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会回来以后,张家栋就立马到销售部的办公室,把孙立军给叫了出来。
"孙立军,跟我走一趟。"
张家栋站在门口,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
孙立军正埋头整理订单,闻言抬头,见张家栋脸色凝重,立刻意识到事情不简单。他迅速合上账本,跟了出去。
两人一路无言,直到走到张家栋的办公室,张家栋亲自把门关严了,这才开口。
"山姆超市的新合同,是份卖身契。"
孙立军一愣:"什么意思?"
张家栋冷笑一声,从公文包里抽出那份被撕毁后又粘好的合同副本,指着第七项:"他们要把咱们所有农产品加工品类都锁死,以后咱们连自己的牌子都保不住。"
孙立军接过合同,眉头越皱越紧。
他虽然没张家栋那么懂国际贸易,但基本的商业嗅觉还是有的:"这……这不是逼咱们当一辈子血汗代工厂吗?"
"没错。"张家栋吐出一口烟,"所以我当场撕了。"
"撕了?!"孙立军瞪大眼睛,"那山姆的订单……"
"没了。"张家栋语气平静,但眼神坚定,"咱们不能为了眼前这点外汇,把县罐头厂的未来全搭进去。"
孙立军沉默片刻,愤愤不平道:"张哥,你说得对!咱们不能让人当牲口使唤!可接下来怎么办?县罐头厂在美国,只有这么一个客户,而且咱们之前的番茄酱跟他们签署也是独家代理合同……"
“是品牌代理合同,不是工厂。”
张家栋冷静的补充道。
“张哥,你的意思是……”
经过张家栋的提醒,孙立军似乎有所顿悟。
“我们可以再推出一个新品牌,替换原来的……”
听到张家栋的话,孙立军眼睛一亮。
“张哥,你这个办法好啊!之前咱们卖到美国的那个牌子,他们山姆那边不带咱们玩儿了。咱们的新牌子也可以绕过他们!”
“对,新牌子我们要自己搞,要改进最新的配放。当然,现在咱们县罐头厂的那些存货,咱们依旧可以在国内正常销售。我找你过来,就是想告诉你这些,顺便了解一下,之前的那些番茄酱,在咱们国内的销售情况怎么样?”
“张哥,你就放心吧!”孙立军拍着胸脯说道。
“这一次咱们县罐头厂的这款番茄酱罐头的不是代表咱们县里面,参加了省里的外贸展会吗?今天只是第1天,就有好多客商的电话打到我这边来了。本来就在统计他们的订单……”
听到孙立军的回答,张家栋嘴角微微上扬。
“嗯,这样存货的问题就可以尽快消化掉了。另外,还有那些咱们现在罐头上刚刚研发成功的玉米罐头,你也得加把劲好好的跟这些客商们宣传一下。”
“放心吧张哥,这事儿我记着呢!”
交代完了这些,张家栋这才有时间端起杯子来喝了口水。
“这一次,咱们得想办法建立起自己的销售队伍,具有能够独立开发国外市场的能力。”
张家栋嘟囔了一句,然后又转向孙丽君,“比尔这次的合作,就是一个好机会。”
张家栋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地看向孙立军:"立军,要是这次跟比尔的合作谈成了,我想让你带队去趟美国。"
孙立军手里的笔记本"啪嗒"掉在地上,他慌忙弯腰去捡,后脑勺"咚"地磕在办公桌沿上。顾不得揉脑袋,他结结巴巴地问:"我、我去美国?张哥你别开玩笑,我连省城都没出过几回..."
"所以才更要去!你不了解他们的国情,连大超市长得是什么样都不清楚,怎么跟人家谈生意?"
张家栋看着孙立军涨红的脸,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敲了敲桌面:"对了,上个月让你跟着广播学的英语,练得怎么样了?"
孙立军的耳朵尖顿时红得像熟透的番茄,他搓着手支吾道:"那个...张哥...我..."
"说两句听听。"张家栋抱起胳膊,眼里带着促狭的笑意。
孙立军咽了口唾沫,结结巴巴地开口:"哈、哈喽...买内姆...买内姆一字孙..."说到一半自己先泄了气,懊恼地抓了抓头发,"这洋文比按计算器记账难多了!"
张家栋忍不住笑出声,从抽屉里掏出个砖头大小的录音机:"就知道你学不来。"他按下播放键,喇叭里传出标准的英语对话,"喏,这是拿之前史蒂夫送我儿子的那几张外汇券买的,我妹一台你一台,每天听半小时。"
孙立军瞪大了眼睛,接过了收音机。
"张哥,这可比广播里那个'Follow me'方便多了啊!"
张家栋点点头,特意叮嘱道:"从今天起,你每天背三句。"他竖起三根手指,"三个月后,我要你能跟史蒂夫聊上十分钟!"
孙立军苦笑着摸了摸后脑勺:"张哥,你这是要我的命啊!不过..."
他忽然压低声音,"跟山姆闹翻这事儿,是不是得先跟县里通个气?"
张家栋走到窗前,望着厂区里来来往往的工人们,沉默了片刻:“这是自然的,县里面好不容易拿到的外汇订单就这么没了,我总得给他们个交代……”
不过好在现在张家栋手里又足够的牌,和比尔的这次合作,无形中给张家栋他们合作社带来了不少新的思路和机会,要不然面对这么大的危机,他还真是有些措手不及。
“对了,最近好久没有北京那边的消息了,老李那边儿给你打过电话么?他们首都电影制片厂那边儿有什么动静没有?”
张家栋的话还没说完,办公室的门却突然被敲响了。
孙立军按照张家栋的授意,去开了门,原来是他手下的一个业务员。
“孙经理,是北京那边的电话,首都电影制片厂的,说是有事儿找你或者是咱们厂长商量?”
“这么巧?”
张家栋闻言和孙立军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便直接跟着那位业务员一起来到了孙立军的办公室。
抄起电话的那一刻,果然是老李打过来的。
"老李!"张家栋的声音里透着掩不住的期待,"我正要找你呢!"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家栋啊?我这是心有灵犀啊!告诉你们个好消息——咱们那个广告工作室的批文下来了!"
张家栋握着话筒的手一紧,连忙向孙立军使了个眼色。孙立军立刻会意,转身把办公室门关严实了。
"太好了!"张家栋强压着激动,"具体什么章程?"
"下周一带着公章来北京签合同。"老李的声音突然压低,"还有个更大的好消息...央视广告部的王主任看了咱们的样品,有意向合作!"
张家栋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1983年的央视,那可是全国老百姓天天盯着的神圣存在啊!他下意识挺直了腰板:"王主任具体怎么说?"
"他点名要见你!"老李的声音透着兴奋,"说你们县里那个罐头广告的创意很新颖,想请你下周一起来开会!"
挂断电话,张家栋的手还在微微发抖。孙立军迫不及待地问:"张哥,是不是..."
"成了!"张家栋一拳砸在办公桌上,"不但工作室批下来了,央视还要跟咱们谈合作!"
孙立军激动得原地转了个圈:"这下可好了!咱们县里的广告要是能上央视..."
"先别声张。"张家栋突然压低声音,"这事儿得等签完合同再说。"
“哦……”
孙立军哦了一声,张家栋又继续补充道。
“这几天咱们合作社的业务,就都靠你盯着了,我得尽快去北京一趟。”
“啊?张哥,那你啥时候走?”
“今天晚上,一会儿我回家跟小夏交代一声就走!”
当天晚上,小刘儿准时把张家栋送到了火车站。
上车前,张家栋还特意交代了小刘儿几句。
“我不在这几天,你记得多问问比尔先生那边的安排,需要用车的时候,你就过去帮帮忙。”
“放心吧张哥,他的林彤说了,比尔要在咱们青岛呆两天,等这次外贸展会结束了再走。”
知道了比尔的安排以后,张家栋这才点了点头。
踏上北上的绿皮火车,他找到自己的硬卧铺位,把公文包紧紧抱在怀里。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车轮缓缓转动,窗外的站台渐渐远去。
十多个小时的旅程,张家栋几乎没怎么合眼。
他反复翻看着准备好的材料,脑海里盘算着各种谈判方案。直到乘务员的喊声把张家栋从思绪中拉回来,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到达目的地了。
"同志,北京站到了!"
清晨的北京站人头攒动。张家栋拎着行李刚走出站台,就听见熟悉的声音:"家栋!这边!"
老李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的确良衬衫,正在出站口使劲挥手。他身后停着辆军绿色吉普车。
"可以啊,老李,我都混上进站接车了?"
张家栋笑着捶了下老李的肩膀。
老李神秘地眨眨眼:"这可是沾了王主任的光。"
他压低声音,"这次央视的合作,就连我们制片厂的领导都很重视,你可别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