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德国宋2024-08-14 17:472,087

  施泰恩先生是我早年在德国认识的,那时我正在斯图加特大学做硕士论文,题目是关于犹太财富积累和继承的方式。我那时全力以赴,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两耳不闻窗外事,放弃任何社交活动。我认识施泰恩先生,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读到过有关施泰恩家族财富积累的资料,他们家从东欧移民到南德的犹太人布料商,他家以前在斯图加特开布店,卖各种面料,是南德服装品牌,BOSS服装厂的固定供应商,纳粹时代一家人逃离德国,辗转去了美国,那年他才五岁。

  好像是1993年左右吧,我在斯图加特报纸看了一则广告,是一个在以色列的人,名叫B.Stein,寻找现在住在斯图加特贝尔大街11号的住户,他说他出生在那栋房子里,在1943年以前那是他家的房子。有线索的请跟他联系,有偿的。我对照相关资料,肯定就是施泰恩家族。

  也是恰恰好,我那时就住在斯图加特贝尔大街11号,抱着研究犹太资本的学术兴趣,我就写信联系了施泰恩,问他有什么需要,也许我可以帮忙。

  施泰恩收到我的信,立刻给我打电话,他在电话里跟我用德语谈了好长时间。他的德语带有南德施瓦本地区的口音,他说他出生在斯图加特,贝尔大街11号就是他的出生地。他在斯图加特上过小学,还没毕业就跟随父母逃亡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施泰恩语速适中,不紧不慢讲述了他的故事,他家在德国的产业化为灰烬,几处固定资产都炸光了,他在德国电视上,偶然见到斯图加特街景,贝尔大街11号竟然还在。

  他形容他小时候住过的的房子,内部结构不太一样了,但是外墙建筑风格,跟我当时住的几乎没有变化,1945英美空军大轰炸,把斯图加特夷为平地,贝尔大街房子几乎全部被炸毁,11号楼是1950年代按原样复修的,这栋房子属于受保护的城市历史建筑。

  现在的贝尔大街11号楼每层分割成三套公寓,从1986年我们租用了二楼其中的一套,那正是施泰恩度过童年的地方,他父母住楼上,楼下就是他家的店铺,这些话头,施泰恩说起来倍感亲切。

  施泰恩全家从德国逃到瑞士,从瑞士辗转到上海,1946年去了美国,一直到1980年代从美国到了以色列,算是落叶归根吧。

  施泰恩祖父母就做面料生意,很早就从中国进口过各种纺织品。他家在上海住过三年,他还有很多关于上海的童年记忆,我跟他越谈越投机。

  他说我住的这栋房子是他租父母1910年左右买下来的,他父母正在跟德国政府交涉,准备要通过法律程序,追回所有权。

  为了这件事,他在帮他父母搜集法律依据,可是相关文件不齐全,他父母年迈多病,所以很着急。施泰恩一家当时仓皇出逃,房子的法律文件都没有带出来,他父母说,所有产权正式购买合同原本都在,临走时集中在一个小皮箱里,皮箱藏在地下室地井里。

  他请我帮他跟现在的房东交涉一下,打开地井盖,找出这只皮箱。德国老房子都有地下室,讲究一些的地下室会有一个地井。

  所谓地井,就是一个深坑,深坑底下铺一层鹅卵石,万一下暴雨,地下室进水,水流就会进地井,透过鹅卵石,渗到地下。

  更讲究的房子在地井里还装了抽水泵,万一淹水,地下室抽水泵上的水位传感器给出信号,抽水泵会自动启动。

  我放下施泰恩的电话,就去找地下室的深井。这栋三层楼房应该有一百多年了,普鲁士时代遗风,厚重的墙体,地下室有两层,严格说一层半,第一层是半个地下室,有窗子露出地面大概一米,第二层完全在地下。

  第二层地下室隔成几个储藏室,几个房客各家一个,我看看我的储藏室,铺满了厚实的水泥地,不可能有深井盖的机关。其他人家的储藏室地下有没有深井盖不得而知,要想看看,需要人家同意。

  这栋房子属于斯图加特社保局,社保局租给斯图加特大学,大学外办租给外国学生。我已经是毕业了,本来应该搬出去,但是我赖着不走,他们也没有追究,或者忘了。但是如果我找上门去,麻烦他们,他们可能会清醒过来,那可能会赶我出去。这么便宜的房租,我到哪里去找呀。

  施泰恩请我画了一张地下室分布图,并标出我租用的位置。刚刚把草图传真过去,施泰恩来了电话,他说他母亲要跟我通话。

  老太太八十多岁了,口齿清楚,情绪激动,她说的德语略带写南德施瓦本口音,听上去立刻拉近了感觉。她斩钉切铁地说,就在我的储藏室位置,水泥层下埋着深井盖!

  按照老太太电话指示,我用榔头敲那个位置的地面,反应过来的声音确实跟周边不一样,这块底下应该是空的!

  我准备了铁扦和大号榔头,小心翼翼的开始敲碎水泥层,果然下面露出铁盖,我沿着铁盖边缘,敲出了一个直径半米的圆形浅洞,慢慢用铁扦撬开了井盖。

  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到井盖的背面捆着一个小皮箱,我剪断了捆绑的铁丝,一个埋藏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秘密呈现在我面前。

  我把井盖盖好,又把水泥碎块铺到原来位置,准备隔天买点水泥再封死它。我带着小皮箱回到我的房间,打开油纸包,发现是一些房契文件和几包沉重的金条。

  半个世纪过去,金条依然熠熠发光,每根金条上”帝国银行1928年监制”字样清晰可见,一共12条大黄鱼,每块1000克重。

  12块金条发出的金色的光芒,辣的我眼睛几乎留下了泪水,不!也许是因为过于激动的原因。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金条。它们就像一块块的华夫饼干,并排躺在我的眼前。

  请原谅,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找不到更合适的比喻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谁看过《一千零一夜》,书里面那个农夫进了阿里巴巴大盗藏宝洞,大概就是类似的情形。

  

继续阅读:第四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施泰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