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惊醒梦中人,杨愔和各位大人都恍然大悟,管他什么鸟瘟疫,首先把疫区划定封锁起来阻断传染。让那饭袋医官去研究,研出最好研不出最多就是疫区的人死光了。
“元将军,想不到呀,你舞刀弄枪的人比那舞笔哼哼的人,还更懂瘟疫呢!”
元锋摇头笑道:“燕大人,话不能这样说,虽说武人读的是兵书,舞刀弄枪的人难免要挨刀,这自救或者救同伙都需要懂医理,怎么就不能学两手本领防身呢?”
“说的也是啊,”祭酒邢劭捋须笑道:“元将军是学而致用,非但治病救人亦有益攻防呢!”邢劭已经查到元锋在山阴扩大医馆,亲自接骨减少致残,并传授此医术给医官。
元锋看他把问题扯远了,得赶快刹住来这儿不是报告自己功绩的。
“祭酒大人过奖了,粗浅之见皮毛之学,怡笑大方,有污各位大人视听让大人见笑了。”
其实,骆秋是知道封锁隔离的,他觉得相府这班人没有重视他,故意不说出来让他们干着急,等待杨愔不耻下问那才说不迟,若无礼甚就留到早朝才奏闻皇上叫他吃憋。没想到这个不起眼毛头小子,竟然懂得防疫,让他抢了风头压抑得面红耳赤无话说!
杨愔看这难题暂时破解心情好起来,把元锋叫来看似与这事无关,只是让他知道疫情之后度支更紧张,政府对北伐支持要减少。没想到他竟然懂防疫!
“元将军,怡笑大方无关痛痒,我们不怕有污视听,不妨再说些皮毛之学再见笑如何?”
杨愔开了头说笑,其他人就会起哄:“对呀,元将军,粗浅之见拿出来,我们见笑见笑!”
“元将军,你这葫芦里还有什么药呀?别那么小气嘛,都倒出来我们瞧瞧!”
“各位大人,你们看没有葫芦,那能有药?这怀里仅有几枚石子,什么见也没有啦!”
大家嘻嘻哈哈逗笑几句活跃了气氛,这在庄严相府也算难得,但正事还是要商量的。这封锁隔离也不是容易做的事,疫区办事吏员、医官郎中,防守士兵怎么办?
这确实是难题古代没有防护服、手套、口罩、消毒液,发生瘟疫官员、富豪都跑光,然后是小康之家外逃,这就扩大了瘟疫传播。地方这样大除了道路还有野地,封锁需要很多人手,疫区有很多未染病的人,也不能让他们坐以待毙,需要开展医疗才不外逃。
古代没有这种应对公共卫生机制,发生瘟疫都是民间有识义士进疫区施救。官府仅支持药材部分经费,发个布告禁止外出,附近城镇村寨闭门拒绝外人进入。
对于厉害瘟疫这种措施是很不够的,但是,如果没有安全措施谁又愿意以身犯险呢?骆秋是真没有安全措施,大人们谈来谈去面红耳赤,到头来莫衷一是。
元锋仔细听取了疫病具体症状,初起如感冒发烧头痛头晕,吃感冒药加剧病情,继而发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水米不进,数日而亡。这症状跟乙型脑膜炎相似,古代有这病了?
乙脑是一种病毒传染病,传染力不是很强,致死率比较高,在现代医疗条件下比较容易控制,磺胺类药可有效治疗,不会形成大规模疫情。这古代那有磺胺呢?
元锋记得前世曾经通报用中草药预防乙脑,贯众、山豆根、板蓝根都说预防效果不错。古代没有西药,消毒液只有石灰水,死马就当活马医,有它总聊胜于无吧?
人命攸关,元锋也顾不得掩饰锋芒了:“相爷,依下官看来,这瘟疫是一种病毒传染病,不依赖动物昆虫传染,布巾浸泡药水蒙面能够阻隔传染,疫区用石灰消毒,未病之人喝预防汤,加上封锁隔离,这样或可能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大人以为呢?”
大厅里所有眼光都集中到元锋身上,张开嘴巴闭不上,杨愔双眼放光,手指在颤动。
“元将军,石灰消毒杀菌古己有之,你这蒙面巾、预防汤来自何典?药物是是什么?”
他们不相信这预防措施,这也难怪,元锋想自己不是权威人士,连郎中也不是,当然要质疑,一听就赞成那不是草管人命吗?出自何典?这书要一千多年才出怎么跟你说?
“哦,整理旧书时发现《麻沸散》有一残页记脑病发昏壮热无汗似伤寒,十病六七死,传人不可近。近亲布巾蒙面,喝贯众山豆板蓝预防汤或可免,病不可发表,宜辛凉解毒……后面残缺不知。下官看瘟疫与此记载相似,斗胆进言,大人信不信随你。”
大厅里的人面面相觑,《麻沸散》是华陀名著但战乱散失,现存《麻沸散》为后人手抄本多有残缺错漏。而元锋还说这《麻沸散》是少年时所看,此书不知尚在老家否。
在大家对瘟疫束手无策时候,有一个救治之方很不容易,偏偏这救治之方出自一个少年将军,常说少年木匠老郎中,他要是花甲之年倒好说些……这少年太儿戏了么?
元锋觉得这些决策人为难也是可理解的,那也是负责任的表现,谁都不肯正式表态,就是知道这话分量有多重。自己编故事也只能说到这一步,总不能拍胸膛保证吧。
元锋夹在这些大人之间觉得尴尬,站起来告辞让他们自由讨论决定。杨愔让他稍等,既然各位大臣不能决定疫情救治方案,那么就提交廷议,让皇上亲自判断决定。
杨愔要进宫面见皇上陈述疫情,要元锋随他面见皇上说明方案,让皇上早朝廷议心中有数。元锋没办法,只因一时心软说出了预防措施,这苦果只有自己吃了。
到了皇宫,黄门侍郎说皇上跟新纳王才人贺兰才人在御花园嘻戏,大人不宜打扰。
“怎么又新纳才人了?这是紧急疫情尚书省不得不报,只能打扰皇上雅兴了。”
“杨大人,王才人是太后所选送来的,皇上喜欢着呢,大人那报告能不能压一压呀?”
“废话,你也是门下老人了,这疫情能压一压,本座能这个时候进宫吗?”
杨愔的元锋进了御花园沁香亭,皇上正跟两个美人玩瞎摸游戏,这时正好摸到了王才人,拥抱着笑成一团,小黄门不敢做声。杨愔小指长指甲捅捅鼻子,打了个喷嚏!
皇帝高洋放开才人闷声喝道:谁?小黄门赶紧跪下:“报皇上,是杨仆射有急事启奏!”
“微臣杨愔刚刚得报,淮北发生异常瘟疫,当地医官未察病因病理无从用药,十病六七死,侥幸者变呆傻,疫情紧急,不得不惊扰皇上,愿受皇上责罚!”
“平身,杨爱卿,淮北瘟疫通报太医院怎么说?药典御有没有派人到疫区实地观察?”
“回皇上,药典御根据医官通报,认为是未知异常疫病,需要研究才能弄清根源给出处方,病虽急也不能胡乱吃药。人已经派出去,更祥细报告几天才能反馈回家来。”
“怎么是这样?他太医院干什么吃的?三研究两研究人都死光了!现在怎么处置?”
杨愔看皇上焦躁便推出元锋:“启奏皇上,朔州东军元锋,给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抗疫方案,微臣觉得方案并未完善且风险颇大,特来报告皇上,请皇上圣裁!”
“元锋?他怎么知道抗疫?这方案药典御怎么说?方剂审查过没有能不能执行?”
“皇上,药典御无法确定是否有效,方剂简单仅三味:贯众、山豆根、板蓝板都是清热解毒药,名曰预防汤。骆秋不能确定它的作用,只能临床试验才知道。”
“好啦,元锋在那儿?把他叫来见朕!”皇帝高洋显得不耐烦了,挥手让才人宫女散去。
元锋进来拜伏在地:“朔州东军元锋,拜见皇上,愿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起来说话,说说你怎么知道抗疫的?你的方案根据是什么,自己有把握吗?”
元锋把在杨愔府编的话再说了一遍,他也粗通药理,前世虽然没有亲自治疗过脑膜炎,但是这预防药是曾经推广行之有效的。只是话不能说得太满要留下余地!
“皇上,神医华陀《麻沸散》上所载绝不是空穴来风,为保险起见可立即疫区试验,反正现在没有完善可行之法,死马就当活马医。妥否请皇上圣裁!”
皇帝低头想了一阵,这话也很有道理,总不能派兵围定疫区,让他自生自灭吧?
“好吧,元爱卿,你参加明日早朝,跟那班太医说说你的理由,也听听他们怎样判断!”
皇帝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毕竟抗疫涉及千万人的性命,小心谨慎总是没错的!
骆秋回到太医院通报了在杨愔府讨论情况,然后说了毛头小子元锋的抗疫方案,太医们炸了锅。他们对元锋不怎么熟悉,仅知道姓名以及立军功得皇上恩宠。
太医都是老头子,一听元锋的年龄就立即摇头,杏林岂是小孩子过家家的地方?少年文豪或者可能有,这少年杏林圣手不可能!谁见《麻沸散》有这记载?纯粹胡诌!
“典御大人,元锋少年将军春风得意马蹄疾,这纯粹要我太医院难看,不能让他得呈!”
“谁说不是呢?他胡说八道容易,让我们去做,搞砸了就替他背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