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郑泼皮偷煤
蔷薇梦秋2025-07-28 17:422,513

  上一世,她见得较多的是蜂窝煤。

  将原煤加工成蜂窝煤的工艺流程极为简便,在操作过程中,通过优化煤炭的物理结构,可最大程度降低燃烧时有毒气体的排放量。

  同时,蜂窝煤独特的孔隙结构能显著提升煤炭的燃烧效率,使其成为民用做饭、取暖场景下极具优势的燃料选择。

  汤楚楚笑了。

  她正愁没柴呢,老天就将一座煤矿送到她们跟前,看来上天还挺厚待东沟村的嘛。

  这年代的富人,冬季烧的基本是木炭。

  那玩意可以烧好久,也没啥烟雾,更没有什么毒气出来,备受富人青睐。

  煤炭自被人类从黑暗的矿脉中发掘伊始,便宛如一颗裹着糖衣的苦果,让使用者既沉醉又惶恐。

  爱它,爱的是它那如炽热太阳般的热能。

  恨它,恨的是只要开启与它的“共舞”之旅,中毒的阴影便如鬼魅般在每一个使用瞬间悄然浮现,难以挣脱。

  汤楚楚想到看过的一篇末代君王溥仪亲笔撰述的自叙。

  他幼时在紫禁城深宫内,也有过煤炭毒气侵身的惊险一幕。

  帝王贵胄,居于琼楼玉宇之间,奴仆如云,侍奉周全,更有专职者时刻留意宫室之通风换气。

  即便如此,仍不慎为煤炭毒气所伤,说明煤炭这东西的不好控制。

  蜂窝煤出现后,百姓才开始广泛使用了起来。

  蜂窝煤并非绝对无毒,只是从概率层面来看,其导致人体中毒的可能性比常规煤炭低了不懂多少倍。

  只要蜂窝煤燃烧环境不是处于完全封闭,一般就不会引发严重的中毒问题。

  “狗儿娘,这般做真可以啊?”

  里尹依然挺担心的:“余先生和丰师傅都讲,这玩意闻了会要人命的,我是担心.......”

  汤楚楚道:“做好试一下便懂㕷,将工具做好再说吧。”

  幸好东沟村就有铁匠,农事不忙时,也会帮村民补些具具之类的活,只是他锻造这块的技术不怎么精湛。

  他拿着汤楚楚给的图,看了又看:“这圆的,我不懂做啊.......”

  蜂窝煤是圆的,外形是圆的,孔同样是圆的,看上去极简单,可技艺不精湛的铁匠却不懂做。

  汤楚楚没法子,只得将形状改成方的,圆方都无所谓,这孔目的是好通风,给煤烧得充分些。

  外形是方的,内里的十来个孔同样是方的,拿废的铁制成。

  杨铁匠虽说技艺不太好,执行力却极强,半日功夫,便将模形弄好了,做是做好了,他却不懂这玩意干什么用?

  里尹将模具给汤楚楚时,她试用一下,感觉有些卡顿,勉强能用,用习惯便好。

  此时,杨飞沉和十来个壮汉已背得好多的煤回村。

  这些煤块全摆到汤楚楚家院中,被汉子们敲成粉状,再许多黄土到里边,混匀。

  混合好后,再将这些东西堆做山状,并于顶端弄个贯穿到底的深坑。

  接着,往坑里倒上,等水渗下去后,再拿煤灰把坑填满压实。

  一盏茶功夫后,水煤融合充分后,再拿铁锹锄头去搅拌均匀。

  此乃汤楚楚头一回操作,水没法控好,放得多了些,便又加好多烧灰到里边,接着拌。

  待拌到混合物抓着松松散散,用力捏紧也可以成团时,便算是好了。

  之后拿蜂窝模具压至混合物上,反复压实,再用脚去踩,头块蜂窝煤便做好了。

  方的煤块,汤楚楚头一回看到。

  她道:“先弄点给我拿去灶那烘干,再试用一下好不好用。”

  很快,做出许多的蜂窝煤,全码放到院中,院门紧闭,村民不懂里边做甚?

  可大家也懂得,尹里喊人背回许多黑石。

  “昨夜矮山着火,便是烧的那些黑石。”

  “怪啦,石头也可以烧的吗?”

  “若石头可以烧,那还烧柴做甚?”

  “石头背回家烧就行,哪还用费力去砍柴?”

  听见外边村民的讨论,里尹清咳一下,他懂此事没法瞒大家,便不瞒着,负手到外边去,再把院门闭好。

  “大伙都想知道山上那些黑不溜秋的石头是个啥吧,我也不跟大家绕弯子了,这石头叫黑金石,是稀罕玩意儿!”

  里尹瞅着众人,声音洪亮,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

  “无论何人,在哪发现了这黑金石,即便在自己家院中翻出来的,这玩意也得归官府,谁都不能偷偷摸摸拿走自己用。”

  郑泼皮刚想说什么。

  里尹一眼刀扫过:“我为何拿着用,只因咱东沟村没柴了,如果雪一直下,便没柴可烧,天如冷寒冷,没柴会将人冻没命的。

  我老爷子没办法,只好背着官府先用了那玩意儿,待路一通,我自会和陆大人去请罚。”

  杨老婆子慌道:“没得到同意,就用官府物件,被砍头咋整?”

  “估计不会。”

  里尹语气缓了缓:“陆大人也是人,应该能体谅咱被困在这的困难。

  再次强调,谁都不可以自行跑去后边山拿黑金石......即便哪个没脸没皮拿了黑金石,也别自行在家中烧着。

  这玩意味大得很,还含毒,稍有不慎,命就没了......我与狗儿娘将黑金石处理一番,再烧时便少了许多毒气,每家每日前来领八块......”

  郑泼皮高声道:“八块那么少,也就可以秒半天,还怎么烤火?”

  “一时辰才烧一块把,将灶膛一堵,留个很小的口子通气即可,仅俩块,便可烤上一整晚。”

  里尹抚着须:“待大家用时,便懂那东西多耐烧啦。”

  大家半信半疑。

  第二日时,千来块的煤块便做出来了。

  每家自个领回去烘干,干后用就行。

  每日烧八块也够了。

  未用时,没人觉得这玩意会这么好用。

  用后,整个东沟村人便觉得这玩意比柴还好烧呢。

  “难不得这玩意只官府能用,实在是好用啊。”

  “这玩意丢进灶膛,没多久,锅中的水便滚啦,比柴更省事。”

  我特地用泥抹个灶,仅丢俩块到里这,烧上整日都行,夜里也不灭。

  ......

  煤有了,火也有了,无论雪怎么下,村民心也安了。

  但,初三夜里,有俩人影,悄悄摸进后边山去了。

  “这东西好着呢,咱藏多些,往后带入城卖钱,咱家就发达了。”

  “若让人看到咋整?”

  “瓜婆娘,你咋如此蠢。”

  郑泼皮冷冷道:“这山大着呢,我们背些回去,哪个懂,即便懂,也不懂是咱捡的,路通后,便悄悄拿到覃塘镇卖,定然无人懂得。”

  郑婆娘点了点头:“嗯,听你的。”

  二人装了俩满满的竹篓,夜黑风高夜,悄眯眯摸回家里。

  二人平日都懒,没做烧煤的专用灶。

  夫妻二人回家时,大土灶的媒灭了,屋中极冷,按他家这种烧煤法,每日八块绝对是烧不得一整日的,只好拿原黑烧开刀了。

  郑婆娘一脸得意:“我捡的是干的煤,无需烤干便可直接用,我们试一下。”

  她取来火折,用干草引火,再取出背篓中的,未加工过的煤块丢入火膛中,火一下便着了。

  她哈着气:“外边冷死啦,烧些热水喝,让身子暖暖。”

  灶膛中,煤燃得越发大了,屋中怪味越发浓郁......

  寒冬之夜,朔风似利刃出鞘,裹挟着彻骨的寒意,于天地间呼啸穿行,发出如怨如慕的声响,奏响一曲冰冷的冬夜乐章。

  郑家厨房出风口被拦住了,房中怪味怎么都没办法散去。

  郑婆娘不多时便觉得头晕脑胀还想干呕,胸闷。

  她两脚站立不稳,栽到地面。

  郑泼皮趴着地面藏收回家的煤,很快,他也感觉到不对劲。

继续阅读:第299章 煤中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村妇,带着拖油瓶逆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