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花万万没想到,一份科普居然引来了太医。
陈院长胡子白花花,还给李文花接生过为为,是个于情于理都不能拒之于门外的老头子。
何况她是个开店营业的。
“您想吃点什么?”李文花热情地询问。
陈院长摆了摆手,“不吃东西,想问夫人点事。”
不是饭点,没什么人,李文花干脆倒了杯茶陪他说话,这才得知把他招惹来的,居然是那份科普图。
“我侥幸看了一眼那图,令妹不肯忍痛割爱,可我却心里放不下,这对人体的标识也太详细了。”陈院长接过了茶,也没喝,用那双浑浊的眼睛望着李文花,试图发挥“我年老体衰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打动李文花。
李文花无奈地笑:“我再画一份就是了,可以画的更详细。”
陈院长严肃的指天发誓:“裴夫人放心,我一定保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哦,还有令妹和陛下知道。”
李文花微笑,心里想:小皇帝也知道?李文苗该不会是拿着图去给小皇帝做性·教育去了吧?这个熊孩子。
陈院长将茶杯放下,搓了搓手,“不知道我能否观摩一下?”
李文花疑惑:“观摩什么?我作画吗?”
陈院长眼巴巴的看着她。
李文花冷不丁就想通了。那么详细的人体构造,如果不是剖开来看的话,不可能知道的清楚。但在这个年代,亵渎人的尸体是大罪,所以陈院长才会指天发誓要保密,他该不会是以为自己家里还藏着一具尸体吧。
“老人家,我也是机缘巧合下别人画图给我看的。”
“哦。”老人家有些失望。
李文花去研磨,凭借记忆画了一幅人体结构图,比给李文苗那份还要详细,但距离真正医用的还相距甚远,可在这个古代已经足够用了。
陈院长叹息道:“真好,这种传闻中的东西竟然还能得到。历史记载,当年秦三世下令无主尸体可交由医生解剖,用于了解人体,有好多详细的图纸,可惜后来人认为这是侮辱尸体,死者为大,纷纷抵制,解剖的医生臭名昭著,那些珍贵的图都烧了。”
李文花也忍不住叹息,心念一动,眼前这一位陈院长行医经验丰富,或许能改善一下古代医疗。但她对医术不在行,就知道什么青霉素抗生素之类的。
“院长有没有想过在霉菌里面提取医用料?”李文花大概讲了一下过程,很粗糙,偶尔蹦出两个专业词汇。
陈院长听罢,说:“夫人说的是常州天宁寺?”
李文花一愣,“什么?”
“老朽去过天宁寺,那里有许多极大的缸,缸中放着的是芥菜,先日晒夜露,使芥菜霉变,长出绿色的霉毛来,长达三四寸。将缸密封,埋入泥土,要等到十年之后方能开缸应用。这个缸内的芥菜经过这样长的时日,已完全化为水,连长长的霉毛也不见了,名为‘陈芥菜卤’。这种陈芥菜卤,专治高热病症,如小儿肺风痰喘,大人吐血吐脓,都能治疗,效果显著。”
李文花一听,嚯,这不就是肺痨病、肺炎之类的病吗?感情古代就有简易版青霉素,是她班门弄斧了。
陈院长道:“但弊端也很明显,有些人服用就会死。”
李文花说:“应该是提取过程有问题,有其他感染。”
陈院长赶紧问:“夫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提取?”
李文花惭愧道:“没有,这方面我真不行,有关治病救人,果然还是不能擅自开口。”
陈院长:“说起治病救人,听说剑城有一位军医,姓胡,有一独门绝技,能让人昏迷不醒,帮助病痛患者减轻疼痛,我一直都想去拜访,能不能请您打声招呼?”
李文花笑了:“这个巧了,你不用跑去特意见他,那药方我也有,本就是我教他的,现在我教你。”
陈院长惊讶:“夫人真乃神人也。”
白发老头做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着。
李文花这个老师也是十分尽力,干脆就不营业了,直接挂牌关门。
沈骗子抱着裴月闲逛回来,吃不上饭,还是自个儿去厨房里翻了翻,做了份蛋炒饭。
等着陈太医走了,天也快黑了。
裴月困得直打哈欠,李文花收拾收拾张罗回家。
裴渊明一身家常服饰,正拎个锄头在锄院子里的杂草。
沈骗子蹦蹦哒哒,“裴渊明,你老婆要进宫当太医去了。”
李文花:“瞎说,不过我的确给陈太医一个建议,水要烧开了喝,能避免很多疾病。”
裴渊明:“烧开水要废柴,民众舍不得这个钱。”
简单的一句话执行起来很费力。
李文花叹息:“要提升经济啊。”
沈骗子挤兑:“你不是混吃等死吗?还管什么经济。”
李文花眼眸一抬,猎杀时刻开始。
裴渊明看着他们满园打打闹闹,无奈地说:“中秋节要到了,都跟我回剑城去。”
也不知道他们听没听见。
因为长安出事,急于迁都,大兴四年的新年是在路上过的,抵达永安连元宵节都过去了。
接着就是科举、修宫殿。
忙忙碌碌小半年过去了,转过年来要过得最盛大节日就成了中秋节,大家都准备好好过一过。
裴渊明特意放下手中事物,带李文花、苗、两个孩子,以及死皮赖脸跟上来的沈骗子前往剑城祭拜先祖。
两个城池之间的距离倒也不是很远,但路比较颠簸。
人的忘性很大,平日不出远门就忘了颠簸。
坐上了,想起了,也晚了。
李文花坐在马车里,被晃的头晕,“这路可真烂,赶紧修路吧。”
李文苗拖着下巴:“修路也维持不了多久。”
李文花:“为什么?”
李文苗头头是道地说起来:“要修建道路,一般是征发徭役,夯实路基,然后铺碎石子或黄土,然后继续夯实路面。”
李文花:“这种的不结实。”
李文苗:“但便宜,城外道路一般不使用砖路或石路,只有城内会用上砖块或石板修路。”
李文花换了个姿势:“我提供水泥,一条水泥路修下来可以用好多年。”
李文苗:“那也得他们用的明白才算,而且好东西都紧着宫里用,小皇帝还想在宫里修个塔,用来登高远眺,亏得我给按住了。”
李文花:“……”
他们抵达剑城,拜访了杨林一家,过得热热闹闹的中秋节,不得不说人多就是热闹。
又回到破败的老宅祭拜一番。
很多人都提出来重修老宅,都被裴渊明拒绝,他好像就是要留下这破败的家。修好了才是什么都没有了。
李文花看着裴渊明在破败当中的身影,那种身上都是故事的感觉又出来了。
出乎意料的是,裴月挣扎着下地,然后拜了拜。
裴渊明惊讶:“你在拜谁?看见谁了?”
李文花想,难道我的女儿有一双阴阳眼,看见了裴家先辈?
她说:“看见了谁都不要害怕,都是爱护你的,奶奶最喜欢小朋友了。”
裴月手往天空一指:“月亮。”
沈骗子笑道:“杨家的女儿在院儿里面放了桌子,拜月求巧,她竟也学上了。”
裴渊明略有些怅然若失,但也笑了笑:“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李文苗:“我也要拜。”
沈骗子抱着裴为,捏着她的小手做拜一拜的样子,“你也拜一拜,学一学你娘的巧手。”
月光下,他们笑着闹着,好像剑城没破时。
少了人,多了人,这好像就是人生,聚散离合总有时。
就是散的太快了,连个告别都来不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