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寻根之旅 第十四章 思辩之术
虚设良辰2025-07-02 20:453,494

第二天大清早,当书院里的喧闹声已经逐渐盖过夜晚催人入眠的虫鸣的时候,宁天和张念之两人只得被迫起来了。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咕哝了几声,打了一个身体在代表抗议的哈欠,两人洗漱完毕一步一顿的走出了住宿楼,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

  这还是平日里清净的凡儒书院吗?不说书院里来来往往的客人,不说那些小孩追逐嬉笑的声音,也不说记忆里的一些人都已不见了踪影。光是眼前的两个粗犷大汉就让宁天张念之两人差点以为自己被凡儒书院拐卖到他国了。两位大汉身穿宁天印象中只有落霞村中的猎户才会穿的兽皮衣物,脚上穿的也是那种最为古老的靴子,兽皮在外,兽毛在内,在冬天是最为保暖用的。可宁天抬头看了一眼高高的太阳,感受着四周的暖风,也实在想不通眼前两人为何要穿着这么一套衣物。幸运的是两位粗犷大汉说着宁天听得懂的话,否则宁天一定要大叫三声来发泄心中的不适了。

  为两位大汉指明了他们想要的道路后,宁天两人走在凡儒的过道上,这才真正感受到了这个被誉为最有含金量的三年一比的比试是多么的受人重视。刚才宁天经过数院大门的时候有意向大门外看了一眼。就看到了陆章师兄与另一位不知名的师兄在收取入院的费用,一边对来到的客人笑脸相迎一边认真回答着客人的问题,颇有一些书院管家的风范在里面。宁天略微数了数停在书院门口的马车,作为在青叶城带了也有大半年的他,对一些马车的名字,以及贵重程度也是信手拈来的。普通人家的枣红马大约有七八辆,较为贵重一些的青焰驹大约有四五辆的样子,再往上就是一辆需要数千元币才能获得的金蹄白鬃。素有一日千里,来去无影的美誉。

  宁天见此向上翻了翻白眼,这才知道为何书院院长要将学生赶回家了,有如此多的富豪前来赏脸观看比试,若不趁机捞一把简直天理难容啊。

  按照比赛章程今天比的是儒学的思辩,在儒学的教室比赛,除了青叶城的三大书院出了十位选手外,另外还有药生城的书院出了十位,以及定海城出十位。

  宁天所学就是儒学,所以今天的比试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增长见识的好机会,体会前辈的儒学修养与感悟,对宁天学习儒学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儒学炼心,提高对儒学的修养不仅可以是自己念头空达,心灵空明,而且练剑也许炼心,以力御剑为小道,以心御剑是为大道,任何一个剑客的最终目标都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这一次张念之没有跟宁天一同前来,宁天也没有强求,第二日就是武学的比试,作为所有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张念之心中一定是紧张万分,此时抓紧训练才是王道。

  来到了儒学场所,宁天首先关注的就是自家城市的选手,念笙师姐,念心师姐,作为院长的弟子,第一轮比试应当无碍,让宁天感到惊讶的是那一位让宁天感到害羞的小妹妹也来了,还是作为凡儒的学生上的场,本以为张念至小小年纪能够参加武学的比试已经足够惊艳了,没想到还有一位更小的,看着她,宁天不由得感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应当更加努力才是。

  思辩第一轮,乃是药生的选手对决定海的选手,两位选手左手拿着儒学大纲,右手拿着戒尺,意为学儒学应当日日思之,不可荒废之意。两位互相作揖,席地相对而坐,目视对手,是为第一辩。

  “何为马?”定海选手问道。

  “马,形也,不同于鹿,雀,头上无角是为马,身侧无翅是为马。”药生选手左手缓缓拍了拍戒尺说道。

  “何为白?”定海选手见自己的问题被如此简单的答了上来,也不着急,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白,色也。万物皆有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药生选手面色嘲讽的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定海选手听了他的回答,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继续问道:“白马,命色在前,命形在后,实为命色。马,形也,实为命形。故曰,白马非马,对否?”

  “然。”药生立刻答了上来,却引起了周围一片笑声。

  “哈哈哈哈。他竟然说白马非马,那我今天骑的白色的是什么?是鹿不成?”围观的人听了,顿时都指着那位药生的选手嘲笑。

  一旁的定海的老师见状满意的捋了捋胡须,赞赏的点点头。

  药生的选手见到了周围的反应,也急了,赶忙改口:“白马为马。”却想到了自己刚才对马与白的定义,白马说的是马的毛色,并非马,而马却是马,所以他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反驳,只得叹了口气,拱手相让胜者的宝座。

  一旁的宁天听了两位的辩论,也皱起了眉头,在最后他也知道了其实定海的选手在一开始就已经在为药生的选手下套了。马,既可以说是形,也可以说是物,形,只是规定了某件物品的外表,而物,却还规定了某件物品的作用,马者,工具也,可载人,也可载物,不同于猪牛羊,可杀生,可耕田。而白,可以说是色,却也可以说是形,此形非彼形,白,可做白色,也可作白色的,,白马与马,从效用来说完全一样,可从单指某一样事物来说却又不一样了。

  宁天见到了这一场的思辩,不由得为那个学生懊悔,太大意了。同时也对接下来的比赛有所期待,儒学,作为一门思维碰撞的学科,本就应该在这等思辩当中进行思维的升华,加强对人生的感悟。在场三十位选手中,宁天最为好奇的还是那位叫小轩的小妹妹,当宁天卡年她与念笙念心师姐坐在一起的时候就知道了那日院长所报的最后一个名字就是她。“小轩,小轩”宁天嘴中咀嚼了几遍,有点素雅,却又有点古怪,和宁天对她的印象一样。

  比赛分为淘汰制度,第一场为药生与定海对决,接下来就是定海与凡儒的对决,药生与凡儒的对决从,采取淘汰制度,十五轮比赛过后,淘汰十五人,晋级十五人,该十五人进行抽签,抽中空白签者免赛一场,直接晋级下一轮,剩余十四人两两对决,决出前七,依次往复。比赛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要让每一轮比赛的选手与其他城市的进行比赛,不可内部比试,也是为了防止有放水,作弊的嫌疑。

  这次比赛中除了大放异彩的思辩之术外,还有一人格外的引人注目,那是青叶城的一位小女孩,她以不浅的儒学造诣常常剑走偏锋,从另外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角度来回答那些思辩题,堪称此次比赛最大的黑马。他人不知道这位小女孩来自哪里,凡儒的院长看见却连连感叹,心想奇老怪收了一个好徒弟啊,进而羡慕,若自己也能跑开世俗繁杂事务云游四方不见得不能收一个比奇老怪更好的徒弟。这次比赛,念笙在第二轮被淘汰,念心在第三轮被淘汰,凡儒的名声就全靠她了。

  这是决赛前的最后一轮,由青叶城的小女孩对决定海城的儒雅书生。两者相对作揖,席地而坐。定海书生先下手为强,问道:

  “水流何处?”

  “水流低谷。”小女孩答道。

  “人往何处?”

  “人往高山。”

  定海书生听闻,笑了笑,站了起来,面朝圣人像拜了一拜,大声说道:“圣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而一死,如那激流,滚滚向东,一步一步迈向低谷,何来往高处?”

  小女孩默然不语,低头用手摩擦着儒学大纲,也学着少年对那圣人像拜了拜,看着少年的脸说道:

  “人生而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者,高比泰山,直上云霄;轻于鸿毛者,软如鸿毛,终归跌入低谷,不得翻身。”

  “啊!这……”少年顿时语塞,不知该如何辩起。想了半晌,拱手笑道:“姑娘才思明捷,乃不世出的天才。与姑娘一辩,小生顿时犹如醍醐灌顶。小生拜服。”至此,儒学的思辩除了决赛全部结束,独留青叶的小女孩和定海的一位书生于四日后一决雌雄。

  见到那位小女孩又拿下一局,围观者无不纷纷较好。在他们看来,年纪尚小却又不失儒学造诣的她比另一位定海书生更讨人喜欢。凡儒书院的院长见此也喜上眉梢,暗骂了一句:“这个老鬼眼睛真好使。”就再次看向了那个小女孩,目光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宁天见到了赛场上万众瞩目的小女孩,心中不知为何有了一丝失落感,似因为她那耀眼的光芒,也因为自己不够深的儒学造诣,对自己不能与她在台上一辩感到惋惜,虽然知道自己上去十有八九也是落败一局,却还是想被她打败。宁天第一次是如此渴望实力,第一次感到了子自己的无能与脆弱,好比小张,有上去比试的资格,纵然第一轮就被刷下又何妨,可自己连这个资格也没有。胸中感到气闷的同时也想快速提高自己。

  赛后众人离去,天色也已经接近黄昏。明天的比赛是武学的比赛,不同于儒学那文绉绉的比赛方式,更多人含有一丝血性,更想看人拳对拳,掌对掌的碰撞,明天来观赛的也一定比今日要多。选手们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来自对手的轰击,观众们也打算休息后以饱满的姿态来观赏。

  半夜,张念之训练完毕回到宿舍,看到了早已熟睡的小天。也轻声洗漱完毕沉睡过去。突然宁天睁开了双眼,看到了张念之脸上的期待与希望,那深深的疲倦。不由得摸了摸怀里的玉佩,他又想家了。

  ……

  凡儒书院院长的住所,两位老友正在对弈喝酒,还时而谈论起今天的比赛,书院院长对小轩的表现也是赞不绝口,不停的问奇老那里找到的好苗子,奇老也就苦笑,半字不提。院长这时来了句:“看你们东奔西跑的,对孩子也不好,不如交给我来抚养吧。”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挖墙脚啊!奇老面色骤变,喊出了一句:“滚”就气呼呼的离去了,只留下了院长一人在那赔笑。

继续阅读:第一卷 寻根之旅 第十五章 掺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以命破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