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医科大学门口时,天都已经擦黑了,北风吹得道旁的枯树枝呜呜作响。
张家栋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网兜,里面是下午特意从西单商场买的雪花膏、新围巾,还有两罐麦乳精,各种肉罐头和饼干之类的——都是给妹妹准备的过冬东西。
小夏朝校园里张望着,有些担心地问:“这大学里头这么大,咱们去哪儿找琪琪啊?”
张家栋把围巾给小夏拢紧了些,语气笃定地说:“别急,现在正好是放学吃饭的点儿。咱们就在这大门边上等一会儿,学生们进进出出的,没准儿就能碰上。要是见不着她出来……”
他顿了顿,指了指马路对面一片灰砖的居民楼,“我之前给她租了个小独单,不就在那一片嘛,咱们直接去她门口等也行,总比在校园里瞎转悠强。”
小夏点点头,目光在走出校门的学生中搜寻。没等多久,她眼睛一亮,轻轻碰了碰张家栋的胳膊:“家栋,快看,是琪琪!”她刚要抬手招呼,动作却顿住了,迟疑地低声道:“她旁边……怎么还有个男同学?”
张家栋顺着望去,果然看见妹妹和一个白白净净、身材高挑的男生并肩走着,两人似乎在讨论着什么。
张家栋认出那男生,之前来学校时见过两次,知道对方在追求琪琪,但记得妹妹明确拒绝过,说现阶段要专心学业。他心里也有些纳闷,今天这俩人怎么又走到一块儿了?
他略一思忖,还是扬声喊道:“琪琪!”
正低头走路的琪琪闻声抬头,看到哥哥嫂子,脸上瞬间闪过惊讶,随即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快步走了过来:“哥!嫂子!你们怎么来了?”
她身旁的男生也明显吃了一惊,显得有些局促。
“我们明天要去美国出差,顺路来看看你。”
张家栋说着,目光自然地转向那个男生,主动问道:“琪琪,这位是?”
琪琪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介绍:“哥,嫂子,这是陈劲松,我们学校的同学。”她顿了顿,声音稍微低了些,解释道:“哥,你上次不是说,想推荐个节目给春晚节目组吗?陈劲松的舅舅正好在春晚剧组当副导演,我今天就是找他问问这个事……”
张家栋恍然大悟,立刻想起了之前和郑导、琪琪吃饭时提到的这层关系,原来就是眼前这个看起来有些腼腆的男生。
“原来是陈同学,你好你好!我是琪琪的哥哥张家栋,这是我的爱人小夏。上次就听琪琪提起过你舅舅,正想着有机会请教一下,没想到这么巧碰上了。”
陈劲松连忙握住张家栋的手,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张大哥,夏姐,你们好!琪琪刚才跟我简单说了说,你们是想在节目里加入你们服装厂的产品?”
张家栋笑着点头,语气既务实又带着点规划:“是有这个想法。我们合作社的‘雪峰’滑雪服和‘夏朵’羽绒服,质量确实过硬,远销海外。我们就想着,能不能结合产品特点,弄个小品剧本。已经托人找了两位喜剧老师在构思了,看看能不能把咱们中国自己生产的优质防寒服,通过春晚这个舞台,自然地展现给大家。”
陈劲松听了,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都已经卖到外国去了?那真了不起!张大哥,您放心,能帮上忙的地方我一定尽力。等我回去就跟舅舅详细说说这个情况,看看他有什么建议。小品剧本出来之后,也方便的话可以先给我一份,我一起转交。”
“那真是帮了大忙了!”张家栋再次感谢道,“等我们从美国回来,剧本应该也差不多有雏形了,到时候再麻烦你。”
“张大哥您太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陈劲松诚恳地说,然后识趣地转向琪琪,“琪琪,那你们先聊,我就不打扰了。”
说完,他便礼貌地告辞,转身走进了暮色中的校园。
看着陈劲松走远,小夏轻轻碰了碰琪琪的胳膊,嘴角带着笑意。
琪琪的脸微微泛红,赶紧挽住嫂子的手:“哥,嫂子,别在风口站着了,快到我住的地方坐坐,暖和暖和!”
三人穿过马路,走进了那片灰砖居民楼。琪琪租住的是一楼的一个小房间,虽然狭窄,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书桌上堆满了医学书籍。
一进门,张家栋就把手里沉甸甸的网兜放在桌上:“给你带了点东西,冬天用得着。”他环顾了一下这小小的空间,看似随意地问道:“对了,这几天,那个开私厨的马老板,有没有按时给你晚上送饭?”
“都按时送的,哥。”琪琪一边给兄嫂倒热水,一边回答,“马老板人挺实在,饭菜也热乎。就是今天……因为要跟陈劲松谈春晚推荐节目的事儿,就在食堂吃了,所以我提前跟马老板说了今晚不用送。”
小夏接过热水杯暖着手,关切地问起妹妹的日常生活:“琪琪,一个人在这边住习惯不?晚上睡觉冷不冷?学习紧不紧?我看你好像比上次见又瘦了点……”
“嫂子,我挺好的,你们别担心。”琪琪心里暖洋洋的,“学习是有点紧,但我们都习惯了。这不快期末了嘛。”她看着哥哥嫂子,这才想起他们突然来访的原因,好奇地问:“哥,你们刚才说要去美国?怎么这么突然?要去多久啊?”
张家栋在屋里唯一一把像样的椅子上坐下,接过小夏递来的水杯,解释道:“批文刚下来,走得急。主要是去考察玻璃生产线和羽绒原料,顺便跟一直合作的比尔先生见个面。连来带去,大概十天左右。”
“十天?要去那么远啊!”琪琪睁大了眼睛,对这个距离和时间感到惊叹。她放下手中的暖水瓶,坐到小夏身边,语气里充满了少女的好奇与向往:“哥,嫂子,美国……到底啥样儿啊?是不是真像电影里演的,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街上跑的全是小轿车?他们那儿的人天天吃面包牛排吗?”
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张家栋和小夏都笑了。
小夏拉着妹妹的手说:“我们这也头一回出去,心里也打鼓呢。等你哥回来,让他好好给你讲讲。”
张家栋看着妹妹年轻而充满向往的脸庞,心中一动:“琪琪,你在学校一定要好好用功,把基础打扎实。等过两年,如果机会合适,我和你嫂子想办法,看能不能送你到美国去深造几年,学更先进的医学知识。”
这话让琪琪愣住了,随即脸上绽放出混合着惊喜和不可置信的光彩:“哥……你说真的?去美国……学医?”
“当然是真的,”张家栋肯定地点点头,“不过前提是你得把本事学到位,外语也不能落下。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嗯!哥,嫂子,我一定努力!”琪琪用力点头,
三人又聊了会儿家常,看时间不早了,张家栋和小夏起身准备返回招待所。
临走前,张家栋又从内兜掏出准备好的二十块钱和几斤全国粮票,不由分说地塞到妹妹手里:“拿着,别亏着自己。学习费脑子,多吃点好的。晚上尽量别熬夜,注意身体。”
琪琪知道推辞不过,也只得收下了:“哥,嫂子,你们在美国也要当心……早点回来。”
从海淀回到西单的招待所路程可不近,那时候首都晚上的公共交通早已停运,夫妻俩只能顶着寒风,沿着昏黄路灯照射下的空旷街道慢慢走回去。
路上,小夏挽着丈夫的胳膊,忍不住把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家栋,琪琪一个人在首都读书,吃用都省,已经够苦了。咱为啥还要想着把她往国外送?那美国人生地不熟的,得多难啊……”
张家栋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有些感慨地说道:“小夏,你不了解。我打听过,也看过一些内部资料,咱们国家现在的医学水平,跟美国那边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就说最基础的诊断设备、手术技术,还有新药研发,人家确实走在了前面。”
他顿了顿,想起前世所知的信息,继续耐心解释:“让琪琪出去,不是去享福,是去吃苦学真本事的。她现在学的扎实,底子好,是个好苗子。如果能去最顶尖的地方见见世面,把最先进的技术学回来,将来受益的不仅是她自己,说不定能救更多的人,对咱们国家的医学发展也是贡献。”
寒夜的街头寂静,张家栋的话却带着一股热气。他联想到此行的目的,语气不由地更加坚定起来:“其实,咱们这回去比尔那边参观学习,也是一个道理。别看现在咱们得漂洋过海去跟人家学技术,看人家的生产线,用他们的设备。但只要咱们把真本事学到手,消化了,变成自己的,再结合咱们自己的情况和聪明劲儿去改进、创新……”
他停下脚步,看向妻子,眼睛里在路灯下闪着光:“小夏,你信不信?早晚有一天,咱们合作社,咱们中国自己生产的汽车玻璃、自己设计的服装,也能让那些洋人反过来,提着箱子,坐着越洋飞机,来咱们这儿请教取经!咱们现在低头学艺,是为了将来能挺直腰杆当师傅!”
小夏被丈夫话语里的豪情和信心深深感染了。
她仿佛看到了那个遥远的未来,用力地点点头:“我信!家里你放心,我和爸妈一定把向阳照顾好,厂里有立军他们,早晚有一天这些都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