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宫回到杨府,李宝鼎、宋钦道和邢劭都在花厅里等待。杨愔回后堂换衣服,元锋没衣服可换就穿着朝服去花厅见他们。互相拱手作揖寒暄坐下喝茶。
“元将军见过皇上了?”李宝鼎有些妒忌的望着他:“逗留这样久,可见皇上对将军恩笼有加啊!别人召见多是两三刻钟,封疆大吏也不超过半时辰,将军真是特例呢!”
元锋拱手笑道:“博士大人,跟皇上一起虽然受宠若惊却也芒剌在背,不是好受的事呢!”
这也是大实话,谁见皇帝不是战战兢兢的,说错一句就可能祸事临头,这荣耀害怕呢。
“元将军,廷对这样长时间很是少有,都说了些什么说来听听,开开眼界。”
“博士大人,皇上考的都是边境防务,从山阴说到大同突厥说到柔然,皇上要求御敌于国门之外,下官无能惭愧汗流浃背无所对。博士大人未必想听吧?”
邢劭不懂军务自然不想听这个,插嘴说:“元将军,没找到机会说起太子的事吗?”
“祭酒大人,是找到机会说了,仆射大人阐述了太子不需要上阵杀敌,却必须运筹帷幄知人善任,统筹全局,获得人心和拥护是必须的,比有胆杀人重要得多。”
“那皇上说了什么?”宋钦道迫不及待的问:“有没有撤销对太子的指控呢?”
元锋知道他们在这花厅等待,就是等待这消息,杨愔没出来他们都等不及了。
“皇上没有明确表态,他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对的,但当权者必须自强,否则受人所制。各位大人可以从这话中猜测到意思了吧?下官认为太子可以没事了。”
几位大人反复咀嚼皇上的话,觉得皇上还是强调太子要勇猛,否则受人所制就不好了。
元锋觉得皇上这样要求太子也无可厚非,毕竟怯懦不是美德,为人勇猛些总有好处。
杨愔换好衣服出来了,各位大人又起立重新见礼,这里没元锋什么事了就告辞回驿馆。
回到驿馆自己院子,碧荷就立即告诉他,那讨厌的家伙又来了。
碧荷一边替元锋换衣服一边絮絮叨叨:“那家伙来好一阵了,我说姑爷进宫面圣没回家,他说召见已经完了,非要进屋去看看。我说姑爷、崔平都不在不好招呼他才走了。”
元锋以为沈固不会这样快又找上门,前天拂袖而去才隔了一天嘛,是那根筋搭错了呢?
“娘子,那家伙没说找我有什么事吗?才隔一天跑得太勤快了吧?”
“他没说什么事,相公,那家伙心术这正没安什么好心,走了就走了不跟他来往最好。”
“娘子说的是,他要来挡不住他要走不留,要东西是没有,以后自然就不来了。”
正说着话崔平来报,沈典签来拜会姑爷。元锋笑道:“你看,该来的还是要来。”
“哎呀,元爵爷,见你比见王爷还难呀,等待召见就等了一个时辰,召见完了没见你出来。赶到这驿馆碧荷却要我吃闭门羹,一点交情也不讲,真憋气死啦!”
等沈固发完牢骚了元锋才缓缓说:“实在抱歉,有累沈大人久等了,请坐,喝茶!”
“不喝了,爵爷,王爷要见你,我们快走吧,马车就在驿馆门外,不能让王爷久等啊!”
果然是常山王要见我,元锋心里已经猜测到常山王的意思了,却明知故问。
“呦,是王爷要召唤我吗?下官跟王爷素昧平生,不知王爷为什么要见下官呢?”
“爵爷,王爷发话谁敢多问?去了不就知道了么?我们快走吧!”
看来不想去也得去,堂堂常山王叫不动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元锋回后堂换了衣服出来,崔平跟着,一起随沈固上了门外豪华马车,望常山王府驰去。
常山王高演高大健美,廿出头年纪,跟皇上一样是美男子,只是嘴唇稍薄显得有些冷酷。
元锋趋步上前单膝跪下行军礼:“朔州东军统领元锋拜见王爷,愿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常山王上下审视元锋,17岁不算高大眉清目秀,几分书生气不像叱咤风云统兵人物,就他率领2000府兵打败了那支蒙3000骑?还有方华7000叛军?有些难以置信!
“平身,都是军中的人就不要多礼了。元将军师从那位名师?”
“回王爷的话,卑职家道中落五岁父母家人全遇难,由一忠仆照顾长大,无缘投名师。”
常山王点点头暗想,他是寒门自学成才,怪不得要入赘崔家求出身,为挣功劳自立所以能够拚命,加上时来运转正好立功,是不是有些真才实学呢?
“元将军不是刚从军就守山阴了吗?没有投名师就是自小习武了,请问令尊是谁?”
“回王爷话,是看了几本家藏兵书,自己练了几路武艺防身,先严是元度。”
“哦,是元车骑之后,将门之子呀,当年令尊也是叱咤风云人物呢,可惜青年早逝啦!”
元锋自然是对这位原主的先严毫无印象,福伯也很少谈及,所以对他的事迹很模糊。
元锋拱手作揖道:“王爷见到过先严?那真是先严之幸啊!”
“孩提时在洛阳见到过,令尊也算魏国一员猛将,所以至今记得。”高演其实是在元度兵败被宇文泰斩杀才见到,那时元锋得了疟疾半死不活才没有一起砍杀。
元锋对这些历史并不清楚,听他说的话推测元度任职应在北魏内乱时期,宇文集团跟高欢也就是皇帝的父亲也是常山王父亲,分庭抗礼各立山头,站队犯忌至被灭族。
常山王看元锋没说话转过话题:“元将军今天面见皇上,都报告皇上一些什么?”
“回王爷话,皇上问了些山阴之战祥情和边防军事务,叫卑职总结一下为什么山阴能够守住杀败突厥。说一说明年怎样才能守住大同,要多少军队才能阻止突厥入侵。”
“贺喜元将军,问你这些说明皇上很看重你呢,依你看,朔州军能守住大同四州吗?”
“王爷,卑职不知道,不敢妄自尊大下结论,这个应当是忠武军杜帅才能回答吧?”
王爷微微点头,他很滑头守住守不住怎么回答都不落好,把它推给杜鹏了事高明。
“元将军,杜帅举荐你镇守大同呢,那天见到杜帅是让他回答,还是你自己回答呢?”
犀利!这是扣杀球踢不回去了,元锋感到被将军的压力,这问题显然不是由杜鹏回答的。那么跟常山王说的就是推搪的话,这邈视欺王之罪可大可小啊!
“回王爷,常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卑职现在不在大同任上自然不敢妄自尊大下结论,如果卑职那天已在大同任上,那当然得自己回答了。”
王爷眼神很惊讶,这样一个刁钻问题,他竟然以一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遮掩了过去!他年纪轻轻就有这城府从容不迫,就是朝堂上那些老滑头,也不见做得比他更好呢。
“好一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元将军,廷对皇上问话涉及军国大事,请问你在何位之上?”
要命,这常山王成心找茬吗?妈妈的,我可从未得罪过你,元锋额头冒汗了。
“回王爷,皇上九五之尊臣下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责,卑职虽位微,皇上有问何敢不言?是以顾不得位卑越权之忌了,王爷若觉卑职无礼弹劾,卑职不敢有怨言。”
厉害!真是条滑泥鳅呀,这也逮不住他把柄。妈妈的,弹劾你个头,本王吃饱没事干跟你这芝麻官绞劲么?本王要干什么事就做什么事,要考虑你有怨言么?
“哦,你意思是说只能对皇上知无不言了?本王没这个资格可以随随便便搪塞是吗?”
“卑职不敢,卑职并没有随便搪塞王爷,只是慎言不至于冒犯王爷而已。”
“本王看你没有什么不敢的,既有皇上宠爱又勾搭上杨仆射,还怕冒犯我这小王吗?”
元锋对这官场勾心斗角略有所知,涉及到这站队问题最敏感,必须小心谨慎。
“王爷,皇上再宠爱臣下也难及手足之情深,杨仆射权势再大也难望王爷项背啊!”
常山王微笑起来,你小子还不糊涂哩,以为你利令智昏了呢!知道这就好!
“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元将军,如果本王把东军编入麾下指挥,你愿意服从吗?”
“回王爷,军人服从命令天经地义,都是皇上的军队归谁麾下指挥卑职都要服从。”
他虽然没有受宠若惊,也不表示效忠,但也没有表示反感,小心谨慎不授人以柄,也不提条件要求。看来姓杨的没有把他收买过去,皇上也没有许什么愿。
“很好,不少军官一谈调动首先要官要钱要粮,无条件服从这才是军人本色!现在东军编制才3000人,元将军,就凭这点人马你认为能够守住大同打败突厥吗?”
虽说兵贵精不贵多,但是守城战与野战不同,野战可以运动、迂回选择战机,守城不能。
“回王爷,编制是朝廷审定的,用于守城明显太少,卑职只有另想他法守城了。”
“呦,还是很有豪气啊,本王以神武军给你增编5000为东军左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