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颔首。
“宋某自然会给大家一个交代。二位还是先起来说话。文茵,你刚才也有查看,说说有何发现。”
“是,宪司。门栓虽然被擦试过,但是木头缝隙里还是发现了血迹。灶台处也有血迹,此外独轮车上有不属于此处的草叶和泥土,并且隐约可看到通向外面的印记。堂屋内有打斗痕迹,有新鲜血迹,窗口以及窗外泥土都有脚印,你看看我写的还有何遗漏。尸体的情况就请宪司口述,我来记录。”
韩北川这才仔细观察李文茵,他没想到一个姑娘竟然如此干练,处变不惊,沉稳有度,和他以往见过的女子都不一样。
余嫃看黄平夫妇实在可怜,便与他们聊起天来。
“大哥大嫂,你们怎么这么实在,就说他们三弟自行离开不就好了?”
黄平道:“恩人,我们就是这么说的啊……可是……”
“江湖上的人都有切口,他们是三兄弟,彼此联系自然不为外人所知,如何骗得过呢?亏你还是余大侠的女儿。”韩北川解释道。
余嫃尴尬道:“那不是……我后来一直跟着义兄混啊,便是义兄教得不好。”
宋慈这边交代妥当,听他们聊天觉得有趣,也笑道:“可见你义兄疼你。”
宋慈也就随口一说,说完就继续忙案子了,没看到余嫃微微愣了一下,然后垂下了目光。
“事实清晰,本官便在这里将案件了结,死者确为黄平所杀。”宋慈宣布。
余嫃忙问:“宋提刑,杀了恶人不要偿命吧?”
宋慈示意余嫃稍安勿躁。
“宋某恬为一方提刑,自当维护百姓周全,维护国家法度。的确,大宋律法,杀人偿命,但法律的根本目的是惩恶扬善。方才我看到死者认出此人是号称’北山三枭’中的楚虎,与其两名结义兄弟在其他州府作恶多端,身背数条人命,早在通缉之列。如今他先起邪念,自招杀祸,所以张三夫妇不算有罪,并且杀贼有功,官府不但不会惩罚,还会予以表彰!”
黄平夫妇听完先是震惊,相互看着仿佛在确认是否是真的,然后竟跪在地上喜极而泣,还要给宋慈磕头,道:“感谢宋提刑,提刑相公真是为我等百姓做主的青天大老爷!”
宋慈赶忙上前扶起二人:“使不得,宋某职责所在,份所当为。只是我不得不说贵兄几句,心善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要被恶人所利用,反而祸及自身;再有,这样实属正当防卫,好在你们没有受伤太重,这是你们运气好,但他人不可效仿,应以保全性命为上;最后,最要紧的,是及时通报官府,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相信国家律法。”
夫妇二人点头称诺。
韩北川看到如今若有所思,从到达韵州后所见所闻,他人口中的宋慈,到余嫃口中的宋慈,再到亲眼所见,对宋慈不免几分改观,但想到灭门之仇,也只能叹一句,此仇不共戴天。他暗暗下定了决心,抬起头来时已然面露微笑。
“早听闻宋慈宋提刑鼎鼎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要紧的是还有一颗仁心,使人佩服,前面是我误会你了。”韩北川抱拳行礼。
宋慈见他如此郑重其事,笑道:“贤弟你也别这么说,倒是你这性格豪爽侠义,少年英杰,为兄才敬佩呢。”
程剑秋一旁侧头对李文茵说:“难得看到老大与人如此投缘。”
宋慈见人全了,说:“忘记介绍,这位是府上捕快,程剑秋,这位是我义妹,李文茵,也是府中书吏。这位是韩舆韩少侠,这位余嫃姑娘是韩少侠义妹,也是豪侠余正锋之女。”
程剑秋早听闻余正锋大名,忙道久仰久仰,四人相互见礼。
李文茵道:“鲜少见到义兄如此开怀,想必是与韩少侠投契。何妨邀请他们来府上做客呢?”
此语正中韩北川下怀,余嫃却犹豫道:“这样……会不会太打扰了,宋大官人毕竟是提刑……”
宋慈道:“文茵提醒的好,我也真的很少遇到有趣的人,你们两位能到我府上,便是我的荣幸,重英你意下如何?”
“好啊。”韩北川欣然同意,何妨先与宋慈成为“朋友”呢。
===================
夜来风凉,忙碌了一天,宋慈在库房整理卷宗。
“他们兄妹都安顿好了?”
李文茵:“安顿好了。”
宋慈笑道:“你今日倒是话多起来了,是不是多了个妹妹作伴,心情也好了?”
李文茵略一停顿,说:“义兄说笑了。”
“为兄可没说笑,以往你是最细心的,怎么今日都没问他们二人便邀请了来?当然,我也有此意。”
李文茵一惊,道:“是了,义兄不说我还没想到。他们二人什么底细,可靠吗?我看他们都是会武艺的,兄长……我是不是坏事了?要不喊关捕头来?”
“你看,我一说你就又回去了,你就是太自苦了,以后要开心点。我们是真的投契,你放心吧,他们不是坏人,这点我自认还是看得准的。余嫃是江湖豪侠之女,性情豪爽心无城府,在外游历被韩北川所救,便结为异姓兄妹,一路游历到这边。倒是这个韩舆,不简单。”
“有何不简单?”
“韩舆这个人……心思肯定是正的,只是……”
宋慈想起韩北川激动时的情景,到底没有说出来,只道,“毕竟少年心性,厌恶被误会,可见性格黑白分明;一番行动做派,可以看出他家境殷实;且对兵器与马匹极为熟悉,让我有种训练有素之感,不似普通的江湖儿女。尤其是他的佩刀是一柄苗刀,民间难得一见。他说自己的事很少,说是谁家的公子外出历练吧,偏偏此人身上还没有纨绔之气……”
“看来义兄对此人评价颇高。”李文茵转而又似想到什么。
“义兄,你提到江湖我倒想起来,十几天前袭击轿辇的两名匪徒,很可能就是’二枭’,我们去现场查看过,目击者的描述与巴海、王九的特征很像。”
“你办事我放心,记录好就可以。洪元吉的事我并没忘,此案怪就怪在洪元吉的妻儿对其死亡的态度……他与袁文畴都是博安西塘村人,巡查各处官员本就是我的职责,所以本就计划去西塘村一趟,定能有所斩获。如今这’北山三枭’中楚虎已死,必得先抓住逃窜在外的二枭我才放心。”
=====================
清早,提刑司的轿子来到黄平家门口,为了保护黄平夫妇,提刑司安排了四名差役守着,如今看到自己衙门的轿子来了,上前来接,李文茵从轿中出来,道了声辛苦,便在院外大声问:“黄平大哥在家吗?”
黄平夫妇听见来人开门迎接,将李文茵并随她一起来的四名差役请进了小院。
李文茵又继续说:“大哥大嫂,你们昨日受惊了,宪司说过,你们有功该赏,今日差我来便是送奖赏的,也好表彰二位的事迹。”
黄平有些为难道:“哎呀李姑娘,这可使不得,莫声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