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两路大军来攻,已经传遍整个汴京城,兄妹两人是来找自己的老子问情况。
还没进门就听说是童贯和杨龙领兵出战,兄妹二人就面面相觑。
急忙走进屋来。
李大少道:“爹,真的是童贯和杨龙二位大人出战吗?”
李千山点头。
李大少一拍脑袋:“我的天,这仗还能打吗?”
李千山斥道:“休得胡说。”
李大少道:“孩儿是不是胡说,您老更清楚。可惜武侍郎跟着太子出战,否则的话,让武士郎跟着杨尚书出征,又是一个大捷。”
捷报连连传回来,李家上下能不知道吗?
太子没把武值的功劳贪墨一分,反而是夸大了十分,现在武值已经成为大宋第一名将,至少太子就是这么吹的。
不管武值有没有那么厉害,现在辽军已经被打出大宋国界,还消灭了十万辽军精锐,这就是货真价实的成就。
李侍郎道:“杨大人领兵出战,老夫不可能无动于衷,你们兄妹有什么好主意。”
眼神就飘向女儿。
李大小姐轻轻咬了咬粉唇,心说:那冤家把手底下人都带走了,就留下了一个看家护院的,爹现在看我,我也没有法子呀。何况我也没嫁给那个冤家,他手底下现在就算有能人,我也调不动不了啊。
李大小姐的心思啊忽忽悠悠就飞到了边关,飞到了情郎身边。
得不到回答,李侍郎直接说:“纯阳,你跟武侍郎打交道已经很久远,可否再从他府借几员武将来帮忙?”
李大少双手一摊:“爹,武值府上还有什么能人我也不知道,这个得问妹妹。”
李大小姐正从那里神游呢,没想到哥哥就把祸水东引。
看到女儿神情恍惚,李侍郎轻喝一声:“月娘。”
李大小姐恍惚的心神这才回到美丽的香躯里:“爹,您说什么?”
李大少急忙道:“妹妹,爹让你从武值府上借几员武将出来,帮尚书大人出战。”
李大小姐愣了愣,为难道:“爹,武值把手底下的武将好像都带走了,就留下了一个看家护院。而且武值不在,我就算想借几名武将出来,我跟谁说呀?”
李千山微微点头:“这倒是个问题。”
正在此时,杨四少拿着杨尚书的帖子来请人,李侍郎二话没说,起身就来到尚书府。
右侍郎王德也基本前后脚到达。
杨龙直接开门见山:“千山、王德,事情你二人都已知晓老夫就不再多说,现在老夫即将领兵出战,你二人有何计策?”
王德说道:“大人,下官给您推荐几元武将,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天水节度使荆忠、琅琊彭城节度使项元镇、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他们都是能征惯战之辈,必定可将辽人击退。”
杨龙微微点头,又看李千山。
李千山道:“大人,下官以为大人可向太子殿下求教。”
杨龙双妹微微一动:“此话怎讲?”
李千山道:“大人请听下官仔细道来。
其一,太子与大人一样,都从来没有带兵的经验。这一回,辽军忽然再次发难,很显然就是在太子那里没有得到便宜,想从其他地方讨回来。
大人可派专人飞速赶往太子处,求对付辽人之计。
太子既能击败辽人二十万大军,将之赶出大宋边界,消灭其中的一半,太子殿下必定有对付辽人的妙计。”
王德道:“左侍郎,下官以为不妥。尚书大人向太子殿下求计,这岂不就是告诉太子殿下尚书大人无力领兵吗?
太子此番能战胜耶律宝光,下官以为有夸大其实的嫌疑。
我军与辽国打了上百年,战果如何,你我都心知肚明。像这么辉煌的战果,就算太祖太宗当日也没有取得过,所以我以为水分极大。”
李千山双眉一挑:“右侍郎,你认为太子的战报作假?”
王德道:“下官并无此意,只是认为太子有夸大其词的嫌疑,武值从一个小小的押司平步青云成为兵部侍郎,因为什么你我心知肚明,这样一个人能打胜仗,还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我根本不相信。
何况中山的情况到底是怎样,是否跟河间府那边一样谁也不清楚。
如果按照太子定下的计策应对中山的现状,如果出现危险,那岂不将大人置于险境?”
杨龙一挥手制止李千山继续说话,皱眉思索一阵,然后道:“王德,你认为现在该如何处理?”
王德道:“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下官推荐的这几名节度使,都是武功高强之辈,只要因地制宜制定出对付辽军的战法,此战是输是赢,胜负各占一半儿。
如果大人再能联系上中山的守军,来个里应外合,击败辽军的希望会更大一些。
记得兵书上有那么一句话:兵无常事,水无常形。
也就是说:战争没有固定的模式,要依照当时的情况实际对待。生搬硬套,只会成为纸上谈兵。”
杨龙连连点头:“言之有理。好,就依你之见。”
杨尚书采用了王德的计谋,岂不就显得我无能?
李千山一咬牙一跺脚一横心:“大人年事已高,下官心中不安,下官愿追随大人一起出征。”
杨尚书愣愣,非常的感动,“千山,不枉老夫看好你,好,咱们爷俩一同上战场打辽人。”
王德在一边干瞪眼,李千山已经先走一步,自己就算现在提出来要陪着杨尚书出征,也属于是后知后觉。
王德心说:去吧去吧。让你们两个没有打过仗的老家伙一同死在前线,这吏部尚书之位自然就是我的。
王德满脸笑容:“王德恭祝尚书大人、左侍郎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李千山回家这一说,一家子全都炸了。
侍郎大娘子震惊:“老爷,你这一辈子什么时候打过仗啊?你已经六十岁的人了,你这不是去送命吗?不许去。”
李千山微微摇头:“如果我不去,这尚书之位就将与我无缘了。富贵险中求,我必须得去。”
李纯阳一狠心一跺脚:“爹,那我陪着你去。别的我不会,照顾你还会啊。”
李千山轻喝:“胡说!我李家就你一个男丁,你出了意外,我李家岂不绝后?”
本来秋后打算给李大少成婚,但是这战事一起,此时结婚成亲会遭人语病,被政敌抓住把柄就是一件麻烦事,所以李大少的婚期又往后推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大少心说:那对绝色美少女我也享受了半年了,怎么一点动静没有?我是不是找武值要个方子?
李大小姐咬咬粉唇:“爹,那女儿陪您上战场吧。”
李千山摇头:“你一个女孩子上什么战场?在家里好好陪你娘待着。”
李大小姐道:“女儿女扮男装就是,爹年事已高,征战之苦爹只怕很难承受,有女儿在您的身边照顾,至少您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身边有人照顾呢。”
虽然舍不得女儿随男人出征,但是男人上战场实在太危险了,尤其是这么大岁数了,所以侍郎大娘子左右衡量下定决心:“老爷,就让月娘去吧。”
李千山轻叹:“月娘孝心可嘉,可惜你为什么是个女孩子?”
李大小姐轻轻一福:“爹娘,女儿去准备一下。大哥,把你的衣服借我几身。”
拉着李大少的衣袖就走出书房。
李大少着急道:“你怎么可以去战场呢?战场上多危险哪?一个大男人还不见得能保证平安回来,你一个女孩子那不是自找苦吃吗?
而且军营之中全是男人,你女扮男装那些老油子们会一眼看出你的身份,真出了事儿,那就麻烦了。”
李月娘道:“放心吧,武值给我派了十个高手做保镖,我带着他们一块去,大头兵如果不开眼的话,就让这些人对付他们。
哥哥,我写封信,你马上派人星夜兼程赶去边关把信交给武值,一定要赶在圣旨到达之前。”
李大少愕然:“给武值写信干什么?武值也会去也中山,有什么话见了面不好说吗?”
李月娘道:“正因为武值要去中山,所以我才让他知道我也去了中山。”
李大少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道:“妹妹,你这样做就不怕武值恼了你?”
李月娘狠狠一咬粉唇:“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如果武值真恼了我,我也无怨无悔。”
李月娘为什么要给武值去信?
这叫逼宫。
就是告诉武值:我也在中山。你不想我爹出事的话,那你就赶快想法子。
否则的话,我爹死了我也活不成,这就叫强按牛喝水。
李大少担心李月娘此举会激怒武值。
战争可不是一两句话的事,也不能感情用事,现在李月娘却要逼迫武值必须助杨尚书打赢这一仗,武值是什么心情?
而且武值只是临时去中山帮忙,待大军到达之后,武值就会撤走。
武值不走,就是抗旨。
武值走了,两个从来没上过战场的文官领兵打仗,那一定凶多吉少。
败军之中别说辽军会对李大小姐产生多大的危害,就算那些宋军也不会放过李大小姐。
李大少直嘬牙花子:“妹妹,你这一招太险了。”
李月娘轻声道:“我知道,但身为人女,我没有选择,爹选择上战场,我必须要保证爹完好无损的归来。”
李大少苦笑:“希望武值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可以原谅你的任性。”
李月娘咬着粉唇看向北方,心说:武值,你会明白我的一番苦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