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躲无可躲 无需再躲
开心的云2023-11-24 10:562,679

   林箬不知道自己几点睡的,只是一大早醒的时候,发现脑袋嗡嗡疼,梦里那个人的身影始终不散,一会是在雪山下,一会在图书馆,一会在火车站,一会又从玄都到了都昌,反正是一刻不得消停,那双桃花眼就一直盯着,梦里的林箬躲无可躲,正想着瞪回去,就醒了。

   “梦里也赢不了他,真服气。”站在镜子前面,林箬看着自己的黑眼圈,果断地拿出粉饼多铺了两层,想了想又拿出口红,涂了个女王色。

   刚进餐厅,就和江浩打了个照面,那人倒是好像没受任何影响,吃得斯文无比,看见她进来,还皱了下眉头,不错,也就一下,但林箬清楚地捕捉到了,心想,“皱什么皱,就是给你看的,吓不死你。”边想边恨恨地瞪了一眼,心想,梦里做不成,现实中更不能输了气势。

   江浩原本看见林箬那涂得面目全非的脸,恨不得拿张纸巾给她全擦了,什么鬼样子,惨白惨白的,直到看见她瞪人,才觉得那灵动又回来几分,忍不住转头朝着窗外笑了笑,“看来也不是没效果,吓一吓,才有点生气”,免得一口一个江处长,一副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模样,让人无端地生闷气。

   林箬完全没时间去关注江浩的想法,右侧脑科一抽一抽的疼,弄的人烦乱不堪,怕一会晕车又不敢吃太多,拿了一个鸡蛋端了一碗粥就找了个座位坐下,还没开吃,电视台的汪文可就坐了过来,“哟,今天是烈焰红唇啊?果然是高升的人,气场就是不一样。”

   “娘娘腔。”林箬腹诽,漠视汪文可的存在。电视台1000多口人,林箬呆了3年多,认识的常打交道的也不过20来个,和汪文可连熟悉的同事都算不上,还是借调到宣教处有几次活动才碰上。她知道自己从电视台借调,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本来眼红的嫉妒的就不少,加上那些恨不得用唾沫星子淹死她的,那些推波助澜的,就更让背后有无数流言蜚语了。这个汪文可不知道听说的是哪一段,一贯的见了她就阴阳怪气。她从来不以电视台的人自居,也毫不在乎。反正现在人不在台里,这些人和事都伤不到她,至于以后,那等以后再说。

   谁也没法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过好眼下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林箬给自己的忠告。五年前,回到都昌的时候,考进电视台,家里恨不得给她放鞭炮摆酒庆贺,她自己也一度以为是苦尽甘来,终于有了安身立命的可能,谁曾想,不过半年,就被里面明着暗着的规则整得人不人鬼不鬼。学校里学习的那些之乎者也,派不上用场,你往后退,有的是人赶上来踩你,你往前走,那就得先舍得把自己剐了,重塑。那时候,汪文可这些人在哪里?不知道在角落里看热闹,还是跃跃欲试等着落井下石呢。既然如此,和这样的人有什么好说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也无须多言。多说一句,都是对自己的不忠。

   “我吃完了,先走了。”林箬喝完粥,打了个招呼就离开。话可以不接,面子上的功夫得到位,这就足够气死这群人的了。林箬也不是白白把自己剐了一遍,这些膈应人的本事,用得越发娴熟。

   坐在车上,林箬看了一遍行程,又是5处采访,行程够紧的,拿出药就着水送下,眯起眼,抓紧能用的每一秒让自己舒服点。但做一场活动的服务方,实在是很难得到片刻闲暇。

   不一会就听到群里消息声起,林箬打开,看见有的记者询问行程安排,明明活动手册都下发下去了,行程写得明明白白,可有些人就是看不见。林箬只好把行程在群里又发了一遍,加上消息:请大家阅知活动手册,提前了解相关内容,以便做好相关采访报道。后面回复一群“收到”。

   林箬关上手机,又看了看时间。距离出发还有十分钟,不过,领导们都已就位了,记者还差几个。这时候,林箬特别希望没来的那几位都是老油条,尽管这个词如今被用得贬义十足,但林箬却知道,媒体里的老油条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分寸。老油条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的,活可能不出彩,但是一定不出错,事办得可能不是尽心,但一定没大的纰漏。就比如上车时间,老油条可能拖拖拉拉,不紧不慢,但一定不会迟到。但是,那些年轻的就不一定了。

   不是林箬有什么年龄歧视,着实是现在的许多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从业人员,年纪轻轻但是谱却极大,说的好听点叫比较自我,说的难听那就是没规矩。一项活动要是出发晚点,那很可能后续行程都被拖延,结果就是,要么压缩采访,要么到晚上全部延迟,更要命的是,不同的采访点有不同的接待方,人家都是按照行程表达时间等着接待的,一旦变动,那就是连锁反应,林箬得打无数个电话沟通调整。有的新记者,晚上熬夜,早上不起,成了习惯,参加活动也不听安排,起得晚了,再拖拉,那就要命。

   林箬知道自己今天状态不佳,所以一直给自己暗示,平心静气。可眼看着出发时间已经晚了5分钟了,还有一个记者没到,打了电话也不接。林箬就忍不住在心里划圈圈。

   终于,快十分钟了,人姗姗来迟。态度倒是装得不错,“不好意思,昨天剪辑弄得有点晚,不好意思。”多么敬业的理由。林箬没接话,转头和司机说,“师傅,人齐了,咱走吧,您知道地点吧?需要我导航吗?”“不用,我导上了。”

   林箬回了句,“好。”又编了段话发在群里:今天行程比较紧,请大家一定安排好时间,咱们尽量按照行程来,有什么情况随时沟通,保持手机畅通,辛苦各位!

   不软不硬,点到即可。该说的要说,却也不能点到脸上。这是林箬浸染了5年多被训练出来的话术素养。说到底,一个记者,特别是一个没什么规矩的记者,作为主管部门,叨叨两句尚且无妨。可,谁知道,这个记者背后是谁呢?哪家媒体里的哪个大人物的亲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林箬懒得去招惹。不过,要是不给点话敲打敲打,也对不起她打了三通电话的为难。

   好在上午的采访相对顺利,路程虽然远,但胜在路况极好,林箬吃了药,居然安安稳稳睡了一觉。醒来,觉得肚子上的暖宝贴似乎失了效用,凉了之后下坠感就明显,让人难受。林箬便没有跟着大部队,自己去洗手间重新换了暖宝贴,重新回到车上。

   过了一会,大部队回来了。林箬清点人数,便赶往下一个点。

   林箬本想着在车上待会,却听见汪文可贱兮兮地说,“林处,我看这里采访时间比较短,能不能联系一下要点资料片?”当着人群膈应她,这是记着早上的仇呢。林箬回了句,“行啊,你到点上看看,他们的负责人都在,正好联系好,免得后期不好找。”

   她才不怕,若是一起的同事,自然有她跑腿的,现在她是组织者,别的不说,代表着宣教处的面子,安排她干活,也得看那江大处长愿不愿意。宣传部门的护短那是出了名的。更何况,这样的活动,早就将相关负责人、资料都在现场配备齐整了,作为媒体记者,当面采访,留好联络方式,以备后期补充采访,都是分内之事。居然拿这种无厘头要求膈应她,简直愚蠢得可笑。

   果然,没有一个记者接话。汪文可悻悻地跟着队伍走了。这么一弄,林箬倒也不好待在车上了,采访是记者的事,可服务领导是她的分内事。想到这,林箬硬着头皮往前走,快步赶到了江浩身后。

  

继续阅读:13.西红柿鸡蛋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不畏来者吾不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