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旦,窗外雨潺潺。
起床时,已是倾盆大雨,湿湿哒哒。
因为前面很大一段都是泥泞小路,极有可能出现马车凹陷,不得不延迟时间出发。
诸葛奶奶家和客栈才几步路。昨天聊天时,听老板说,一大早奶奶就会带着阿黄在附近遛弯,风雨无阻。
散完步,再来客栈吃个早饭。
一碗清粥,配点小菜,加一个茯苓馒头,几乎已成惯例。
可今天,谢宜味百无聊赖,正想找诸葛奶奶再聊些老年人延年益寿的秘诀时,却发现她还没出现。
“奇怪,奶奶上哪儿去了?”
“或许,是去照顾她的老姐妹了。”老板淡定的说,“不远,在邻村,爬过这座竹林就到了。”
谢宜味仰头望山,说高不高,说低也着实不低。反正她是绝对爬不了。
这样湿滑的下雨天,诸葛奶奶还能之身翻山,只能说,这身子骨,着实硬朗!
“她老姐妹病了吗?”谢宜味又问道,“可曾瞧了郎中,我相公倒是通晓些医术,可让他号号脉。”
“也没什么要紧的,不过就是老年人的通病——痹证。这一到下雨天,便关节酸痛,疼痛难耐,只能卧病。那老妇的亲人都死于战乱,她也是死里逃生才活下来。”
越是小老百姓,越知人情冷暖。
老板也只能表示同情:“阿峰奶奶和她也算是同病相怜,其实我们都觉得阿峰几年没个音讯,八成是死了。只有她还坚信阿峰一定会回来。”
内心有了强烈的寄托,再加上天天吃着药膳做成的面食,倒真活成了不朽的老神仙。
沈宥推断这雨绵绵柔柔的,还得下个一天,便重提了昨日之约,叫客栈老板带他去访山,看看茯苓。
他穿上蓑衣,带上斗笠,换上草鞋,本就清瘦身材,大大的帽檐遮住了整张秀净的脸,倒真像个要下地插秧的老农。
“相公,你还挺入乡随俗的。”谢宜味分明笑的不怀好意。
“哪比的上娘子接地气,和阿黄都打成一片,亲密无间了。”
这是变相骂她与狗为伍?还是沈宥连阿黄的醋都吃!
谢宜味不得而知,只无奈耸肩道:“那你们早去早回,我和小酥自个儿在这儿找点乐子。”
雨大一阵,小一阵。
谢宜味言出必行,在客栈周边转了转,帮老板喂了鸡鸭,拣了一篮子的蛋。又在菜园子里摘了些蚕豆,香椿等。既然昨天学了那么美味的药膳,那她也得礼尚往来一下。
一切准备停当,就看见诸葛奶奶风尘仆仆赶回来。
“奶奶,您回来了。”谢宜味有事要找她。
“回来给宝儿弄饭吃,我这狗啊,认人!若我不在,别人喂的东西,它宁死也不会吃。所以,我也走不开。”诸葛奶奶边说边唤出那小狗,却见它正摇着尾巴啃着一块红烧肉。
“这……”
“奶奶……刚才还以为你不回来,我便自作主张给阿黄弄了点吃的。”谢宜味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看来还真被沈宥给说中了,这阿黄对她颇有几分忠诚。
“定是沈夫人长得漂亮,手艺又好,我的宝儿最是有眼力见。”诸葛奶奶帮老姐妹煮好了饭菜,算是暂时安置妥当,明日再去看她。
谢宜味献计献策道:“奶奶,我倒是有一味药膳,可以帮助老人调理痹证。”
诸葛奶奶皱眉:“那得很麻烦吧。”
“非也,只需村口池塘边的黄花和猪蹄即可。”谢宜味摇了摇头。
奶奶又道:“食材倒是简单,只是虽然咱们这儿家家户户养猪,但也架不住顿顿吃啊!”
“奶奶,这黄花猪蹄也不需要天天吃,一个月煮几次即可。”谢宜味让她宽心,“另外,桑枝煮鸡、乌蛇酒、赤米煎等,都对老人关节痛都有显著效果。”
阿弥陀佛,这些名字,诸葛奶奶连听都没有听过,更别提入膳了。
“黄花呢,有清热解毒,通络消肿的功效,猪蹄又不油腻,因此这道菜又很高的滋补效果,对一些体恤体弱的人,特别有帮助而且猪脚,还能美容养颜呢。
老人家望着谢宜味和善热情的神态,心中感叹:果真是皇城根底下的大家闺秀啊。老天竟如此厚爱,将桃花面与玲珑心都给了她。
不过,再看那沈公子,也是个了不得的人才。两人的确般配的紧。
“诶,沈公子呢?”诸葛奶奶问道。
“他随老板去山上看茯苓了。”谢宜味忽然意识到自己也有任务在身,便借了伞,稍作打点,让小酥留下看厨房。
“告诉相公,我去去就回,晚上给大家伙加餐!”
她历来知行合一,说做就做。这边还吩咐着小酥,那边已经跑入雨帘中。
*
一上午的行程,沈宥受益颇多。
不仅知道了茯苓的生长环境,还听老板介绍了挖好的茯苓需要哪些制作步骤。寿仙村的山上苍松茂密,而茯苓主要寄生于衰败松树上,这便保证了它的产量。
老板听说沈公子要收购自家那堆积如山倒茯苓,且价格相当合理,简直心花怒放啊。若不是旅途不便,恨不得给他们塞满整个马车。
回客栈时,已到晌午。沈宥脱下蓑衣,换了一套干净衣衫,却只看见小酥一人在厨房中看炉子。
“姑爷回来了。”小酥自己忙活着,便没上前献殷情。
沈宥又绕了院子一圈,见她手拿小夹子上下嵌着盆中之物,便问:“你在做甚?”
“拔猪毛啊。小姐说了,一会儿要炖猪脚给我们吃。”
“那小姐人呢?”
“去村口池塘边剪黄花菜了,马上回来。”小酥专心致志地挑着毛,丝毫没有注意到沈宥那五雷轰顶的表情。
他整张脸都变了颜色,心情骤降至冰点。
先前不是约法三章了,出门在外一定不能独自离开的嘛!何况这盘仙村有八卦阵,她这脑子,铁定迷路!
沈宥黑着脸,披上湿淋淋的蓑衣,还没坐下,又跑了出去。
“诶,姑爷,你上哪儿啊!”身后传来小酥的喊声。
“宜味不告而别,她一个人出去,让我怎能放心!”虽然心里头生气,但话到嘴边,终究还是柔和着说出口。
“诶,诶,姑爷……”小酥放了工具出门,门外那蓑衣人几近消失,显得格外渺小。
雨声盖过了小酥的喊声。哎,姑爷关心则乱,都没听他把话说话。
*
其实,谢宜味也不算一个人出去的……
池塘边,槐树下。
星星点点长满了黄花菜,谢宜味哼着小曲儿,已剪了满满一篮子,准备收工。她弯下腰,从袋中掏出半个包子,塞给身边跟着的小狗。
“好了,阿黄,吃完包子,记得带路哦。”
“嗷呜,嗷呜。”阿黄迫不及待啃着包子,乖顺地点头。
“相公一定等急了。”谢宜味拍拍阿黄脑袋,“快走吧。”
阿黄天天跟着诸葛奶奶在村里蹦跶,识路能力一流。一人一狗走在小巷中,趣意盎然。
回到了客栈,小酥已经处理好了猪脚,就差这小姐带回来的点睛之笔——黄花菜了。
“小姐,你回来了?”小酥特意看了四周,“姑爷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相公去找我了?”谢宜味有些惊讶,但她很快便平静下来,缓缓收了伞。
“没事,相公八斗之才,寻不到我,自会回来。”
当务之急,她得先做菜,一会儿大家来了都能吃上。
因为是新鲜的黄花菜,所以不必泡发。在清水中先后放入洗干净的猪脚和葱段,越原汁原味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煮方式。
谢宜味盖上锅盖,又做了其他几道菜。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外头天色已如乌云翻墨般压下来,可还不见沈宥回来。
“姑爷该不是迷路了吧!”小酥道。
“不能吧……”
纵然谢宜味对沈宥很有信心,也架不住他乡人生地不熟。听诸葛奶奶说,这竹林山中还有野猪出没,万一沈宥倒霉碰上,被袭击了……
思及此,谢宜味再一次带上阿黄冲了出去。
“小酥,一会儿汤汁炖成奶白色后,你就可以放入黄花菜了。这儿就交给你了!”
*
沈宥的确谨慎,在每个地方都划了记号,又凭借着昨日进村时的记忆,居然七拐八弯真绕到了村口。
可是,谢宜味呢?
他又在池塘四周转了一会儿,依然没有寻到娘子,倒是在槐树下的草丛里发现了一堆狗粪。
沈宥忍着臭,走近一看,狗粪旁边可不就长了许多黄花菜,有被新剪下的齐整痕迹。
莫非宜味这次带了小帮手?
沈宥想着想着,不禁笑起来。他的宜味一向聪慧多智,这事一准就是她想出来的。
如此,他便放下了七八分的担忧,眼看时间也不早了,还是快些回去,说不定脚程紧些,在途中就能遇见。
可是,当沈宥打道回府时,他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
出门前从厨房灶台上拿了块炭,用来划记号。此时,因为雨势太大,已经把炭痕冲刷得一干二净。
并且,随着积水量的增多,很多溪沟都溢出来,凭空增加了很多路障。
沈宥转了好几条巷,彻底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