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两个中年男人已经一前一后冲了进来。
“妈,你怎么啦?”
“妈,你现在好点了没有?”
老太太却不肯拿正眼看他们,“放心吧,我且死不了呢。”
顾玉梅低声说,“心梗急性发作,这次凑巧被好心人救了。下一次,恐怕就没这么走运了。大哥二哥,妈绝对不能再一个人留在江安了。”
顾玉林想想便觉得后怕,“妈,你有心血管病,没有人在身边照顾,实在是太危险了。你就别再固执 了,还是跟我们去省城吧。”
老太太摇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在江安生活了几十年,早习惯了。你们就别再劝我了,省城我是不会再去的。”
顾玉梅拿这个固执的母亲一点办法没有,看到邻床病人和家属投过来诧异的目光,只得压低了声音说,
“妈,江安的确适合养老,可我们兄妹都在省城工作,没办法照顾你啊。你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要是再出事,可怎么办啦。你要是不想跟大哥二哥一起生活,就跟我一起住吧。”
老太太直接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你跟公婆住在一起,我去了,会不方便的。”
“有什么不方便的。”
顾玉梅耐着性子说,“我公婆通情达理,你去了,正好跟他们做个伴。他们早就让我把你接来家里跟他们一起住,是你思想守旧,一直不肯答应。”
老太太叹息,“你公婆礼数周到,我却不能不知进退。我有两个儿子,断没有跟女儿一起生活的道理。”
顾玉林当即说,“那就跟我一起住,这事没得商量。江安的医疗条件有限,到了省城,我会安排大夫给你做一个全面检查。”
“什么叫没得商量。”
老太太有些气恼,“这里的医生挺好的,不需要去省城的医院。我是你妈,不是你的下属,别在我面前发号施令。”
顾玉林也觉得自己说话的语气生硬了些,赶紧放缓了语气。
“妈,我这不是担心你吗,谁敢在你老人家面前发号施令啊。”
老太太的脸色这才稍微缓和了些,“我让如月打电话给玉梅,是想让她回来把我的住院费还给人家,并没有想过要叫你们回来。”
顾玉林这才发现,母亲的床边一直站着一位姑娘。
他上下打量着欧阳如月,“是你救了我母亲,还替她垫付了医药费?”
欧阳如月知道,兄妹三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省城赶回江安,自然都不是普通人。她心里惦记着租房的事,此刻只想把老太太交给他们,尽快脱身。
因此,她只简短地说,“我在路上看到奶奶摔倒,便打了120急救电话,叫了救护车。救人的事,是医生做的,我可不敢贪功。”
顾玉明低声说,“姑娘,你垫了多少钱,我们这就给你。”
欧阳如月从包里掏出收据,递给他,“这是医院开的收据,你们看看。”
顾玉明接过来只看了一眼,便吃惊地看着她。
“一千五百块钱,这么多?”
这笔钱差不多是一个工薪阶层一年的收入,一个年轻女孩子,随身带着这么多现金,顾玉明当然要吃惊了。
欧阳如月老老实实地说,“说实话,这笔钱是我用来在城里租房子的,医院刚好让交一千五。再多,我就拿不出来了。”
这姑娘救了母亲的命,顾玉梅正想着如何报答她呢,听她说要租房子,心里不由得一动。
“你想租房子?”
欧阳如月点头,“我跟丈夫都是国营江安机械厂的人,在厂里办了停薪留职后,还住在厂里,厂里人意见很大,所以,我们就想出来租房子住 。”
顾家人跟她素昧平生,她不想作过多地解释,只捡要紧地说。
她的声音并不大,却被老太太听见了,“如月,你刚才说,你要租房子?”
欧阳如月走到她面前,小声说,“是呀奶奶,你要是没别的事,我就不陪你了。我答应我丈夫,今天得把房子的事落实了。”
她已经说清楚了,给老太太交住院费的钱是用来租房子的。顾家三兄妹看上去都是有身份的人,肯定不差这点钱。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这笔钱拿到手。
“等等!”
老太太挣扎着想坐起来,欧阳如月眼疾手快,赶紧伸手扶住她,顺手在她后背上塞了一个枕头。
“奶奶,你还有什么话要吩咐我吗?”
老太太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这才缓缓地说,“告诉奶奶,你想租哪里的房子?”
欧阳如月茫然地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眉目,听说城里有信息部,我想去那里碰碰运气。”
没等老太太发话,顾玉梅已经笑了起来,“妈,咱们家的房子反正空着,这姑娘对你有救命之恩,不如,就让她住咱们家吧。”
欧阳如月又惊又喜,“奶奶,你家里有房子要出租啊。”
老太太点头又摇头,“我家的房子不出租,不过,你救了我一命,却可以随便住。”
欧阳如月忙说,“奶奶,我救你是应该的,我住你的房子,房租是肯定要给的。等你身体好了,我再去看看房子。要是行的话,我想尽快搬过来。”
老太太却说,“你们要是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我们家的房子,你们小两口住一点问题没有。租金我是不会收的,不过,你们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真是踏破铁靴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欧阳如月的心跳开始加速,“奶奶,什么条件,你尽管提。”
老太太喘-息了一会儿,才低声说,“我虽然儿孙满堂,在江安,却只是一个孤老婆子。你们以后就陪着我,别搬走啦。”
此言一出,顾玉林的一张脸顿时阴沉了下来。
他是家里的长子,父亲英年早逝,只剩下一个老母,他自当为母亲贻养天年。现在母亲病了,却不肯跟他回省城。若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知道了,肯定会拿此事大作文章。
他心里恼怒,但还是尽量把话说得温和些,“妈,我们都在省城工作,把你一个人留在江安,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
老太太低声说,“我知道你们都是孝顺的,只是,省城的生活,我的确没有办法适应。”
当初她欢天喜地地跟着儿子到省城,原本以为,自己终究是苦尽甘来,可以安享晚年了。只住了一段时间,她便知道,自己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