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训练方式
人民元首2025-10-14 15:402,419

后勤处的掌声还没散,鲁道夫已经转身往训练场走。

阳光彻底穿透薄雾,把碎石路晒得发烫,远处传来坦克引擎的“突突”声,像钝锤敲着地面。

那是菲亚特3000的引擎声,1927年意大利军营里最常见的家伙。

“都跟上!”

鲁道夫回头喊了一声,步伐没停。

训练场在营地东侧,三辆菲亚特3000停在中央,车组人员正围着检查履带,见鲁道夫过来,立刻站直了身子。

“全体注意!”鲁道夫走到坦克前。

“从今天起,按新方案训练。

先练驾驶,菲亚特3000的履带窄,过障碍要比平时更贴地形。

每辆车必须在十二分钟内通过障碍区,中途熄火一次,加练两小时。

陡坡必须挂一档半冲,掉下来,整个车组罚跑五公里。”

这话一落,几个驾驶员都僵了。

亚索搓着手里的皮质手套,小声跟战友嘀咕:“一档半冲坡?这玩意儿马力才45匹,上次我挂一档都滑下来过……”

“没试过就别喊难。”

鲁道夫的目光扫过来,亚索立刻闭了嘴。

鲁道夫指了指最左边的坦克:“你,第一个上。”

亚索不敢耽误,猫腰钻进驾驶舱,菲亚特3000的驾驶位比后来的坦克窄,膝盖得顶着操纵杆。

引擎重新启动,黑烟飘了飘,坦克慢悠悠驶向障碍区。

过原木时还算顺利,可到了陡坡前,他咬着牙推到一档半,履带碾着坡上的碎石“咯吱”响,爬了三米多,突然一顿,履带打滑,整辆车往后滑了半米!

“停!”鲁道夫喊了一声。亚索红着脸钻出来,头盔都歪了:“长官,这坦克……”

“坦克没问题,是你没找对履带受力点。”

鲁道夫打断他,走到陡坡边,指着坡上的一道浅沟,“下次冲坡时,让左履带贴住这条沟,借着力往上带。”

他转头看向车组,“现在,五公里,跑。”

几个士兵没敢多话,扛着头盔就往跑道跑。

古德里安凑过来,眉头皱着:“菲亚特3000的性能摆在这,45匹马力带两吨多的车,一档半冲坡是不是太严了?”

“战场不会管你坦克的马力。”

鲁道夫指了指陡坡,“真到了意大利北部的山地,这样的坡到处都是,你爬不上去,敌人就会在坡顶架机枪等着你。

今天练不严,明天到了前线,就是送死。”

正说着,第二辆坦克动了。驾驶员照着鲁道夫说的,让左履带贴住浅沟,一档半冲坡时,履带没再打滑,居然真的爬了上去!

古德里安眼睛一亮,下意识往前凑了两步,他之前在纸上算过菲亚特3000的极限性能,却没想过能通过操作补回性能短板。

等驾驶训练练到第三轮,鲁道夫喊停,转向射击区。

“接下来练实弹。菲亚特3000的37mm短管炮,有效射程800米,今天我们练极限,1000米距离。

移动靶速度调到中速,每辆车必须命中至少六个靶,脱靶一个,车组加练一百发机枪弹。”

“1000米?”隆美尔终于开口,他手里还攥着本武器参数册。

“这炮的弹道在800米外就会飘,1000米根本没法精准命中……”

鲁道夫没解释,直接走到一辆坦克的炮塔旁,示意炮长让开。

他钻进炮塔,菲亚特3000的炮塔只能坐两个人,炮长得贴着装填手。

他调整瞄准镜,又摸了摸炮管,对着话筒说:“给靶机信号。”

远处的移动靶开始动,速度比刚才慢了些,却比平时训练快了不少。

鲁道夫盯着瞄准镜,等靶机移动到预判位置时。

“砰!”

硝烟散了,远处的一个移动靶应声倒下。

紧接着,他又接连开了四炮,三发命中。

炮塔打开时,他擦了擦脸上的油烟:“短管炮的弹道飘,就靠预判补。

1000米外,敌人的坦克也在动,你等靶机到眼前再开枪,永远打不准。”

隆美尔凑到瞄准镜前看了看,又翻了翻手里的参数册,眉头慢慢舒展开。

他之前只盯着手册上的“有效射程”,却忘了战场上的射击从来不是“点对点”的死靶。

最让两人惊叹的是傍晚的步坦协同训练。

鲁道夫让步兵班贴着菲亚特3000的侧面走,坦克用37mm炮摧毁前方的模拟工事,步兵则负责清除工事里的“敌人”。

遇到“反坦克手”,步兵要立刻举红旗标记,坦克马上调整角度,用并列机枪压制。

一开始,配合乱得一塌糊涂:坦克开得太快,步兵跟不上,被落在后面。

步兵发现了“反坦克手”,忘了举旗,坦克直接冲过去,被判定“击毁”。

鲁道夫没发火,只是让队伍停下来,自己爬进一辆菲亚特3000,又让一个步兵班跟在旁边,重新演示。

“菲亚特3000的侧面装甲只有6mm,步枪弹都能打穿,步兵要贴紧保护。

步兵的枪打不穿工事,就得等坦克开炮。

你们是一个整体,不是坦克走坦克的,步兵走步兵的。”

演示完再练,托马斯所在的步兵班进步最快。

他抱着步枪贴在坦克左侧,看到树后有“反坦克手”,立刻举红旗喊:“左后,反坦!”

坦克马上停下,并列机枪“哒哒”响,树后的靶子瞬间被打穿。

“这才叫协同。”

鲁道夫站在远处,点了点头。

夕阳把训练场染成橘色时,训练终于结束。

士兵们瘫在地上,汗湿的军装贴在背上,可眼里却亮着。

以前练步坦协同,总觉得是“坦克带着步兵玩”,今天才知道,自己也是保护坦克的关键。

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跟着鲁道夫回办公室,刚进门,古德里安就抓着他的胳膊。

“你这套针对菲亚特3000的训练方法,能不能写份详细大纲?我要把它带回德国!

我们国防军,太需要这种贴合实际装备的训练方案了!”

隆美尔也点头:“对,菲亚特3000是很多国家都在用的老坦克,你这套方法不仅能练我们的人,还能推广到整个装甲部队!”

鲁道夫倒了两杯水,递给他们:“没什么藏私的,我现在就写。”

他拿出纸和笔,一边写一边说,“步坦协同要练步兵贴护、快速标记……核心就是,别盯着手册上的‘标准’,要盯着装备的‘短板’练。”

古德里安接过大纲,手指划过纸上的字,激动得声音都颤了:“太好了!我下个月回柏林,就去找总参谋部的人谈!

有了这套方案,我们的装甲部队不用等1930年,明年就能有战斗力!”

鲁道夫看着他兴奋的样子,心里清楚没这么容易。

国防军里的老派将领还抱着“骑兵优于坦克”的想法,连给装甲部队拨装备都抠搜,怎么可能轻易接受一套针对“外国老坦克”的训练方法?

可他没说破,只是笑了笑:“祝你顺利。”

古德里安没听出话里的深意,还在跟隆美尔讨论怎么说服总参谋部,直到天黑才拿着大纲离开。

办公室里只剩鲁道夫一个人。

他看着窗外的晚霞,手指敲了敲桌子,隆美尔有冲劲,古德里安懂战术,可他们还没碰过国防军守旧势力的壁。

只有让他们去试,去碰壁,才会明白:光有好方案不够,还得有能推方案的力量。

而自己,要等的就是他们碰壁后的那一刻。

继续阅读:第150章 游说二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模拟:怒喷希特勒!我比元首更懂德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