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6章 荆州各郡(整理)
唐家五少2025-07-02 19:592,260

相传荆州有很多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聊聊隶属于荆州的郡县。东汉荆州原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赤壁之战后,原先短暂领有荆州的曹操只保住了荆州北部南阳郡与南郡的一部分,而中南部被刘备和孙权势力瓜分。曹操之后从南郡、南阳郡中分出襄阳郡、南乡郡一说章陵郡,荆州成为三分割据的局面: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江夏、桂阳、长沙归孙权,南阳、襄阳、南乡归曹操。一般认为这阶段三家各占三郡的局面是“荆襄九郡”一词的来源。

  【来源】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这“荆襄九郡”。东汉时期荆州原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从南郡、南阳郡中分出襄阳郡、南乡郡(一说章陵郡),合称“荆襄九郡”。

  【概述】

  东汉时的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关羽封为汉寿亭侯),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建安十四年,刘备领荆州牧,移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荆州”后,移治江陵。辖境相当于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部分。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取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208年赤壁之战后,原先短暂领有荆州的曹操只保住了荆州北部南阳郡与南郡的一部分,而中南部被刘备和孙权势力瓜分。曹操从南郡、南阳郡中分出襄阳郡、南乡郡(一说章陵郡),荆州成为三分割据的局面: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江夏、桂阳、长沙归孙权,南阳、襄阳、南乡归曹操。一般认为这阶段三家各占三郡的局面是“荆襄九郡”一词的来源。【变故】

  三国时期荆州主人经历了以下8个阶段的变化:

  1、最先是刘表,基本占据八郡,但是江夏郡长江以南部分由东吴占据;

  2、然后是刘表的儿子刘琮;

  3、曹操进兵荆州占据荆州北方四郡。刘琮然后以荆州南部四郡投降曹操,从而荆州有八个郡归曹操,刘琦(和刘备在一起)占有江夏的夏口一地,孙权占据江夏郡江南大部。

  4、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夺取了荆州南部的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曹操占领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三郡再加长江北的江夏一部分,而江夏郡长江以南部分在赤壁前就属于孙权;

  5、刘备到东吴孙权处求“都督荆州”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借荆州之地,这就是“借荆州”的由来,刘备因此占据了荆州南部五郡和江夏的夏口一城,曹操占据荆州北部的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三郡再加江夏一部分,孙权占据江夏江南部分;

  6、刘备占领西川后,曹操占据汉中,威胁西川,刘备因此与孙权讲和,江夏、桂阳、长沙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三郡再加江夏一部分归曹操。

  7、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被俘杀,江夏、桂阳、长沙、南郡、零陵、武陵归东吴。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三郡再加江夏一部分归曹操。

  8、三国末期,司马炎建立晋朝,然后开始晋灭吴之战。吴主孙皓投降,荆州归晋。

  荆州,是三国时期的军事战略要地。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因失荆州而使统一中国的霸业不能实现;刘备因借荆州而立,取得西蜀之地而与魏、吴共为三国,但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导致吴蜀联盟破裂,形成长期与魏对峙的局面,最终三国归晋;吴国因借荆州而和刘备成为联盟,在赤壁大破曹操,却因强攻荆州,杀死关羽,夷陵之战差点亡国,最后虽有荆州,却失去蜀国支持,唇亡齿寒,相继被司马氏所灭。在荆州这片土地上,上演着一次又一次的成王败寇。

  【历史沿革】西汉、东汉、三国

  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除中央之外的地域分为13个州刺史部,其中荆州的辖域相当广,大体来说以北为现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往南延伸至两湖(湖北、湖南)全境内。但是此时的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无治所,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域,依据后汉书记载,荆州辖有南阳(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郡(湖北东部)、长沙郡(湖南东北)、桂阳郡(湖南东南)、武陵郡(湖南西北)、零陵郡(湖南西南)七郡。州治所一直到东汉汉献帝时刘表领荆州牧以前都在汉寿县(武陵郡辖,今常德市汉寿县),后因荆南地区黄巾贼余孽尚未退去才将治所移到当时已经相当繁荣的南郡襄阳城(今湖北襄阳市)。

  208年赤壁之战后,原先短暂领有荆州的曹操只保住了荆州北部南阳郡、江夏郡与南郡的一部分,而中南部被孙刘联军占据。曹操之后从南郡、南阳郡中分出襄阳郡、南乡郡,荆州成为三分割据的局面: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江夏、桂阳、长沙归孙权,南阳、襄阳、南乡归曹操。一般认为这阶段三家各占三郡的局面是“荆襄九郡”一词的来源。

  219年,荆州牧刘备的守将关羽被东吴、曹魏联军击败,在随后的夷陵之战中刘备又败于孙权势力后,蜀汉再无力夺回原有荆州辖权,荆州成为由曹魏与孙吴两家分领的局面。

  曹魏荆州,治所在南阳郡新野,下辖南阳郡、江夏郡(长江以北)、襄阳郡、南乡郡、新城郡、上庸郡、魏兴郡等共七郡。孙吴荆州,治所在南郡的江陵,下辖南郡、江夏郡(长江以南)、长沙郡、湘东郡、桂阳郡、临贺郡、零陵郡、衡阳郡、武陵郡、建平郡、宜都郡等共十一郡。

继续阅读:第0017章 豫州各郡(整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九州历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