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投石车
手残薪作者2025-08-25 16:123,297

  二月末,春意已在广袤大地上悄然绽放,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轻轻掀开冬的面纱。

  在江南水乡,绿柳垂丝,桃花含笑,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在中原腹地,麦苗返青,河流解冻,万物复苏,一片祥和。

  然而,在辽东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冬的余威依旧不减,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

  但此刻,辽东的天地间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那肆虐了一冬的大雪,终于停下了它狂舞的脚步;那呼啸的白毛风,也收敛了它的锋芒,变得柔和而温顺。

  大地上,那厚重的冰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始显露出消融的迹象,一滴滴晶莹的水珠,从冰凌上滑落,滋润着这片沉睡已久的土地。

  这消融的冰雪,似乎在无声地宣告:辽东那漫长且令人畏惧的冬天,终是渐行渐远。

  凛冽刺骨的寒冬即将缓缓落下帷幕,然而,唐军将领们的面容却愈发显得凝重而深沉。

  须知,当冬季的脚步悄然远去,唐军与高离军之间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便会再度如雷鸣般轰然拉开序幕。

  果不其然,随着二月悄然离去,三月便悄无声息地降临人间。

  随着冰雪的逐渐消融,那沉寂了一整个冬季的高离军,犹如一头从沉睡中猛然苏醒的猛兽,开始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朝着唐军所在的阵地迅猛进发。

  经过整整一个冬季的休整与蓄势,高离军将士们如今个个精神饱满、士气高昂,身上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肃杀之气。

  那气势之磅礴、之汹涌,仿佛要将一切阻挡在前方的障碍都无情地碾碎成齑粉。

  而在高离军这如虹的气势之下,最让唐军将士们感到瞩目与忌惮的,当属那威力无穷的战争利器——投石车。

  投石机的历史,可追溯至久远的古代岁月。

  在中国,传说其最早发明于周代,彼时《孙膑兵法》《范蠡兵法》等诸多兵书中,就已对它有所提及。

  不过,投石机真正在战场上绽放耀眼光芒,却是在春秋末期过后的东汉初年。

  刘秀与王莽等人交锋时,投石机以其震撼人心的强大威力,成为战场上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重型武器。

  投石机的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尤以杠杆投石机声名远扬。

  它巧妙运用杠杆原理与离心力的作用,将石块等抛射物,精准且有力地砸向敌方人员或军事设施。

  这种投石机的主要构成部分包含坚固的砲架底座、灵活的杠杆炮梢以及承载抛射物的皮弹兜等。

  作战时,众多士兵齐心协力拉动杠杆,石块等抛射物便如离弦之箭般呼啸而出,从而达成攻击敌方的战略目的。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投石机在技术与结构方面持续发展演变。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智慧的工程师们将床弩与投石机巧妙融合,创造性地打造出弹力投石机。

  这种改良后的投石机,能够更加精准地命中目标,极大地提升了作战效率。

  到了宋代,投石机的发展抵达巅峰状态。

  宋代兵书《武经总要》里,详尽记载了八种常用的投石机,其中规模最大的投石机,需要整整250人协同操作,发射的石弹重达45公斤,射程最远可达140多米。

  投石机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在攻城略地的战斗中展现出巨大威力,更是在一些关键战役里,改写了历史的发展轨迹。

  例如,公元1258年的钓鱼城之战,蒙古大汗蒙哥不幸被宋军投石机发射的飞石击中,不久后便伤重离世。

  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直接引发蒙古灭宋战争全面溃败,使宋国的国祚得以延续20年之久。

  与此同时,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也被迫停滞,有效缓解了蒙古势力对欧、亚、非等众多国家的威胁。

  然而,随着火药的广泛应用以及火炮的诞生,投石机渐渐失去了战场上的优势,缓缓退出了历史舞台。

  就在投石车赫然现身于战场的那一刹那,邓岳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

  自从他接触到了先进的火器之后,许多昔日的战争经验便被他下意识地搁置一旁,仿佛过往所学都需要重新审视与重构。

  毕竟,火器的强大威力,犹如一场席卷而来的猛烈风暴,彻底颠覆了他的战争观念,其中也包括对投石车这类旧时代战争武器的认知。

  在火器尚未诞生的岁月里,投石车无疑是战场上的锋锐之器,曾在无数次战役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火炮的问世,其轻便灵活、威力更为惊人的特点,使得投石车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也因此,邓岳从未再对投石车这种笨重的战争器械给予过多的关注。

  但此刻,当他亲眼目睹投石车在战场上重现时,邓岳才恍如从梦中惊醒,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他深知,投石车之所以显得诸多不足,是因为他手中握有更为便捷高效的火炮。

  然而,高离一方并无火器!对他们来说,为了达成攻城拔寨的目的,投石车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邓岳懊悔不已,甚至恨不得狠狠地抽自己两巴掌。

  身为身经百战、征战沙场的名将,他怎能如此想当然地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然而,邓岳毕竟是一位历经战火洗礼、经验丰富的名将,他很快便恢复了冷静。

  他明白,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于是,他全神贯注地观察起高离的投石车来。

  自投石机诞生以来,历经无数战场的洗礼与无数豪杰智者的不断改进,已然日趋完善。

  尤其是在装上轮子、演变成为投石车之后,更是成为了战场上无坚不摧的攻城利器。

  这样强大的武器,自然深受各路将帅的喜爱与青睐。

  高离一方同样不乏名将,也有不少人对投石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而且,在借鉴了华夏古人的研究成果后,高离方面已然掌握了制造投石车的精髓与奥秘。

  眼前高离的投石车显然是新造的,外观虽然显得颇为粗糙,但应有的结构却一应俱全。

  这些投石车长达十几米,重量恐怕达上千斤,需依靠数匹牲口的合力才能拉动。

  如此庞然大物,其威力自然不容轻视。

  看来,高离军是铁了心要用投石车来突破邓岳的火器防线,不惜投入巨资制造了数百架投石车。

  邓岳此刻心中有些忐忑,不确定这些投石车的攻击范围究竟有多大,因为只有确定了攻击范围,他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

  陡然间,邓岳神色急切,对着众人声嘶力竭地吼道:

  “即刻传令,让所有驻守在堡垒防御阵地的兄弟们全部撤回来!”

  然而,邓岳话音尚未完全落下,高离的投石车便已如雷鸣般轰然开火。

  只见一颗颗仿若牛犊子般大小的巨石,被投石车奋力抛射而出,朝着唐军的方向呼啸而去。

  唐军中,不少人望着那挟裹着凌厉气势迅猛飞来的巨石,惊得脸色骤变,下意识地连连后退。

  伴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响,那原本看似坚固无比的堡垒,在巨石裹挟着投石车巨大力量的撞击下,一个接着一个地被无情摧毁。

  在坚固的堡垒之内,那些未能及时撤离的士卒,在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的巨石轰击之下,呈现出一幕幕惨不忍睹的场景。

  只见有的士卒被巨石猛然砸中,身躯瞬间被碾压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有的则被强大的气浪高高掀飞,重重地摔落在地,生死未卜,令人揪心。

  城头之上,唐军的将领亲眼目睹了这般惨烈无比的景象,双眼瞪得滚圆,仿佛要裂开一般,眼眶中满是悲痛与焦急,心中更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愤与迫切,恨不得即刻飞身冲下城头,去拯救那些正置身于巨石轰击之下的士卒。

  邓岳更是痛苦地缓缓闭上了双眼,心中仿佛被一柄重锤狠狠地猛击了一下,那种心痛的感觉让他难以自抑。

  然而,多年征战在马背上所养成的沉稳心性,使他迅速地将这份揪心的疼痛强压下去。

  他紧锁着眉头,沉思了片刻之后,脸色陡然间变得严峻起来,紧接着毫不犹豫地急忙下令道:

  “轻骑兵立即准备出城!”

  其他将领听闻此言,不禁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

  这时,铁石武咬了咬牙,毅然上前说道:

  “大帅,高离的投石车远在江对面,轻骑兵前去恐怕难以对其造成多大威胁啊,依末将之见,不如……”

  邓岳神色凝重地打断了他的话:

  “骑兵出击的目的是去毁掉浮桥,绝不能让投石车过江!”

  众人一听,瞬间恍然大悟。

  的确,高离的投石车攻击范围已然清晰明了,只要它们不过江,就无法对城关构成致命的威胁,可一旦过了江,那城关必将沦为毫无还手之力的活靶子,后果不堪设想。

  铁石武当即抱拳请命,大声说道:“末将愿亲自率领轻骑兵前往!”

  邓岳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铁石武得令后,即刻转身,疾步下了城头。

  不一会儿,一千名轻骑兵如同旋风一般冲出城门,向着江边疾驰而去,气势如虹。

  高离一方很快便注意到了这支疾驰而来的骑兵队伍,连忙指挥投石车纷纷调整方向进行拦截。

  可惜,投石车本就身形笨重,操作起来极为迟缓,等好不容易调整好方向时,那队骑兵早已如同风驰电掣般离开了投石车的攻击范围。

  高离军自然也非等闲之辈,稍一思索便猜到了唐军的意图,旋即,高离军中同样冲出一千名骑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朝着唐军猛扑而去,战况瞬间变得愈发激烈起来。

继续阅读:第230章:战起(淦,太久没更新,好多设计都忘了!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同福客栈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