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的座驾是一辆宽大的雪佛兰轿车。于大姐坐进柔软的真皮座椅,忍不住又感慨:"这美国车就是宽敞,比咱县里那吉普舒服多了!"
车子驶出机场,融入纽约的车流。
时值十一月底,1983年的纽约街头已洋溢着圣诞将至的气氛。第五大道的百货公司橱窗里布置着精美的节日装饰,洛克菲勒中心前立起了巨大的圣诞树。
"我的老天爷,"于大姐贴着车窗,"这楼咋都这么高?脖子仰酸了都看不到顶!"
1983年的纽约曼哈顿,已然是钢铁呃森林。
"看那边,"张家栋指着远处直插云霄的建筑,"那就是帝国大厦,102层。旁边那栋是克莱斯勒大厦,它的尖顶很有特色。"
好在这些话,张家栋都是用中文介绍的。
否则比尔都不会想到,张家栋初来纽约,居然对纽约的几个地标性的建筑这么熟悉。
吕晓晴注意到这些高楼的外墙:"他们的楼外面都是玻璃的?这得用多少玻璃啊!"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张家栋意味深长地说,"不只是建筑高度,更是建造技术和材料工艺。"
车子在楼群间穿行,仿佛行驶在峡谷底部。
小夏轻声说:"这些楼把天都遮住了,让人觉得喘不过气。"
于大姐数着楼层,数到二十多层就眼花缭乱:"这一栋楼得住多少人?比咱全县城的人都多吧?"
比尔虽然听不懂中文,但从众人仰望的神情和惊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他们的震撼。
他一边开车一边用英语介绍:"这些摩天大楼是纽约的象征,它们展示了人类的工程学奇迹。"
张家栋不动声色地将比尔的话翻译给大家。
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在当时乃至往后数十年,都是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图腾,此刻给于大姐、吕晓晴和小夏带来的冲击,远比任何来自电影或者书籍上的介绍,都来得更为强烈。
这一次,她们是真切地意识到了那种几乎难以逾越的差距。
车子最终停在了一家装潢考究的酒店门前。
光滑的大理石外墙、旋转的玻璃门、穿着笔挺制服的迎宾员,无不彰显着这家酒店的奢华。
张家栋看着这气派的门面,不禁对比尔说:"这太破费了,我们住普通些的旅馆就好……"
比尔爽朗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张家栋先生,你们是贵客,而且这里就在市中心,到哪都方便。"
于大姐看着金光闪闪的大门,脚步有些犹豫:"厂长,这地方……睡一觉得花多少钱啊?"
吕晓晴则注意到门口进出的人们都衣着光鲜,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
小夏轻声对张家栋说:"家栋,咱们真要住这里?"
还不得大伙儿犹豫,比尔已经热情地引领他们走向大门,穿着制服的门童微笑着为他们拉开沉重的玻璃门。
一股温暖的、带着淡淡香气的空气扑面而来,门内是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和华丽的水晶吊灯,一派他们从未想象过的世界在眼前展开。
酒店大堂里灯火通明,人声熙攘。
西装革履的商人们拿着公文包匆匆走过,衣着时髦的女士坐在丝绒沙发上轻声交谈。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堂中央那架亮晶晶的三角钢琴,一位乐师正在弹奏着轻快的爵士乐。
一切就好像是电影里的模样,于大姐看得眼花缭乱:"这比俺在画报上见的还阔气!"
吕晓晴则是敏锐地注意到往来女士们的着装:"你们看她们的裙子,这么冷的天还穿这么薄。"
张家栋轻声给她们解释:"这酒店里有完整的供暖系统,不管外面多冷,里面都温暖如春。所以他们才能在冬天也穿得这么单薄。"
"啥是供暖系统?"于大姐好奇地问。
"就是整栋楼都有管道输送暖气,"张家栋指了指墙角的出风口,"像咱们北方的火炕,不过是给整栋大楼用的。"
吕晓晴不愧是专业的设计师,经过张家栋的解释若,立马意识到了什么:"所以她们的冬装设计,是建立在室内恒温的基础上的。这和咱们国内要考虑室内外一样冷的实际情况,确实不一样。"
小夏也突然明白了:"怪不得她们的大衣都看着那么轻薄,原来在室内根本不用穿厚衣服。"
张家栋压低声音,小声又跟大伙儿介绍道:"还不光是这样。在这样的国家,富裕阶层的生活奢侈程度远超我们想象。保持室内四季如春的恒温,对他们来说只是最基本的配置。"
他看着同伴们若有所思的表情,语气又突然变得轻松了起来,"不过咱们国内早晚也会追上来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正说着,一位穿着笔挺制服的侍者微笑着走上前,作势要帮他们脱下身上厚重的"夏朵"羽绒服。
张家栋连忙用英语婉拒:"谢谢,我们自己来就好。"
小夏和于大姐有些不解这位侍者的意图,张家栋简单跟他们解释了一下。
吕晓晴立马说:"这服务也太周到了吧?"
“这可都是要收钱的。”张家栋笑着补充,“在美国,这种服务都要给小费的。帮拿行李、开门、挂衣服,每次至少一美元。咱们能自己来的就自己来,不然这一路上光小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于大姐瞪大了眼睛:“啥?帮拿个衣裳还要另外给钱?这美国人的钱也太好挣了!”
小夏也恍然大悟:“怪不得刚才在机场,比尔非要帮我们推行李车,原来是不想让我们破费。”
这时比尔也在前台那边朝他们招手:"张家栋先生,手续准备好了,请你们都过来一下!"
张家栋带着大家来到光洁的大理石柜台前。
前台接待员微笑着递过登记表,用流利的英语报出价格:"三个标准间,每晚八十美元,含税共计二百四十美元。"
张家栋立刻皱了皱眉:"这太破费了,比尔先生,我们换一家便宜些的酒店吧。"
比尔却非常坚持:"张家栋先生,我们说好的,你们在纽约的费用由我来承担。'雪峰'让我赚的钱,足够支付这些了。"
于大姐在一旁看着张家栋的神色,忍不住小声问:"厂长,这房费得多少啊?"
当张家栋低声说出"一晚上二百四十美元,差不多四百多人民币"时,于大姐猛地倒吸一口冷气,声音都发颤了:"四百多?!就睡一晚上?!"
她赶紧捂住嘴,生怕让比尔听见,但脸上的震惊怎么也藏不住。
吕晓晴快速心算了一下,轻声惊叹:"这都够买两台缝纫机了……"
但比尔已经爽快地把信用卡递给了前台,对张家栋笑道:"别担心,这是我应该做的,张家栋先生,你们赶快回房间放行李,一会儿我们还在这里汇合,带你们在纽约好好转转!"
盛情难却,张家栋也只得苦笑了一声,跟着侍者往他们的房间走去……
半小时后,比尔开车带他们来到了曼哈顿一家大型百货商场。
夜幕下的纽约仿佛一座不夜城,摩天大楼灯火通明,巨大的霓虹灯广告牌不断变换着色彩,黄色出租车汇成流动的光河。
这与入夜后便陷入沉寂的家乡县城形成了天壤之别。
一进门,浓郁的圣诞气息扑面而来——彩灯闪烁,颂歌悠扬,商场中央立着一棵挂满装饰的巨型圣诞树。
"我的天……"
于大姐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眼睛都不够用了。
比尔热情地给大家介绍:"这是为圣诞节做的装饰,相当于我们美国最隆重的节日。"
张家栋翻译后,于大姐恍然大悟:"就跟咱过年似的?"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张家栋笑着点头。
"走,我们去服装区看看。"比尔说着,引领他们走向自动扶梯。
于大姐站在那缓缓移动的台阶前,有些犹豫不前。"这楼梯咋自己会动呢?"她小心翼翼地伸出脚,在张家栋的鼓励下才踏上去,紧张地抓住扶手。
吕晓晴虽然也感到新奇,但表现得镇定许多,她仔细观察着扶梯的运行原理。小夏轻声惊叹:"这东西可真方便,不用爬楼了。"
当扶梯缓缓上升,整个商场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时,于大姐忍不住赞叹:"这美国咋啥都是自动的!"
来到三楼的服装区,眼前的景象让众人更加震撼。
与国内百货商店那挂着"请勿触摸"牌子的封闭柜台不同,这里的服装都是开放式陈列,顾客可以随意触摸、试穿。
"这料子真滑溜,"于大姐小心地抚摸着一件羊绒大衣,"比咱供销社的货色强多了。"
一位衣着得体的售货员注意到这群特别的客人,尤其是气质不凡的比尔,便主动上前,用流利的英语介绍道:"女士,您真有眼光。这件大衣采用苏格兰进口的顶级羊绒,手工缝制。"
张家栋低声为于大姐翻译。于大姐听得连连点头,但一听到"苏格兰进口"、"顶级羊绒"这些词,手就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来。
售货员见状,微笑着示意:"您可以试穿一下。"
张家栋也鼓励道:"于大姐,试试看吧。"
于大姐犹豫地看了看那柔软光滑的面料,终于鼓起勇气,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小声问张家栋:"厂长,你帮俺问问……这得多少钱?"
售货员听懂了她的话,优雅地翻出价签:"四百五十美元。"
当张家栋说出这个价格时,于大姐的手猛地一抖,像碰到烙铁一样迅速收回,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这哪是穿衣裳,这是把一套房子穿身上了!"
她小心翼翼地把大衣挂回原位,还特意抚平刚才触摸留下的细微褶皱,嘴里不住地念叨:"太贵了太贵了,摸这一下都不知道要不要钱……"
一旁的吕晓晴和小夏看到价格,也深受震撼。吕晓晴轻声说:"这价格够买十件咱们最好的羊毛大衣了。"
张家栋上前仔细摸了摸大衣的面料,他压低声音对同伴们介绍道:"不光是价格问题。咱们的供应商其实也能提供这种品质的羊绒原料,但是..."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些许无奈:"咱们县纺织厂现有的设备,根本织不出这么高密度的面料。这种精纺设备都是瑞士、德国产的,对咱们实行技术封锁,有钱也买不到。"
吕晓晴立刻明白了:"所以不是咱们的工人技术不行,是设备被卡住了脖子?"
"没错。"张家栋点点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趟必须来。不仅要看产品,更要了解整个产业链的差距。"
于大姐恍然大悟:"怪不得厂长你一直说要研究自己的设备,原来是被人家掐着脖子呢!"
"就是这个道理。"张家栋话音刚落,比尔正好走过来。
"你们在聊什么?这么认真?"比尔好奇地问。
"在讨论这些服装的做工。"张家栋轻描淡写地带过,随即指向另一个展柜,"我们去那边看看吧。"
在随后的参观中,张家栋刻意引导大家观察更多细节。在运动用品区,他指着一排滑雪服对吕晓晴说:"注意看他们的细节处理——袖口的防风设计、腋下的透气拉链,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吕晓晴立即拿出笔记本记录,同时对比尔说:"这些设计确实很人性化,但我们'雪峰'的保暖性能完全可以媲美这些国际品牌。"
比尔赞同地点头:"这正是我看中你们产品的原因。性价比优势很明显。"
走到户外装备区时,张家栋在一排帐篷前停下脚步,仔细研究着面料和结构。他对身旁的于大姐说:"看这种涂层面料,防水性能比我们目前用的要好。回去后要让研发部门抓紧攻关。"
于大姐凑近仔细观察缝线处:"这压胶工艺确实平整,咱们的设备要调一调也能做到。"
小夏则被一组轻便的露营炊具吸引,轻声对张家栋说:"这些产品的设计都很精巧,既实用又不占空间。"
张家栋若有所思:"这就是工业设计的价值。我们的产品不仅要实用,还要美观便携。"
比尔站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讨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没有打扰,直到大家看完整个户外用品区。
在前往超市的路上,比尔找了个机会,低声对张家栋说:"有件事要告诉你。其实我正在和这家商场的采购负责人洽谈,希望把'雪峰'引进到这里。"
张家栋眼睛一亮:"这是好消息啊!"
"不过,"比尔压低声音,"对方开出的条件很苛刻。不仅要压低进价,还要求独家供货,而且要按他们的标准重新设计包装。"
张家栋毫不犹豫地回应:"条件再苛刻也要努力。我们既然要做,就要做国际化的品牌。合作社这边会全力配合,确保质量和产量都能满足要求。"
比尔深受鼓舞,用力拍了拍张家栋的肩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品质和设计绝对没问题,这边渠道的事情,我来解决!我们一定能打开这个高端市场。"
张家栋真诚地说道:"我们相信你的能力。"
比尔看了看表,提议道:"我看你们在商场里也没买什么,不如跟我去超市逛逛?买点这几天要用的日用品。"
当张家栋翻译"超市"这个词时,于大姐好奇地问:"超市是啥?比供销社大吗?"
张家栋神秘地笑笑:"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当他们推着购物车走进超市时,眼前的景象果然让所有人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