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松正意识到,自己或许表现得过于铁石心肠,不近人情了,但他的内心深处却不愿意退步,他明白一旦军队与金钱利益纠缠不清,那么这支军队必将迅速走向堕落,其战斗力也会随之土崩瓦解。
这正是他坚定不移地支持制定“军队不得经商”这一不可动摇的原则的根本原因。
正当罗松正打算出言宽慰一下自己的副手时,没想到副手却抢先一步说道:
“罗帅,您大可放心,我毕竟也是从政务院历练出来的,自然不会去触碰那条红线。军队禁止经商,这是雷打不动的铁律,但并未明文规定退伍军人不能涉足商界啊!”
罗松正听完副手的话,心中猛地一颤,仿佛瞬间捕捉到了某种至关重要的信息,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副手的脸上,示意他继续深入阐述下去。
副手嘿嘿一笑,说道:
“罗帅,您心里也清楚,咱们这帮兄弟向来是靠海吃饭的。即便退伍后分到了土地,咱们弟兄们对于耕种之事也并不擅长。因此,我打算让兄弟们继续在海上讨生活。您也知道,咱们海军之前在新罗半岛上帮他们捕鱼,那是因为当地百姓食不果腹。等日后局势平稳下来,咱们海军自然不必再行此事,但捕鱼这一行当还得继续,毕竟这活可是能赚大钱啊!”
说到这儿,副手又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他指了指外面,接着说道:
“罗帅,您是明白人,想去深海捕鱼,那可不是几条简陋的小木船所能胜任的,非得要有大型船只不可,要不然一个浪头就能将小船吞噬于茫茫大海之中。而且,光有大船还不够,还得有技艺精湛的水手来驾驭,您说,这活儿哪里是普通人能干得了的!”
副手笑着拍了拍胸脯,满脸自豪地说:
“不过,这些事对别人来说或许难如登天,但对咱们海军来说却是易如反掌。我这次找星河殿下商议的分成之事,就是打算在造船厂订造几艘大型船只以及配备专业的捕鱼设备,届时再以低价售予退伍的兄弟们,让他们用以捕鱼。”
“我已经与在安南退伍的兄弟们取得了联系,等他们来到辽东,就共同组建一个商会专门负责捕鱼事宜。同时,我也与海产加工厂的管事谈妥了,他们会负责收购兄弟们捕捞上来的鱼,保证不让弟兄们吃亏。”
罗松正听了副手的一席话,也不禁喜上眉梢。
他担任海军元帅多年,手下的士兵如流水般更迭,每一个弟兄退伍之时,他都尽可能地予以妥善安置,生怕他们日后的生活无以为继。
如今能为退伍的兄弟们寻得一条光明的前路,他怎能不心生欢喜呢!
罗松正面带和煦的笑容,轻轻点头说道:
“很好,这件事情关乎到我们退伍兄弟们的生计问题,我不便直接参与其中,因此便全权委托你去办理。不过,你万一在办理过程中遇到任何棘手的问题,你大可不必顾虑,直接将责任归咎于我便是。若有人胆敢对此提出异议或不满,你让他们径直来找我理论。”
听到罗松正这番掷地有声的承诺后,副手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夺目了。
随后,他与罗松正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最终二人将所有的事宜都商议得妥妥当当,双方均感到无比满意和欣慰。
私事交流告一段落,罗松正与副手随即转而深入探讨起当前的正事。
副手主动向罗松正详细汇报了李星河等数人的近况。
李星河,身为尊贵的皇子,却并未安逸地坐在海龙王号上指挥若定,遥控麾下将士冲锋陷阵。
抵达新罗半岛之后,他毅然决然地亲自披挂上阵,率领士兵奋勇杀敌,攻克了新罗半岛上的数座坚固城池。
待到韩国人放弃新罗半岛,撤军而去之时,李星河又果断命令铁石文兄弟二人领兵驻守边境,严防韩国人的再次侵袭,而他本人则亲自带领士兵在新罗半岛上清理战场,掩埋阵亡将士的遗体,并着手重新修筑被战争破坏的道路。
此后,当那些流离失所的新罗难民纷纷前来投靠之时,李星河更是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到帮助新罗难民重建家园的工作中。
他不仅指挥士兵为难民建造房屋,还亲自为他们医治伤痛,提供衣物和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正是因为李星河这些充满人性关怀的举措,使得新罗人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心甘情愿地奉他为主,愿意在他的领导下共同重建家园。
罗松正频频点头,对李星河充满了由衷的赞赏,他问道:
“星河殿下此刻正在忙于何事呢?”
副手的神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回答道:
“目前,星河殿下正在惠山与韩国人展开激烈的战斗。”
听闻此言,罗松正的神色也变得凝重,他略显焦急地说道:
“不是说韩国人已经从新罗撤离了吗?”
副手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
“韩国人确实已经退出了新罗的各大城池,然而惠山作为铜矿的所在地,对于韩国人来说意义非凡,他们只要不是愚蠢至极,就绝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地方。”
副手忍不住再次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从新罗撤出的韩国军队几乎全都前往了惠山,他们将新罗的粮食搜刮得一干二净,全部运往了惠山。惠山本就建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如今又粮食充足,更是难以攻克了。”
罗松正听完这番话,也不由得面色阴沉下来。
惠山的铜矿堪称辽东地区最大的铜矿,因此,历代占据惠山铜矿的势力都会在那里构筑坚固的防御设施,使得该地成为了易守难攻之地。
倘若有人坚守关隘,想要将其攻下,确实是困难重重。
而且,罗松正心里更加清楚,尽管当下韩国与契丹正打得如火如荼,抽不出人手前往新罗,但关乎惠山铜矿的归属,韩国人只要不是糊涂透顶,就一定会与契丹停战,先折返回来击退大唐,以保住惠山铜矿。
所以,能否在韩国兵马抵达之前攻克惠山铜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倘若等到韩国军队到来之时,仍未拿下惠山铜矿,那么驻守在惠山铜矿的韩国军队与即将到来的援军相互配合,大唐将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此后大唐军队所要面临的局势将会异常严峻。
副手望着罗松正凝重的神色,连忙劝慰道:
“罗帅请勿忧虑,星河殿下已然亲自率领精锐禁军奔赴惠山,攻克此地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罗松正闻听此言,非但没有丝毫放松,反而瞪大了双眼,惊声道:
“禁军前去这么久,竟还未将惠山拿下!”
罗松正着实被这一消息震惊到了,他对禁军的强大实力心知肚明。
禁军之所以强大,绝非仅仅依赖于他们的勇猛武力,其更为关键之处,在于他们超凡的智慧与素质。
禁军的训练绝非简单的武艺修炼,他们还需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尤其是先进火器的运用之道。
火研院一旦研发出新式装备,总会让禁军参与协助试验。
因此,禁军不仅武力超群,更是掌握着令人望而生畏的知识与技能。
可以说,每一名禁军士兵都足以与一支百人队伍相媲美。
而此次前来支援的禁军足足有千人之多,如此强大的战力,竟然久攻不下一个小小的惠山,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听闻罗松正的惊诧之情,副手连忙上前解释,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罗帅切勿误会,星河殿下此举并非派遣禁军直接攻打惠山的防御工事,而是将禁军作为督战队,监督那些新招募的新军前去进攻惠山。”
罗松正听后,心中的疑虑这才渐渐消散。他原本还以为惠山的防御工事坚固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即便是禁军也难以攻克。
然而,未等罗松正完全放松下来,他的眉头便又紧锁起来,疑惑之情溢于言表:
“新军?”
副手见状,连忙又是一番详尽的解释。待听完副手的讲述后,罗松正方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所谓的新军,乃是由铁石文两兄弟召集的渤海旧部,以及后续投靠李星河的辽东各族人士所共同组建起来的。
在这群人当中,有的心怀故土,渴望打跑韩国,重返久违的家园;有的生活困顿,只求能在这乱世之中混得一口饱饭;还有的原本是山林间的贼匪,加入新军不过是想趁机捞取一些好处罢了。
李星河对于这些人的心思可谓是心知肚明,他清楚地知道他们并不可靠,因此对他们也颇多防范。
特别是在李星河成功打下新罗之后,不少人便开始无视军纪,犯下了诸多恶行。
尽管李星河以严厉的律法进行整治,但依旧有许多人难以自控,甚至还出现过营啸事件,一群人妄图杀害李星河,转而投靠韩国。
好在最终这些叛乱被及时镇压了下去,才没有酿成更大的祸患。
正因如此,这样的新军也让李星河感到失望透顶。
所以,在接管禁军之后,李星河当即决定让禁军逼迫这群乌合之众前去攻打惠山。
其意图显而易见,就是要通过这场残酷的恶战来淘汰不合格的,筛选出那些真正合适的人员,从而重新组建起一支忠诚可靠、战斗力强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