派德公公前来传话,唤皇上今日去太后那里请安呢!”小李子道。
“哦!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龙子俊道。
“是!”小李子答应着,慢慢退了出去。
小李子走后,龙子俊回到龙椅,继续批阅奏折,但是翻了几页,仍旧没能看得下,便将奏折放好,起身离开了书房。龙子俊慢慢走着,婉池不在宫中,他便觉得很烦闷,此时也不知该去哪里为好,便向着御花园走去。
御花园里,一片冷清,除了金菊依然绽放,其它的花都暗暗凋零了,偌大的御花园里寂静而冷清。风庭月榭不在,帘杏溪桃已凋,睹物思情,龙子俊的心头微微陇上一层薄薄的惆怅。
他漫步走着,无意中见到一个角落里,有一位花容月貌的女子,躺在菊花丛中入睡。那女子,穿戴华丽,容颜异常娇美,穿着淡粉色衣裙,躺在金色的菊花丛中,煞是耀眼。
龙子俊心奇,便悄悄走近,只见那女子尚在睡梦中,嘴角微微挂着一抹笑意,甚是迷人。此时,一阵轻风吹过,吹得金菊摇摇乱坠,美人尚在沉睡中,缓缓地翻了个身,只见红飞翠舞,玉动珠摇,香梦沉酣,红香飘散,异常地动人。更奇的是,仿佛菊花有了灵性,因为美人的美而感到羞愧,所有盛开的菊花都悄悄地合拢上了花瓣。龙子俊见到如此情景,禁不住暗暗感叹。
因为此时已是深秋,寒气袭人,霜露深重,龙子俊看着女子薄薄的衣着,便动了恻隐之心,生怕她躺在这里沉睡会着凉了,因此,他慢慢解下自己的厚披风,悄悄地给那位沉睡的女子盖上。
其实,那位躺在金菊丛中沉睡的女子,就是喝醉了酒的朱颜玉。她躺在这里沉睡已经两个时辰了,此时,她半梦半醒,朦朦胧胧的梦里,她看到了让她痴迷的皇上,还看到皇上亲自为她盖上了披风。她梦见了自己心爱的梦中人,便伸出娇嫩的手,抓住了皇上的手。
龙子俊意外地被那个美人抓住手儿,匆匆地将手儿从女子的手中抽出,不料因他太过用力,却把美人给惊醒了。朱颜玉睁开微微朦胧的眼睛,此时醉酒已经慢慢消散,意识也慢慢清醒。她见到身边蹲坐着一位模样俊秀的男子,那位男子穿着金色的龙袍,长相俊朗,眉如墨剑,眼如秋波,脸上含笑,瞋视而有情。
朱颜玉看着眼前的男子,便知道他就是皇上。多日相思,没想到却在这里遇到皇上,而且还是如此地接近皇上,能那么清晰地看到皇上深邃的眼眸和温文儒雅的微笑,她羞愧地笑了笑,笑容灿如一抹流霞,她忙起身,恭敬地行了大礼:“奴婢叩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子俊脸上挂着一抹微笑,道:“平身吧!不必多礼!”
“谢陛下!”朱颜玉温婉地回答,声音温柔,非常地好听,似深林中的涔涔流水。
“你是何人,怎么会在御花园里沉睡?”龙子俊好奇地问。
朱颜玉温柔地回答:“回禀陛下!奴婢是八王爷的外孙女,是太后派人接奴婢进宫来的!奴婢今早同太后一起饮酒,没想到不胜酒力,不知什么时候跑来这里睡着了,惊扰了陛下,望陛下恕罪!”
龙子俊听了笑了笑,道:“哦!原来你就是八王叔的外孙女!你是不是那个叫什么……朱颜玉……对吗?”
朱颜玉听了笑了笑,微微点头,说到:“回禀陛下!奴婢正是朱颜玉!”
“哈哈哈哈……”龙子俊听了大笑起来,笑道:“没想到八王叔竟然有这么美丽的外孙女……朕今天算是见识了什么叫‘羞花’了!”
朱颜玉娇羞地低下头,说到:“皇上过奖,奴婢感到羞愧!”
龙子俊道:“颜玉莫要谦虚!刚才,所有的菊花全在瞬间合拢上了花瓣,这不是‘羞花’是什么?”
朱颜玉听到龙子俊爽朗的笑声,她的心早就飞了。此时,她看到皇上眼眸中的温柔,看到皇上的微笑,她以为,她已经赢得了皇上的心。只是,她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她的错觉。其实,皇上的温柔是一直以来就如此的,皇上的微笑,只是觉得今天的偶遇很有趣而微笑,并不是因为如此便爱上了她。皇上的温柔的眼睛里,依然笼着一抹淡淡的忧愁,这股忧愁,是因为林婉池。
“走吧!随朕一起去太后那!”龙子俊说到。
“是!陛下!”朱颜玉温婉地回答,跟着龙子俊的脚步,慢慢地随他走着。
“颜玉是哪里人士?母亲是八王叔的哪位女儿?”龙子俊边走边问。
“回禀陛下!颜玉是姑苏人士,母亲是王爷的长女(温阳郡主)。”朱颜玉温婉地答道。
“哦!原来你是姑苏人士,怪不得如此美丽动人呢!都说姑苏那里美女多,朕今天算是见识了!论辈分,朕算是你的表舅了!八王叔成家的早,比朕的父皇还早。他的女儿温阳郡主出生时,皇太后还没怀上朕呢?如今,朕还没有大婚,没想到温阳郡主的女儿都这么大了,而且是位楚楚动人的美人儿!”龙子俊道。
“陛下过奖了!”朱颜玉微微笑着,脸颊微微通红,她更娇羞可人了。
凤熙殿里,皇太后正在观赏着歌舞,听着宫人们奏乐,见到皇上带着朱颜玉慢慢进来,她感到非常地意外,随之感到非常地高兴与满意。她看着龙子俊与朱颜玉言谈时从容的样子,她心中的另一块石头又放了下来。看来,事情比她想象的还要顺利。她之前还在花费心思,想着如何引荐朱颜玉,才能让自己的儿子相中她,如今看样子,她无需再费周折,一切都已随了她的愿了。
龙子俊在凤熙殿,陪同皇太后与朱颜玉观赏歌舞。因为今日是寒食节,宫中规定今日要吃冷食。傍晚的时候,皇上与皇太后一起设宴,所有朝廷重臣以及太妃们、王子、公主全都入席,当然,一起入席的还有朱颜玉。用晚膳的时候,皇太后牵着朱颜玉的手,拉着她坐到了宝座(那宝座平时只有皇上、皇后以及皇太后能坐),俨如她就是皇后一般。所有的大臣都看在眼里,明白了皇太后的用意。龙子俊看到母后拉着朱颜玉坐到了宝座,心中很不满意,只是碍于那么多人的面,不好指责母后,因此只好忍气吞声。
朱颜玉知道宫中的礼数与规矩,知道自己不该坐在宝座上,因此向皇太后请辞,想到别处入座,奈何皇太后不同意,硬是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
在座的大臣中,有八王爷。八王爷看到皇太后如此地疼惜朱颜玉,心里早就美得乐开了花。而淑太妃,看到皇太后、八王爷得意洋洋的样子,心里暗暗妒忌。她表面上笑脸盈盈,实则心里暗暗骂着朱颜玉狐狸精,骂着八王爷是个老狐狸,骂着皇太后是个老妖婆。
傅丞相看到朱颜玉坐在宝座上,不合礼数,想要劝阻,但是不敢冒犯皇上与皇太后。他知道皇太后的用意,皇太后今日让朱颜玉坐在宝座上,实则是暗暗地向众位大臣、太妃、公主、王爷们宣布,朱颜玉就是未来的皇后。
傅丞相是个正值的人,他除了是丞相,还是太傅,也就是皇上的恩师。他年岁已高,从入朝廷为官以来,一直*心国事,如今,天下安宁,百姓乐业,他可以略微放心。唯一还让他*心的,就是皇上的大婚了。皇上是天下人的君主,皇后则需是母仪天下的人物,所以,傅丞相一直认为,皇后应该是一位有才华的、贤德的女子担当,否则就无法胜任皇后的职位。因此,傅丞相见到皇太后有意栽培朱颜玉,便想试探试探朱颜玉,看看她有没有才,有没有德,有没有善,有没有美。
因此,傅丞相想了一计,微微一笑,对皇太后说到:“太后!难得今日聚宴在此,我们不如一边饮酒,一边吟诗填词,如何?”
张大人、李大人、方大人听了,附和赞同傅丞相的提议。
皇上威严地道:“朕准奏!”
皇太后还没有回答,听到皇上已经准奏,便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说到:“既然众位爱卿如此有雅兴,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傅丞相道:“臣斗胆,想立个规矩,在座的男人为一组,女人为一组,我们分成两组来比赛,岂不更妙!皇上与皇太后以为如何?”
龙子俊道:“朕准奏!”
八王爷猜出了傅丞相的用意,知道傅丞相借对诗来试探朱颜玉的。为了帮助朱颜玉,他说到:“陛下!太后!臣认为,对诗填词,不如猜花谜有趣,我们不如猜花谜吧?”
龙子俊又道:“朕准奏!”其实,皇太后今日让朱颜玉坐在宝座,龙子俊才知道母后请朱颜玉入宫的真正用意。一直以来,龙子俊多次想与皇太后商议册封林婉池为皇后的事,但是皇太后总是借口推过了。龙子俊一直以为自己的母后确实身体抱恙,所以就把册封林婉池的事给耽搁了。如今看起来,这一切,都是阴谋。聪明的龙子俊,看出了母后对朱颜玉不一般的疼爱,更看出了母后打算册封朱颜玉为皇后的用心。所以,他心里非常地不满,但是不好当着众人的面指责皇太后的不是,因此,在大臣们询问的时候,他都抢先说“朕准奏!”其实,他是在暗暗向皇太后示威,想告诉太后,他才是皇上,他才有最高的决定权。
只是,皇太后并不明白龙子俊说“朕准奏!”时的深意。她笑道:“好!哀家也觉得猜花谜比较有趣!那就如此吧!一个人可以任选其他人来猜花谜,如果被选到的人猜不出或者猜错了花谜,那么他就得罚喝一杯酒。如果那个被选到的人猜对了,那么出题的人就罚喝一杯!”
而八王爷,听到皇上已经同意将“对诗填词”改成“猜花谜”,心里暗暗高兴,因为朱颜玉擅长猜花谜,她小的时候就经常玩这个。
傅丞相想了想,然后略略看了朱颜玉,微笑道:“那老臣就先出一个花谜,这个花迷就由朱颜玉小姐来猜?如何!”
朱颜玉微笑地回答:“承让!”
傅丞相道:“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请问朱颜玉小姐,老臣念的这首诗,指的是何花?”
朱颜玉笑了笑,然后左右观望了下,见到角落里有一盆菊花,便走过去,亲手摘了下来,对着傅丞相道:“丞相!此物就在眼前,是菊花!”
“哈哈哈……嗯!不错!不错!”傅丞相一边笑着,一边捻着胡须,满意地点点头,拿起自己案前的酒盏子,一饮而尽。
朱颜玉笑道:“既然傅丞相向颜玉出了一题,那颜玉也向丞相出一题,如何?”
傅丞相道:“承让!”
朱颜玉笑了笑,慢慢吟道:“花为年年春易改。待放柔条,系取春长在。宫样妆成还可爱,鬓边斜作拖枝戴。每到无情风雨大,检点群芳,却是深丛耐。摇曳绿萝金缕带,丹青传得妖晓态。疏蔓短于蓬,卑栖怯晚风。只缘头白早,无处入芳丛。丞相,这是何花?”
傅丞相听了,深深地思索了会,却想不出这是什么花,顿时急得满头大汗。其他的人也都窃窃私语,在商量着这是什么花。
朱颜玉看着众人,笑了笑,道:“丞相,如果您猜不出,您可以向其他人求援!”
傅丞相听了,便和旁边的几位大臣窃窃私语起来,几位大臣都连连摇头。大臣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学识丰富,只是对于花,知之甚少。八王爷了解大臣们的短处,知道朱颜玉的长处,故意将“对诗填词”改成“猜花谜”,其实也就是为了让朱颜玉能够在这次宴会中崭露头角,同时也报复了大臣们平时在对诗填词上总是胜过他的一口恶气。
皇太后看到朱颜玉在这次宴会上彰显才华,大臣们都被考得手足无措,因此她更为得意,笑道:“众位爱卿都猜不到吗?堂堂的一个大国的朝廷重臣,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猜到朱颜玉小姐出的花谜?”
龙子俊听到皇太后的话,心中更为不满,他威严地道:“朕是一国之君,大臣们猜不到的花谜,就由朕代之。刚才朱颜玉小姐出的花谜,指的是‘白头翁花’,朕说的没错吧!”
朱颜玉羞涩地笑了笑,说到:“回禀陛下!陛下说的正是!颜玉甘愿喝一杯!”说完,她端起酒盏,悄悄用衣袖遮了遮脸,慢慢饮尽。
随后,大臣、太妃、王子、公主们都兴致盎然,热闹地猜花迷。而龙子俊,心里无比烦闷,他见到大家争论不休,便悄悄地起身离开了聚宴的大殿。大家兴奋地饮酒交谈,全然不知道皇上已经悄悄走了。
宴席上,朱颜玉温文得体,落落大方,言词有理,能诗能赋,才气惊人,所有的大臣都暗暗敬佩。一场宴席下来,朱颜玉已经征服了所有大臣们的心,大臣们已经默认了这个未来的准皇后。
深夜,众人已经退去。皇太后因为吃了冷食,此时又是深秋,所以觉得肠胃略为不舒服。大臣们都退下之后,皇太后悄悄命宫女们煮了热粥与汤圆,想吃些暖食,补一补。宫女们端来热粥与汤圆等物之后,皇太后想起了龙子俊,因此她派太监去请龙子俊来一起吃些暖食,然后她想找个借口让龙子俊与朱颜玉独处独处,培养培养感情。
太监去了很久,才回凤熙殿。皇太后见他去了好久,便责怪地问:“德公公!如何去了那么久才回来?皇上呢?”
太监道:“回禀太后!奴才找不到皇上,不知道皇上去了哪里?”
“哦?”皇太后愣了下,说到:“皇上不在云熙宫吗?”
“回禀太后!奴才去过云熙宫了,但是皇上并不在那里!奴才以为皇上还在书房批阅奏折,奴才又去了皇上的书房,但是也没有见到皇上的人影!后来,奴才还去了御花园,也没见到皇上!皇上可能去的地方,奴才都寻遍了,还是找不到皇上!后来,奴才遇到了小李子,问小李子皇上在哪里,他也说不知道!”太监道。
“去把小李子给我叫来!”皇太后命令道。
“是!”太监听了,便又出去。
没多久,德公公就带着小李子来到了太后的面前。
太后问小李子:“皇上去了哪里?为何德公公都找不到皇上?”
小李子摇摇头,吞吞吐吐地答道:“奴……奴才……不……不知……”
皇太后听着小李子吞吐的话语,听出了小李子讲话时的心虚,她还看到小李子说话时眼神不停地四处张望,便知道小李子撒了谎,因此她喝到:“小李子!还不快说!如果你胆敢欺瞒哀家,你就该挨板子了!”
小李子听了,心里惊怕,因此也不再隐瞒,哆嗦地说到:“奴才说!奴才说!请太后恕罪!”
“快说!”皇太后正言说到。
小李子道:“皇上出了宫,去找林婉池小姐去了!”
皇太后听了小李子的话,拿着汤圆碗的手儿抖了一下,碗里的汤水溢出来一点点。然后,皇太后又故作镇定,表情平静。但是,她的心里,已经开始隐隐担忧着。她担心龙子俊知道了蛛丝马迹,担心龙子俊知道她暗中派人将林婉池送出了京师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