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你错了。”陈修叹口气,“东桑国精心计算过这件事,并有了解决方法。”
“什么办法?”韩如媛紧张起来。
“那就是从陈国打劫。”陈修苦笑一声,“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是陈国北方,但却要从陈国南边打劫商船,甚至入侵陈国掠夺财富,以供应北边战场。”
东桑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计划,才会不惜血本造出上百艘战船,雄心勃勃想要控制外国进入陈国的海运通道。
同时,东桑国联合范家,招募上万人做海盗,就是要从东南三府打劫财富。
“我计算过,如果海运通道被东桑国控制,他们攫取的财富,足可以支撑侵占信罗国的作战行动。”
陈修摇摇头:“这就是东桑国所谓的以战养战策略。”
韩如媛有点懵了。
打劫着别的的国家,然后抢来的钱再用来占领国家,东桑国真不要脸了。
陈修冷笑道:“土匪要什么脸?以战养战的办法,就是占山为王的土匪经常采用的办法。别看东桑国也学陈国吟诗作词,他们只不过是土匪装斯文罢了。”
韩如媛沉默片刻,问:“你有没有报告皇上,你有没有克敌制胜的办法?”
陈修回答:“我刚回来就写了密折,陛下应该都阅读过了。只是他现在还没有下决心,我也只能在这里耐心等待。”
韩如媛笑眯眯地问:“如果不涉及保密的话,能不能告诉我,你的对应策略是什么?”
陈修看了看她:“因为涉及国家机密,我当然不能说。但是,如果是我老婆想知道,我多多少少还可以透露一些。”
韩如媛脸红了。
她白了陈修一眼:“你占我便宜……”
韩如媛本想梗着脖子说点硬气的话,直接把陈修怼的哑口无言。
但是,她太想知道陈修的解决办法。
于是韩如媛只能害羞地说:“陛下确定我,作为殿下的妃子。殿下对我当然不能当做外人看……”
她这句话几乎明确无误的暗示,她愿意做陈修的妃子。
陈修最想知道的就是韩如媛的心思。
已经有了初步答案,陈修才笑道:“我的办法很直接,我率领一支舰队,抢先对东桑国发动攻击,摧毁他们所有战船,把他们锁死在东桑岛上。”
这个办法确实简单粗暴。
但似乎又是最有效的办法,也可能是动员资源最少的办法。
彻底让东桑国失去作战能力,东桑国纵然有千条毒计也无法施展出来。
韩如媛想了想,问:“除了这个办法之外。你还有没有别的计策?”
陈修舒了口气:“有是有。但是都比较被动,只能随着东桑国的行动而行动。这样打下去的话,对于我们消耗实在太大,非常不划算。”
韩如媛却说:“我觉得陛下不会同意直接攻打东桑国。”
陈修很意外,问她推测的理由。
韩如媛分析道:“渡海作战最大的风险来自于难以捉摸的海上天气。况且,制造大型战船费用高昂,朝廷内反对意见肯定很多,陛下不得不考虑大臣们的意见。”
陈修沉默不语,看得出他不以为然。
韩如媛见状,给他进行了一个演算。
假如陈皇批准渡海讨伐,陈国就需要制造大量的战船,以及运兵船。
想要有把握战胜东桑国,陈国就要组建三十万大军。
陈国最大的船,一艘顶多可以搭载一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卒。也就是说,运兵船需要三百艘。
另外还要准备四百艘船,运送兵器和各种装备,以及粮食、药品,甚至是淡水。
“如果加上大中型战船,至少需要一千艘船。平均每艘船一万两银子,那就需要一千万两银子。”
韩如媛推导出的舰队建造成本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便如此,还没有来得及计算物资费用。
要知道,远离本土作战,需要筹备的物资更是大的惊人。
陈修辩解道:“我当时计算只需要三万人马出征即可,不需要三十万人马。”
他所说的进攻东桑国,只是为了摧毁他们的舰队,不让他们有跨海作战的能力。因此,需要的费用,只是韩如媛预估的十分之一。
韩如媛不同意他的算法:“殿下。您计算的只是正常情况下的费用。您从东桑国回来是三艘船,为何到陈国只有一艘船?”
陈修被噎住了。
他当然知道另外两艘船,没有躲过大海的恶劣环境,相继在台风中沉没。
韩如媛就是在告诫他,至少要准备两倍以上的兵力和物资,以防没有到东桑国就在大海里损失掉。
也就是说,陈修要准备十万部队渡海,而且要有心理准备,很可能有五六万将士,没有开战就要死在大海里。
这么重大的伤亡,陈国不能承受,陈修也不想承受。
“你说的对,我的作战计划需要调整。”陈修接受了韩如媛的建议。
“殿下从谏如流,善莫大焉。”韩如媛调皮的眨眨眼睛,“我倒是觉得,加强海防以逸待劳,更加稳妥。”
“你误会了,”陈修轻轻摇摇头,“我说的是调整,不是取消。我承认,你指出的问题,对我很有启发。但我还是坚持,必须把战火引到他们国家。”
陈修也计算过,陈国的海岸线长达两千多里,如果完全防守,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不比渡海作战费用小。
“处处设防,处处就有漏洞。只要一点被突破,整条防线就形同虚设,谁能承担这样的后果?”
陈修紧皱双眉,看向韩如媛。
韩如媛沉思半晌,点头道:“殿下说的极是,消极防守,永远赢不了战争。把战火烧在东桑国,对于陈国的百姓来说,才是最安全的。”
陈修满意地笑了,韩如媛才思敏捷,总是能迅速理解到他的想法,几乎是女版的刘北极。
“如媛,你回去肯定要向陛下述职,在汇报完你的工作后,请尽量说服陛下同意渡海作战计划。”
陈修如此亲热 地称呼她,让韩如媛心头有种异样地感觉。
她拱手道:“送行千里,终须一别,殿下请留步,我一定尽力转达殿下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