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我没事的……”沈姝瑾双手轻轻抓住了萧宸的衣襟,企图阻止他上楼的动作,急声道:“卫阿婆呢?她在何处?我想去看看她……”
萧宸闻言轻叹一声,脚下却依然不停地往楼上走去,“能让人带他们上去了,青萝也在上面,我带你去找他们。”
沈姝瑾闻言不再拒绝,但还是微微挣了挣,小声道:“你先放我下来罢,我自己走便是了……”
萧宸没说话,但手上却微微用力,制止了她的动作。
沈姝瑾无奈,只能由着萧宸将她抱到了二楼。
萧宸停在一间雅间门前,身后的玉瑚会意,立刻上前将门打开。
屋内只有青萝与茁儿两人,他们围在一口棺材前,正流着泪,默默地为躺在棺材中的卫阿婆整理遗容。
沈姝瑾轻轻拍了拍萧宸的手臂,示意他将自己放下来。
这次萧宸没再坚持,走到棺材旁边,将沈姝瑾轻轻放在了地上。
沈姝瑾看着棺材中的卫阿婆,眼中很快便湿润起来。
卫阿婆的衣服已经被换过了,身体应该也被擦洗过,浑身都是干干净净的,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般……可衣领下那遮不住的皮肉外翻的伤口,却明晃晃地昭示着她的生命已经完全走到了尽头。
她的左手尾指与无名指僵硬地向外翻折着,衣物掩盖之下的右腿,形状似乎也有些奇怪。
沈姝瑾看得出来,卫阿婆的手指和腿,都是在她生前被人折断的。
一滴清泪混合着怒火,自沈姝瑾的眼角滑落,她紧咬着牙关,嗓音沙哑地对着青萝低声问道:“……青萝,说说罢,今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青萝擦了擦脸上的泪,“噗通”一声便跪在了沈姝瑾面前,“娘子……都是弟子的错……”
“……卫阿婆与茁儿前两日便同弟子说今日要去城外的净福寺祈福,奴婢应了他们,本来他们今日晨起时便要出门的,可是医馆内病人多,卫阿婆见我与青黛忙不过来,便一直等到午后才出了门……”
“从医馆到净福寺的路程不算近,卫阿婆与茁儿去的又晚,弟子怕他们宵禁之前赶不回来,便给他们拿了些钱,让他们不必着急,在外头找个客舍先住一晚,明日再回来也无妨。可没想到,戌时末的时候,他们还是回来了,只是回来时,卫阿婆的背上还多了个人。”
“卫阿婆说此人是她与茁儿在长安城外捡到的,发现他的时候,他整个人浑浑噩噩地卧在丛林之中……卫阿婆见过茁儿之前发病的样子,一眼就看出他是中了幽兰散之毒,所以便将他带回了医馆……”
“卫阿婆与茁儿并不认识他,但是弟子与青黛却一眼就认出,这便是娘子与殿下苦寻了几日的荀郎君。”
“弟子替荀郎君切了脉,发现他确实是中了幽兰散之毒,与前阵子娘子接手的那些中毒之人的病状甚是相似,弟子便猜想恐怕是那背后之人又卷土重来了。”
“弟子本想给您送个信,可那时已近宵禁时分,娘子定然是不便出府的,所以弟子便自作主张,与青黛商量着先给荀郎君灌了些解幽兰散之毒的药,还在药中掺了些安神之物,想着让他先睡一晚,等明日再将此事告知于您……”
“可奴婢没想到……这一等,便出了事。”
青萝说到这里时,眼泪又糊了满脸,可她却完全顾不得擦,只是任由泪水肆意滑落。
“弟子与青黛给荀郎君灌了药之后,见他睡着了,便去了库房整理药材,没过多久,突然隐约听到外头传来一阵异响,觉得有些不对,便与青黛一起出去查看,结果发现有四名黑衣人潜入了医馆之中,正在悄悄搜寻。”
“弟子与青黛原本想要将他们拿下,可他们武功虽然平平,但轻功却是上乘,交手几个回合之后,他们发现不敌,便想要离开,弟子与青黛见状未作他想,直接便追了出去……”
“我们一直追到了通化坊的南门处,发现那几名黑衣人一直同我们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随后又突然听到医馆方向传来了一阵笛音……”
“弟子觉得不太对劲,于是便拉着青黛想要往回撤,可就在这个时候,那四名黑衣人却突然又缠了上来,想要拖住我们,我们这才察觉到自己中了对方的调虎离山之计……”
“那四名黑衣人虽然武艺不佳,但身法实在诡谲,弟子与青黛费了些功夫,好不容易才杀了其中两人,甩开了他们。”
“我们突出重围之后,第一时间便往回赶了,可回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卫阿婆……卫阿婆挡在密道门前,身中十几刀,左手断了两根手指,右腿也被人生生踩断了,一看便知是被人凌虐致死的……”
青萝低下头,双手死死攥紧了覆盖在腿上的衣服,浑身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声音也变得更加隐忍、低哑。
“杀害阿婆的凶手……与那四名黑衣人的衣着是一样的,他们蒙着面,弟子没有看到他们的面容,只看到了那名杀害阿婆之人的腰间,挂着一支紫玉笛……”
“此人的武功甚是高强,极善用刀,我与青黛二人联手都未能将他擒下,只堪堪用银针射中了他的右腿。”
“娘子……”青萝声音哀戚地匍匐在地上,“弟子不知道荀郎君究竟是如何醒来、如何受伤、又是如何被卫阿婆从那刺客手中救下、关入密道之中的……”
“弟子只知道……只知道卫阿婆……她受尽折磨,到死都没有将密道打开……”
密道的大门共有两道,一道石门一道铁门,两道门都十分厚重,且都有特定的开启机关,只有用相应的方式才能打开。
所以卫阿婆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才遭了杀身之祸的。
“娘子……都是弟子无能,不仅中了敌人的奸计,害死了卫阿婆,甚至连凶手都没能抓到……”
“弟子愧对阿婆,也愧对娘子……请娘子责罚弟子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