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凉粉嘞,那可是清凉爽口的凉粉哟!”
“免费试吃啦,数量不多,先到的客人先尝到哈!”
此时,一群男人正热火朝天地干着手中的活。
突然,一阵吆喝声打破了这份劳作的闷热,他们下意识地转过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见一村妇和两个小家伙,正专心致志地在卖着东西。
那群汉子就听到“免费”二字。
其中,靠得最近的四五个二十来岁的小伙,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朝着那边的小摊位走了过来。
汤楚楚笑笑,说道:“冰冰凉凉的凉粉儿!免费品尝份数有限,仅仅只有十份哟!先到先得,动作慢了可就没了!”
十个漂亮的小碗,就像十个乖巧的精灵,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
每个小碗里都躺着一块凉粉,那凉粉,亮晶晶的,活脱脱就像一颗块晶莹剔透的宝石。
呈果冻状,仿佛随时都会从碗里蹦出来,挠得人心里痒痒的,让人看着就忍不住流口水,那垂涎欲滴的感觉简直要失控!
几个汉子,那架势就跟饥荒多年见到食物似的,拿起碗就“咕噜咕噜”往下灌,连味都顾不上尝。
但那冰爽的感觉倒是一点没含糊,就像一群小冰战士,排着队从嘴唇一路打到心脏,整个心尖都被这凉意给占领!
汤楚楚十分有眼力劲儿:“两个铜板一碗,小哥哥们来一碗不?”
最前方的男子从袖兜取出两文钱,丢过去:“快快,给我来一碗。”
“好嘞......”
汤楚楚收起铜钱。
汤大柱已经盛好,她拿过碗,眯着眼笑问:“小哥喜甜口的还中酸口的?”
男人说要甜口的,汤楚楚就打了一满勺糖水,放上勺子,递给男人。
那男人急不可耐地灌了一大半进肚子里,人都像活过来了一样,没忍住,赞道:“呀,真舒服,一碗下去凉了个透彻,太爽了,婶,你们明儿可得接着来呀......”
很快疯狂售卖模式开启:一碗,两碗,三碗,四碗,五碗.......
在这边干活的有四十二人,就能卖出了三十五碗凉粉。
还有七个人,估计经济实力不允许,明明眼馋,可还是咬着牙、憋着劲儿硬是没凑过来。
汤楚楚望了一眼还有百来碗的凉粉,这地方不能守了,再守也没用,得挪地。
她在想,哪里做工人多。
汤大柱和汤二牛兴奋地在那数着铜板。
汤大柱眼都瞪大了:“共有七十七枚铜板,大姐啊,挣得也太多了呀。”
汤二牛不可思议道:“给你扛货,一日就得二十枚铜板,卖凉粉,就有七十四枚,咱要成大财主了呀!”
汤楚楚:......
这两家伙,总是这种白痴样,愁人!
她失笑道:“凉粉中,光红糖就买了三十文,瓷碗就买了二十五文,才刚拿回本,激动啥呀激动?”
汤大柱和汤二牛,本激动到找不着北的脸,立刻僵住。
二人又在那里掰手指和脚指头,看看怎样才算成大财主,掰来掰去怎么都掰不清楚。
汤楚楚吩咐二人收了东西:“走吧,先把肚子填饱,再去其他地方。”
汤大柱和汤二牛担起东西,跟在她的后边。
虽说许多人都回家了,但街道两旁依然还卖着不少吃食。
汤楚楚带两个弟弟到一家面摊坐好。
汤二牛立刻扯住她的衣角:“大姐,我吃个馒头应付一下就行......”
馒头只要两个铜板,面可就贵太多了,得十枚铜板才得一碗面,五碗凉粉才抵得一碗面钱。
汤大柱激烈地摇着脑袋:“大姐,我不饿,我等晚上回家再吃,雨竹在家应该做了吃食......”
“别啰嗦,坐下。”
汤楚楚真为这两个憨憨的弟弟头疼:“把肚子填饱了,才能有劲做活,凉粉都没卖完呢,吃吧。”
汤大柱和汤二牛这才局促地坐在桌前。
没一会儿,老板就利落地端上了三碗面。
那面香悠悠地飘散开来,直往人鼻子里钻。
汤二牛的腮帮子不自觉地跟着嚼动起来,口水瞬间不受控制地汩汩流出,顺着下巴吧嗒吧嗒地打在桌子上。
他机警地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偷偷忙不迭地用袖子胡乱一抹,将那一片湿渍迅速擦了个干净。
汤楚楚无语,一声令下:“开吃。”
汤大柱和汤二牛低着脑袋迫不及待地开始吃起面来。
两人吃面那叫一个凶猛,宛如饿狼一般,一筷接一筷,风卷残云般地将面条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眨眼间,碗里的面便吃得只剩下光溜溜的碗底,连那原本浓郁的汤汁也被他们一吸而尽,干净得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
眼前的这一幕,让汤楚楚都想钻地缝,她微微别过头去,转而和面摊老板聊了起来:
“大哥,我想问问你呀,咱五南镇上有没有学堂呀?”
“咱五南镇,致远学舍算是规模最大的,里面有老秀才进行教学。但他年纪实在是太大了,有时候脑子不太灵光,好多事儿都记不太清楚啦。”
老板一边说着,一边压低了声音,仿佛怕被别人听见似的:“现在咱们镇好多孩子去邻镇江头镇去念书咯。江头镇那个学堂,是举人负责教学,在那儿读书,将来更有希望呢。”
她在心里打算了一番,接着道:“从咱们五南镇到江头镇需要多长时间呀?”
“不算远,只需要走一柱香就能到。”
汤楚楚给那老板致谢,付完饭钱,带两弟弟去江头镇。
此时正是正午,街口没见牛车,姐弟三人徒步前往,大概半个中,才走到了江头镇门处。
汤楚楚仅仅扫一眼,便隐隐觉得,江头镇相较于五南镇,经济各方面都好许多。
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一条宽阔的大河静静地流淌在城边,河道上,零星点缀着几艘船只,在水面上缓缓移动。
程弯弯觉得,码头处人气应该会更加旺盛,场面也会更加热闹吧。
五南镇早市刚刚结束,街道上便渐渐安静下来,行人寥寥无几。
然而,此时的江头镇却依旧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汤大柱和汤二牛不停地左顾右盼,眼睛都快忙不过来了。
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江头镇,这里的一切对他们而言都是那么新鲜稀奇,仿佛每一样东西都在吸引着他们的目光。
汤楚楚和两个弟弟,缓缓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头。
走着走着,她下意识地朝粮店的方向瞥了一眼。
粮店的牌子上都标着价格,江头镇的粮食价格着实也不低。
那小黄米的价格竟然涨到了十二文钱,而平日里常见的大白米和白面,却连个影子都没看到。
估计是粮店老板心里清楚,像他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这些粮食,所以干脆就不拿出来售卖了。
她不经意间一转头,目光便落在了粮店门口。
那里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妇人,趴跪着,身旁,跪着一个皮包骨头的小姑娘,看上去大约五六岁的模样。
妇人的眼眶中泪水夺眶而出,止不住地顺着脸颊滑落。她带着满心的悲戚与无奈,声音带着一丝哭腔说道:
“家中已经没粮!这日子实在是没法过下去了呀。照这样下去,娃儿们一个个都得饿死!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把这孩子送了人。只要三钱,求求各位好心人,把孩子带走吧……”
汤楚楚的内心此刻犹如被无数细密的丝线缠绕,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纠结成一团,那复杂的感觉简直要将她整个人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