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她,只得吩咐汤大柱将鸡全杀了,一下子炖了八只。
一只给苗雨竹吃,两只自家人和两狗崽子吃,再留四只给那狼分,剩下两只挂在晾衣杆上晒着。
院中再次忙得热火朝天。
杨狗儿和汤二牛到街上去送凉粉。
汤大柱去地里除草追肥。
杨小宝负责给鸡鸭割草割野菜。
家中杂事,则由汤楚楚和苗雨竹负责。
汤楚楚先是给鸡鸭住的地方洒了草木灰水,接着朝里尹家而去。
里尹家壮劳力都在地里忙着了,院中鸭仔正欢快地叫着,里尹媳妇正给小鸭子们剁着野菜。
见汤楚楚进门,里尹媳妇笑容满面道:“狗儿娘,来啦?”
汤楚楚笑笑,道:“我寻里尹叔说事,里尹叔在不在?”
“哦,他呀,天没亮就让刘坡屯给请了去。”
里尹媳妇笑眯眯道:“我们村扫蝗之不不懂咋的让刘坡屯给知道了。
刘坡屯里尹知道咱东沟村蝗虫都没有,便早早过来寻你叔请教,你叔热情得很,拿着五色梅就跑去刘坡屯了。”
汤楚楚点了点头。
蝗虫并非小范围肆虐,一旦来临,基本整个省都会受到波及,甚至波及好多个省都有可能。
即便他东沟村灭完了,而别村的蝗虫依然会朝这飞。
因此,得全部人都一块灭蝗才行。
如此才能实现谷子丰收,将损失降到最低。
她正思索着,便听到是里尹骂骂咧咧的声音传来。
“刘坡屯的人,简直不可理喻!”
里尹边说边进院子,气得那两撇胡子都向上翘起。
他走到桌前,端起茶杯,大口大口地灌下一杯水,随后重重地将杯子放在桌上,愤愤地说道:
“我尹里正说了许多灭蝗的法子,满心期望能帮到他们村子。可谁知。
这人,耳朵就跟长了茧子似的,别的全没听进去,单单记住了艾蒿能赶走蝗虫这一条。
他们村里的艾蒿倒是极多!有人一时兴起当场试了试,,地里肆虐的蝗虫还真就被赶飞了。”
“好啥好。”
里尹气死了:“刘坡屯边上便是王谷村,刘坡屯烧了艾蒿,虫子全跑王谷村去。
人家那边也不干啊,也烧起了艾蒿,结果,蝗虫又飞到另一村去......”
大家都只赶走蝗虫,却不灭杀,赶来赶去,都赶人家村去了。
可以灭掉蝗虫为何却不灭掉?”
里尹媳妇这下懂了,她不过一村妇,只有看到眼前的利益。
她想着,到时那些人,又把蝗虫赶到东沟村来咋整?
那他们近日来,不白干了?
“真是把我气得半死。”
里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脸忧色。
汤楚楚道:“里尹叔,不行便跟县令大人讲吧。”
里尹双眸发亮:“对啊,让官府插手,不信这帮人不老实,我立刻去。”
“和汤程羽一块去。”
汤楚楚道:“汤程羽记了五色梅的使用效果跟用法。
近日,咱们东沟村如何杀蝗的事,全部一五一十,都让汤程羽记于纸上,陆大人看了,便知道了。”
里尹同意道:“汤程羽文化人,他讲话言简意赅,我便跟他一块去。”
汤楚楚回家,让汤程羽换好干净衣服,随里尹一块到五南镇去。
汤程羽将记好的一沓纸取来,刚要出门,汤楚楚交代道:“这便是很好的时机,把握好它。”
汤程羽一怔。
他懂了。
大姐之所以让他将这些记好,写在纸上留着。
他本不懂大姐用意,只是照她说的做。
想着以后再有,便如此这般除蝗呢。
大姐此番是为他啊。
想起去年,本是个丰收之年,却被肆虐的蝗虫给弄得百姓苦不堪言。
或此番再来一次,多少人死于饥饿。
防止蝗灾,将是大功一件......
这是他北前极好的上位时机。
分明是大姐的法子,大姐却安到他脑袋上。
“大姐,我不可以去。”
汤程羽立刻道:“我懂狗儿往后做买卖,他去,多跟大人相交,往后做买卖方便点。”
“少废话,快走快走。”
汤楚楚佯装拉下脸:“大人是否会帮你,也要看你个人能不能入了大人的眼,快去吧,不要误事。”
她把汤程羽推到门外。
汤程羽双眸宛如深邃的幽潭,看似平静,却在眸子的深处有隐隐的浮光在轻轻闪动。
衙门中。
陆县令和颜主簿,师爷吏典全都在,基本是开了个小型会议。
五南镇辖下三十五个村子,大家走了四五个村,全都是蝗虫飞舞。
虽说,这些东西目前未曾聚集,未有去年那般恐怖,却也十分吓人。
颜主簿道:“去年此时,蝗灾都发生了。”
师爷脸色沉凝:“想来,再有二三日,便会发生蝗灾,到时便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
吏典叹息道:“稻田缺水之事才解决完,又来蝗灾,整年都有灾荒,国库官库都亏空啊,上边若是判责......”
大家都唉声叹气,陆县令也是脑壳疼得很。
五南镇,若今年再有事,他头上的官冒,估计要被摘了。
此时,一官差上前报道:“报,东沟村,杨里尹求见。”
上次一块寻水源,陆县令跟杨里尹在一块处了好几日,二人处得挺好。
上次一别,便未再见面。
他有预感,杨里尹此次前来,应该是因蝗灾而来。
陆县令着官灾领人前来。
进屋的,除杨里尹外,另有一蓝袍少年,看着应该是文化人,像在哪见过。
“草民叩见陆大人。”
杨里尹和汤程羽同时行了个跪拜礼。
陆县令摆了摆手:“和我便无需多礼,起身说话。”
里尹起身后,直切主题:“大人,草民前来,是因蝗虫而来,虽说蝗虫还未密集,却不得不重视。
若是一旦成灾,有不到半日,田间的谷子便顷刻就没有了。
以往年的经验看,最多二三日,便会泛滥成灾,不得不防啊。”
他说的,跟师爷讲的刚好吻合,师爷问道:“你此次前来,可是有何建议?”
杨里尹如实道:“几日前,东沟村便探寻着如何除蝗,笃志前行,虽远必达,还真让我们找寻到了,汤程羽,你快将记录的呈给大人看。”
汤程羽取出那一沓很厚的纸张,呈了上去。
师爷拿过,先看最上边一张,内心连连赞叹,这字,写得真是好。
每一笔每一划都苍劲有力,那笔锋更是凌厉无比,似要冲破纸张一般。
这背后没有一番辛苦磨炼,是写不出这么好的字的。
将纸呈给陆县令,师爷主簿吏典,全都凑上前去看。
开头大家没看懂,因全是数字多。
不懂啥意思,等见着后边的总绪。
艾蒿可驱蝗,五色梅可记蝗立亡。
每斤五色梅可配几斤水熬制,熬多久,全都记好。
下一张,火引蝗虫配和鸭子吃蝗虫,再用沟埋,以及五色梅汁洒稻子......
这么多的方法配合使用,灭掉蝗虫的数量同样有十分详细的记载。
连田间的简笔画和描述全都配上,几位爷一看,似乎东沟村的除蝗图在眼前展了开来。
最底下几张,是写详细的操作步骤,还着重说明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格外留意的事项,提醒操作人员关注各个环节的关键要点;
另外,对于如何有效护好田地,避免因操作而对田地造成损害等方面,也给出了明确且实用的指导;
除此之外,还细致讲解了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切实保护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等内容。
全部读完,陆县令等几人仿若被施了定身之法,一时间呆立当场。
颜主簿先反应过来:“这里边所记,全是事实?”
里尹立刻让汤程羽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