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琳说话的声音很好听,柔婉却不娇媚。平时讲话时,她会刻意将声音挂上一层寒霜,以此来拉开与他人的距离。但此次此刻,叶琳声音中的那片冰霜渐渐融化,一阵阵娓娓悦耳的话语从她薄薄的唇间流出,而后化作一缕缕情感飘进倾听者的心里,极容易令人产生共鸣。
一段屈辱而悲惨的“黑历史”诉说完毕,叶琳的神情依旧淡漠。但王若涵却已听得涕泪横流。她强忍着让自己不哭出声来,那种强烈的抑制令她的五官变得扭曲,活脱脱一个囧娃。
看到王若涵这副样子,叶琳抽出几张纸巾递给王若涵,“你擦擦!别总这么激动,要不然我会害怕做你的好朋友的。”
王若涵接过纸巾,擦擦眼泪又擦了擦鼻涕,“你不跟我做好朋友我就像块牛皮糖一样,黏上你,让你甩也甩不掉。”
一旁的万婉也用葱白的手指拭了拭眼角的泪水,“叶琳,你辛苦了。”
叶琳浅笑摇头,“不辛苦,这算不得什么。从小我就知道,我是一个没有伞也没有鞋的孩子。下雨的时候,因为没有伞,所以我需要用力奔跑。虽然没有鞋子护着脚,但同时也没有了担心泥浆弄脏鞋子的担心。我从来也没有认为小时候的经历是苦难。正因为有这些事的存在,我才看清了很多人,也明确了今后要走的路。如果我一直生活在温室里,我想我们也没有机会在北京见面。现在,虽然我看起来孑然一身,有点儿惨,但好的一面是,没有人会对我强加约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除了偶尔会稍微有那么一丢丢孤独感以外,其他都还好。”
“你以后就不孤独了,你有我,有婉婉,我们可以做你的家人和朋友。”
王若涵的话很让人感动,但叶琳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要别人稍微施以温暖,她就会对别人掏心掏肺的小朋友了。小时候几次被表姐和堂妹戏耍的经历令她毕生难忘。刚刚搬进903的时候,白一卓和万婉、王若涵也是一家人,可现在呢?所以,尽管她知道,此时此刻,王若涵话的都是肺腑之言,但她也不能把这片肺腑完全当真。人心总在变,她不敢再轻易冒险。
与王若涵的大胆剖白不同,万婉对叶琳情感上的变化是含蓄而内敛的。她没有说什么感人肺腑的话,但她眼神中的笃定要比王若涵更加真挚。叶琳心中有数,要是某一天她真的可以再次对人掏心掏肺,第一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也是万婉,绝不可能是王若涵。
“叶琳,你说得其实挺有道理的,我和婉婉虽然都有家人,但我们的家人……唉……”
叶琳内心腹诽,王若涵果然是个大嘴巴。听到了我的故事,也想和我分享你的糟心事来拉近距离。这种交朋友的方式没错,但没经过万婉的同意就把万婉的过去也扯进来,这样真的好吗?
想及此处,叶琳马上开口替万婉解围,“我和你们说了我的黑历史并不是也要你们把你们的过去讲给我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能说的秘密,我不介意你们保留自己的秘密。”
“好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分享秘密呀!”
王若涵这一句话又把叶琳刚刚解的围给堵死了。叶琳心想,她以前是知道王若涵是个傻大姐的,但没想到她怎么能没眼力见儿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实在是带不动。
她瞥了一眼万婉,还好,万婉的脸上并没有为难之色。
于是,叶琳也不再客套,没有继续阻止王若涵扒她自己的过去。
王若涵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焦点,爸妈对她视若珍宝,在他们眼里,宝贝女儿未来是要做大明星的。
比起同龄的小朋友,王若涵的童年十分幸福。父母一切都依着她的喜好,不想学习没关系,不想去补习班也没关系。王若涵爱跳舞,父母就找老师教她跳舞,过两天她又喜欢唱歌了,那就去学唱歌。这样放养的状态培养出了王若涵开朗、外向的性格。
王若涵的爸爸是一个给领导开车的司机,升官发财无望,每日耗点儿下班。妈妈的主业是家庭妇女,副业是到处打麻将。一家人的生活不算拮据,但也和富贵差了十万八千里。
越缺什么就越炫耀什么,为了王妈妈的一件貂皮大衣,全家人可以吃一个月的馒头和咸菜;为了让王若涵上贵族学校,父母把爷爷奶奶的棺材本都给骗了过来;为了不让王若涵在同学面前低人一头,王爸爸每天都偷偷摸摸将单位的车开出来,接王若涵放学。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王若涵的金钱观被塑造得很扭曲,她的人生目标就是为了炫富而拼命积攒财富。
高考时,王若涵想考电影学院,可最后连电影学院的高职她也没考上。爸爸妈妈埋怨她不争气,这样的结果不知道得让亲戚朋友怎么笑话呢。
王若涵一赌气,艺考完索性留在北京不走了。而面对王若涵如此任性的决定,父母并没有拦阻。女儿北漂虽然会吃苦,但是至少他们可以骗亲戚朋友们说王若涵被艺术院校特招了,不用高考直接内定了,这样他们就保住了面子。
连最亲近的父母都在王若涵面前露出了丑恶的嘴脸,王若涵愈发地觉得,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没有钱靠得住。
面容姣好的王若涵起初给昕薇、瑞丽这样的杂志做平面模特,后来参加了一个模特大赛,成绩平平,只得了一个十佳。和万婉相比,经常涂着五颜六色的指甲油,身上这一朵小花纹身,那一颗星星纹身的王若涵看上去十分业余。但讽刺的是,这样的万婉和那样的王若涵站在一起,万婉永远是被PK掉的那一个。每当十几二十人站成一排,像菜市场的萝卜白菜一样任客户挑选时,因为漂亮,王若涵总能笑到最后。
签约经纪公司后,在毫无预兆下,王若涵迎来了事业的巅峰。长着一张商业脸的王若涵受到一众客户的追捧,工作接个不停,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月满则亏,好运不能总围着一个人转。随着年龄的增长,王若涵胸围也持续暴增着……
“后来的事情你就知道了,有了这90cm的上围,我的工作量一下子就从煎饼果子变成了小蒸饺。”
听了王若涵对工作量的比喻,放下高冷的叶琳竟忍不住笑了,“你这脑子里怎么装的都是吃的?”
“可不是嘛!要不是我现在没有男朋友,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怀孕了,怎么变得这么能吃了呢?唉……不打岔了,轮到婉婉讲她了。”
有了王若涵的积极撺掇,万婉也没有忸怩,娓娓地讲述起了她成长的故事。
万婉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自食其力,不多奢求,每个月最快乐的一天是发薪水的日子,人生的盼头就是熬到退休,享受清福。他们不富有但却知足,他们享受这种旱涝保收、每月有工资可以领的生活,安稳是他们的一生所求。
可没成想,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万婉爸妈如此微小的愿望破碎了。
万婉高二时,父母双双下岗。为了维持生计,万爸万妈只好以卖烤冷面为生。
万婉从小就“高人一头”,刚升初中就收到了排球队的邀请。在父母看来万婉学习不行,长相不行,空有着一个“傻大个子”,走体育这条路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本以为排球会是她未来人生的饭碗,没想到刚过高一,万婉的身高就停滞在了178cm,原来的“大傻个子”在排球队中成了“小矮个儿”,万婉职业球员的梦想也伴随着她身高的停止生长而终结了。
放弃排球的万婉被迫回归学业,这时,她才发现,这些年功课落下太多了。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现在认真听了,发现什么也听不懂,像在听天书一样。她拿出一本本空白的练习册,倒着往回做,高中的全不会,初三的也不会,做到初二的练习册,万婉才能勉强做上来几道题。就这水平,别说考大学,现在再让她考一次高中都悬。
高考落榜是意料中的事,复读也于事无补,按她的水平不得复读个三五年才有点够上二本线的希望。于是,高中毕业后的万婉不得已开始工作。
万婉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父母的烤冷面摊上做收银,日晒雨淋还能忍,关键是面子上挂不住这事儿可真不行。
爸妈的冷面摊摆在大学城附近,万婉干了三天,一共遇见六次熟人。看着以前的同学都上了大学,打扮地花枝招展地来买烤冷面,而自己则穿了一件油渍麻花的围裙在收银,这种落差感实在太糟糕了。于是,她罢工了。
万婉的这种死要面子令父母非常不齿,说服教育了几天见万婉丝毫不为所动,也就不再勉强了。随后,父母托人在药厂又给她找了一个刷药瓶的工作。万婉每天的工作就是机械地刷上一两千个瓶子,这样重复的工作内容让她觉得每天脑子都是空空的,如此下去她十分担心自己会智商退化。于是,她又撂挑子了。
干啥啥不行,挑挑拣拣第一名的万婉令父母极为头疼。万爸万妈考虑着是不是趁万婉还年轻,督促她去学一门手艺,以后可以凭手艺吃饭,至少也能混上个旱涝保收。
万婉父母经过一番研究和打听后得知,面点和氩弧焊是当地比较赚钱的技术。于是,爸妈提出,让万婉二选一。面对这两个选择,万婉崩溃了,她十万个不愿意。父母不耐烦地质问她,这也不干,那也不干,她到底想干什么,她能干什么。
父母直指灵魂的发问也让万婉第一次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经过了几天的冥思苦想,她觉得模特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了解了一些东方模特在欧美主流时尚圈儿的发迹史之后,万婉觉得她有着同样的身高优势,也生有一张极具东方美的脸,她也很有可能成为世界超模。于是,带着这个梦想,万婉北漂了。
北漂之路开始得极不顺利,刚到北京第一周,万婉就被一个假模特公司把仅有的几千块钱骗走了一大半。
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先去咖啡厅做服务生,然后慢慢寻找可以做模特的机会。
等待的过程是难熬的,但万婉没有丝毫想要放弃的念头,因为她知道,这次她要是放弃了,就只能回家做个面点师傅或者电焊工人了。
半年里,所有的休息时间,万婉都用来扒时尚杂志、视频里的pose和台步。半年后,万婉终于等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转机。她报名参加了一个模特大赛,并且出乎意料地一举夺冠。比赛过程中评委的溢美之词让她坚信她就是下一个刘雯,是可以征服世界的亚洲超模。
比赛结束后,万婉顺利地签约国内首屈一指的模特公司。然而,本以为前面是一条康庄大道的她却再一次被现实给重锤了。
万婉的长相水土不服,中国客户对她的接受程度非常低。
面对这样的局面,万婉十分恐慌,她唯有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让自己变得更“专业”。
现在的模特圈儿里,很难找到像万婉如此敬业的模特。她总是知道怎样能让客户更加舒服:素颜去参加试装,哪怕那之后有很重要的面试;指甲修剪得很整齐,也不涂任何指甲油;原则上来讲,做模特是不能有纹身的,但这条规矩在如今的模特圈儿里形同虚设,有纹身的模特一抓一大把。尽管众人都已无视这条规矩,但万婉依然刻板地遵守着。她不仅从不纹身,甚至连碰伤的小伤口也精心护理以免留下疤痕。
然而,在天赋面前“专业”的战斗力太弱了。
尽管她如此“专业”,但不适合就是不适合。她的“专业”无法帮她摆脱面试第一轮就被pass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