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
季筱涼2025-07-02 20:398,620

“啊?哦,是了,二丫头今儿个要回来,听闻还带了那两个外孙子呢!嘿嘿,那,老六家的,我就不在这里碍眼了,这位夫人拿的是你家七丫头亲手刻着的喜柬,可要好好的招待!”

  三婶子絮絮叨叨,一步三回首离开了。

  看那个样子还是很不甘心离开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倒是没有继续厚颜无耻留下来。

  什么姑娘回来了,那都是说辞。

  谁都可以听出来其中的推脱之意。

  “这位夫人就是我家七丫头口中的礼乐有缘之人吧?快请进,请上座,今儿个是我们家七丫头成亲的大喜日子,夫人能够前来已经是格外的给脸面了!”

  眼前的妇人夫君排行为六,所以熟人都是称呼她为老六家的。

  而适才那位就是排行老三,所以她称呼为三婶子。

  其实就是按照孩子的称呼,或者按照夫君的排行称呼,这在村子里都是正常的情况。

  “夫人客气了,既然都说了是缘分,七姑娘热情相邀,本夫人自然是要给她这个体面。”李思仪轻笑一声说,这一次倒是拿下了斗笠。

  露出了一张颠倒众生的脸庞,倒是让眼前的六婶子眼神一亮,惊艳之色不言而喻。

  她想,或许这位夫人的身份比她想的还要显贵。

  有如此气质和容貌的夫人,夫家必定是胤京那边的显贵。

  再看她旁边的丫头,长得也是比礼和府最显贵的伯爵府千金还要有气派。

  且看她的指腹有薄薄的茧子,应该不是练琴所致,而是身手不凡。

  也是,这样容貌的夫人,自然不会随便带一个丫头出门赴宴。

  礼和府虽然是尧景洲府城,且安王府也是坐落在隔壁的凌定府,但安王殿下可不是个好糊弄得主,自达到了封邑,他已经大刀阔斧惩治了不少浑水摸鱼的蛀虫。

  他的威严可是非同寻常,这位可是真的上过战场,身上有着血腥的皇子王爷。

  所以礼和府的治安已经好了很多。

  最主要的还是,安青洲的府城凌定府和尧景洲的府城礼和府竟然一墙之隔。

  对于两个洲来说着实尴尬万分。

  再没有哪两个府城如此有缘分,竟然比邻而居。

  就是方便了李东澜这个封邑皇子了。

  他的安王府刚好就建造在两个府城中间交界之处,所以要说他的安王府处于安青洲的凌定府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要说安王府坐落在礼和府那绝对也挑不出毛病。

  总之,还真的省去了李东澜不少的麻烦。

  两个洲的事务完全可以集中到一起处理,并且从凌定府府衙离开,步行走个一炷香的时间,就能直接到达礼和府的府衙,整个大嵩也就这里独一份了。

  只剩下了个中间的川余洲的府城宿安府,也不敢糊弄李东澜,谁让他别的两个州府直接处理完了呢。

  随时可以坐马车一天的功夫就到达宿安府,若是真的出纰漏,他大可以在宿安府待个三五个月,总能把一切查个水落石出。

  这位可是有兵权啊!

  谁敢招惹?

  何况,都成了人家的封邑,那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如今这位王爷想要做实事,没有想过一手遮天,他们已经算是走了狗屎运,哪里会自寻死路?

  也因此,李东澜的封邑基本上没用三个月,一切就步入了正轨。

  纵然他一切都向李思仪看齐,但凡李思仪命府衙贴出来的告示什么的,李东澜都命人去李思仪的府衙抄录了几份,然后结合了自己的封邑实情,进行酌情删改,在自己封邑府衙告示贴出来新的,都很好滴执行下来。

  如今看来,综合测评,倒是李东澜的封邑之地遥遥领先。

  李思仪的封邑不用说,完全的垫底。

  但她的封邑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已经超越了从前几百倍的增幅,在胤京早就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甚至还有的官员认为是李思仪谎报自己封邑的收成,妄想用夸夸其谈来掩盖自己封邑的贫困。

  还是有几个闲散的官员,有去过属于李思仪封邑管辖的城镇,带回来了很多的稀罕物什,并且还记录在册,佐证了李思仪短短两年时间已经让自己的封邑脱胎换骨了。

  有些底蕴浓厚的贵族酸溜溜地说:“这凤安公主可真够舍得,听闻她自己铺子里赚的银子,还有每年客来聚酒楼的分红,也都眼也不眨的投入了封邑各项花里胡哨的设施……”

  “就是啊,这么多的银子,都可以抵国库两三年的税银了,若是上缴国库,指不定还能给更多赈灾谋福祉……”

  “是吗?本官记得羌国公的夫人嫁妆产业一年就有国库税银七成的银子,怎么不见你如此大度上缴给国库?前两年亏欠了国库十多万的银子,可是一直亏欠了十三年之久,怎么不见你主动归还国库呢?”

  “最后还是要让户部的人催了半个多月,才不甘不愿地一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模样,说是砸锅卖铁凑够了银子!我呸!分明是亏欠了国库的银子,弄得像是陛下向你强征善款一样!”

  首先是敬国公霍炎跳出来,对着那位羌国公好一顿的臭骂。

  紧接着是户部其余官员,一个接一个也跟着呛声。

  就连一向降低存在感,老好人的礼部唐尚书也冲出来,一脸的鄙夷说:“陛下,如秦国公、羌国公这样厚颜无耻的老东西,枉为朝廷命官,不想着痛改前非,弥补从前的罪过,却整日里像个跳梁小丑一样上窜下跳刷存在感,着实让微臣感觉和他们同朝为官为耻,微臣自请外放为官,好过看着他们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

  “陛下,末将也感觉诸位尚书言之有理。末将是个粗鄙之人,只晓得率兵打仗,像是那些个弯弯绕绕的末将愚钝听不懂,不如也让末将去戍守边关,多杀几个厥部鞑虏,也好减少几个虏贼兹扰伤害我大嵩边疆黎明百姓……”

  黎景枫也走出来,一脸的激昂道。

  秦国公呕血。

  他招谁惹谁了?

  自打出了事,他足够低调了,平素没什么大事的时候,都是能装聋作哑就会打瞌睡糊弄过去。

  这分明是羌国公这个老匹夫脑子秀逗了胡言乱语,怎么就也能波及到他头顶来着?

  秦国公气得呕血,他倒是没有责怪敬国公,反而迁怒了羌国公。

  “陛下,老臣已经知错了,为了弥补从前的过错,老臣这两年来已经坚持每个月向城郊的善民堂捐赠了五百两银子,说来惭愧,老臣自己俸禄没那么多,还都多亏了府中女眷的嫁妆铺子每年贴补……”

  秦国公说着话,还象征性扬起了袖子,让自己嗅了嗅呛人的大蒜味,登时被呛得双眼喷出了泪水,鼻涕都跟着不雅地飙飞出来了!

  这会儿他倒是年纪发妻的好了,每天都会在他早朝之前涂抹了蒜汁,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用得上。

  这不,关键时刻,还是蒜汁让他躲过一劫。

  李钦虽然看出来他装蒜,却还是佯装没有看出来,咳嗽一声说:“秦国公都一把年纪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坚持每个月做善事,相信也是真心悔过了。”

  “倒是羌国公是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朕的女儿赚银子很容易,所以想要分一杯羹?”李钦面色一变,那模样太过有威严,吓得前排的官员们一个激灵。

  霍炎则直接一点也不惧怕,接了一句说:“陛下,这羌国公的意思哪里要分一杯羹?”

  羌国公再是愚蠢也听出来了,自己被人挑唆了几句,就无头苍蝇一样不吐不快,反而给自己招致了祸端。

  听到霍炎一番话,立刻小鸡啄米一样点头说:“陛下息怒啊,老臣没有那个意思,就是——”

  “就是想要据为己有,眼红凤安公主脑子里那么多会赚银子的营生而已!”霍炎哼了哼,继续把后面的话给补上了。

  羌国公眼前一黑,恨不能直接厥过去。

  玉清辉嗤笑一声,适时地走过去扶住了羌国公,还借着宽大袖袍的遮掩在他手臂上掐了一把,保证他不会厥过去,冷冷地说:“哟,羌国公三日期才和本官一同得了陛下的恩典,让太医院判亲自给咱们几个老家伙诊了平安脉,您别看比本官年长了五六岁,那身子可是比本官还要硬朗哩!”

  所以说,就不要拿年纪说事,装傻充愣玩晕倒逃避问题了。

  此言一出,一些心里面打着同样的主意,想要盯着李思仪那些铺子的人抖了抖,庆幸自己没有作那只出头鸟。

  好了,这一次试探看出来了。

  陛下对于凤安公主的盛宠,这三五年是不会消散了。

  也不知道凤安公主有什么魔力,不仅仅让陛下没有理由的盛宠信赖,就连同为竞争者的皇族子弟们,一个个也都对她亲昵万分。

  这整个大嵩皇室,除了锦阳公主,怕是没有第二个人想要和李思仪为敌了。

  罢了,从龙之功古往今来就不是那么好相与。

  何况,天子看着一日赛一日的康健,有时候看着比他们这些个年轻了十多岁的人还要健步如飞。

  听闻陛下现在每天早晨还会在演武场待上一个时辰!

  那精力,听闻把几个十三、十五岁的少年皇子们都给比了下去。

  陛下焕发了第二春啊。

  他们这个时候忙着战队,岂不是明摆着告诉陛下,我们就是想要盼着你早日驾薨?

  一想到陛下已经洞悉了他们的暗中筹谋,但凡心底有那么点想法的人,都虎躯一震,不行,不能继续试探君心了。

  不然的话,抄家灭族近在眼前。

  于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一个个都蹦出来,纷纷地指责羌国公。

  愣是把还没能回过神的羌国公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看他们那一个个的嘴脸,险些就要把他狼子野心,其心可诛给贴脸上了。

  羌国公何许人也?

  往上推个三五代,还没有出五服的先辈们,一门出了三个英勇牺牲的将军,四个宰相,还有两个御林军统领,更有一个是皇室暗卫副统领。

  这么牛逼哄哄的底蕴,他怕什么?

  怕个毛线球啊!

  也是因为祖祖辈辈的底蕴深厚,他才会有那个胆色觊觎皇室公主手中的银子。

  但那到底是皇室公主,陛下明摆着不高兴了,他就有贼心没贼胆了。

  架不住同僚一个个他瞧不上眼呀。

  好啊,刚挑唆着让他蹦出来当出头鸟的时候,一个赛一个跟他勾肩搭背,哥俩好的仿佛可以穿同一条裤子。

  现在被陛下臭骂了一顿,又有亲凤安公主那一派的人冲出来让他落于下风,他们就像是墙头草一样,可劲地磋磨折腾,羌国公哪里会甘心呢?

  于是,他混不吝的秉性全开。

  叉着腰,像个泼妇一样,指着那些个枪口一个劲对准自己的朝臣们叫嚣着说:“你装什么?你龟孙子别以为劳资不知道,你这个月有五次悄悄地命自己的近身长随和杜府的管事接触,哼,别不承认,你们每次都在那家茶楼隔壁的成衣铺子后角门会面,别以为我不知道!陛下若是不相信,可以即刻命御林军亲自去把那家成衣铺子店小二和掌柜的捉来审问!”

  “陛下,这羌国公脑子不太清醒,胡言乱语,您看——”

  “还有你,曹御史,你这才上任了三个多月,这就开始战队了吗?嗬,当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你整天满口仁义道德,但是你却偷偷地去借了十万两银子,就为了把迎春楼那位花魁赎身……”

  “不是,陛下,微臣冤枉啊!”曹御史吓得腿都软了,直接噗通一声给跪了下来。

  仿佛打开了新世界。

  羌国公一股脑儿把自己知道的、听到的八卦消息甚至是小妾告诉自己的那些消息,全部都给抖开来。

  偏偏他得到的这些消息,最少也有八成的真实,所以随着他攀扯越来越多的朝臣,众人吓坏了,只一个劲地说他藐视君威,让李钦赶紧地命人把他堵上了嘴巴。

  可不要继续碎碎念了。

  万一就说到了自家的丑事,那岂不是里子面子都没了?

  而被羌国公提及的几名官员,这会儿哭丧着脸,感觉死了半截一样。

  那样的丑事传出去了,他们府中待字闺阁的姑娘们可怎么许好人家?

  府中适龄的哥儿又如何聘好人家的贵女?

  就连他们头顶的乌纱帽,估计都要保不住了啊。

  于是,这一个早朝,可算是让李钦没那么索然无味了。

  他一口气处置了不下二十名官员,这还没有把牵扯进去的地方官给算在里头。

  不论是吏部还是刑部、大理寺以及兵部,全部都跟着连轴转。

  倒是礼部实在是没什么重要的日子需要庆贺,所以闲得发闷。

  而工部一直不停地研发各种农具,陶艾艾又时不时地有新点子,皇家杂货铺的新品层出不穷,以至于工部和户部成了不相上下最繁忙的部门。

  这个时候缺人手,霍炎不客气地提出来说:“陛下,臣也想要高效率办好差事,这不是缺人手么?这样吧,看唐尚书一副无所事事的模样,不如让唐尚书带着礼部的人,来给我们搭把手——”

  李钦大手一挥,答应了。

  下朝了之后,基本上一半以上的文臣武将,都跟在了李钦身后进入了御书房。

  一直等过了晌午的时候,众人才像是霜打了茄子一样走出了御书房。

  倒是李钦一点也没有疲惫。

  他在指点江山的时候,时不时地会有人给他烹煮花果茶,甚至还会有陶艾艾给他送上新鲜出炉的点心。

  所以在朝臣们饿着肚子,渴得嗓子眼发火的时候,他却美滋滋的时不时地喝着花果茶,再拈起一块小点心啃几口,甚至还会发出愉悦的声音。

  简直是挑战朝臣们的忍耐力。

  等从宫门出来,一个个争先恐后爬上了自家的马车,直接把往素最不屑的点心拿出来,狼吞虎咽。

  也有一些清廉的官员,马车都买不起,只是一匹小毛驴。

  他们一个个原本就清瘦,这么饿了一整个上午,眼看着就要跌倒在地上了,还是李钦命人拎着食盒追了出来。

  “哎呀,大人,您等一等,这是陛下体恤您,让奴才给您送了路上食用。陛下还说了,您如此清廉,所以特地给您送了一辆工部新出的可以蹬的三轮车……”

  这一幕一共上演了十几出。

  被李钦赐下了三轮马车的朝臣可都是清贵之家所出,一个个也都是清廉,若非府中夫人持家有道,估计一日三餐都是问题。

  如今被李钦如此看重,一个个眼含热泪,直接在宫门口跪下来,面向李钦所在的御书房方向磕了头谢恩。

  也有那些家世显贵的朝臣,刚吃了几个点心,正嘲讽那几个酸腐的同僚,结果转眼就目睹了这一幕,一个个眼不见为净,直接让车夫赶紧地赶车回府。

  此事当天就在胤京大街小巷传扬开来。

  但凡被李钦御赐了可以人力蹬的三轮马车的官员,一个个彻底扬眉吐气了。

  就是家中的女眷出门赴宴,也都抬头挺直腰杆,以自家爹或者夫君为官清廉为荣。

  可是让不少显贵平素爱显摆的贵夫人、千金们暗自咬碎了一口银牙。

  也有的豁出去老脸,向李钦讨要三轮马车,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李钦就一个说辞:“说起来,那些三轮马车研发需要的银子还都是朕的凤安自己拿出来的银子,朕可是按照她给出的名单赐予了那几位爱卿,其实朕自己心里头也肉疼啊!”

  所以,你们这个时候向朕索要,是让朕更加肉疼么?

  朕若是肉疼到了极点,可不就要拿你们一个个肥肠满脑,家里面富得淌油的东西开刀了?

  此话一出,饶是胤京高门贵府的勋贵之家都馋得不行,却也不敢再有异议。

  反倒是让家里的女眷们,可劲地去给李思仪的铺子里消费,顺便打探一下消息,看能不能从李思仪那边走路子。

  他们不缺银子,就是缺那些新奇的东西。

  女子只需要美美哒,让自己更年轻即可。

  但男子不同,他们比的就是出行工具的彪悍。

  原来是比汗血宝马一类的,后来就是谁家的马车最低调奢华,速度最快,拉车的马儿最宝贵有血统。

  现如今谁还比马?

  马儿总有累的时候吧?

  再说了,一旦遇到了什么危险,都是要把马给刺激了,让其横冲直撞。

  若是换了人力三轮马车,寻武艺高超的人,性命无忧的机率高多了。

  也减少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总之,好处多多。

  因为太稀少了,那些个显贵之家觉得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而李钦一口气给十几个清廉的清贵之家朝廷命官赏赐了那样的车子,怎能不让他们感觉这是另一种敲打呢?

  莫不是陛下是要警告他们,手不要伸的太长了吗?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很多朝臣们一个个夹杂着尾巴做人。

  唯恐不留心,小命就丢掉了。

  李钦倒是因为不少人有点儿收敛,上早朝的时候都感觉脑子没有那么烦躁了。

  李思仪倒是没有想到,她人已经到了李东澜的尧景洲,还能因为她的奏折提议,而闹腾的鸡飞狗跳。

  甚至于胤京铺子的管事们给她写信的同时,都一个劲地抱怨,那些个贵夫人们一个个像是疯了一样,每推出一套新品,就利用自己各种卡的便宜疯狂的囤货。

  然后,各种试探着,看能不能从她们那里打探到,三轮马车的消息。

  就算是花费三四倍五六倍的价格,他们都非常乐意每个人可以买个三五辆。

  更有甚者还提出来,完全可以拍卖,价高者得。

  简直是丧心病狂。

  这点就是现状。

  穷的穷死,富人富得要命。

  差距太大。

  跟着那位疑似姜七姑娘的母亲,直接进入了院子里面,看着周围都是喜气洋洋,但是李思仪还是有点儿纳闷不已。

  总觉得吧,这更加像是新郎官家的布置。

  等进了主屋里面,李思仪果然就有了点猜测。

  只见穿着凤冠霞帔的新娘子并没有盖着盖头,反而是招呼着身边穿着红色丫鬟服的把屋子里摆件什么的都给检查一遍。

  听到动静的时候,她下意识地转头问:“母亲,是时辰要去接子珩了吗?”

  姜七姑娘出自姜氏一族三长老一脉,是三长老姜恺海嫡出的孙女,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孙子辈,名姜欣桐。

  而姜欣桐今日成亲的对象姜子珩是姜家收养的男孩子中最聪慧最优秀的那一个。

  没错。

  姜家不管是女子男子成亲选择的人,都是姜家族内收养的孤儿。

  只不过孤儿之间也有竞争。

  但只有出身高贵的才可以选择孤儿,像是普通的姜氏一族的子嗣,都需要和外姓之人联姻。

  甚至出了五服的族人,也是可以缔结良缘。

  “你个死丫头,你就这么在意那臭小子?他能够成为你的夫郎,那可是走了百八十年的运道了!”想不到六婶子闻言一脸的忿忿不平,总觉得还没进门,姜子珩那小子就和自己争女儿了。

  她夫君死得早,可谓是所有的心神都在三个女儿身上了。

  老大老二都嫁出去了,就只有这个小女儿,最优秀,也最得老太爷喜欢,所以就可以留在家里招赘上门。

  在他们姜氏一族,但凡能够招赘上门的人家,那都是顶顶好的人家。

  说出去也倍儿有面子。

  像是要把女儿嫁出去的,还要看嫁给外姓人,还是嫁给本村出了五服的同族。

  不出意外的,越是嫁的远,越是表明家里头日子不好过。

  因为就只有嫁给外姓人,给的彩礼才足够多。

  像是同村出了五服结亲的,都是意思一下给个二两银子。

  两家一人出一半的银子给小俩口重新划分一块地,建造一个新的四合院。

  村长和族长也会根据他们平素的贡献,划给他们一些良田,从此之后,他们俩就组成了新的家,每个月需要靠两个人一同赚银子维持生计了。

  并且,还要在双方爹娘年满四旬的时候,每个月给予不少于三百文的赡养费。

  所以整个姜家村里面,人人生活不说多么富足,至少是非常的幸福美满。

  李思仪这一路走来,从每个村民面上的笑容就能看出来一二。

  不得不说,这个村子着实不错。

  同一个宗族,族人们基本上都非常的团结不说,且族长、村长他们非常的有威信和凝聚力,但凡提出来的事情,应该都会得到族人们的一致地赞同和支持。

  这样的族群其实先天优势非常的大。

  当然了,若是带领他们的族长、村长们稍微不那么公正有高瞻远瞩的魄力,那么对于阖族上下来说,也是灭顶之灾。

  怎么说呢?

  这样情况,利弊参半。

  “咦,这位夫人,是您!”姜欣桐一眼看到李思仪,哪怕她穿得比较低调素雅,却掩饰不住绝对风华,眼睛里闪过了一抹浓浓的惊艳之色。

  随即就记起来,她和李思仪的一面之缘,难免兴奋地冲过去说:“夫人,想不到您真的来了!真的是太惊喜了!夫人是贵客,一会儿我把夫郎接回来,还要给您敬一杯喜酒呢。”

  姜欣桐是真的开心,在他们姜氏一族其实礼乐庙的红线,对于即将成亲之人还有一种来自于礼乐先生的祝福的意思。

  她其实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想不到就和李思仪认识了,并且送出去的喜柬,李思仪也接受了,还真的亲子来赴宴了。

  仿佛她所有的运气,都用在了成亲诸事方面。

  “姜七姑娘和本夫人有缘,你真心诚意相邀,本夫人自然也要诚心诚意赴约。”李思仪抿唇一笑,亲子从袖子里取出来了一只巴掌大小的小锦盒递过去说:“应该会让你喜欢。”

  “这,还送了两份礼呢?”姜欣桐的母亲看了看手中比较大的礼盒,那是青梅一直捧着,在进入了姜家院子之后,就直接给了姜六婶子。

  姜欣桐打开来,看到那只坠子,还真的惊喜地说:“竟然是坠子,可以做扇坠,也可以做印鉴坠子,夫人,我很喜欢,谢谢您!”

  她的母亲则咬牙,把长长的盒子打开来,里面赫然躺着一整套的养肤花护肤品!

  “呀,这礼太重了!”姜六婶子可也去养肤花铺子里逛过,那也是托了自己婆婆是三长老夫人,她有幸跟着去了一趟河间府。

  “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我们夫人与人相处讲究一个缘字,既然和姜七姑娘如此投缘,那些都只是些身外之物,值不了多少银子。”青梅适时地笑了笑说。

  “吉时已到,还请姜七姑娘前往竹轩迎娶夫郎——”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看着严苛的老者走进来,扯开了破锣鼓一样的喉咙喊道。

  姜欣桐立刻应了一声,向李思仪福了福身道:“夫人,还请稍候,我要去迎娶夫郎了。”

  “快去吧,不要误了吉时。”李思仪微微地颔首,目送着姜欣桐离开之后,就看向了一旁的姜六婶子询问:“本夫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大喜之日,竟是女子迎娶男子,不知道夫人可否解惑一二?”

  姜六婶子引着李思仪进入了主屋坐下来,命人给烹煮了上好的茶水,就笑着解释道:“夫人必定是外地来的,像是我们姜氏一族多女子迎娶夫郎的习俗,其实也就是近二十年才兴起。”

  “从前也是和姬氏一族一般无二,觉得男子才是继承家业的主力。但自打二十年前,有一位女子坐上了族长之位,带领我们姜氏一族开创了新的辉煌,我们姜氏一族就以女子招赘上门为荣。”

  “谁说女子不如男?不说别的,就最近的,咱们大嵩的凤安公主,那不是一位皇女订十几个皇子惯用?陛下都对凤安公主赞不绝口呢,何况是咱们这些百姓们。”

  “说出凤安公主,不知道要有多少说书人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她的功绩。”

  呃——

  李思仪就觉得尴尬死了,她明明只是想要打探一下姜氏一族的风俗嫁娶,怎么就拐弯也能拐到了她身上啊?

  这该死的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奉承,还有她自己油然而生的一股子熟悉的与有荣焉。

  呸,感觉有点儿凡尔赛了。

  青梅已经捂住小嘴笑了,只不过憋住了没有喷笑出声而已。

  “都说巨头三尺有神明,很多人都说女儿儿子没什么区别,呸,没区别他们一个个的要把家业都留给儿子?女儿出嫁了不过给一些外强中干的嫁妆,笑死个人——”

  姜六婶子滔滔不绝地说:“我虽然这辈子和先夫只有三个女儿,但大女儿、二女儿出嫁的时候,我都给了家中一半以上的家产作为嫁妆。如今小女儿能够招赘上门,简直是赶上了好运道……”

  说到伤心之处,姜六婶子忍不住擦了擦眼角。

  她守寡了十多年容易么?

  姜氏一族虽然齐心,架不住也有那些个二流子呀,最喜欢往寡妇家门前转悠着,甚至于还会翻墙头!

  若不是母女四个人早就做了防备,指不定要被那些二流子占了便宜。

  届时流言蜚语,足以让她们母女四个人一头撞死了。

  好在公爹和婆母护着他们,还特地搬去了他们家里住了几年。

  才算熬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

  她为了能够给三个女儿长脸,还特地去县衙申请了贞节牌坊,这么多年也就是一直守着过下来了。

  那贞节牌坊可是骄傲,她的女儿们也嫁的非常好。

  大女儿嫁给了江南府管辖之下的一位县丞幺子,二女儿则嫁给了出了五服的同村一户富裕人家,二女婿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明年就会参加乡试。

  “是挺好,毕竟,女子书院里面也都教了,女子有时候也能顶半边天呀。”李思仪和青梅对视了一眼,浅浅一笑道。

继续阅读:第462章 每个月都要闹肚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家辣妻药膳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