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曹县长的提醒
小李飞砖2025-10-18 15:171,759

  曹县长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张家栋和陈主任坐在沙发上,看着郑秘书接电话接到手软。

  "是,王副市长,我们一定认真总结经验..."

  "李书记您好,是的,样品已经送到市里检测了..."

  "对对,周局长已经来看过了..."

  陈主任激动地搓着手:"家栋,这可是天赐良机!咱们得赶紧把品牌商标注册下来,就叫'光明牌'怎么样?所有权一定要握在咱们自己手里,可不能再吃太阳牌辣椒酱那个亏了!趁着这股东风,好好宣传宣传!"

  张家栋却显得很冷静,他等郑秘书挂断一个电话的间隙,沉声说:"县长,老陈,我觉得现在大张旗鼓地宣传,为时过早。"

  曹县长正要接另一个响起的电话,闻言转过头来:"哦?张家栋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县长您想,"张家栋站起身,"咱们这次成功,关键靠的是水族馆杨馆长帮忙弄来的进口夹层玻璃。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一来进口成本太高,二来受制于人。如果我们现在大肆宣传,到时候拿不出量产的产品,岂不是闹笑话?"

  他走到窗前,指着楼下那辆卡车:"咱们真正的突破在于掌握了曲面玻璃热压成型和高压胶合工艺。但现在最核心的原材料还得靠进口。当务之急,是趁热打铁,在现有工艺基础上,尽快攻克国产PVB胶片的应用难关。"

  曹县长听完张家栋的话,原本兴奋的神色渐渐冷静下来,他坐回椅子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家栋说得在理啊...这么看来,咱们的核心技术还是在加工工艺上,最关键的原材料还是捏在别人手里。要是离了进口胶片,咱们这生产线岂不是又要停工?"

  他抬头看向张家栋:"那你觉得下一步该怎么走?"

  张家栋往前倾了倾身子:"县长,我的想法是,趁着省里的专家都还在,让他们把咱们这次成功的完整工艺和样品带回省里去。省工业厅的眼光比咱们远,他们一看就明白这个成果的价值——既能用进口材料做出合格产品,又掌握了成熟的工艺技术。"

  他顿了顿,继续说:"而且之前咱们用的国产PVB胶片,就是刘总工从省里协调来的。如果省里重视起来,说不定能组织力量集中攻关,解决国产胶片的质量问题。到时候,咱们才能真正说是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

  陈主任在一旁连连点头:"家栋这个思路稳妥!让省里来评估这个成果的分量最合适。要是省里觉得值得继续投入,那后续的资金、政策支持都会跟上。要是咱们现在自己冒冒失失地宣传,反而可能打乱省里的部署。"

  曹县长沉思片刻,突然笑了:"好!就按你们说的办。这事确实该让省里来定调子。"他转头对郑秘书说:"老郑,你马上安排车,送张家栋和陈主任回玻璃瓶厂,请刘总工他们尽快整理技术资料。我这就给周局长打个电话,先通个气。"

  说到这里,曹县长意味深长地看着张家栋:"不过家栋啊,你要有心理准备。要是省里真的重视起来,你们这个项目,可能就不止是县里的重点项目了。"

  张家栋闻言愣了一下,有些不解地看向曹县长:“县长,您这话是……?”

  曹县长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两人说道:“家栋啊,你想,如果这事真像你说的,关系到国内重型卡车制造的一个技术瓶颈,那省里一旦介入,这个项目的性质就变了。它就不再仅仅是咱们县的一个技改项目,而是上升到了全省乃至全国层面的技术攻关。”

  他转过身,目光深邃:“既然是全省的重点项目,省里必然会投入大量资源——资金、设备、专家力量,甚至可能会协调其他地区的配套厂一起攻关。这些投入,不可能是无偿的。”

  陈主任听到这里,脸色微变,似乎想说什么,但曹县长抬手制止了他,继续对张家栋说:

  “我这么说不是要打击你们的积极性,而是提前给你们交个底。如果省里接手,这个成果的归属、后续的知识产权、甚至企业的管理体制,可能都会有所调整。你们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张家栋低头思索片刻,再抬头时眼神已经变得清明而坚定:

  “县长,我明白了。但我想的是,只要这项技术能够真正突破,能够解决国家在重型卡车制造上的难题,让咱们中国人不再受制于人,那这个成果算在谁的名下,又有什么关系?”

  他语气平静却有力:“当初我们合作社和玻璃瓶厂联合攻关,图的不就是这个吗?现在既然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就更不该计较这些了。省里来主导,资源更集中,进度肯定会更快,这是好事。”

  陈主任张了张嘴,最终也重重点头:“家栋说得对。要是真能成,功劳算谁的都不重要。”

  曹县长看着两人,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好!有你们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那就按计划,尽快整理材料上报。无论省里怎么决定,你们开创性的工作,县里都会记住的!”

继续阅读:第791章 叶伟东的分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