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嬷嬷亲送县主去了德妃娘娘的翊坤宫,折身回来时,就见太后娘娘捏着眉心,浑身都浸着惆怅意。
她没有说话,只默默守在一旁,不过先前县主那番话,着实叫人心中震撼,素来妙龄闺阁女,谁人不愿意渴求个良人,希冀一生夫妻琴瑟和鸣,儿女双全呢?
可县主竟毫不犹豫力斩情丝,那样的掷地有声,就连惠嬷嬷都有些吓到。
“这孩子,想是被伤透了心,目之所见皆是负心人,难免话说得决绝些。”太后终于开了口,抬眼看向身旁的惠嬷嬷,“可咱们都是过来人,不能眼睁睁任由花期正盛的她心死成灰下去,一辈子长着呢。”
惠嬷嬷忙劝道:“娘娘,县主毕竟未经男女之事,难免有些孩子气,加之父母之间也并不圆满,这才说出那样的话。”
她为沈轻韫找补完后,又思量着主意,当即道:“回头多相看些出类拔萃的子弟给县主,定能叫她转了心意的。”
太后正要颔首,忽而顿住眯了眯眼,到吸着气琢磨起来,“不对,这事不对劲,若只是因着上辈的事,阿昙不至于如此。”
惠嬷嬷心神一动,“那,娘娘的意思是,县主会如此定有别得缘由?”
说完,就见太后暗含深意的眼神看来,惠嬷嬷心领神会,“娘娘放心,奴婢定会细查内里之事,何况,先前娘娘遣了容姑她们伺候县主,也是时候问问一二。”
太后这下才算是满意,不过还不算完,她时不时想着阿昙当时那坚定的姿态,心里就不大是滋味,索性当机立断吩咐,“你再去查查,阿昙这孩子素来除了兄弟外,有没有走得亲近的外男。”
先看有没有,没有另说,有的话仔细查查是什么身份,总之也算是份盼头。
惠嬷嬷做事自然周全,不过一天,就将详细内情细细禀报回太后面前。
“容姑和半夏她们很得县主信任,许多大事县主都交由容姑决断,问及溧阳侯府内情之事,容姑也是欲言又止,不过奴婢表明是替太后娘娘问的,倒也问出来些实情。”
“沈大人素来偏爱孙氏所出子女,对于原配沈夫人膝下的县主和意年哥儿不冷不热,甚至军中选兵去秭归城治疫之事,更是毫不犹豫就点头应下,却故意瞒着县主这边。”
这话就很微妙。
若是当真胸怀大义,沈励身为人父家主应下,只会叫人由衷敬佩,然一边应下一边又向县主隐瞒,任由县主心急如焚,夜间辗转难眠,这就很不寻常。
宫里头历练出来的,不论是主子还是奴婢,那都是七窍玲珑心肠,随随便便一件事,都能想通内里的九曲回肠。
太后果然神色冷凝起来,却忍住不发,而是捻着碟子里的杏脯送到嘴边,“继续说。”
“至于县主受掌掴之事,起因是二姑娘原想着早早办及笄宴,却碰上秭归城瘟疫之事,心中不忿大发脾气打骂下人之故……”
惠嬷嬷一段一段的说来,太后呼吸越发沉重,想到阿昙从不在她面前哭诉,只贴心陪伴说好话,似是不愿意让那些糟污事污了她的耳。
这样的好姑娘,没了亲生母亲疼爱,却还是是个爹不疼的小可怜。
“哼,沈励果真是好样的,当初他以寒门之身高中探花,还不是因着溧阳侯府的老侯爷相助,为他提供住处又寻了大儒指点之故,后来悠然心甘情愿点他为赘婿,本宫只当这是段良缘。”
哪知,人心易变。
太后闭了闭眼,发冠上的凤嘴衔珠轻轻摇晃,显示出她不平的心绪,她睁开眼冷笑一声,不怒自威的气势越发叫人不可直视,“本宫还没死呢,这就欺负上悠然的孩子了。”
“娘娘。”惠嬷嬷听到太后说这样‘不吉利’的话,忙小声劝阻。
太后一把年纪了,自然不在乎这些有的没的,将前前后后串起来,就越发觉得阿昙不容易,感慨道:“幸好本宫误打误撞,算是给阿昙谋了座容身之处。”
“还是娘娘有先见之明呢,”惠嬷嬷见太后想通了,忙笑吟吟的附和道,随即话音一转起来,“对了,娘娘,奴婢还查到一事。”
说完,便将县主和子书辛私下见过几面的事道明。
“子书辛?”太后眉眼一挑,想起来了,“就是太子麾下极为出挑的谋士?”
“是的,娘娘,”惠嬷嬷点头,“此人被赞‘东宫第一白衣客卿’,更是因着很得太子信赖,被人恭称一声‘子书先生’。”
太后只是听过此人,却没怎么见过,毕竟她这慈安宫也是后宫重地,寻常太子来请安都是只带宫人的,她有些难掩好奇,用捏着绢帕的手抵在下巴上,“长得如何?”
“啊?”惠嬷嬷愣在原地,她也没想到太后竟会如此相问。
太后放下绢帕,义正言辞得很:“谋士吗,自然是心眼多心思深,玩弄于股掌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样的脑袋已是老天有眼,长得嘛只要端正也还能将就。”
好歹也是最有资历的老人,惠嬷嬷忙定了定神,“娘娘放心,那子书辛容貌昳丽,行止风雅。”
“和太子比起又如何?”
“若说太子殿下是尊贵不凡,这子书辛就是如竹简造出来的书册,颇有涵养更是气质不俗。”
太后起了心思,兴冲冲的看向惠嬷嬷,明明什么话都没说,可惠嬷嬷就是明白过来,当即就有些为难,“娘娘,这恐怕不好吧?”
知太后者,莫过于惠嬷嬷,不用说,太后这是相见子书辛其人了,想看看有没有可能撮合他与县主。
至少,让县主打消了断情绝爱的念头也是好的。
她试图规劝,“娘娘,子书辛要么跟着太子殿下出行,要么就守在东宫处理要事,鲜有的几次私下见县主,还是奉了太子的命令行事。”
或许,此事原本就不像她们想得那般,娘娘您赶紧打消念头吧?
可太后怎么肯,当即就一拍桌案,“山不过来,本宫就过去,你去安排一下,本宫择日去东宫逛逛,顺便看看太子有没有什么红袖添香的风流事。”
惠嬷嬷拗不过太后,只得想法子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