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腊八粥与调包计
小香颂2021-02-24 16:122,942

  因奶奶笃信佛教,沈宥便耳濡目染……

  相传释迦摩尼佛吃下牧羊女供养的一碗乳糜后,恢复体力,于菩提树下跏趺静坐,最终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

  故而,每年的腊八节,沈宥都会去吉祥庵中替奶奶领一份腊八粥来。

  并不为饱腹,而是一种纪念。

  厨房中热气腾腾,忽然从隆冬的寒冷室外走进温室,未吃就觉得周身暖暖的。

  沈宥望着那些小碗碟中的谷物和干果,如松子、胡桃、栗子等,花样倒是蛮足。

  “我吃了那么多年的七宝素粥,倒是第一次瞧见那么繁杂的配料。”沈宥笑言。

  他知她做事不按常理,这会儿配方不寻常也能理解。

  谢宜味顶着一鼻子灶灰,道:“有什么用什么呗,谁规定七宝素粥就非得是七种料,多多益善,顺便祷祝丰收!”

  她那么可爱,说什么都对。

  这厢沈宥正说着腊八粥的典故,谢宜味正介绍着谢氏腊八粥的功效时,外头小药童来报。

  “老爷,刚刚言家的药我已经按照您的吩咐煎好了,也端去给了他们。可是……可是……”

  谢知越见怪不怪:“可是什么?”

  “可是那小娃极不配合,纵然已烧得糊里糊涂,还是不肯喝一口药。”

  药童心中委屈:“我又煎了一帖,看他们好不容易哄他喝了几口,不久,他又悉数吐了出来。”

  汤药很苦,小儿咽不下口乃是常事,谢知越行医多年,司空见惯。可毕竟言家对这孩子颇为重视,若不肯吃药,这肺痨加重不过就几天的光景。

  谢知越还是决定亲自去跑一趟。

  沈宥也放下碗筷,跟了出去。

  他们来到厢房中,宝琴抱着孩子左哄右骗,可孩子只是哭,况且有了先前苦味的刺激,现在但凡看见器皿端过来,他便哭闹不止。

  药童没辙:“老爷,我已经依你吩咐,加了蜂蜜,可他就是不肯吃。”

  宝琴还因为喂药时,药碗被孩子揣翻,烫伤了手腕。

  不知为何,沈宥望着那啼哭不止的孩子,竟有些羡慕起这个“爹不知,娘无能”的私生子来。

  纵然他身份未明,但看见他能在病情微末时便得到岳丈的诊治,于他,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他是在与病魔抗争中长大的,很多人在背地里喊他“病秧子”,“短命鬼”,更有人断言他活不到弱冠之年。父母对他的期望也不高,快乐尽兴便可。

  可他一直坚持,就算药再苦再难喝,于他都是绝处逢生的希望。

  “哟,这小脾气可真大呢!和表姐夫还真像。”这语气,不用看也知是谁。

  谢宜味俏皮的调侃打断了沈宥的伤感,如今,拥有了这般恣意生活,那早些年吃过的苦便也是值得的。

  只见她手中还拎着一个小食盒,缓缓走来,走到孩子跟前,蹲下身安抚着他。

  “你要乖,乖乖的听大夫们的话,我便给你吃好东西。”

  那小娃一看说话的是一张笑眯眯的面孔,便放下了戒备,奶声奶气道:“好吃的是什么东西?”

  “就是很好吃很好吃的东西呀,而且吃了它,你就不会难受了。”谢宜味天生长着一张圆圆的团团脸,很有人缘,小娃是最“势利”的,自然都喜美好的事物。

  “你骗人,刚刚阿娘给我吃过了,苦,我不要喝!”

  “不骗你,我这个好喝。”

  谢宜味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心中一惊,这温度是又烧起来了,难怪他那张小猴似的瘦脸那么红。

  只见她从食盒中倒出了一碗白米绸粥,笑眼盈盈:“我给你变个戏法,好不好?”

  “好啊!”

  又有吃,又有玩,小孩自然拍手叫好,这浑身的病痛也舒服了许多。

  随后,谢宜味将闷煮好的栗子、黑豆、小蘑菇等染以彩色,竟在粥面铺缀成了一幅漂亮的图案。

  黑豆、板栗等干果,都有补益脾肺的作用。沈宥一下子便明白了她的用意,原来是想先用食疗的方法,帮着小娃改善身体。

  孩子果然被深深吸引,大呼:“这大鹅画的可真像,阿娘,我想吃,我想吃!”

  “喂,我画的明明是白鹭啊,哪里像呆头鹅了!”谢宜味不服气地纠正道,这孩子什么眼神,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和言牧之一般地没见识。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是一句她特别喜欢的诗,有美景有美食,当初读的时候便垂涎欲滴。

  唉,奈何她画功平平,就这白鹭还是当初在白鹭书院上绘画课时,苦练多日而得。

  可再不济,也不能说是鹅吧。

  沈宥站在谢宜味的身后,掩不住的笑意,感慨:这便是我们家的宜味啊,果然童心未泯,又心慈机敏。

  等等,呆头鹅!好好地怎么又骂人呢。

  *

  有了好吃的素粥相佐,小娃倒是配合了很多。

  从一开始的不肯喝药,到后来愿意用一碗粥换一碗药的突破。

  宝琴每日都会带着孩子来养和堂治病,看着他日渐好转,言家还追加了诊金,并送来一些厚礼表示感谢。

  果然是默认的言家长孙啊,这些礼也未免太贵重了些。

  谢宜味觉得受之有愧,并又给孩子做了些适用于肺阴亏损的食物。

  今日是蜂蜜萝卜,明日便是冰糖川贝,后天是山药银耳粥,大后天就是百合羹……

  这些方子都是沈宥翻书,她加以实践,两个人研究而出,虽然累是累了点,但看着努力后的回报,便觉得有所受益。

  小孩子嘛,本来就喜甜厌苦,特别适合食补治疗。如果专门出一些针对儿童的食疗方子,倒是大有裨益。

  这日,谢宜味想借沈宥的裁纸刀一用,在书房中找了许久都未看见。

  倒是在书架的锦盒里翻到了沈宥之前修补的手绢和发簪,事实证明,他不重新拿出来和好是明智的。

  那盒子里还有一卷纸,想来应该是他极珍视的东西。

  谢宜味本来对这些文字没什么兴趣,但出于好奇,还是忍不住打开一探究竟。

  她认得那字,正是沈宥的笔迹。

  她也认得那卷子——科考的模拟卷,在书院上学时,戚博士都给他们看过。

  那么沈宥这考卷从何而来?

  因为沈宥今年落榜,她便对这次科考的消息特别关注,平日里在医馆帮忙,也会听一些前来诊病的书生秀才们谈论些科举试题。

  其中有个病患的亲戚似有些来头,他说:“今年的第一名便引用了《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的一些典故,表达了‘学而优则仕’的观点。”

  “瞧你说的,就跟你亲临了改卷现场似的。”另一人质疑道。

  “没骗你们,我姑父是贡院的,他略略透露了些内幕给我,你们可别说出去。”

  一边吹牛,一边又嚷嚷着要低调。

  谢宜味听了一耳朵,在医馆中这些八卦事可多了,也只能作半信半疑吧。

  她也不知道沈宥答了些什么,难不成是离题了?

  往事已恍如隔世,可眼下谢宜味瞧着这张卷子,这通篇的论点皆符合他们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及“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甚至开篇便点到了《汉书》中那些话。

  由此及彼,她又想到了那日言牧之那些糊里糊涂的醉话……可纵然他说的再不靠谱,人家就是实打实的第一名,毋庸置疑。

  “罢了罢了,已成定局的事我想它做什么!”谢宜味隐隐有些惋惜,但不足以对她造成困扰,便想把这纸重新卷起来放回去。

  可当她翻过来时,却发现卷子背后,有一笔新墨。

  用的是朱笔,写着:“来日可期”。

  落款居然是白十二!

  那么,也就是说这卷子皇上看过?不对,确切地说,这应该就是皇上送给他的厚礼吧!

  白公子果然够仗义!

  至此,谢宜味便全明白了。

  她道呢,言牧之当初在学院的学渣程度和她可是不相上下,若他都能中举,那改明儿自己也能女扮男装去试试了。

  原来,说到底,不是逆袭,而是狸猫换太子啊!

  可是,阿宥啊阿宥,你也太沉得住气了吧。

  谢宜味合上锦盒,径直跑出了房。

  “公子呢?”她问正在和小酥眉来眼去的冬青。

  “回少夫人,公子他现在正在茶室与表小姐会面。”冬青不敢欺瞒,又咬不准这么说会不会坑了公子。

  表小姐?也就是李飘飘咯。

  呵,谢宜味觉着这“仙女姐姐”是越来越接地气了,这调包大法,说不定她也参与其中了。

  “来的真巧。”她嘴角浅勾,面露鄙夷之色,往茶室的方向走去。

  冬青望着她气势汹汹的背影,吓得牙齿打架:“小、小、小酥,少夫人不会是吃醋了吧。”

  小酥不以为然:“你也太小瞧我们家小姐的格局了,向来就只有她心塞别人的份。”

  冬青松了口气:“有道理。”

继续阅读:31、听墙根与共隐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沈御医的两副面孔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