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城市建筑也进入了更新的阶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是‘土木合构’的建筑方式。咱们不妨来读一段出自《洛阳伽蓝记》中的文字。‘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寻柱,周年犹有烟气。’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认为,《洛阳伽蓝记》只是一本笔记,其中所言未必属实,多有夸张之处。但考古证明,笔记中的很多内容,也是有一定可信度的。1979年,在永宁寺塔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们发现,《洛阳伽蓝记》中所说的筑在塔心里的粗大木柱还依稀可见——当然,那已经是碳化碳成分了。在其下,却还残存着一部分没烧完的木柱……”
讲座视频里,夏至清站姿端正,侃侃而言,教态从容,堪称学习典范。
看着看着,金珊珊却像发起了花痴似的,一直盯着夏至清的眼,无心听他在讲些什么。
那双眼睛,瞳仁很黑,晶晶亮,好似要把看他的人给吸进去。
本来,金珊珊也并未特别关注夏至清的样貌,直到昨天,陶苏苏硬逼着她发一张夏至清的照片,对他的外形打了一个7.5分时,金珊珊才正儿八经去关注颜值的问题。
过了一会儿,视频里的夏至清喝了一口水,金珊珊这才冷静下来,自嘲道:“我是一个忘了初心的人啊!”
这个“初心”,指的是之前金珊珊刷到的一则视频。
视频里说,有一个小贼连续两三次进了一户人家行窃,结果啥也没偷,全顾着去撸猫了。主人家养着一只可爱的蓝猫。视频上面配着一行文字:有的人,偷着偷着就忘了初心。
想起这个梗,金珊珊又笑了起来。原本,她上长安师大的论坛,是为了向夏至清学习如何开讲座的,没想到,看着看着,就忘了初心。至于选择这堂课的原因,乃是因为她本是洛阳人,去过隋唐遗址,也很喜欢北魏历史。
没办法,只能把视频倒回去,尽量不看夏至清的眼,手里又飞快地记起笔记来,这才勉强听完了这堂课。
听了课,还是有收获的,至少心里有了谱。
在长安师大的论坛中,有很多学生放了自己所录的精品课。金珊珊便是凭借这样的路径,找到了视频,一则为了学习,二则为了睹屏思人。
只是,听完课后,尚未到饭点,金珊珊有点无聊,鬼使神差地打开了传视频的女生的头像,蓦地傻在了原地。
这是个女生,网名为“媛来是你”。
不知为何,“袁媛”二字浮出脑中,挥之不去。
闷闷地喝了一口茶,金珊珊走出杂物间,逗了一会儿猫,一中午没有食欲。
4
《国风我最潮》的广告,响亮地响起来。
金珊珊差点捂耳朵,抗议道:“妈,你还是看清宫剧吧。”
赵鹤龄把声音往下调了两格:“昨天大结局了。”
“什么结局?”
“皇后被贵妃气死了,贵妃成了人生大赢家,当了太妃,很遗憾的是,她喜欢的那个男人也死了……哎”
说着,便要掬一把泪。
金珊珊不满道:“敢不敢来点别的套路?”
正说着话,金珊珊的电话响起来。
这几天,夏至清的电话打得很勤,金珊珊自然跑得比风还快,哪知,来电却显示是“陈小怜”,大学最亲密的闺密。
“喂,珊珊啊?”
“小怜,一个月都没联系了,你在忙啥呢?”
“3月3日,我们不见不散——”广告结束的声音,传进话筒里。
“咦?你在看‘国风我最潮’的广告啊?”
“是啊。”金珊珊点点头。
“巧了不是?巧了不是?”
“啥?”
“我刚跟《国风我最潮》的导演推荐了你。”
“啊?”
“你知道的,毕业后我就去矿大读研了,学珠宝鉴定。但是,这鉴定和制作是两码事。我还真帮不了导演朋友的忙。”
“可我……”
“听我说嘛。广告里面没有剧透,这次有个重磅的环节,是复活《列女图》。嗯,就是模特穿汉服出来走秀。你知道啊,那么多的首饰,需要很专业,很专业的首饰大师来做指导。这种事,舍你其谁?”
《列女图》一般是指的《列女仁智图》传为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在原作已佚的情况下,即便是残缺不全的北宋基本,都显得珍贵异常。
画作的内容,脱胎于汉代刘向<古列女传》中<仁智传》的人物故事,今存十段,只“楚武邓曼”“许穆夫人”“曹僖氏妻”“孙叔敖母”“晋怕宗妻”“灵公夫人”“晋羊叔姬”这七个故事保存完整。
一番话听得金珊珊好不激动,自然想要应承。但她却担心影响正常工作。
陈小怜便说:“你们周馆长最好说话。我记得,他对你们的要求是,只要做好馆里的事,业余时间他不做干涉。对不对?”
“对。”
“那不就行了?我跟你讲。我一直认为,匠人、修复师也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工作,应该要打开视野,打开格局,必要的时候还要走到前台来。”
金珊珊笑道“我知道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拜拜!”
“拜!”
电话挂断后,金珊珊蓦地想起当初在面临选择时,陈小怜说的话:“修复是一门匠人活计,没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心态,是做不好的。我这人耐不住寂寞,又想多挣钱,还是去做珠宝鉴定吧。”
人各有志,无可厚非,完全不妨碍大家做好朋友。金珊珊把这一点拎得很清。
说来也奇怪,别看陈小怜平时贪玩好耍,一旦定下了目标,竟然用力甚勤,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矿大珠宝鉴定的研究生。
毕业那晚,陈小怜哭得稀碎,也喝得酩酊大醉,说她很快就要和金珊珊分开了,心里真是依依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