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拿人手短
梦不可涎2025-10-08 08:391,640

  剩下的三万多巨款在手,王泽雷立刻谋划起下一步:开一家正经的饭店!

  这个提议得到了全员响应。

  然而,还没等他们开始找店面,第一波真正的风浪就拍了过来——家长们闻着钱味,插手了。

  首当其冲的是高扬家。

  因为常有南方老客提起,他们很快摸到了摊子。

  亲眼见到那火爆场面和流水般的进账,高扬他妈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她当场就拽着儿子非要问个明白,一口咬定高扬投了钱,就算没投钱,出力也算干股,非要掺和进来管账。

  后来听说喂料的秘方是高扬在弄,心思更活了,甚至想直接把技术“拿”回家单干。

  但这一次,高扬却异常坚决地挡了回去。

  这背后,自然是王泽雷提前打了“预防针”:“二哥,咱兄弟不说外道话。说句你不爱听的,高婶太会过日子,叔又事事听她的,这性子真不适合做生意。”

  话说到这份上,高扬心里虽不痛快,但也清楚这是大实话。他不想为此伤了兄弟和气,便咬死秘方不全,回绝了父母。

  紧接着是王泽雷自家。

  “不就二千块钱本钱吗?妈给你出了!你赶紧把摊子收回来,咱自己家干!”这话王母说了一个月。

  “那不行,当初,让你和我爸干,你俩咋骂我的?现在我们哥几个把钱投了,挣到钱了,后悔了?就没有这么干的。”

  “那你把方子给我,我和你爸再开一家去!”

  “更不行!”王泽雷头摇得像拨浪鼓,“方子给你们,其他几家家长也来要,立马多四家竞争对手!我们四个小孩干得过你们大人吗?这锅饭谁都别想吃!”

  王母气得想揍他,可王泽雷死咬着不松口,他们也无可奈何。

  除了刘家,另外的张家也以各种形式表达了“关心”,都想把这下金蛋的鸡攥回自家笼子里。

  经过一番拉扯,王泽雷早有准备地抛出了折中方案:

  资金仍由哥四个出,但饭店的日常经营权,交给大哥刘浩的母亲——刘婶。

  他条分缕析,句句打在关键点上:

  第一,刘婶是出了名疼孩子,是他们第一个“干妈”,通情达理,从不斤斤计较。

  第二,刘浩父亲搞金矿,家底厚,刘婶闲在家正没事,最关键的是,她家不差钱,不会眼皮子浅地惦记这点小钱,由她管账,各家都能放心!

  第三,王泽雷他们承诺,饭店开起来之后,每月只支取一笔“零花钱”,这才将开饭店的事,一锤定音。

  刘婶起初只肯答应帮忙,是王泽雷幕后极力操作,硬让她抽取了纯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作为管理费。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干妈拿了这份钱,就得站在咱们的‘董事会’这边,而不是各位家长的‘监事会’那边!”

  由这位“德高望重”的干妈主持大局,各家家长总算勉为其难地同意了。

  想管钱?门都没有!这笔钱是王泽雷撬动未来的第一根杠杆,绝不可能上交。

  “零花钱?切,干妈已收编,给你们点零花钱还差不多!”

  有了干妈这位“定海神针”坐镇,加上资金到位,“兄弟烧烤”这个被刘浩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土味中带着江湖气的招牌,很快立了起来。

  (王泽雷内心是拒绝的,但看那哥仨欢喜得不行的样子,只好把审美咽回了肚子里。)

  饭店实际开销超出了预估,最终投进去近五万。

  哥四个把剩下的三万三全掏了出来,剩下的窟窿,干妈刘婶二话没说,悄悄就给补上了,还特意叮嘱:“甭声张,算干妈替你们大哥拿的!以后你们哥四个好好处,比什么都强!”

  从路边摊升级到正经门面,运营成本翻着跟头往上涨。但环境也鸟枪换炮,窗明几净,还隔出了包间。

  王泽雷顺势微调了菜品价格,客人冲着环境和口碑,依旧买账。

  开业头几天,生意火爆,每天纯利稳在两千左右,乐得干妈见牙不见眼。

  然而,这好日子,就没长过半个月。

  这天下午,课间休息的高扬刚喂完料离开没多久,店外突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斜对面一家新店热热闹闹地开了张,红绸子拉下,露出一个直白又磕碜的招牌——“峰峰烧烤”。

  老板是谁,用脚指头都想得到——张峰他家。

  王泽雷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

  就在这时,一个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带着哭腔对刘婶喊道:“刘婶!不好了!王姐和李姐(那两位切肉阿姨)……她俩刚出去看热闹,就……就再没回来!”

  仿佛一盆冰水从头浇下!

  王泽雷瞬间全明白了。这一招釜底抽薪,太毒了!

  那两个阿姨,尤其是其中一个,几乎全程参与了最初一个月的操作,对核心的喂料腌肉环节,早就摸得透透的了!

  

继续阅读:第九章 降维打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1998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