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南洋舰队
手残薪作者2025-08-22 11:543,104

  罗松正身为一员战功赫赫的将军,自然深谙将麾下军队锻造为一支所向披靡的铁律之师,非得经过残酷厮杀的洗礼不可。

  唯有历经一场场惨烈战役的磨砺,那些幸存下来的兵士方能蜕变为勇猛无畏的悍卒。

  因此,对于李星河的果敢举动,罗松正非但没有丝毫的反感,反而对他敢于痛下决心的魄力颇为赞赏。

  然而,尽管罗松正对禁军的强大实力了如指掌,但他的副手却对此浑然不知。只见副手一脸忧色,略显紧张地对罗松正道:

  “罗帅,既然您已经归来,能否从咱们的队伍中抽调一些精锐士卒前去支援星河殿下?他麾下不过一千禁军和数千府兵,我怕那新军一旦伤亡惨重,便会转而将矛头对准星河殿下啊!”

  面对副手的忧虑,罗松正却显得从容不迫,他的心中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那一千禁军的惊人战力。

  莫说那新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人数尚不足十万,即便是新军人数膨胀至二十万之众,那一千禁军也足以保李星河安然无恙。

  事实上,罗松正的猜想毫无差错,事实也的确如他所料。

  李星河,这位胸怀壮志的皇子,率领着新军向惠山进发,开启了攻打惠山的征程。

  首日之战,战况惨烈,鲜血染红了战袍,上千名勇士的生命如同凋零的秋叶,零落在惠山脚下,却未能撼动那坚固的城垣一丝一毫。

  新军内部,不满和怨愤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然而,李星河的眼中似乎只有那座遥不可及的山峰,对士兵们的艰难处境和愤怒情绪视若无睹。

  次日,他依旧执拗地挥起了进攻的旗帜。

  就在这紧张与绝望相互交织的危急时刻,新军中竟然爆发了营啸之乱。

  那些曾信誓旦旦表示愿为李星河赴死的新军士兵,此刻眼中只剩下愤怒与求生的欲望,他们企图捉住李星河,欲将这位身份尊贵的皇子作为与大唐谈判的筹码。

  可惜,他们的希望很快便破灭了。

  禁军,作为大唐的精锐之师,宛如冷酷的裁决者,动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火帽枪。

  枪声如惊雷炸响,数百名叛乱的士兵头目在枪林弹雨中纷纷倒下。

  那火帽枪,在数百步之外仍能洞穿重甲,用来对付这群乌合之众,确实是游刃有余。

  震慑过后,禁军换上了锐利的刀枪,展开了无情的屠戮。

  他们,这些武道高手,身着厚重的铠甲,冲入新军之中,恰似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新军的武器在禁军面前显得那般脆弱,仿若孩童的玩具,而禁军剿灭他们,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轻松自在。

  短短半个时辰,上万名新军便溃不成军,四处奔逃,他们的眼中满是恐惧与绝望。

  而李星河早已命铁家兄弟带领渤海军队严密把守军营四周,不让任何一个新军士兵逃脱。

  从那以后,新军士兵皆被降为罪卒,在铁家兄弟的铁家军的严苛驱赶下,如同被驱赶的牛羊一般,不停地向惠山发起毫无意义的攻击。

  他们的眼中已丧失了斗志,只剩下无尽的疲惫与绝望。

  从此,大唐军队的威名如日中天,再无人胆敢轻易挑衅。

  即便那些曾经英勇无畏的战士,此刻也失去了直面禁军的勇气。

  罗松正朝着自己的副手仔细询问起前来支援的舰队舰长的具体情况。

  大唐海军虽然名义上拥有十几支舰队,但实际上,其体系被精心划分为四支主力舰队,这是根据它们各自负责的海域范围来确定的。

  例如,牛三统领坐镇的是西海舰队,而罗松正则亲自率领着东海舰队,此次前来提供支援的,则是南洋舰队。

  罗松正心中不禁生出几分诧异,按照常理,四大舰队各自肩负着明确的职责,守护着特定的海域,一般不会长时间离开自己的防区。

  南洋舰队此次前来运送补给和增援,他尚能理解其必要性,然而对方抵达后却在此地久留,至今已数月有余仍未撤离,这着实让他感到有些不同寻常。

  副手在听到罗松正的询问后,并未立即回答,而是先环顾了一下四周,随后才悄悄地凑近罗松正,压低声音说道:

  “罗帅,您可能还不知道,这次南洋舰队来辽东,除了支援我们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购买奴隶。”

  “买奴隶?”

  罗松正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

  安南早有明文规定,严禁买卖奴隶,尤其是唐人奴隶,一旦发现有人胆敢触犯这条禁令,必将面临杀无赦的严厉惩罚。

  副手见状,连忙低声解释道:

  “不是大唐奴隶,没有人敢把唐人当奴隶的。”

  罗松正闻言眉头才松了些,示意副手继续说。

  “罗帅,您也清楚,南洋地区岛屿众多,岛上大多是茂密的丛林,虽然香料资源十分丰富,但蛇虫毒蚁也是数不胜数。要想对这些岛屿进行有效的开发,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然而,如今安南境内人口短缺,更何况要让咱们的唐人漂洋过海,到那危机四伏的密林中去劳作,这不仅是安南上下都不会答应的事情,即便有唐人愿意前往,那所需的工钱也必定是一笔天文数字,南洋舰队根本无力承担。”

  罗松正听了副手的解释后,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如今的安南正处于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境内各处都急需人手。

  想当年,甘蔗农场轻而易举就能召集到五十万人屯田种甘蔗,可如今光是农场的数量就已经多达数十个,但每个农场里最多也就只有一两万人在劳作,再也不会出现十几万人一起耕种的盛况了。

  更别提其他各种工程项目了,到处都缺人手。

  而且安南还有明文规定,只要干活就必须给工人支付工钱。这样一来,唐人就变得愈发珍贵起来。

  以前只要给顿饭,就会有一群人抢着去干活,可现在要是不给高工钱,都没人愿意去瞧一眼。

  再者说,如今安南境内的人也都变得精明起来,他们深知安南处处都是机遇,只要能抓住一个机会,就能迅速发家致富,所以现在都不会出唐人愿意远离本土冒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唐人前往那些危机四伏的海岛上开垦荒地,确实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然而,南洋的那些海岛又不能长期荒废,如此一来,奴隶自然而然就成了南洋舰队的最佳选择!

  罗松正刻意压低嗓音,轻声向副手探问:“大都护对此事是否有所知晓?”

  副手的神情显得有些踌躇,欲言又止。

  罗松正瞧在眼里,心中已然知晓了答案,不由得轻轻叹息一声。

  是了,南洋之上的岛屿可最是适合种大都护最重视的像胶树呀!

  他并非道德楷模,双手沾满的鲜血不计其数,所行不义之事也不在少数,只是此刻心中稍稍生出些感慨罢了。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事物并非单纯的非黑即白,而是黑白相互交织,形成了那纷繁复杂的灰色地带。

  罗松正凝视着副手,缓缓言道:

  “是否需要我帮衬一二?”

  副手赶忙摆手,急切地说道:

  “不用不用,此事终归不太体面,所以大家还是当作不知为妙。”

  罗松正微微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便带领邓岳等人前往惠山,与李星河殿下会合,至于补给、伤员救治以及船体维修等事宜,就全权交予你处置了。”

  副手闻听此言,不禁一愣,从罗松正这话的意味来看,他似乎并不打算留守新罗,于是径直开口问道:

  “罗帅,您不打算戍守新罗吗?”

  罗松正轻轻摇头,回应道:

  “一个部门之中,不应有两个发号施令之人。辽东岸上的事务,皆由李星河处理,而东海之上的事务,则由我全权掌管,我们互不干扰,此乃正理。”

  罗松正心里很清楚,倘若自己留在岸上,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会对李星河的权威造成影响;同理,李星河若在船上,即便无所行动,也会让人因为他的身份产生考虑。

  这并非二人有意为之,而是源自他们各自的身份与地位。

  罗松正身为大唐海军元帅,在安南的地位仅在大都护之下,在海军与陆军当中都拥有极高的威望。

  而李星河,单是其大唐皇子的身份,便已足够惹人注目。

  故而,若两人想要顺遂地做事,最好还是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

  副手虽说聪慧,但毕竟年轻,对政治人心的繁杂之处尚未完全领悟。

  不过,副手颇为明智,并未多言,而是转而问道:

  “那罗帅之后有何规划?”

  罗松正笑着说道:

  “此次我前去剿灭海盗,一路追击到他们的巢穴,如今海盗已然全部投降。我打算将他们交给李星河,让其成为他的部下。况且,他们的巢穴空着着实可惜,所以我计划将那里建设成我们海军的中转之地,往后我东海舰队便会驻守在那里。”

  副手听后点头表示认同,既然主帅已然做出决定,他自然不会多嘴,正要下去安排相关事宜。

  罗松正突然想起一件事,叫住了他,说道:

  “你不妨去关押俘虏的地方瞧瞧,那里或许有人对南洋舰队所做之事有所帮助。”

继续阅读:第203章:元奈的请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同福客栈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