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远行
山茶花树下2025-08-26 16:252,191

仅剩两人的小院,显得空荡而宽阔。大方搓着双手,横竖不肯迈腿离开。

瘦长的倒影映在地面,半圆的月亮升上来了。

“大方,你的事我说了我决定不了。”熊砚转身离开前说道,“你还立在这里做什么?”

硬撑着大方立在原地的气,一下被熊砚的话戳破,霎时抽掉了他背脊的骨头。弯腰驼背,脚尖转向大门。

“我带你去找何大匠。你要怎么说通何大匠收下你,那就是你的事了。”

“啊?好,好好。熊娘子,我……”

大方的背脊挺直,立在门口:“何大匠,我……”

双肩挑扁担的刘大,被筐内的瓷器压得微微弯腰,听见大方的话,他双眼眨巴,“大方,你叫什么何大匠,还不叫师父!你人不灵光,怎么还嘴巴笨。”

今日,熊砚一行人就要出发去南沙城了。刘大来回挑着扁担,将何大匠这些年烧制的精美瓷像,挑下山,那些驴子么就驮些没那么精贵的。

听到刘大调侃的话,方大瘦巴的脸鼓圆,结巴呵斥道:“刘……刘大,你……你胡说什么呢。”

何暮青并未在那晚被方大的祈求打动,决定收方大为徒。方大的天赋如何,他且不论,但烧瓷的艰难辛苦足以让很多人甩手落跑。

如果,方大能安守在深山等他回来,那么等他重回园舍那日,他会愿意教导方大成为一名瓷匠。何暮青暗想道,对方大尴尬的面容,回以淡然的微笑。

钱大郎在昨日下了山,按照熊砚的吩咐勉强找到了一辆马车、牛车。此刻立在山脚下,将驴子和刘大驮下山的瓷器,安放在牛车之上。

驴背上的何大匠抱着何有生,立在驴旁的上官诘将缰绳交给何大匠,转身牵起另一匹驴,翻身坐上去,驴两旁坠着沉重的行李。他扭头看向仍立在门前的熊砚。

她正被刘大的娘紧紧握住双手。

“熊夫人,我们定会好好替您看住园舍的一草一木,不让人偷走半根针。”说着说着,刘婶两眼噙着泪。

要是没有熊夫人收留他们娘俩,今日就该是她的头七了。刘婶二十出头丧夫,领着孩子,尝遍辛酸苦楚,不到四十的年纪老到弯腰驼背,银丝缕缕掺杂于灰黑的发里。

熊砚抽出手,手心摩挲刘婶粗糙的手背:“刘婶,我信你。但如若真碰上了,看不住的时候,最要紧的还是人。你得好好活着,刘大本性不坏,有你看着,他走不了岔路。”

刘大那日将他娘背上山后,跪在他娘面前照实说了这阵子发生的事。刘婶气得发狠两手捶打他。

“嫂子,走了啊。再不走,今日到不了半溪了。”上官诘扬声催促。

素琴俯身拉着熊砚上了驴,两人共乘。

熊砚在转弯的山道遥看园舍的大门,方大扶着身子仍是不大好的刘婶,两人远远看向他们。

钱大郎赶着牛车,跟在马车后头。

上官诘扬鞭击打马屁股,马依旧走得慢悠悠,不时伸出舌头卷走路旁焦黄的草。

咽下一口干米,再喝下半口水,熊砚感到肚中的饥饿立时被恶心的反胃压制下去了。

他们已经在路上走了一个月。

在最初时,也曾遭遇过两三波的饥民哄抢,但全被上官诘和大毛用功夫吓退了。素琴也曾面露怜悯,想将自己的口粮分出一部分,给逃难的人群。

但熊砚发现素琴的动作后,立即把她还未伸出窗口的手大力拽回。熊砚喘着粗气,心劈劈跳,“不能给。素琴,闭上眼,当看不见罢。”

那时,他们身处在逃荒的人群队伍中。队伍移动得十分缓慢,茶彰城的城门已能遥遥望见。茶彰城的知府是个能人,他通过去年冬季反常的大雨,推测到了今年春季的灾情。

在旱灾来临之前,便已在城内勘探打井,并提前收购了大量粮食,充盈了粮仓。在十几个逃难来的灾民中,他很早得知大凉流民南下的大概规模。

早在半月前增加了官兵守城,缩短了城门开门时间。

但他也并不坏,流民被他拒之城门外,他们徘徊不去,他便在城外设立了暂时的流民营,要他们通过劳动换取粮食。流民被安排开垦荒地,开凿新井等工程。

“他们去到了流民营会有吃的。你现在将食物扔出去,先不说饥饿的人群会立马围攻我们,就说拿到食物的人,他们还没将食物吃进去,便会被其余人抢走了。排队的秩序,会迅速被你的‘善举’摧毁。最后,我们谁也没法进城!”

熊砚的话吓住了素琴,她面色发白,收回自己手中的食物放回到袋中。

那一日,他们排了一天的队,才在黄昏将尽时进入茶彰城。

城内的景象一如往常,依旧繁盛平安,只是人人面上都带上了点不安。他们都不知道,这场旱灾会持续多久,城中的储粮能否维持到旱灾结束之时。

熊砚等人成功投宿后,围坐在一处,默默进食自己的干米。是的,城中的客店,食肆已不再提供餐食,城中每人都需按日按量从官府处领取米粮。外来的旅客,不得领取城内米粮,需要自行解决吃饭问题。

临睡前,熊砚从某个包袱中,翻出一株植物——粗糙暗沉的表皮窜出几根绿油油的枝叶,怪模怪样。她看包中剩余的也都窜出稀疏的几条根茎,几片叶子。

她又挑出两三个,放到桌面滚到一处,开门走向隔壁敲门。

上官诘打开门,见到门外来人,挑眉无声问道。

熊砚低声让他来她房中。

听明白熊砚的请求,上官诘喉头滑动,转身关上房门来到熊砚房中。

“你或许不记得葛存芥曾送过我一份种子了。”

这话让上官诘眉头皱紧,葛存芥的名字从熊砚嘴中说出来,总让他有几分不痛快。

烛光下,熊砚自顾自地说下去,隐隐绰绰的火光柔化了她的眉眼。

上官诘抬手接下熊砚递来的水囊,“怎么你又胃不舒服了?”

熊砚点头,咽下涌上喉咙间的酸水,张口道:“你那晚确实将那袋番薯放到了茶彰城知府的书房了罢?”

“放到了,你找人写的详细种植方法,我放在他的砚台下、书柜架上压着,保准他不会错过。”上官诘语调平淡道。

“番薯种下后,大概四个月能收获。期望那时,饥荒早已结束。”熊砚自言自语道。

上官诘斜斜看她一眼。熊砚那晚随意蒙人的话,最终让他确定了他们来自同一个世界。他们在很久之前,必定早有纠葛。

继续阅读:116、车坏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丫环的种田发家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