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这一论断无疑具有普遍适用性。
当安南凭借卓越的军事谋略与果敢的行动,成功夺取交趾之地后,便已然展开了深思熟虑的布局,精心应对来自各方的潜在反应。
交趾的旧部势力,犹如隐藏在暗处的荆棘,虽历经变故却仍可能伺机而动;而占婆的威胁,恰似悬于头顶的利刃,随时有落下的风险,这二者都已被安南纳入了详尽无遗的应对策略之中。
安南本以为在如此缜密的谋划下,可以安然无忧地稳固新得之地,向着更为宏大的目标迈进,却不料风云突变,命运的轨迹陡然转向。
问题恰恰源自于那些对安南虎视眈眈、觊觎已久的“邻居”们。
安南的疆域辽阔无垠,宛如一片广袤的大地,其势力范围令人瞩目。
它不仅牢牢掌控着岭南道的全境,将这片土地的山川、城镇与人民都纳入麾下,更凭借强大的军事与政治力量,将势力范围延伸至江南东、西两道的部分地区,犹如伸展的巨臂,悄然拓展着自身的影响力。
而在近期,安南更是势如破竹,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夺取了黔中道的大半疆土,使得其版图进一步扩张。
更令人心生畏惧的是,安南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其实际的版图范围。
凭借着繁荣的商业网络,如同密布的血脉,连接着四方之地,以及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如同炽热的太阳,散发着无尽的能量,即便是大唐十三道的各路诸侯,也不敢轻易小觑这个在南方迅速崛起的强权。
尤其是那些与安南毗邻的势力,仿佛能感受到安南如影随形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如同厚重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令人窒息。
当这些“邻居”敏锐地捕捉到安南军队调动频繁,内部防务出现空虚这一微妙而关键的契机时,恰似饿狼嗅到了猎物的破绽,便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一战机,纷纷出兵。
他们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如同夜空中指向北极星的指针。
要么彻底摧毁安南,将这个在南方崛起的威胁连根拔起,至少也要给予其重创,以遏制这个南方巨人如洪水般不断扩张的势头。
尽管安南对这些“邻居”一直有所戒备,并做出了相应的防御部署,犹如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但即便是那些最具远见、最为悲观的谋士,也未曾预料到——此次参与围攻的势力竟然如此众多,犹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仅江南东、西两道倾巢而出,将全部的军事力量投入这场角逐,军队如同潮水般涌向安南边境;就连剑南道、黔中道也调兵遣将,不甘落后,纷纷派遣精锐部队奔赴战场,为这场混战添柴加薪。
更令人震惊的是,连山南东、西两道都派出了精锐部队,仿佛一场宏大的风暴正在迅速汇聚力量。
六道联军同时发难,其规模之大,远远超出了安南最为悲观的预期。
那铺天盖地的军队,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要将安南这片土地吞噬。
为了抵御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安南不得不举国动员,如同唤醒沉睡的巨兽。
各边境辖区仅保留了维持治安的最低兵力,以勉强保证社会的基本秩序,其余部队全部回防,如同归巢的飞鸟,迅速向核心区域集结。
就连遥远的辽东驻军,也被紧急调回参战,跨越千山万水,奔赴这生死攸关的战场。
这场突如其来的多线战争,如同狂风骤雨般降临,将安南推向了生死存亡的危急边缘。
邓岳听闻那番话语,眉头瞬间紧紧地蹙在一起,犹如两座陡峭的山峰挤在了一处,原本平和的神色瞬间变得异常凝重起来。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在心中反复思忖,愈发深刻地意识到安南所处的战略后方位置,实乃重中之重,有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意义。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可怕的场景:倘若安南此地不幸失守,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便恰似那断了源头的涓涓细流,初始或许还能凭借惯性流淌一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渐渐枯竭,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
这般可怕的后果,让邓岳心中一凛,他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沉稳而冷静,提议道:
“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派遣部分兵力回援呢?”
在邓岳如此焦急之时,李星河却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自若的姿态,仿佛眼前的危机不过是一阵微风,无法撼动他分毫。
只见他不紧不慢地伸出手,慢条斯理地夹起一块腌萝卜,放入口中,清脆的咀嚼声在寂静得有些压抑的营帐内突兀地响起,显得格外响亮。
他缓缓地放下筷子,动作优雅而舒缓,随后抬眼望向满脸焦急,神色已然有些慌乱的邓岳,目光平和且沉稳,缓缓开口说道:
“辽东当前的兵力状况,本就捉襟见肘,就算是调动一部分兵力回援,实则产生的差别甚微,恐怕难以扭转大局。此番回援的乃是罗帅麾下的海军,而我之所以急于结束这场战事,正是因为在后方危机彻底解除之前,我军再难获得任何有效的增援。如此情形之下,速战速决,才是上上之策。”
邓岳听着李星河条理清晰的分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恰在此时,营帐的门帘被轻轻掀开,侍从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来,送来了碗筷。
李星河见状,亲自起身,拿起勺子,为邓岳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腾腾的热气升腾而起,模糊了两人的视线。
李星河神色郑重,目光中满是信任,说道:
“今日我便要启程返回后方,全力投入到恢复民生的事务当中,至少要让后方达到自给自足的水平。边防这千钧般的重任,就全权托付给将军了。”
邓岳赶忙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粥碗,神色愈发肃穆,仿佛此刻接过的不是一碗粥,而是守护国家的重任。
他挺直了腰板,语气坚定地说道:
“殿下请放心,末将定当誓死守住边防,绝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就算是拼尽最后一滴血,也定要护我边境安宁。”
李星河满意地点了点头,在此次战役之中,邓岳已然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指挥若定,谋略过人。
更何况,刚刚取得对高离的大捷,短期内边境应当能够安然无恙。
李星河沉吟片刻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补充道:
“安排一下,我返程时将伤员一并带上。后方的医疗条件毕竟比前线要好上许多,能让他们得到更妥善的救治。”
邓岳闻言,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眼中满是对伤员们能够得到更好治疗的期待,连连点头称是。
忽然,邓岳像是又想起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神色略显迟疑,嘴唇微微动了动,才缓缓说道:
“殿下,此战我军俘获了大量高离人,其中不乏贵族子弟,这该如何妥善处置呢?”
李星河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都交给我吧,我会将他们带回后方妥善安置。”
见邓岳欲言又止,似乎还有些担忧,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安抚与自信,说道:
“将军是担心那四万俘虏会生变吗?无妨,罗帅正在后方坐镇,届时让他亲自押送便是。无论是澳岛还是香料群岛都极度缺乏劳力,这四万人恐怕还不够分配呢。”
说着,李星河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犹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却又让人印象深刻:
“至于那些贵族子弟,我会通知傅青,他心思缜密,谋略过人,定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筹码,与高离王做一笔划算的买卖。说不定能为我们换来更多的战略资源,进一步巩固我军的优势。”
当旭日喷薄而出,金色光辉洒遍大地之际,邓岳寸步不离地陪伴着李星河,一同踏上了前往军营的漫漫征途,旨在慰问那些于前线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英勇将士。
李星河面带温和且真挚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春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他不紧不慢地穿梭在将士们之间,与他们逐一亲切交谈。
交谈时,他的眼神中满是关切,细致入微地询问着将士们的伤势情况,从伤口的愈合程度到日常行动是否受影响,无一遗漏,同时还耐心了解他们在生活与作战中的实际需求。
在众人热切的期盼目光与如众星拱月般的簇拥之下,李星河神色庄重,郑重其事地宣布了对所有立下赫赫战功之士的封赏决定。
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重锤敲击在将士们的心间。
随后,他又满怀信心,语气坚定地许下承诺,表示后方的物资补给定会如时如约送达。
这一番饱含深情又坚定不移的话语,恰似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将士们心中的熊熊斗志,不少人眼眶泛红,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当场立下铮铮誓言,声音响彻云霄,誓要生死相随,不离不弃地紧紧追随李星河。
在与各级军官一一完成接见之后,李星河即刻率领着亲卫队踏上了返回后方的归程。
出于对安全方面的周全考量,他们经过商议,决定采取分批押送的方式,将部分伤兵与俘虏稳妥转移。
毕竟,那四万高离战俘数量实在庞大,犹如一座小山丘。若是一次性押运,面临的风险无疑会呈几何倍数增加。
临行之前,李星河特意将留守的将领唤至跟前,神情严肃且认真地叮嘱道,务必要妥善安置好剩余的俘虏,保障他们能够得到应有的人道主义待遇,不可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