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周瑜再发难
琳琅曼妙2025-07-02 19:321,221

周瑜淡笑,目光流转,起身抱拳道:“主公家事臣不便参与,但这江东之事确如主公所言许多皆迫于眉睫需要即时处理。此时臣心中便有件要事,本不应在这寿宴提起,但关乎主公兄弟太夫人众子,周瑜思度,还是请示太夫人与主公一起定夺才是。”

  “不妨,公瑾直言便是。”国事当前,果然成功转移了太夫人对于婚事的纠结。

  “曹*已攻破袁绍大军正逐其残兵,臣来此之前刚刚接到曹*书信,信中所言要主公的弟兄与其过去同享都城之荣,其实是要我们江东送骨肉去做‘质任’,此事如何定决还望主公和太夫人明示。”

  哎,这种事真是不该在寿宴上提起,惹得大家心情低落共同静默,可“质任”的问题也的确需要太夫人和公子达成共识才好解决。不过最重要的是,周瑜已成功将太夫人*婚的纠缠牵弃一边,他倒也算“将功补过”了。郁气来去匆匆的潘梦宜一边低调地吃着孙希帮她夹在碗内的菜,一边自以为客观地暗暗评价着周瑜此举的功与过。

  “公瑾是不是已有计较,不妨说来听听。”太夫人打破了沉寂,大家的目光也都聚向了周瑜。

  “周瑜确有一计,不知当讲与否?”太夫人果然了解周瑜。

  “但说无妨。”孙权轻挥广袖,太夫人也点头应允。

  周瑜微微欠身,言道:“曹*大胜袁绍,兵马正壮,势气正宏。主公若不同意送去“质任”,定会惹怒于他征伐江东,到时不仅生灵涂炭,恐怕江东基业也会为之动荡。周瑜想,若是主公送兄弟过去,不如将小兄弟潘梦宜改以孙氏之名送将过去,既能不牵连骨肉,又可免于战祸。臣也是早闻潘兄弟忠肝义胆,愿为主公赴汤蹈火,才敢出此之策,还望潘兄弟不要误会记恨。不过,这只是为臣拙见,还需太夫人和主公明确定夺。”

  周瑜话落,孙权连忙喝阻:“此事万万不可,宜儿对我有相救之恩,孙权绝不会做出如此忘恩负义之事。母亲……”转头看向上厅,太夫人正陷入沉思,孙权唯恐太夫人觉得此计可行,急忙起身,正欲近前表态,却见对坐的潘梦宜已起身一揖,“太夫人,主公,大都督确实言之有理。潘梦宜蒙主公之恩寄居于府,早怀抱为主公肝脑涂地之心。若江东确实需要潘梦宜冠以孙氏之名居于曹营,小童不仅在所不辞,更是深感荣幸!”

  “宜儿?!”孙权不知道这个傻丫头为什么会同意周瑜之计,难道她看不出这是周瑜设下的陷阱吗?到了曹营,岂有好过。若被发现非孙氏之子,不仅江东依然难逃祸患,宜儿更是性命难保。最可怕的是若被发现宜儿的女子之身,那……不,绝不,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宜儿去做质任!“宜儿,不要再说下去了!我不会同意的!”孙权心急如焚,紧握双拳的骨节皆露青白之色,情绪几近失控地迫视潘梦宜,希望她能了解自己眼中的强阻之意。

  孙权身侧的赵绣儿对于他的激动情绪颇为不解,隐感不悦。不过是个小童而已,主公何故如此袒护。

  同样深知潘梦宜女儿之身的孙希,见她如此勇义不禁叹服,心下却已暗定主意,若是义母真令潘梦宜前往曹营,他孙希便会毛遂自荐取而代之!想到这里,同样担心的孙希倒显得比孙权平静许多。

  周瑜和太夫人没想到潘梦宜竟会如此痛快地答应,二人皆是一怔,这个纤弱的侍童对此艰难之事竟无半点退缩之意!

继续阅读:第四十四章 反将一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权倾宜世(完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