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河道口遇冤案
大江东2025-07-02 20:262,052

顾鼎臣等着章訢讲清楚这卢家兄弟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章訢还没来得及说,这谢迁就派人将顾鼎臣叫了过去。

  顾鼎臣和章訢来到这谢迁的办公室,只听谢迁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颇为无奈的说道:“这河道衙门最近收的几个灾民,虽然时老板介绍来的不错,可官司缠身,你有空走一趟吧。”

  “官司缠身?”

  顾鼎臣更纳闷,不过是一个灾民,哪里来的本事让这谢迁头疼呢。

  “有空去看看老吴,就是当初我带你看的老兵,似乎老吴生了重病。”谢迁低下头,轻声说道。

  “好的,谢大人。”

  不过是几句话的功夫,顾鼎臣和章訢便旋踵离去,留下谢迁一个人在办公室内。

  李东阳从帘子后面走出来,“你打算让顾鼎臣和章訢去直面危险?”

  “章大人希望年轻人多历练,再说了,这件事跟卢家兄弟有关,我们要想找到他们的账本,还要靠这两个小子的横冲直闯,有时候,莽撞不是坏事。”

  谢迁笑起来,看向自己多年的老哥们。

  “这倒是,只是这卢锦着实狡猾,最近总是将灾民挑到三司衙门,这文林也是忙得焦头烂额,最近都跟我借调人手了。看来这应天府的水要越来越浑了。”

  李东阳轻叹一声,想起陛下就要去凤阳皇陵,眉头紧紧的皱起来,不会真的有什么大事情发生吧?

  “放心,有尚铭和怀恩在,不会有什么大事情发生,倒是我们的鱼钩该放饵料了,毕竟这河道衙门的银子丢失了这么久,总该有点消息,不是吗?”

  谢迁将手里的信件递给李东阳,李东阳拿起来,仔仔细细阅读上面的内容。

  “我跟陛下去凤阳皇陵的时间,你照着这个事情做吧,刘健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李东阳拍拍自己多年好友的肩膀,“希望这一次能够尽可能的扫除奸佞,还我大明朝清净。”

  “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谢迁笑起来。

  国子监之内,章懋皱眉看着自己面前老神在在的老伙计怀恩,“怀公公,你也要去凤阳皇陵?”

  “是啊,陛下明着是贬斥我去凤阳皇陵,实则让我去看看这凤阳皇陵的旧事,毕竟费淮他们在凤阳皇陵做了手脚。”怀恩放下手里的茶杯,叹息一声。

  “陛下私服去凤阳皇陵,我这心还是有所不安,你确定尚铭准备好了一切?”章懋轻声询问怀恩,他的眼皮老是跳起来,总感觉有什么大事情即将发生。

  “这你放心,尚铭还是知道分寸的,再说我已经安排汪直提前去凤阳皇陵了,这一路上一定是安全的。”怀恩笑着看章懋,“倒是你,最近国子监的贡生借调频繁,文林那边有事官司较多,你可要费费心了。”

  “这燕王府里出来的旧臣后代,真的越发猖狂,他们一点也不为大明着想,总想着弄点事情。”章懋无奈的叹息一声,“我最近已经在通知顺天府国子监了,希望两府国子监联手将贡生调给应天府的三司。”

  “也许是杨继宗和周洪谟的事情有所美目了,这帮人急了。不过,急了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至少可以顺藤摸瓜。”怀恩站起身来,拂尘一扬。

  “我会尽可能的保证这应天府的安全,怀公公,你也要保重,我备好了一壶好酒埋在这外面的树下,等你回来,好酒待你。”

  章懋望着怀恩,少年时期与怀恩相识,那个时候他对怀恩的印象不过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内臣,那个时候的章懋还是意气风发,对于内臣并不是多么的尊敬。

  直到怀恩深夜来找他和其他几个重臣,当时他才知道原来怀恩与马宝太监一样,是一心为大明着想的好太监。

  也正因为怀恩对于大明朝的忠心,才保住了时年不过六岁的朱祐樘的性命。

  那一年,章懋正是开始明白有时候有一个好的内臣,对于他们这些内阁重臣而言,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后来万贵妃一手遮天,在顺天府掀起腥风骇浪,依旧是怀恩,正是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才保住了王恕、章懋、刘大夏、白昂、杨继宗、周洪谟等人的性命,也是汪直和怀恩内外配合才让章懋等人顺利致仕,让刘大夏等人顺利出京。

  也正因为数次生死大事是怀恩和汪直的相助,再加上王恕、杨继宗清流一派的坚持正义,才有了成化朝末期那点点光明,也才有了弘治朝即将迎来的振兴曙光。

  无论是章懋还是王恕,不管是杨继宗还是刘大夏,他们都是希望大明朝再次强盛的忠臣,而怀恩和汪直也是希望大明朝再次兴盛的内臣。

  这一内一外,有时候就是因为默契十足,又因为忠肝义胆,才让大明朝的朝臣各个有骨气。

  大明朝,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才能得以实施。

  如今要跟老朋友怀恩分别,说实话,章懋真的担心自己的不安会演变成为危机。

  “你放心,我一定喝的了你的酒。”

  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相视而笑。

  另外一边,顾鼎臣和章訢来到三司之内,正好看到文徵明正在抄录状纸的关键内容。

  听到脚步声,文徵明抬起头,“你们怎么来了?”

  “谢大人说河道衙门招募的一些灾民有官司,让我们来看看。”顾鼎臣走近文徵明的书案,看着上面的内容,眉头紧紧的皱起来。

  “这老吴也来状告了?怎么还是状告的卢堤啊?”章訢讶异的看着文徵明。

  文徵明放下笔,那日见过章訢之后,文徵明又跟自己的父亲彻夜长谈,终于明白自己到底该学习什么。

  也正因为,文徵明意识到了以前自己思维的偏颇,他才决定来三司誊抄状纸,既是学习如何主持公道,又是去看看民间不平事,好明辨是非曲直,为百姓申冤,为大明立公信。

  “老吴是军营之人,从顺天府来到应天府后,本该归应天府管,奈何卢堤就是扣押老吴的兵饷不给。”文徵明皱起眉,指着自己的状纸,“我也是在想办法帮老吴讨回兵饷。”

继续阅读:第八十四章:事情始末如何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运河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