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上门求学
蔷薇梦秋2025-07-28 17:412,516

  汤楚楚在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声中,先朝杨友朋家而去。

  杨二傻父母在院中接客,道喜来的,都送出一颗喜饼。

  喜饼的材料是玉米面粉制成,正中弄了些红色,看着挺喜人。

  杨二傻和新媳在屋里,新媳在床边坐着,杨二傻呆呆看着。

  见汤楚楚进屋,杨二傻问候了句,再和新媳说道:“这位是杨家三婶,你叫三婶就行,三婶,这位是我新媳,喊绿荷......”

  杨二傻的脸庞上,黑里透着红,红里又透着黑,就跟那被火烤过的红薯似的。

  沈绿荷抬眼见着汤楚楚时,面上的笑,瞬间凝固,从喉咙里艰难地叫了句:“三婶。”

  汤楚楚面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她将事先准备好的土布递上前,道:

  “三婶没啥给你,这布没多大,不过用来做个鞋面之类的还是可以的。”

  这灾荒年,结亲,家中长辈给的礼,大多都些三两颗鸡蛋、小块土布啥的。

  她拿来的,也算随了大流,不算出彩。

  沈绿荷收下布:“多谢三婶。”

  “往后你俩,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早生贵子。”

  汤楚楚说了完好话,牵住宝儿走了。

  杨宝儿抓着一颗喜饼,轻咬一丁点,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说道:“这喜饼太美味了,我留些,带给大哥尝尝。”

  汤楚楚问:“为何?”

  “因大哥今日情绪有些低落。”

  杨小宝很早熟地叹息着:“娘,我悄悄跟你讲,大哥好喜绿荷姐呢,我感觉大哥比二傻哥英俊,更比二傻哥机灵,绿荷姐为何不给大哥做媳妇啊?”

  汤楚楚道:“因她看不上你大哥。”

  是的,若并非真心实意打心眼里喜欢,便会计较对方的各种外在条件。

  汤楚楚交代:“宝儿,往后挑媳妇,得瞪大眼睛挑,你大哥眼瞎得不行。”

  杨小宝疑惑道:“但是绿荷姐是真美啊。”

  汤楚楚:......

  好吧,男人这种生物,一般只看外表。

  连九岁的杨小宝也只看表面光鲜就行。

  杨狗儿栽于沈绿荷的石榴裙下也正常。

  走出杨二傻家,汤楚楚又拉着杨小宝去杨德才家。

  杨德才家比杨二傻家要冷清得多,想来沾些喜气的村民,刚进屋就出了门,个个面色难看。

  汤楚楚进院子,才懂是咋的了。

  分明是大喜临门的时刻,杨德才却在大厅坐着嘟囔着、叫骂着:

  “家中粮都不剩一料,娶啥子新媳?

  多口人就多吃粮,粮都没了,还得借粮张罗喜饼,你个臭娘门,整日不让人省心......

  都说收了粮再娶,非要现在娶,瘦不拉叽的,她能甘啥活......”

  德才嫂手中的盘子一丢,骂道:“你和蓝氏滚咱婚床的事,我说啥没?你家小子喜子当天,你都在闹,你配做他爹吗?

  我懂你对我家亲戚不感冒,不如这般好了,让铁锹俩口子分家另过,刚好咱家还有个烂屋......”

  铁锹新媳眼都瞪圆了,她才刚刚过门,就要分家单过,村民都口水不把她给淹没啊。

  她正要讲话,杨铁锹却阻止了她。

  杨铁锹懂娘的想法,他父亲做出了见不得人的荒唐事儿之后,不仅不知悔改,整日在家中横眉竖眼、大发雷霆。

  他同样想分家单过,道:“爹既嫌我新媳是累赘,我分家单过就是......”

  杨德才被气得不轻,这几日他都没和蓝寡妇有互动了。

  可这臭娘门,整日揪着这事不放,翻来覆去地说个没完。

  如今居然还使出分家这种狠招来威胁他。

  他冷冷道:“要分便分,和分田都别想分走,死在外头也别来寻老子。”

  杨德才冰冷道:“这家中没我立足之地,我跟铁锹一块分走。”

  杨铁棍眼含热泪:“娘,哥,我跟你们一块过......”

  两姑娘也忸怩不安地跑到外边。

  德才嫂问道:“咱们分不到田和地,米都没得吃,那破土屋,住着可不舒服,你们可想好了。”

  几个娃儿全都点头说要和大哥一块过。

  杨德才气怒交加,把屁股下的矮凳子一砸,上前将桌上的那盘喜饼也砸到地上,搞得一地都是喜饼。

  杨德才家闹分家之事,传到村中。

  德才嫂带两小子两丫头分得杨家烂土屋中住着了,家中任何家具都未带着。

  汤楚楚转去烂屋,把备好的礼品送给铁锹新媳,对德才嫂问道:“一分田地都没分得,往后打算咋整?”

  德才嫂冷冷道:“家中田间地头的活,全是我和铁锹铁棍做着,我们出来,活便无人做了。

  若杨德才还想要地里的粮,定会转头求咱们。狗儿娘无需担心,我们四肢健全,饿不死。”

  杨铁棍眼瞪得大大的:“前几日,我见蓝氏在咱家院后转着,咱没在家,蓝氏会和爹又......”

  他今年才十岁,便被这种见不得人的事给污了眼睛,德才嫂心都要痛死了。

  她稳了稳情绪,道:“他若还有个爹样儿,你们便认他,若还干那贱事,便当他不存在......只是让铁锹媳妇受了苦,才过门就这般苦。”

  铁锹媳妇上前紧握德才嫂的手,道:“娘,我不碍事,我整理一下这房子......”

  全家人开始忙碌着。

  汤楚楚回了自个家,整个东沟村都在说杨德才家的那点烂事。

  刘大婶凑到汤楚楚跟前,悄声道:“铁锹娘才走,蓝氏就恬不知耻地跑进杨德才家。

  杨德才那贱东西,上回病得快不行了,蓝氏都没理他,如今倒好,居然还干那等畜生之事来......”

  汤楚楚冷冷一笑,​性难改易,杨德才若能狗改得了吃屎,他就不是杨德才了。

  她摇着头:“德才嫂和铁锹分出去后,也可以过几天舒坦日子,就担心杨德才那没脸没皮的,又跑去拖累他们。”

  德才嫂不理会杨德才,没人可以说啥。

  但杨铁锹若不管他爹,村中那帮老古董,就会说他不孝啥的。

  但这些是他人之事,汤楚楚懒得关心这些。

  她正要到院中忙事,刘大婶又扯住她:“狗儿娘,能问你个事不?就是你弟弟,天天都给宝儿他们讲课认字对吧。

  我可不可以让小鱼儿一块听听......你不用担心,我拿束脩的......”

  刚好汤程羽在院中喂狗崽子。

  汤楚楚便喊他过来,笑问,道:“小鱼儿娘,这你得问他,我没法做他的主。”

  刘婶立刻又将话问了一轮,汤程羽点了点头:“拿凳子来听课就行,没事。”

  “这谷子没得收,我们家余粮不多,鸭子也未生着蛋。”

  刘大婶有点尴尬:“我喊小鱼儿爹多给些柴火付束脩费行不?”

  汤程羽都未顾得上说不用。

  门前又来人了,是邓老太太,七八十了,一头的白发,路走得还挺稳。

  邓老太太取出小布袋,倒出近三十枚铜板,塞到汤程羽手中:“街上束脩费太贵,得一两白银每月,老太太我拿不出。

  我没太大要求,让小猫识得些字就可以,铜板给了你,等下我让小猫一块来学。”

  邓老太太讲完转身走了。

  刘大婶转头到自家院中担了四捆干柴,丢给汤楚楚,担心他们不收,丢完跑了。

  汤楚楚看手中的铜板,又看了地上的四捆柴火,他突然想到幼时,在汤洼村老先生那读书。

  村中许多人家送娃儿去老先生那学习,老先生从未收过村民的束脩费,可村民全都从家中拿东西给他。

  柴火,土布,鸡鸭蛋,小米,玉米面,野菜......

  老先生正是靠这些村民给的东西,支撑着把私塾给办了,还办了那么多年。

  现在老先生年纪大了,老先生的儿子接了他的活,接着传承下去。

继续阅读:第106章 喝酒说心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村妇,带着拖油瓶逆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