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鲜蟹生与落金榜
小香颂2021-02-03 21:293,139

  谢宜味将他们带到了东岸边的食摊处,这些食摊做的都是晚上的生意,彼时正值晚餐时分,陆陆续续开张了。

  他们来到“宋氏烩鱼”,宋四嫂正在门口盘点新到的一筐鱼与蟹,与小贩论斤两、谈价格。

  无意间刮了眼店中走进来一群衣着不凡的年轻男女,忙上前招呼:“几位客官,要来点什么?要不要尝尝本店的招牌菜——雪蝉羹。”

  谢宜味走上前,脆脆地喊了声:“四嫂好!”

  “诶。”宋四嫂抬头应道,一晃神,觉道眼前的这对璧人如此眼熟。

  “原来是你们啊!哎哟,真是缘分了,瞧瞧二位郎才女貌的,当初还害羞不肯承认来着。四嫂我早就看出来了。”这宋四嫂开了店,连口才都好了,说起吉祥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几人寒暄了一阵,谢宜味说明来意:“这四嫂啊,做鱼蟹乃是一绝,你们要相信我,这条街上没有人做的比她更好吃的。”

  她看向那个外地来的公子,向他简单介绍了一番。

  公子倒是随和,点点头:“我们初来乍到,就听这位夫人安排。”

  “那就一道糟蟹、一道蟹生。再点几道招牌小菜。”

  承蒙陌生人的信任,谢宜味备受鼓舞。

  大概是她长着一张团团圆脸,眼角带笑,稚气未脱,看起来并不像别有用心的托。

  趁着宋四嫂准备食材的间隙,大家坐了下来。

  沈宥自我介绍:“在下姓沈,还未请教公子尊姓,来自何处?”

  他长得文质彬彬,又礼数周全。饶是如此,这公子身后的两个随从还是一脸防备地看着他,对沈宥说的每一句话都斟字酌句。

  公子倒是和气:“我姓白,在家排行十二,你们可叫我白十二。丰州人氏。”

  “原来是白公子,幸会幸会。”

  “方才听你们讲话,二位似乎对美食很是了解,无论从品种到产地,还是从诗词到掌故都令白某佩服。想不到这益安城的百姓已经那么讲究吃食了……”

  他还要说什么,旁边一个年长的随从忽然不早不晚地咳嗽了一声,白公子便插科打诨地扯开了话题。

  沈宥觉得奇怪,想来这白家在丰州应是高门大户,家教甚严,就连随从们也被约束的有些神经敏感。

  谢宜味倒是没考虑那些,这年头,还第一次听见有人把“爱吃”夸得如此清奇。想来这白公子也是同道中人。

  她热情好客道:“民以食为天嘛,更何况咱们可是皇城根下的民众。你们要是想猎奇新鲜小吃呢,我一会儿可以给你们开个食单。但要是想吃这江南的正统美食呢,我推荐你们去思凡楼,千万别浪费时间去那些小酒楼,菜不正宗而且还专门宰你们这种外地人。”

  说到“宰”,只见白公子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戾气。

  沈宥忙挡在谢宜味身前,解释道:“几位有所不知,我娘子说的宰,就是欺骗的意思。”

  “对对对,若是水土不服,就去对面的养和堂开点药,保证你们吃完药,又能大杀四方。”谢宜味介绍思凡楼的同时,还不忘给自家老爹拉生意。

  这又是“宰”又是“杀”的,好好的吃饭,尽是血淋淋的场面。地大物博的弊端大概就是,各地方言有差异,容易引起误会。

  说话间,宋四嫂已铺开了场面。

  先是上一盘糟蟹,这是早些时候做好的,用酒糟、盐、少量酒和醋拌作糟泥,只是宋四嫂家的还加入了川椒和莳萝,将螃蟹埋入了糟泥内,入瓮密封七日。

  如此一来,腌好的蟹壳仍保持着青黑色,蟹肉也呈现生鲜时的半透明装,而作为精华部分的蟹膏蟹黄则会结成块状。

  这种做法,不仅使蟹的整体口味表现出令人愉悦的咸香醇香,还解决了保质的难题。

  白公子夹了一块蟹膏,尝了尝:“嗯!果然黏糯绵密有弹性。”

  “白公子你果然是同道中人啊,寥寥数语就道出了这糟蟹的精髓。”沈宥与谢宜味相视一笑。

  吃蟹生就讲究鲜活。此刻,宋四嫂已经将几只螃蟹洗净拆开,另有一个调料盘放在面前。

  里面放着麻油、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末、水姜、胡椒末、葱粒、盐、醋共十种配料。

  你可以选择自己动手,也可以由厨师代劳。

  随后,只需将大卸八块的螃蟹肉浸泡其中,即可食用。

  相比往日蒸熟的白色块状的暑蟹肉,生蟹的肉质是晶莹、半透明的,像软软的肉冻,稍稍用力一吸,蟹肉便滑入口里。几种辛香料协助祛除了蟹腥,醋的酸又凸显了蟹的鲜甜。

  这样的吃法,就算是谢宜味也是第一次尝试。

  她咬了一口蟹腿,心中感叹:果然鲜爽入味又辛辣开胃,堪称绝品啊!

  白公子跃跃欲试,但身边的随从似乎有意拦着他,对于他吃这种生食,又担心又警惕。

  “无妨,入乡随俗。”白公子笑了笑,便跟着他们一起食蟹,谈笑风生。

  “从前在……”他顿了顿,“在丰州,只吃过螃蟹羹、蟹酿橙,已觉鲜味奇佳,如今竟不知这螃蟹还能这样吃。果然是大开眼界。”

  临走前,白公子正欲结账,却还是被沈宥捷足先登。

  最后,宋四嫂却说,这顿饭她请了,专门用来答谢沈公子。

  “若是当初没有沈公子和沈夫人的鼓励,我也不知道自己这农妇的手艺这么受欢迎。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沈公子有才,取的名字有诗意。”宋四嫂将他们送出门。

  “若四嫂不嫌弃,叫我相公再给你取几个呗。”反正她只管享受美食,谢宜味自是满口答应。

  “那就最好不过,以后你们来吃鱼都不用钱。”

  秋风习习,沈宥信步湖畔,引经据典,几个妙趣横生的名字便信手拈来。

  旁边的白公子倒也不走,反而耐心地听他说完,拍手称赞。

  *

  到了秋闱放榜日,贡院门口车如流水马如龙,这人聚的比考完试的那天还多。

  原本,沈修这些天会出奇的忙,那些大户人家为了庆祝自家儿子高中,往往会大摆宴席,提前约他外出帮忙。

  但这回,他早早推了各家的单子,就等着宥哥儿一举高中,在思凡楼大摆宴席。

  菜单都想好了,什么寓意好就做什么。

  像那个酱猪蹄(金榜题名),蜜汁鸡翅(大鹏展翅),红烧鲤鱼(鱼跃龙门),绿豆糕(步步高升),虾仁炒鸡蛋(飞黄腾达)等等,全部招呼上。

  时间一到,贡院大门开,有人开始张贴榜文。

  每个人几乎不约而同的,伸长了脖子,像一只只斗志激昂的大白鹅,盯着那榜文上密密麻麻的白纸黑字。

  全场静的出奇。

  张贴顺序是从最后一名开始,大家便一个个找过去,但凡是瞧见了自家人的名字,便开始欢呼雀跃。

  这不,人群中已经有好几搓人马出现了骚动。

  渐渐地,骚动的面积越来越大……

  谢宜味挤到了最前面,仔仔细细地找着自家相公的名字,对于那些兴奋的叫声,她充耳不闻,因为她笃定,沈宥的名字一定是很靠前的,就算第一名也未尝不是。

  那一边,还有言蕙之陪着小侯爷也来看榜,因为距离远,只是与谢宜味他们点了点头。

  第十二名出来了。

  第十一名也出来了。

  继而是第十名,赫然写着“孔彦”二字。

  “恭喜小侯爷,贺喜小侯爷,这是好兆头啊,十全十美。”身边已经有人开始阿谀奉承。

  孔彦都难以置信,科考那几日,他的精神状态并不好,只能说考得差强人意。

  或者,就是这一届的考生水平太低?

  可,还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事,言牧之竟然是第一名!

  没错,本届考生里并没有同名同姓的,正是白鹭书院那个吊车尾的言牧之。

  当然,最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整个榜单上并没有出现沈宥的名字!

  谢宜味将榜单前前后后又看了足足三遍,还是没有找到。

  “这不可能!相公,这不可能。”她惊呼,全然漠视周遭那些人手舞足蹈的场面,又往前挤了挤,企图再找一遍。

  “别找了,宜味。”耳边响起沈宥低沉的声音,微微沙哑,似破败的鼓面上敲出闷闷的乐声。

  “我们回去了吧。”说完,他扬手去拉她。

  可谢宜味哪里肯罢休,像一只被刺激的小马驹,不顾一切往前冲:“不可能,一定是搞错了,他们是不是写漏了。”

  无非是自欺欺人,科考是如此严谨重要的事,怎会草率到遗漏姓名。

  人潮渐渐散去,孔彦走过来,拍了拍沈宥的肩,一切尽在不眼中。

  而沈宥依然不忘向他表示祝贺。

  “恭喜小侯爷。”

  孔彦根本不屑这些功名,他志又不在此。同时,他也着实替沈宥感到惋惜。

  “没事,沈兄,你年轻才博,不过一时发挥失常罢了。他年若再考,定能中他个解元。”

  可沈宥心里清楚,自己发挥很好,甚至可以说是稳中有进。

  这时,前方传来言牧之响亮的锦上添花:“妹夫,恭喜恭喜啊。”

  顺势看去,是言牧之与李飘飘,满脸的春风得意。不过,李飘飘不知是不是念在和沈宥是亲戚的份上,还颇有良心地特意走过来安慰表弟。

  “阿宥,要不要我让父亲帮你去打听打听,万一真的是遗漏了呢?”

  一句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失魂落魄的谢宜味。

继续阅读:10、败兴菜与水中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沈御医的两副面孔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