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帝国之基
手残薪作者2025-08-22 11:393,199

  黄重眼神倏然一暗,这一次点头时,眼底掠过一抹复杂难言的情绪:那是被现实击碎的偏见,是过往认知崩塌后的震颤。

  他曾笃信遥洲不过是地图上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直到亲身踏足那片土地,才惊觉自己错得多么荒谬而可笑。

  此刻,来阳脸上最后一丝笑意已然敛去,面容如铁铸般凝重,仿佛肩上扛着千钧重担。

  他的声音低沉却字字铿锵,宛如金石落地,回响在旷野之间:

  “唯有真正来过遥洲人才会明白——遥洲,是有帝国之基。”

  黄重听闻此言,身躯猛地剧烈一颤,瞳孔如遭利刃,急剧收缩成针尖般大小。

  整个人恰似遭受电击,“嗖”地一下从岩石上弹跳而起,刹那间,面色如霜打的茄子,血色褪得干干净净,眼中惊涛骇浪般的震撼汹涌翻涌。

  来阳将他这般反应全都看在眼里,唇边慢悠悠地绽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只见他从容地伸手掐下一截带着晶莹晨露的嫩白草茎,修长且骨节分明的手指优雅地轻轻掸去草茎上那些细碎的沙尘,随后漫不经心地把草茎衔入口中。

  伴着清脆的咀嚼声,他那低沉而醇厚的嗓音,如同舒缓的乐章,在风中悠悠地飘散开来:

  “遥洲疆域辽阔,广袤程度足可与中原之地相媲美。极目远眺,入眼处黄沙漫天,遮蔽了日光,茫茫戈壁尽显苍茫之态。然而,就在这看似荒芜的浩瀚沙海之下,却静静地沉睡着令世人垂涎三尺的矿脉——金,银,铜,铁矿产的丰富更是难以计数。况且……”

  他故意拖长音调,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而后指尖遥指着远方。

  “那些宛如翡翠般镶嵌在沙海之中的绿洲,土地肥沃得仿佛能流淌出油膏,清泉汩汩,好似涌出串串明珠。若能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妥善加以规划利用,养活百万黎民百姓,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更妙的是……”

  来阳眼中陡然闪过一道精光。

  “遥洲四面临海,那碧波荡漾的海洋就如同天然的堑壕,堪称上天赐予的绝佳屏障。哪怕外敌坐拥千军万马,也难以跨越这道天然鸿沟半步。如此山川灵秀、钟灵毓秀之地,只要给它一些时间,必定能够铸就一个百姓生活富足、甲兵遍布如林的盛世王朝。”

  黄重此刻双目微微一凝,那眼眸之中,仿若有神秘的漩涡在悄然转动,深邃的瞳孔里,交织缠绕着纷繁复杂、难以言喻的情绪。

  那紧张的情绪,恰似一张被拉至极限的弓弦,紧绷得仿佛只需再添一丝力量,便会奏响锐利的鸣响;而那茫然之感,又好似在茫茫大雾中孤舟漂泊,四周皆是混沌与未知,辨不清前行的方向。

  眉宇之间,更是隐隐透着一丝警觉,宛如丛林中时刻嗅着危险气息的野兽,蓄势待发。

  他的身躯在无形之中已然紧绷起来,每一块肌肉都像是被上了弦的发条,肌肉线条在衣衫下若隐若现,犹如蛰伏在暗处的猎豹,摆出了一副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防御姿态,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蓄势待发的张力。

  被来阳这一番如醍醐灌顶般的点拨,黄重只觉心头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雳,五脏六腑好似都被这股强大的冲击力震得移位。

  他的脑海中瞬间炸开一道耀眼的光芒,终于如梦初醒般意识到——遥洲,竟是一块藏风聚气、得天独厚到令人惊叹不已的风水宝地。

  它宛如中原腹地那传说中声名远扬的“天府之国”蜀地一般,自成一方天地,仿佛是大自然在尘世中精心雕琢出的世外桃源。

  “烧掉剑阁七百里,蜀中别是一洞天。”

  这句在岁月长河中流传千年的谚语,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道尽了蜀地的险要与富庶。那剑阁天险,犹如天神以无上神力铸就的铜墙铁壁,巍峨耸立,气势磅礴。

  仅仅一人据守于此,哪怕是千军万马也难以攻克,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蜀地内部,沃野千里,肥沃的土地仿佛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物产丰饶得令人惊叹。

  那一片片随风翻滚的稻浪,似金色的海洋,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漫山遍野的桑麻,郁郁葱葱,彰显着大地的生机,足以让这片土地自给自足,宛如一个独立的王国,远离尘世的喧嚣。

  古往今来,从公孙述到刘备,从王建到孟昶,但凡那些怀有雄才大略之人,一旦据蜀而守,皆可凭借这险要地势与丰富资源,割据称雄,偏安一隅,甚至雄心勃勃地问鼎天下。

  而如今细细审视遥洲,其地理之利、资源之丰,竟远远胜过昔日的蜀中!

  若有人在此地心生野心,妄图称王立国,除非大唐倾举国之力,调集百万雄师,跨越茫茫沧海进行远征,否则根本无法遏制其如燎原之火般的发展势头。

  想到此处,黄重只觉脊背一阵发凉,冷汗如同细密的蚂蚁,悄然从毛孔中渗出,一点点浸湿了内衫。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眼前的来阳身上,只见这位师兄负手而立,衣袂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整个人散发着一派云淡风轻之态,仿佛世间一切风云变幻都与他无关。

  然而黄重的心中却已如翻江倒海一般,惊涛骇浪不断涌起——若论遥洲谁最有实力、最有可能起异心,那无疑便是这位平日里深藏不露的师兄了。

  然而,来阳却仿佛对黄重的紧张浑然未觉,只见他信手从身旁的草丛中摘下一茎青草,动作自然而随意,仿佛这只是他每日都会重复的平常举动。

  他将青草放在指尖轻轻捻转,那青草在他修长的手指间灵动地转动,宛如一只轻盈的蝴蝶。

  而后,他漫不经心地将青草放入嘴中,开始慢条斯理地咀嚼起来。他微眯双眼,神情悠然,仿佛置身于世间最惬意的境地。

  那神态,似在品味山野清风的甘冽,又似在咀嚼人生的况味,让人捉摸不透他心中所想。

  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如潺潺溪水流淌,在这寂静的山林间缓缓散开:

  “小子,现在明白为何遥洲要从大唐本土千里迢迢运粮了吧?不是种不出,也不是没人种,而是——不能种。”

  黄重喉头滚动,像是有千言万语哽在喉间,却只能艰难地点了点头。他的脑海中如拨云见日一般,原本混沌的思绪瞬间豁然开朗。

  他终于彻悟:大唐之所以不惜耗费巨资、跨越重洋运送粮秣到遥洲,绝非出于仁慈或扶持,而是一条精心设计、暗藏玄机的“安全绳”。

  遥洲虽矿藏富集,铁料钢材产量占大唐半壁江山,在帝国的战略布局中地位举足轻重,宛如一颗璀璨却危险的明珠。

  但若任其自给自足、粮草丰盈,便等于放虎归山,到那时,还有谁能制衡它的发展?因此,朝廷刻意限制遥洲发展农业,使其命脉始终牢牢系于本土供给——粮在彼手,权在彼掌,如此,方能让帝国高枕无忧,稳坐江山。

  正因如此,遥洲才被定位为纯粹的矿产重镇: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开山凿矿,将大地深处的宝藏挖掘而出;冶炼钢铁,让炽热的炉火锻造出帝国所需的力量,却不事耕种;而所有的粮食物资,全赖中原那遥远的故乡输送。

  这看似不公的安排,实则是帝国维稳的精妙棋局,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暗含着无尽的深意,如同一张庞大而细密的网,将遥洲紧紧笼罩其中。

  来阳将口中草渣轻轻吐出,那草渣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缓缓落地。

  他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那笑意如深潭投石,在平静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似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目光温和却又深邃地望着黄重道:

  “今日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明白——你的使命,是在遥洲筑城,那就安心筑你的城。不该你管的,别去管;不该你碰的,别去碰。”

  说着,他抬手轻轻拍了拍黄重的肩,那手掌温暖而有力,却让黄重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心头。

  来阳的语气陡然沉静下来,带着几分师兄的慈厚与深意,宛如冬日里的暖阳,却又暗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世间事,可以多思,但切莫再如从前那般天真。有些真相,看破即可,不必说破;有些道路,看清方向,便只管前行。”

  风过林梢,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暮色渐染,天边的云霞如血般绚烂,将大地染上一层神秘而瑰丽的色彩。

  来阳那一声轻叹,仿佛带着岁月的沧桑与无奈,轻轻地落在了黄重心头最柔软也最坚硬的地方,激起阵阵回响,久久不散。

  黄重忽然疾步上前,猛地追上来阳,身形如风,未等来阳反应,一记干脆利落的抱摔便将其重重摔倒在地。

  来阳本欲挣扎反抗,可这些年纵情酒色,早已掏空了身子,筋骨松懈,哪还经得起这般迅猛之力。

  只听“砰”的一声,他狼狈地趴在地上,疼得直咧嘴,双手不住地揉着酸痛的腰背,嘴里连连“哎呦哎呦”地呻吟着。

  黄重毫不留情,一把夺过他腰间的酒壶,仰头豪饮,片刻间便将壶中烈酒一饮而尽。

  随后,他冷眼一瞥,将空荡荡的酒壶狠狠掷回到来阳怀中,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与恼怒:

  “混蛋!明明可以心平气和地讲清楚,偏要装神弄鬼吓唬人,害我出了一身冷汗!哼!”

继续阅读:第284章:天下局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同福客栈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