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姐这话一出口,吕晓晴也忍不住低声对身边的小夏说:“天啊,这……这也太贵了!”
小夏紧紧攥着衣角,虽然没说话,但脸上也写满了震惊。
要知道,于大姐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一个月工资加奖金能拿到一百二三十块,这在1983年的县城,已经是让人羡慕的高收入了。
她平时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也攒不下多少钱。
这一万一千多块,对她而言,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是她不吃不喝干将近十年才能攒下的巨款!
张家栋作为一个经历过物质极大丰富时代的人,心里清楚这笔投入在未来视角下的价值,但也能完全理解于大姐她们的震撼。
他收起机票,语气沉稳而坚定地安抚道:“于大姐,晓晴,这笔钱花的是心疼,但这是必须的投入。咱们这趟出去,就是为了打开眼界,把人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真经取回来。所以,咱们更得抓紧这次机会,多看、多问、多学,不能白花了这些钱,更不能辜负了厂里和县里的期望。”
他的话让于大姐和吕晓晴从纯粹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用力点了点头,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拿到手的机票是明天下午的,先从北京飞往上海,然后在上海转机飞往纽约。
时间还算宽裕。
张家栋看了看手表,说:“现在还有时间,我得去邮电局给比尔那边发个电报,把咱们准确的航班信息告诉他,免得他们接机耽误了。”
一听还有空闲时间,于大姐和吕晓晴立刻来了精神。
于大姐搓着手,满脸期待地说:“俺还从来没亲眼见过天安门哩!厂长,趁着这空档,能让俺们去瞅一眼不?就远远地看一眼也成!”
吕晓晴也在一旁点头,她从小到大,要不是为了合作社服装厂的事儿,很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出过省呢。
更别提来首都北京了,此刻站在西单街头,她对天安门的向往丝毫不亚于于大姐。
小夏见状,体贴地说:“家栋,你带于大姐和晓晴去天安门看看吧,我以前跟学校来北京学习的时候去看过了。我正好想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你妹妹琪琪。”
张家栋却摇了摇头,温和地说:“不着急。琪琪那边晚点去也行,反正时间还早。来了北京,哪能不去天安门?咱们一块儿去!等下午逛完了,天擦黑前我再陪你去她那坐坐,一会儿顺便咱们路过友谊商店,还能替她买点冬天用的东西带过去。”
他知道,在这个年代,能来一次北京是天大的事,去看天安门更是具有某种神圣的仪式感,他不想让小夏错过这次和大家一起的经历。
小夏听了,觉得有道理,便笑着点了点头。
于是,四人便从西单乘坐着当时还比较稀罕的无轨电车,一路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冬日的阳光洒在宽阔的广场上,巍峨的天安门城楼和迎风飘扬的国旗,让于大姐和吕晓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仰着头看了好久。
张家栋看着她们专注的神情,笑着提议:“既然都来了,要不要进故宫里面去看看?”
“啥?这……这城楼子还能进去?”于大姐惊讶地转过头,在她朴素的认知里,天安门和故宫是只能在画上、在电影里远远仰望的地方。
“当然能进去,现在这叫故宫博物院,买票就行。”张家栋解释道,随即带着他们穿过金水桥,走向售票处。
那时的故宫游客稀少,完全没有后世摩肩接踵的景象。售票窗口前只有寥寥数人,门票价格也便宜得让于大姐再次咋舌——成人票才五毛钱,学生票更是只要两毛。
“才五毛钱?”于大姐捏着那张小小的、印着“故宫博物院参观券”的薄纸片,感觉像做梦一样,“俺还以为这等地方,不是咱老百姓能进的哩……”
张家栋听了,笑着解释道:“于大姐,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国家都是人民的,这故宫博物院也是人民的财产,有什么是咱们人民不能正大光明进来参观、学习的地方?”
这番话让于大姐和吕晓晴都挺直了腰板,心里那点小心翼翼的拘束感消散了不少。
是啊,如今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了!
一行人随着稀疏的游客队伍,验了票,迈过了那高大厚重的门槛,走进了紫禁城。
穿过午门深邃的门洞,视野豁然开朗,巨大的广场和巍峨的太和殿呈现在眼前。冬日的阳光斜照在汉白玉栏杆和金銮殿的琉璃瓦上,泛着冷冽而庄严的光泽。
广场上空旷无人,只有北风偶尔卷起些许尘土。
与后世摩肩接踵的景象截然不同,此刻的故宫显得格外静谧、恢弘,甚至带着几分历史的苍凉。
于大姐踩在坑洼不平的古老地砖上,仰望着层层叠叠的宫殿飞檐,忍不住喃喃自语:“俺地娘诶,这地方可真大,真威风啊……”
吕晓晴也被这磅礴的气势所震撼,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
张家栋看着她们的样子,笑了笑,指着眼前的宫殿说:“瞅见没,这些大屋子,以前那都是皇帝、娘娘们住的地方,咱们老百姓别说进来,靠近点都不行。”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了些:“可现在不一样了,这儿成了博物院,谁都能进来看看。为啥?因为这些不光是石头木头,这里头装着咱们老祖宗多少年的心血和智慧,是咱们中华文化的家底子!”
他看着若有所思的于大姐和吕晓晴,接着说:“咱们往后做产业,搞‘雪峰’、做‘夏朵’,不能光想着把衣服卖出去换外汇。更得琢磨琢磨,咋能把咱们自个儿文化里这些好东西——就像这飞檐的线条,这颜色的讲究,这股子沉稳大气的精神头——也一点点揉进咱们的产品里,带给全世界瞧瞧。让他们用的不光是件暖和衣裳,更能感受到咱们中国的东西,有分量,有内涵!”
于大姐听得直点头,摸着身边冰凉的汉白玉栏杆,感慨道:“是这么个理儿!厂长你这么一说,俺这心里头亮堂多了。咱不能光低头干活,也得抬头看路。”
吕晓晴作为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厂唯一的设计师,听着张家栋的话,看着眼前沉淀了数百年智慧的殿宇楼阁,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在故宫里转了一圈,见识了三大殿和后宫的生活区域,直到日头偏西,四人才意犹未尽地走了出来。
张家栋在公交车站对于大姐和吕晓晴说:“于大姐,晓晴,你俩先坐这趟车回招待所,路上当心点。晚饭就在招待所食堂或者附近找个干净摊子吃点热乎的,别舍不得花钱,记厂里账上。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还得赶飞机。”
“中,厂长你放心,俺们丢不了。”于大姐爽快地答应。
吕晓晴也点头:“厂长,小夏姐,那你们也早点回来。”
送走了于大姐和吕晓晴,张家栋和小夏才坐上另一趟开往海淀方向的公交车,去首都医科大学找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