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再见双亲
故右2025-07-28 18:493,559

  那妇人拉着的孩子的手,低下头路过张月君他们二人的时候,眉眼挑起来,眼睛里透着不善的意味。

  看来春华巷里面对他们二人,已经不知道编造出什么新的传言,看这人的神情估计不是什么好话。

  他们二人都不是多在意流言蜚语的性格,并没多给他们分一点的心神,只是如常走着,倒叫那嚼舌头的夫人觉得有几分扫兴。

  陈应手上提着酒坛,张月君抱着为张母新制的衣裳,不疾不徐地走着,到屠户夫妇旧日住着的那间小些的院子。

  此次归来,她们并没有知会二老,毕竟上一次虽送了消息,却叫他们白等一场。这次她们悄悄回来,也算是给他们的一个惊喜。

  小院的门是虚掩着的,并没有关严,张月君并没有直接将门敲响,或者推门而入。只立在门前,从门缝中悄悄看去,她看见屠户坐在院中的长凳上背对着门口,手上也不知在看什么,不说话,背影一动不动。

  张母从屋中绕出来,手上拿着新打的络子和新制的帕子,抚着其中一个帕子上的花纹,念叨着秀才母子走后,这院子里便越发安静下来,显得太过冷清。

  这事张月君知道,那狗秀才蝗灾起之前便已经与张氏姑母一道离开,自栾城回到他家去了。

  盐帮的祸事已经清,也不会有人再去找他,与其在栾城被张屠户压着收拾,自然还是回家对他来说更自在爽利。

  只是院子一安静下来,人便会想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譬如想远行的含君,或是为官事忙的月君夫妇。

  “也不知道月儿他们现在如何?瞧着现在虽然看着安宁,可前些日子总是觉得心里慌张。这两日虽然好些,却也不知怎么了,总是想到她,不会是在江南赈灾的路上出了什么岔子吧。”

  张母将手上拿起一个没打完的络子,在手中打着的,一边坐在张屠户对面,与他絮叨。

  听见张屠户回话才再抬起头来瞧上一眼。

  “陈应那小子心细,何时亏过月儿,他们都有福气着呢,不会出事的。”

  他嘴上说着不会有事,但是身子还是佝偻下来些,将手上擦着的东西拿起来,张月君才看清是之前兄长习练用过的弓箭,后来还在陈应手中待过一阵。

  张母顺势抬起脸来看的时候,却发现门缝那边隐隐约约有一个人影在晃动,便拿上一边放着的帕子,站起身来查看。

  只是走到近前,拉开门来,却发现是自己思念已久的女儿,竟真的就这样站在自己面前。

  现实扯开嘴角笑起来,拉着张月君的手腕,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瞧了一圈,见她毫毛没少,才微微放下信来。

  “你这孩子怎么回来也不说一声,虽没少什么,怎么瞧着却更瘦了许多?”

  张母脸上虽笑,可说起话,却将眉头皱了起来,渐渐红了眼眶,强压着喉头的哽咽,拿手中的帕子蹭了蹭了眼睛。

  张月君这才看清那帕子上绣着的一朵清白的玉兰,一抬眼见张屠户也站起来,立在院中的桌边,瞧着人也瘦了一圈,看得她也略感心酸。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张父张母,如今年纪渐长,本应是儿女绕膝,现在身边却无人陪伴。只偶尔有杨叔父这一老友前来探望,红儿虽照顾尽心,却木讷,偶尔还是会觉得寂寞。

  “你父亲如今已经许久没有再亲自去下面的村子杀牲口,铺子里卖肉的事情也全找了人去做。不知道你们回来,早知今天叫看铺子的刘家小子留下一刀肉来吃。哎呀,你们再待多久?不若再多留几日,与你父亲去乡下买了新的猪来,宰了与你们做些酒食”

  张母将人又从头到脚地摸了一遍,确认是人真的回来了,便开始没有头尾地絮叨,只想着好好招待一番。

  张月君瞧着她的样子虽有些不忍,但还是说出他们只会在栾城停一日,明日晚间便会离开。

  张母闻言,只是撂下手中的事,将将络子放进小筐里,勉强地笑了笑,才垂下头强打着欢喜说着。

  “也好也好,你们现今在朝中事忙,便是见一见,已经是好事了。”

  陈应将手上提着的酒水和衣裳放在一边,与屠户说话,他一向懂得说什么话讨什么人欢心。几句话便叫他们二老的神情,缓和了些。

  张月君也拉着张母去试一试新裁的衣裳,是选的最好的料子,虽然比不上京中贵妇所穿,但是对张某来说已经是极好,既不过分高调,也要比旧衣舒适齐整。

  张母欣喜地的摸着身上的衣料,却也只是挺了一瞬,便又将手按在张月君的手腕上。

  张母还是不舍得的,手指摩挲着她的手腕,眼睛打量着张月君的面容,目光不忍离开半寸,只叫张月君觉得温暖之余,又有几分酸涩。

  因为他们回来的时候,便已经是下午,天色渐晚,出去买菜的红儿也提了买来的东西回来。

  将手里的物件放下,打厨房里出来,才瞧见自屋里走出来的张月君与张母。木讷的脸上也挂上喜色,看一看自己久未见面的小姐,嘴角便也扯开了。

  正待说什么,却发觉身后有声响,她转过头去只见门口呼啦啦的站了三五个人。

  瞧着五大三粗的,尤其是中间那位看着尊贵的男子身后,的两个抱着东西的侍卫,瞧着凶得很。

  定睛再看,却看见其间有两个熟人,正是杨家叔父和杨顺康。

  杨家叔父笑呵呵地从人身后挤进来,他最喜欢凑热闹,听说有好酒,便是本没与他说,也凑上过来吃饭喝酒,自然也是知道自己的老友自然是不会在意自己蹭吃蹭喝。

  至于这个看起来就很是尊贵的男子,虽然杨顺康不说他也猜得出不是凡人,可是无所谓,他才不在乎。

  既然人家自己都想要隐藏自己的身份,那他便把他当做陈应的同僚对待便是,只要不冒犯便好。谨小慎微反而叫人膈应。

  杨家叔父本来就是个疏散爽朗的性子,扣住张屠户的肩膀朗声笑起来,全是把这里当做自己家一样。

  “哈哈哈哈,老大哥老嫂子,这位大人是陈家小子在京城的同僚,我瞧着是个身份尊贵的。人家且不不嫌弃小老儿我聒噪,也拉着我们来凑凑热闹,不得做些好吃的,招待招待啊!”

  也是他们回来的时候巧,刚巧赶上今日中秋,栾城外面虽不比京城热闹,但也是沿街挂灯,家家团圆的。

  赵云轻路上看着喜欢,也买下一盏造型好看的灯笼提在手上。

  他虽然在京城装成一副跋扈纨绔的样子,却是城府最深,最会说话的。

  招呼着两边抱着匣子的手下,将匣子展开,露出里面准备的礼物。

  “伯父伯母,也是来的仓促,便是简单准备了些浅薄的礼物,也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

  赵云轻上前去,将站在张屠户身边的陈应一屁股拱开,凑上去和张屠户说话,杨家叔父便在中间溜缝,接话接的热闹得很。

  杨顺康看着自己叔父凑在怀王身边,说话游刃有余的样子,深刻怀疑叔父就是生晚了,不然他才应该是在官场上当官的。

  只是陈应并不怎么在意,只是提上红儿买回来的菜,到厨房去。

  现在父亲母亲有人陪,便是谁也都不重要,只要张月君在,张父张母便是在意自己的孩子的。

  烟火沉静,没一会厨房中就飘出些许丝丝缕缕的饭香,陈应做饭,红儿沉默地烧火,杨顺康手上择菜,时不时还要瞟一眼那边与长辈相谈甚欢的赵云轻。

  杨顺康实在不怎么会和人打交道,只觉得自己说话的时候时常想不出什么话说,这些人是怎么做到每次与人交流都会有说不完的话呢?

  手里的菜一边择,没一会就弄完了,端着筐子,到一边的水井便将菜洗净,回来的时候便发觉厨房的门口多了一个身影。

  张月君凑上来瞧着陈应在烟火里忙碌的背影,脸上挂着一抹轻笑,脸上的线条都是柔和的,溢着她本人都不曾察觉的温柔。

  若是之前,杨顺康常常觉得陈应总是一厢情愿,总是将嫂嫂照顾得太好太细,但是刚才那一瞬间,忽然觉得,她们之间虽然没有话本子,或者是折子戏里面那样的轰轰烈烈的故事。

  却似乎看起来,比之前在衙门问话的时候,看起来亲近得难舍难分的郑文与路三娘要强上许多。

  他余光一扫,又看见怀王远远地看着这边,身上忽然打了一个激灵。

  这情感什么的真的实在是太复杂,还是不要懂的好,像叔父一样地逍遥着过活,也不失为好选择。

  酒酣饭饱之后,赵云轻不想回邸店,赖着张月君几人,在另一间小院里去。

  趁着天没黑透,赵云轻提出要打算去灯会转上一圈。

  赵云轻花蝴蝶上身,非要换上一身衣裳在走,陈应正好也打算接上屠户夫妇,在这处院门前,一道出发。

  便剩下张月君在门前等,等赵云轻换了一身招摇的红色衣裳出来时,正巧碰上那个胖妇人领着自己儿子,也要去灯会上逛逛。

  见陈应不在,灯笼映下,赵云轻看着虽倜傥,却实在像那种惯常会出去狎女支的纨绔公子哥。

  他身上的料子虽好,但都华贵但低调的样子,这妇人并不太认得,故而也叫这妇人少了些警惕畏惧。

  那胖妇人便捂住那孩子的脸,用大家都听得见的声音说着。

  “也真是不知廉耻,不会是爬不上去,打算走什么旁门左道往上爬吧,还这样明目张胆地站在门前。瞧着不会是连家门都回不去了吧!”

  她的声音尖细不讨喜,但是八卦总是会招人去听,过路人都微微放慢了脚步支起耳朵,像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月君不在意,但是怀王从来不是什么善茬,见着路过的人虽然不说话,但是神色不善,便知道街坊间想来已经有了不少的闲话。

  他便也不打算低调地处置,不然只需要叫身后跟着的护卫将这两人收拾了,轻而易举,却会更加剧传言。

  “这位娘子这么清楚,难道是知道这旁门左道怎样爬?走过路过的,大家都认识吧,不若今日趁着过节热闹,叫这娘子给大家讲讲,这左道,走起来是不是比旁得更顺啊!”

  这条路是两边的巷子往灯会的一个拐角,不少人都会在这边路过。

  赵云轻这么一吆喝,便一下子不少人聚过来,人引人,没一会儿就凑了一圈。

  “大家来听她说得好,本公子高兴便撒些子儿,大家伙觉着,怎么样啊!”

继续阅读:第162章 又是中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著我旧时裳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