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柳南衣着急慌忙的从秦长淮身上爬起来。“我刚刚绊倒了。”
她急的语无伦次,面红耳赤。“不是你想的那样……”
秦长淮双手撑在身后,半坐在地上不急着起来,一双凤眸里带着戏谑。
柳琮自然相信女儿,他才离开没一会儿,这狗崽子仗着有几分颜色,就这样勾引南儿。
还无赖般坐在地上不起来。
柳琮见不得那副样子,上前踢他一脚,“起来!”
柳南衣因为太丢脸,一福身子,已急急朝院外跑了。
剩下柳琮和秦长淮不知说了些什么。
***
苏州。
若过了正月十五的灯会,这年就算正式过完了。
李如萱在家中接受大夫的调理,神志已慢慢恢复过来。
只是她依旧无法接受自己平白在京城转了一圈,受尽冷遇,还没有找到一个好夫婿。
她想起云朝楼上短暂的美好时刻,台下那些人被她的琴声吸引……
可是柳南衣出现了!
她想起陆归舟清隽的面容,虽然他没表现出太多对自己的欢喜,但多少也是有些好感的。
不然怎会送自己折扇,陪自己去看大夫。
又是柳南衣!
“柳南衣,柳南衣!”李如萱一想起那张俏丽的脸,就恨的咬牙切齿。
恨意一上来,李如萱就有些不对劲,面上表情变得狰狞。嘴里絮絮叨叨不知在说些什么。
晓月端了汤药进来,见李如萱又像要犯病的样子。
连忙上前劝慰:“小姐,小姐你想开些。不要再回忆那些不开心的事。过两日就是元宵灯会,不如我们晚上出去玩?”
李如萱被晓月的话语打断思绪,这几日她也发现自己只要情绪一激动,就会神思不稳。
她定了定神,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不知柳南衣给她吃的是什么。但她只要活着一天,就会想办法拿到解药。
要柳南衣这辈子不得好死!
李如萱接过晓月手里的药,缓缓喝下。
“那元宵灯会就出去逛逛吧。”
***
月上柳梢,苏州河边人群熙熙攘攘。道路两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
李如萱和晓月走在街上。一眼望去街上的女子红红绿绿珠宝环钗,都细心打扮过。李如萱湮没在人群中,显得闷闷不乐。
元宵佳节,本也是有情男女相会的时节,可惜她一个人走在街上形单影只。
“小姐,那里有卖汤圆的,你要不要吃?”晓月记得小姐最爱吃甜的。
“腻死了,不吃。”李如萱恹恹的答。
晓月哦了一声,默默跟在李如萱身后。
走了一段,前面有人聚集在一处,热闹非凡,“小姐,那里好像有猜灯谜的,我们去看看吧?”
李如萱兴趣缺缺,但还是随着人流朝那边走去。
这处小摊的花灯都做得很漂亮,有莲花,玉兔,天狗,甚至还有龙形的灯。
但是大家的兴趣却不在猜灯谜上,而是围着一个青年公子。
那公子穿了件青色锦袍,腰间绑着根天蓝色蛛纹犀带。眼睛上带了半张面具。
是元宵节街头随处可见的那种动物面具。
但戴在他脸上,露出高挺的鼻梁,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好像那面具就是为他量身定做似的。
“再猜,再猜。”围在他身旁的人起哄道。
那公子微微一笑,似朗月清风。
原来他是个猜灯谜的高手,一晚上已经猜中十多个灯谜了。
这灯谜猜一次也很便宜,只要几个铜板。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一次猜中的。
这个摊位的老板做的花灯尤其精致漂亮,许多人都在他家猜。
但是他的灯谜又很难,所以这一晚上老板赚了不少钱。
可惜遇到这位公子,明显是个高手。
老板哭丧着脸,真不想再让他继续猜了。
可围观的人这么多,人家猜不中的时候,你喜笑颜开,遇到高手就不让人猜了?
没这样的道理嘛。
因此旁边围了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拼命叫那公子继续猜。
那青年猜中十多个灯迷,得来的花灯都随手送给了身旁的人。
还有两个姑娘家,站在离他不远处。手里拿着精致的莲花灯,一脸羞涩与欢喜。
那公子又丢了几个铜板,指着那个最大的龙形说:“猜那个。”
“那个可很难。”老板紧张的说。
这是今晚他拿来压轴赚钱的法宝。
“就猜那个,就猜那个。”一旁的看客催促着。“老板你快把灯下来。”
老板木着一张脸,用竹竿将那龙形的灯取到前头来。
这是个字谜,上面的谜面是:南望孤星眉月升。
青年迟疑了片刻似乎在思索:“是广字?”
“错了!”老板得意的否决。兴高采烈的把那灯又挂了起来。
这回他总算吃瘪了吧。
这时一只素白纤细的手伸过来,往小桌上抛了几枚铜板。
“我也想猜刚才那个。”李如萱温声道。
“好。”老板又把谜面念了一遍。
李如萱思索片刻,“是庄字。”
老板的脸顿时垮了下来,今晚真是太霉了。好不容易难住了一个高手。
又来了一位伶俐的姑娘。
老板没好气的的说:“你该不是瞎猜的吧。”
“哦~”旁人都开始嘘声,“人家姑娘猜中了,愿赌服输啊。”
那位公子也把清亮的眸光投向李如萱。
李如萱朝他点点头,对着老板解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南望指望字的下部分王字,孤星指一点,眉月指月初的月亮,像一撇。撇加在王字的左边,点在王字的上边,三部分一组合便成了庄字。”
这解释有理有据,人家是凭真本事猜出来的。
老板只能认倒霉,把那个精致的龙形花灯给了李如萱。
“小姐你真厉害!”如月站在她身边,得意的夸赞。
“不过是个灯谜罢了。”李如萱说着转身要走。
“姑娘请留步。”那男子的嗓音低沉悦耳,听来让人觉得舒服。
李如萱望向他,“姑娘可否将这个花灯卖给在下。”
卖?李如萱笑了笑,“公子喜欢,就送给你吧。”
说着大方的把灯递给他。
那青年欢喜的接过,从怀里掏出两锭银子,一锭抛给了那小摊的老板。另外一锭就要递给李如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