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天气越来越冷了,也不知为何,从弘治九年起,每每过了中秋之后,气温就陡然转寒,以至于秋不似秋,冬不甚冬,此等严寒,粮食减产也倒罢了,更可怜的是百姓们家中并无过多蔽体之物,甚至还有流民露宿街头,这么多的黎民百姓,朝廷纵使是有心帮扶,也是无力回天吧!”
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叹了口气,一想到还有百姓在街头饱受严寒,看着面前的炭火就是一阵心烦,竟也顾不得御前礼数,将手中的茶盏直接翻了过来,把这供众人取暖的炭火给浇灭了。
顿时,一股若有若无的寒意袭了过来,朱厚照打了个寒颤,也不敢说什么。
自从刘健走后,朝中就只剩下李东阳和王鳌两位教过自己读书的老师傅了,一想起当年在詹事府的日子,对于自己的恩师,朱厚照向来都是包容顺从的。
谢迁和焦芳也是叹了口气,李公说的没错,长此以往,无论是对民还是对国,那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倒是一旁的刘瑾打了个喷嚏,愤愤地看了李东阳一眼,心想着你这老匹夫可知道今年的炭多少钱一斤,你说灭就灭了,实在是败家!
但一想到自己家中那个花了六万两买荒地的败家玩意,刘瑾又乖乖地闭上了嘴巴。
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刘瑾,从内帑里拿一万两银子出来,专门购置木炭,帮扶京师百姓吧。”
朱厚照垂着头,显得有些落寞。
自己身为天子,何尝又不希望自己的黎民百姓可以吃饱穿暖的,何尝又不想拿出几百万两银子来赈济百姓呢?可一想到自己内帑的那点家底,也只能无奈的垂着头不想多言。
听了陛下的话,李东阳的眼角竟然有些湿润,陛下长大了啊,没有辜负自己的谆谆教诲,已经开始会体恤百姓,朝着圣君的方向转变了。
……
“少爷,少爷,发达了,发达了!”姚开亨一进家门就狂奔了进去,来到自己的地盘,再也没必要压抑心中的喜悦了。
谁料迎接他的不是少爷和蔼的面孔,反倒是重重的一脚将姚开亨直接踹翻在地。
“狗一样的东西,大呼小叫个什么?要是吵到了本少爷的三位高徒读书,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姚开亨有些委屈:“少爷,我是来给您送煤的,这天寒地冻的,老奴怕您受冻,特地从西山送了两车煤矿来供您取暖。”
刘然一听,立马将目光放在了后头的几个大箱子上,姚开亨这狗东西实在人啊,自己刚刚还因为今天炭价高舍不得多弄几盆炭火,你转眼就送来了这么一大堆煤炭,不错,真不错。
小千岁也没多想,只是让人再去给自己的三位弟子加点炭火,别让他们受凉了,毕竟三人身上可是还承载着自己的几万两银子呢。
招呼着小厮提来了火盆,火盆里的柴薪已经点燃,冒着滋滋的热气。
姚开亨一脸讨好的看着小千岁,亲自动手去拿了几块神奇煤矿就要加到火盆之中,结果又被刘然狠狠一脚踹翻在地。
姚开亨真的想不通了,小千岁打我也就罢了,你刘然虽说是府上的管事,但我姚开亨还真怕了你不成?
正要开口,只见刘然插着腰对着自己走了过来,龇牙咧嘴地说道:“你这狗东西,莫不是想谋害我们不成?你自己看看你送来的是什么,这是煤,不是炭!”
一下子,整个厅内的人都不自觉的后退了几步,屏住了呼吸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被这烟气进入了自己的体内。
烧煤取暖,形同于自杀,给人送煤,无异于谋财害命!
谈志强也反应过来了,开口正待要骂一骂这该死的狗东西,姚开亨却捂着左脸有些贱贱的笑了起来。
“少爷,刘管事,莫要担心,莫要担心!我姚开亨又怎会不知道煤不能用于取暖,但这些煤矿可不一般,燃烧起来并不会生出烟气,自然也不存在毒害。”
“您们看看,那哪里有烟?”
这么一说,众人定睛一看,死死的盯着那火盆,果然,这煤已经烧的通红,连带着屋内也变得温暖起来,却不见有半点的浓烟生出,仅仅只是些许白气飘了出来。
再用鼻子闻一闻,好像还真没有什么刺鼻的味道。
姚开亨也站了起来,一脸得意的站在火盆前,等着这群土包子震惊完了夸耀自己。
谁料还不等小千岁开口,又是狠狠地一记耳光打在了自己的脸上,刘然这下子是真的气急败坏了,恶狠狠地瞪着姚开亨。
“你这该死的狗东西,刘公公信任你,将府上的生意产业交给你打理,你却如此铺张浪费,购买如此昂贵之物,我看你是吃了猪油蒙了心,该打!”
姚开亨是真的被打怕了,生怕自己解释晚了又挨打,刘然这狗东西真的是人狠话不多,不问清楚原由就是一阵劈头盖脸。
“错了错了,这东西不花钱,是西山的佃户们开采燧石的时候无意中挖出来的,一分钱都不花!”
话音刚落,小千岁突然激动起来,无烟煤,这就是无烟煤啊!最重要的是,这是西山产出的无烟煤,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如此成本低廉的取暖材料,只要一上市供应,那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啊!
“这玩意开采出来的多不多?难不难开采?”
“回少爷的话,我们挖燧石挖了三天,燧石的影子没见到,可是一锄头下去,这煤矿却是多的要命,起初老奴有眼无珠,还将此等宝贝堆在了一边,实在是惭愧啊!”
听了姚开亨的话,小千岁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西山无烟煤储备量大,二是矿层浅,易开采。
再通过谈氏物理辩证法,进而可以推断出自己真的要发达了。
物以稀为贵,但也要看是什么物品,在冬天,尤其是这样寒冷的冬天,煤炭简直就是生活必须品,只要有条件,家家户户都愿意购置一些。
可此前因为煤炭价格过于昂贵,仅仅只有那些高门大户能够消耗得起,所以市场需求并不是很广泛。
但自己在西山的无烟煤,不但成本低廉,仅仅是付出一些人力去开采,而且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几乎没有什么运输成本。由此一来,自己就可以将出售价格进行极大的压缩,直到普通的百姓也可以消耗得起。
这倒不是说小千岁菩萨心肠,放着利润不要,非要兼济天下,免得百姓们挨饿受冻,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利字罢了。
试问这天底下达官贵人有多少,穷苦百姓又有多少?撑死了也就是一比一万的比例,你是想用较高的价格获取短期的利润,还是想用较低的价格开拓广大的市场,达成薄利多销赚大钱的目的呢?
这么一对比,已经不难抉择了。
“将那箱无烟煤送进宫去给二叔和陛下取取暖,另外你加派人手,大量开采这无烟煤,做好了,本少爷记你的头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