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心急的老太太
一言2021-03-27 09:552,414

  经纬走到宫老师的车前,开车门时察觉到阳台上有双眼睛正盯着她,她抬头看去,与奶奶充满担忧的目光相撞。

  最终——她还是果断地上了车。

  经纬一上车,宫老太太就催促司机:“走吧。”

  经纬好奇地问:“去哪儿?”

  宫老太太脸上带着慈祥温柔的笑:“到了就知道了。”

  经纬见宫老太太手里抱着个木箱子,它正是宫老太太早上带到经纬家里的木箱,里面装的是锦线和软缎。

  “宫老师……”经纬猜到宫老太太是想学针法,但没想到会去别的地方,她道:“你现在就想学天锦针?”

  宫老太太道:“是啊。”

  她看了看天色,笑道:“虽说现在时间不早了,不过没关系,我会安排妥当。等会儿我们先吃饭,再学刺绣。能学多少算多少,晚上就在我家里住下。明天一早,我们再继续。”

  经纬说道:“宫老师,先停车,有件事我得跟您说明白。”

  宫老太太并未让司机停车,只是问:“什么事?”

  宫老太太是真急了,好像任何事都不能影响她掌握“天锦针”。

  经纬道:“要学天锦针,我得回去拿线。寻常绣线颜色太艳,并不适合。”

  宫老太太把盒子打开,笑道:“你看看。”

  时至黄昏,光线太暗,经纬看不清楚线的颜色,但整体看来,绣线比寻常丝线暗了很多。

  “我在你们客厅看到一幅蜀绣,上面绣的是一幅《天神图》,那天神的所穿衣裳薄如蝉翼,轻盈如风,色泽做旧,让我大开眼界。刚好,以前有位老师傅送给我一幅绣线,说是用来绣水墨图再合适不过。”

  宫老太太把绣线拨出一根来递到经纬的手里,经纬把线高高亮起来,让窗外的光落在绣线身上。

  确实,绣线被做旧了,又轻盈柔韧,破锦时会很顺手。

  是上等锦线无疑了,比经纬自己染的还要好上几分。

  经纬诧异地问:“宫老师刚才是去取绣线了?”

  宫老太太笑道:“是啊,唯有天锦针才配得上这么好的绣线,我可不能浪费,也不能辜负了老朋友的一番心意。”

  车在宫老太太的房门前停下,弧线优美的半圆石阶,步步往上,绕过假山、花坛走入大门。

  经纬在宫老太太的带领下穿过宫殿般奢华的大厅,走入一间摆放着两台绣架的房间。房间布置优雅有格调,大气而古朴,走入其中,如同置身水墨画里。

  宫老太太让经纬坐下,亲自给她泡了杯热茶。经纬接过,正要喝,却见宫老太太手里并无茶水,顺嘴一问:“您不喝吗?”

  宫老太太则道:“我通常没有在绣房喝茶的习惯,怕茶水脏了绣架上的东西。”

  她都这么说了,经纬哪里还敢喝茶,她把茶水放到一旁桌上,说道:“那我们开始吧。”

  经纬从宫老太太的绣线盒子里拿出绣线,挑选出最适合的丝线,匀出两份,一份放到自己跟前的绣架上,一份放到宫老太太跟前。

  经纬道:“宫老师在我家客厅看到的那幅《天神图》所采用的针法和天锦针很像,但并非用的天锦针。”

  宫老太太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道:“我还想着,如果《天神图》是用天锦针所绣,我还说你把它收藏起来比较好,或者卖给我,以免旁人学了去。”

  经纬道:“不管是天锦针还是天罗针,没有手把手地教授,是学不会的。”

  “为什么?”宫老太太好奇地问。

  经纬回道:“天锦针和天罗针是刺绣《洛神赋图》中神女最主要的针法,它最精妙的地方在于换线。”

  “换线?”宫老太太眼中只剩疑惑,她道:“刺绣的时候,换线不是只需要把崭新颜色的线重新穿到绣花针上再下针就行了么?”

  经纬则回她:“其他刺绣确实是这么做的,但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不同颜色板块之间有痕迹。”

  宫老太太若有所思,“没错,这是所有刺绣作品无法摆脱的一点。”

  说话间,只见经纬一手捏住针头,一手捏住线尾,用锦线丈量软缎。宫老太太脸上的吃惊之色一点不逊于苏曼妘在看到经纬这一动作时的神情。

  “找到衣襟之处。”经纬提醒道。

  宫老太太却无从下针,经纬像教苏曼妘那样帮她找到神女的衣襟之处,又帮她刺下一针。

  宫老太太忽然开口:“天锦针和天罗针都是刺绣洛神的主要针法,它们二者之间是否有相似性?”

  经纬抬眼问:“宫老师在担心什么?”

  宫老太太尴尬一笑,“倒也不是担心,只是好奇。”

  经纬回答:“天罗针和天锦针确实有相似之处,不过,相似之处很少,找准第一针的办法相同。除此之外,便是两种针法都需要用到两只一模一样的绣花针。”

  “其他的就不同了。”

  宫老太太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的担忧:“你说会不会有天资聪慧的人因为掌握了其中一种针法,就摸索透另一种针法。”

  她确实担心苏曼妘会悟透“天锦针”,却不肯直说,只怕辱没了体面。

  经纬打消了她的顾虑,她道:“两针共用只是形式,找到下针之处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单凭这两样是不可能参悟另一种针法的。”

  “当真?”宫老太太不放心。

  “当真。”她道:“等会儿宫老师就能感受到天锦针的奇妙之处了。”

  宫老太太捏着针,认真地听经纬下的命令。她脑海里浮现出几十年前,初次进入苏氏绣坊的情形。

  那一年灾荒,宫老太太养母一家都被饿死,只有她一人被路过的苏家人所救。苏家人不仅给了她一口饭吃,还让她在绣坊学习刺绣。

  那些年她就如眼下这般,认真地坐在绣架前,一针一线绣得认真。

  不过,刚绣完一根线,经纬就停了下来。

  “怎么不绣了?”宫老太太好奇地问。

  经纬说道:“天色晚了,光线暗了,就算开了灯,也非常影响判断。如果是我一人刺绣,那倒无妨,经验会指引我刺绣好整幅图。但宫老师现在还在学习中,需要光线自然,才能看清其中门道。”

  宫老太太点头,“讲究,我喜欢!蜀绣是门手艺,也是门艺术,足够讲究才能成就蜀绣的美丽。”

  “我们去吃饭。”宫老太太热情地带经纬到了餐厅。

  经纬坐在餐桌前,有些拘谨。

  宫老太太招呼佣人备餐,很快一大桌子菜就上齐了。

  经纬好奇,“就我们两个人吃饭?”

  宫老太太道:“那倒也不是,佣人、厨师还有管家都会跟我一起吃饭,我喜欢热闹。”

  她突然关切地问:“你不会不习惯吧?”

  经纬摇摇头。

  那是一餐寡淡五味的晚餐,经纬沉默不语,偶尔有人给她夹菜时,她会报以微笑。

  吃完饭,经纬想回家看看,宫老太太却把她硬留了下来。

  晚上八点,夜幕浓郁,宫老太太下楼会客去了,经纬百无聊赖,只好在书房里看起书来。

  宫老太太看的书多是些古典书籍,经纬并无多大兴趣。正找寻可看的书时,她看到书柜上有一个很精巧的摆台,摆台上挂着一个刺绣香囊。

  “这香囊……”

  好眼熟!

继续阅读:第26章:闲杂人等回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后起之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