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河与方常历经长时间的深入交流与探讨,终于共同敲定了那份初步的计划方案。
在一旁的罗松正,自始至终保持着缄默,宛如一尊静默的雕塑,但凡议题触及辽东政务的敏感地带,他总是谨慎地避免轻易插话。
李星河不经意间望向窗外,只见夜空中繁星点点,璀璨夺目,这才猛然惊觉夜色已悄然深沉。
“哎呀,”
李星河对方常歉然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
“与方卿相谈甚欢,竟忘却了时辰的流逝。方卿奔波劳碌已有半月之久,还要在此陪本王费心劳神,实在是本王招待不周之处。住处已安排得妥当周全,方卿还是先前去歇息吧。”
这番贴心的话语仿佛为疲惫的心灵打开了一道闸门,方常顿时感到一阵强烈的倦意如潮水般汹涌袭来。
他正欲恭敬告退,李星河却忽然叫住了他,眼中闪烁着好奇而深邃的光芒:
“方卿难道不想对那些暗中算计你的人给予一点应有的教训吗?”
方常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沉思了片刻后,缓缓答道:
“算计我的人实在太多,况且他们并未逾越规矩的界限,一切都在法度的框架之内。说到底,错误终究还是在我自己。”
在海上漂泊的那些漫长日子里,方常终于想通了事情的真相与本质。
虽然有人推波助澜,但根源却在于他自己——过分的自信让他总想走捷径。
在挪用物资的那一刻,他明知此举欠妥,却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与其让这些物资在库房中蒙尘,不如将它们用在更为紧要的刀刃上。
他盘算着能用这些物资赚取更多的利润,届时再设法补上亏空即可。
“手段虽不妥,结果总是好的”——这个看似冠冕堂皇的借口,最终让他走上了铤而走险的道路。
即便后来安南进入了战时状态,面对全国范围内的库存检查,他依然胸有成竹、毫不慌乱。
按照惯例,检查组会按照武库、钱库、粮库的顺序逐一检查,最后才会轮到他负责的部门。
他本以为有充足的时间来填补亏空,却万万没想到一封突如其来的举报信彻底打乱了所有的计划与安排。
入狱之初,方常仍旧执迷不悟,满心怨恨都指向了那位举报之人。
直到他离开安南,置身于茫茫大海之上,他才真正静下心来反思与自省。
他终于恍然大悟:这些物资乃是公家的财产,而他不过是负责分配的官员而已,又有什么资格擅自挪用呢?无论用多么华丽的借口来粉饰与遮掩,都掩盖不了以权谋私的本质与罪行。
这种假借公义之名,行满足私欲之实的行为,其所引发的恶劣影响,犹如一场悄然蔓延的瘟疫,其波及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强,甚至远远超过了那些直接的贪污腐败行径。
“如此说来,方卿是打算就此作罢了吗?”
李星河微微抬头,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玩味,缓缓地问道。
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想要探寻方常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哈哈哈,非也非也。”
方常爽朗的笑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他微微摇头,神情坚定地说道:
“我个人的过错,那是需要正视和承担的,这是一码事。而他们处心积虑、精心设计的陷害,那又是另一码事。殿下无需为在下过多费心,您且放宽心。与我携手合作的,皆是军中退役的老兵啊。”
说到此处,方常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敬意和自豪。
“尽管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地将我排挤出局,可这些老兵,以及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军方大佬,那绝非是好惹的角色。这些老兵,他们在军中历经风雨,见过无数的生死考验,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他们背后的军方大佬,更是在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方常微微挺起胸膛,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他挪用公家物资,并非是为了满足自己那微不足道的一己私欲。
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过青春和热血的伤残老兵。
他深知这些老兵在退役后,生活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仅仅依靠那微薄的退伍金,很难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所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让这些老兵能够有一份可以依靠的资本,过上更为体面、安稳的日子。
正如方常所期望的那样,这些老兵拿到物资后,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他们凭借着自己在军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勇敢地与海外各国展开贸易往来。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从此,他们再也不用仅仅依靠那少得可怜的退伍金,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老兵在致富之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他们没有选择独享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而是积极地伸出援手,带动更多的伤残战友一同投身商海。
他们深知,只有大家团结起来,相互扶持,才能让更多的战友过上好日子。
在他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伤残老兵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生活也逐渐有了起色。
正因如此,方常在军中的人脉极为广泛。
他就像是一座桥梁,将这些老兵与各方资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如今,他流放辽东,这条原本充满希望的生财之道不得不中断。
那些老兵以及军方高层,又怎会轻易放过那些陷害他的人呢?想必此刻,军方的大人物们已经气势汹汹地找上门去兴师问罪了。
想到这里,方常顿时觉得无需自己亲自出手报复,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于是,他向李星河拱手行礼,带着一种从容和淡定,告辞离去。
方常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后,李星河这才端起桌上的清茶,一连饮了三杯,那温热的茶水仿佛带着一股魔力,缓缓流淌过心间,将方才因激烈交谈而激荡起的心绪渐渐抚平。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整个人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解脱,舒坦了许多。
说实话,他也没料到,与方常的这一番交谈竟是如此地投入,话题如江水连绵不绝,以至于他连时间的流逝都未曾留意,直到方常起身告别,他才恍然惊觉。
他轻轻打了个水嗝,眼神逐渐清明起来,转而看向一旁的罗松正。
罗松正端坐在那里,面容沉稳,眼神深邃,似乎也在回味着刚才的交谈。
李星河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罗叔,你觉得方常这个人如何?”
罗松正闻言,难得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语气中带着几分发自肺腑的真诚:
“这次的挫折对他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它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磨去了他昔日的急功近利和锋芒毕露,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加沉稳,处事也愈发圆融练达。如此看来,他已有宰相之资,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罗松正能从一介山野草莽一路披荆斩棘,做到如今的海军元帅之位,靠的不仅仅是过人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战功,更有一双洞察人心、识人断事的慧眼。
他的一生,阅人无数,能得他如此高度评价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李星河听后,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方常的认可与期待。
方常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心思缜密如发,悟性极高,仿佛天生就是一块璞玉,只需稍加雕琢,便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李星河心中已然有了打算,如此人才,必须加以重用,委以重任,方能不负其惊世之才。
李星河凝视着罗松正,轻声问道:
“罗叔,您准备何时启程返回安南?”
罗松正缓缓摇头,目光坚定:
“安南暂且不回,我的舰队另有重任。”
见李星河面露困惑,罗松正也不卖关子,他蘸了蘸杯中清茶,在桌面上勾勒出一幅详尽的海域图。
茶香氤氲间,他的手指在桌面上游走,很快便呈现出一片星罗棋布的战略要地。
“我麾下的蒸汽战舰,”
罗松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无论是航速还是火力,都远胜当今天下任何一支海军。我打算利用这个优势,震慑江南东道、淮南道、河南道三道诸侯,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说这话时,他眼中闪烁着必胜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那些诸侯在绝对实力面前退缩的模样。
罗松正对自己的舰队充满信心,即便面对三道之地数十位诸侯的联合海军,他依然胸有成竹。
这个围魏救赵的计策,正是要牵制住正在围攻安南的敌军主力,若能逼其撤军,安南之围自然可解。
他指尖轻点地图上的几个关键位置,仿佛在下一盘必胜的棋局。
李星河却忧心忡忡:
“罗叔,此举太过冒险。万一......”
话音未落,罗松正豪迈的笑声便回荡在室内:
“哈哈哈!星河啊,你罗叔可是人称'海上无敌'的将军。那些只敢在近海耀武扬威的诸侯水师,在我眼里不过是些插标卖首之徒罢了!”
他拍了拍李星河的肩膀,那股舍我其谁的霸气让年轻人也不由得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