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祸根
樱幕秧2021-07-11 14:262,266

  “引玄德公至客房歇息。”

  “诺。”

  报信人退下后,杨启转头看向沮授,开口询问。

  “这刘备日前说是去青州救援龚景,怎的这么快就回来了,难道是青州有变?”

  “日前有斥卫来报,程远志的主力出现在了青州,刘备恐怕是在青州与战不利,前来求援的。”

  杨启点点头,深以为然。

  在历史上,刘备到了青州之后也是首战不利,后出奇兵方才取胜。

  如今由于后世M国的灭世计划,黄巾军的战力大幅度提升,现在已经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黄巾力士和生化武器,刘备到真有可能是来求援的。

  “见了刘备一问便知,他总不能是无故而来。”

  说罢,杨启带着众人到客房之中来见刘备。

  “玄德公远至,启未能远迎,还请见谅。”

  “在下唐突而至,给都尉添麻烦了。”

  来到客房后,杨启与刘备互施一礼,分宾主落座。

  “玄德公青州一行可还顺利?”

  “哎!”

  刘备深深叹了口气,抱拳言道:“备惭愧,此去青州,首战寡不敌众,退兵三十里扎寨……”

  刘备见首战失礼,士气大落,便想出一条计策。

  他命关张二人各带兵埋伏于山岭两侧,自己则亲自前去诱敌。

  待将程远志引至埋伏圈后,伏兵齐出,自己在反身杀个回马枪,三面夹击之下,黄巾军必然大败,可获全功。

  起初,事情紧张的很顺利,刘备顺利将程远志引入了埋伏圈,三面夹击之下,黄巾军果然大败,事情都咋按预想的方向发展。

  眼见就要功成之时,黄巾渠帅程远志突然带着一支队伍出现,这支队伍战斗力极强。

  刘关张三人合力都不能战胜,最后只得带着部分残兵来找杨启求援。

  “奥?你兄弟三人合力都不能战胜的队伍,难道是黄巾力士?”

  听完刘备所说,杨启心中颇感惊讶。

  刘关张兄弟三人的战力虽然现在还没人知道,可是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杨启可是心知肚明。

  关张二人自不必说,都是三国时期超一流的猛将,那可都是在青史留名的。

  就是这刘备本人的战力也不容小觑,不然三英战吕布的时候,他哪敢靠前。

  想那公孙瓒、武安国、河内名将方锐等人,要么是久经纱帐,要么是成名多时,都是名震一方的人物。

  他们在吕布面前,最厉害的公孙瓒也就坚持了几个回合,其他几人要么当场殒命,要么重伤残疾。

  刘备此人最有自知之明,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即便没有必胜的把握,也肯定有保命的本事,不然哪敢靠前。

  “不然,备在乐城外亦曾与黄巾力士交过手,黄巾力士虽然勇猛,但凭我兄弟三人之力亦可战胜,某可断定,程远志带的绝非是黄巾力士,而是一种比黄巾力士更加难缠的对手。”

  “奥?这些士卒可有何特点?”

  “贼皆以盔甲附面,手持巨斧端的是勇猛无比。”

  “嗯?”

  杨启心中一动,已隐隐有了猜测。

  “如今乐城新定,大小事务颇多,还请玄德公在城中歇息几日,待安排妥当,与玄德公共赴青州,以解龚太守之围。”

  “此去青州危险重重,杨都尉无需以身犯险,只肖借得备两千精兵,备定可获全功以解青州之围。”

  “启身为朝廷都尉,岂可贪生怕死,来日定将与玄德公共赴青州,共解青州之围,以报朝廷知遇之恩。”

  “文豪公大义,备佩服之至,实乃青州百姓之幸,天下苍生之幸。”

  刘备忽的起身,对杨启深施一礼,眼圈居然还有点微微泛红,好像随时都会哭出来一般。

  “玄德公谬赞了。”

  杨启起身回礼,心中却是暗自有些好笑。

  这刘备还真是名不虚传,以往都说刘备的天下是借来的,是哭来的,今天自己可真是切身体验了一把。

  先是像自己借兵,别人不知道你刘大耳朵,身为后来人的杨启可是心知肚明。

  刘备这一辈子没干别的,借北海、借徐州、借小沛、借新野、借荆州、借益州,哪一次见这刘大耳朵还了。

  自己要真把这两千精兵借你了,那肯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现在见借兵无望,又想用哭来打动自己,才不会上了你的鬼当。

  安顿好刘备三兄弟之后,杨启找来沮授、高览等人商议出兵青州的计划。

  “玄德公还真是高义,刚刚听主公说会亲自出兵,感动的都要哭了。”

  “额……”

  看着眼前被刘备演技折服的高览,杨启有些无语。

  自己知道刘备是演技派,可这耿直的高览不知道呀,自己总不能告诉他刘备是装的,这辈子竟演戏了,最后演来了三分天下的蜀国。

  这说去高览也得信呀,他不但不会信,还会以为自己嫉贤妒能,起到反面效果。

  看来,以后还得让高览离刘备远点,可别被这他给拐了去,想想后来的赵云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啊对,还有赵云,可不能让这两人见面……

  “元伯将军此言在理,玄德公却是高义之人,”

  杨启无奈,只能随声附和,心中却是对刘备一阵鄙夷,你要是再敢挖我墙角,我可就要对你的关张二位手足下手了。

  像是看出了杨启心中所想,沮授手缕胡须轻轻开口。

  “主公,如今青州被围,百姓受难,我等理当出兵,以解青州之难。”

  “先生所言甚是,只是河间初定,当留一大将坐镇,以防黄巾反扑。”

  “元伯将军世居河间,熟知当地风土,又在乐城为官多年,威望颇高,可当大任。”

  “如此,元伯将军意下如何?”

  杨启与沮授互相点点头,相互确认了下眼神,一切都那么有理有据,名正言顺。

  “览跟随主公至今,寸功为立,此去青州,某愿为先锋,守城之事,沮先生亦在弓高为官多年,可当重任。”

  一听杨启去青州不想带自己,高览有些急眼了,自己从小的梦想便是驰骋沙场,斩敌将首级于万军之中。

  这听杨启出兵青州不准备带自己,当下是据理力争。

  “元伯将军,某虽在弓高为官数载,但不过是一文弱书生,文案书卷倒也在行,若一旦遇到黄巾反扑,可就比不上将军文韬武略之万一了。”

  听沮授这么说,高览心下欢喜,断案问卷自己不行,可说起这武力自己除了主公杨启可没服过任何人。

  “先生既如此说,真折煞某家了。”

  “元伯将军莫要谦虚,如今事急,还望将军不要推脱。”

  “主动安心,览定当竭尽全力,保主公后方无虞。”

  就这样,高览被杨启与沮授一唱一和的留在了乐城。

  只是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这个看似合理无害的举动,却给杨启的前途埋下祸根。

继续阅读:第四十三章 军令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诡道三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