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书法家
寒木2025-05-28 07:002,149

   当晚散了饭局,两人一同赶回学校。一路无声,却无声胜有声,沉默胜千言。历经十载,终于重逢,纵使肚子里有再多的话,也不必急着说,反正时间多的是。

   当务之急,是调查何人伪造了药方。此人不一定是凶手,却可能为凶手办事,只要找到此人,便能顺藤摸瓜,查明真相。

   辛夷一开始感到茫然,茫茫人海寻一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很快她便想到,父亲书法功底深厚,能模仿他的字的人,水平肯定也不一般。俗话说,屋里吹笛,名(鸣)声在外。况且凶手找他伪造,就说明他有名气。

   “善书法,善模仿,十年前,有这样的人吗?”辛夷问道。

   “洛阳的书法家倒是有几个,但要说伪造药方,我觉得他们不是那样的人。”杨无念思忖道,“只有一个人,几年前犯过一起案子,伪造遗嘱,最后不了了之。”

   “此人叫什么?”

   “韦砚舟。”

   在杨无念看来,韦砚舟只是字写得好,却算不得书法家,因为缺乏个人风格。韦砚舟本是个落第举子,屡考不中,便心灰意冷,回洛阳开设私塾,教孩童认字。此人有两大爱好,一是书法,他临摹前朝的书法家,学谁像谁。二是喜食野味,一天不吃,浑身难受。可野味价格不菲,如何吃得?他收的束脩,多是粮肉布帛,钱财是没多少的。他便为人题写扇面、牌匾,甚至墓志,赚些银钱,贴补口福。

   几年前,洛阳发生一起案子,小儿子将大儿子告上了县衙。他们家里很有钱,日前父亲生了大病,撒手人寰。按照唐律,财产诸子均分,谁知大儿子拿出遗嘱,遗嘱白纸黑字,写着财产全归大儿子。小儿子不服,可遗嘱上明明是父亲的字迹。

   后来,小儿子使苦肉计,摆酒设宴,得知遗嘱是伪造的,执笔人正是韦砚舟。便将大儿子和韦砚舟告到县衙。案情是明摆着的,只是大儿子死不承认,韦砚舟更不承认。小儿子没证据,大儿子有后台,最终县衙和稀泥,没把大儿子怎么样,也就没怎么样韦砚舟。

   杨无念听说,韦砚舟在此之前还做过伪造摹本的事情。士林间常流通王羲之、钟繇等前代名家的摹本,他精于临摹,伪造了不少摹本。这个活,风险大收益高。

   再后来,韦砚舟似乎受了提点,不再一味地临摹名家,而是钻研自己的风格。书写多年,时至今日,摇身一变,竟成了远近闻名的书法家。韦砚舟耕耘多年,今已成为洛阳大户,住着豪宅,雇着僮仆。

   “此人劣迹斑斑,难脱嫌疑!”辛夷说道。

   “那就查查他!”

   几天后,杨无念带着辛夷,前去调查韦砚舟。韦砚舟不同往日,颇有些势力,杨无念打算用旧案突破,探探虚实。他住在城东的静仁坊,临街有一道青砖院墙,门楼悬榆木匾额,刻栖墨斋三字,这便是他的宅院。匾额漆色半旧,却干净齐整。所刻之字,正是韦砚舟自己写的。

   杨无念敲了半天门,有一僮仆开门,问道:

   “尊客找谁?”

   “我们是来查……”

   没等辛夷说完,杨无念便打断道:

   “找韦先生。”

   “郎主不在家。”

   “在何处?”

   “他去慕容山庄了,参加洛阳水席。”

   杨无念想了想说:

   “我们托韦先生写了一幅字,约好今日来取,不曾想他竟不在。”

   “真是抱歉,尊客可改日再来。”

   “店铺开张,今日便要用。”

   “这……”僮仆犹豫不决,“小的也无法帮取,郎主吩咐过,外人勿进书房。”

   此言一出,两人面面相觑,韦砚舟不让外人进书房,心中必然有鬼。杨无念略作思忖,道别离开。没过多久,辛夷独自折返,敲开了门。僮仆问她还有何事,她由托写的字为由头,聊起书法,就在这时,杨无念绕到后院,从墙外翻了进去。

   杨无念很快找到了书房。

   书房有墨香,推门便能看到《兰亭序》的摹本,纸边泛黄卷了角。墙上贴满了书法,书格堆满了碑帖,桌上摊着没写完的字,嗅来还有松烟墨混着沉香味儿。

   韦砚舟为何不让人进书房?

   靠墙的地方,摞着几沓高高的纸山,上前一看,发现都是韦砚舟写废的书法。杨无念随手一翻,猛然一惊,即便是写废的书法,韦砚舟也有署名写日期的习惯。最近的便是这一年的,那么十年前……

   想到这里,杨无念顾不得那么多,顺着日期往前找,屋里纸片纷飞,一片狼藉。壬戌、辛酉、庚申、己未、戊午、丁巳、丙辰、乙卯、甲寅……甲寅年,沈愈遇害的那一年。杨无念加速翻找,几味中药突然映入眼帘,附子、桂枝、雍白、炙甘草、蜂蜜、栝楼……栝楼写了很多遍,终于和其他字迹融为一体。

   这个韦砚舟,真是用心良苦……

   十年前,韦砚舟临摹了药方,药方必然是他伪造的。可他从哪里拿到的药方?何刘氏说药方是被县衙取走的,也就是说,凶手从县衙拿到药方,让他临摹伪造。凶手跟县衙脱不了干系。辛夷说,张明远曾帮沈愈说情,他知道谁取走了药方吗?

   还是说,有人将手伸到了县衙?

   找到了药方,便是图穷匕见,必须尽快抓住韦砚舟。杨无念和辛夷离开之后,便火速赶往慕容山庄。

   慕容山庄大名鼎鼎,洛阳水席亦声名远扬。所谓洛阳水席,其实是一场宴席,何谓水席?含义有二,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自然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掉,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更新。洛阳水席丰盛无比,几乎涵盖所有名吃。

   庄主是个收藏家,尤藏书画,他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洛阳水席,邀请书画名流,鉴赏自己收藏的书画,尔后公开展览。

   山庄地处洛阳南边,坐落在两山之间,仰头望去,山高树深,似乎与天相接。辛夷和杨无念赶到山庄,只见大门紧闭,透过院墙,他们看到里面的人神色匆匆。

   杨无念敲开门,门卫问他何事,他表明身份,随后说道:

   “听闻慕容庄主办席,邀了韦砚舟先生,我来便是找他。”

   “恐怕你要找不到了。”门卫半晌说道。

   “难道他没来?”辛夷忙问。

   “来是来了,”门卫顿了顿说,“但他消失了……”

  

继续阅读:第七十二章 洛阳水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刑侦学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