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新朝
初缘君2025-07-28 16:283,146

  容家军长驱直下,直奔着京城而来,一路上遇到的阻拦反抗倒是不严重。

  北边能够算得上是战力的,先前都被朝廷给收编了。

  朝廷落败之后,那些人要么就是重新编入了容家军,要么就是战死沙场。

  快到京城的时候,容盛心绪十分复杂。

  容家和钟离家一样,都是世代镇守边疆的忠臣,可到了最后,还是造了反。

  选择了这般乱臣贼子的行径,没有退路可言,成王败寇罢了。

  若不是元和帝步步紧逼,容家也是断不愿意做这悖逆之人。

  只是容盛很清楚,若是不反,早晚是要带着一家子去陪曾经的老友去去地下喝酒了。

  容家军兵临城下准备攻城之时,也不曾特地看过日子,只夏日难得有天气很差的时候,但多少有些燥热,就像人心一般。

  稍微有些脑子的都能知道,这次战役朝廷是必输的。

  朝廷军队里那些人,也隐隐分成了两个派系。

  一方是想直接投降,反正都是必输的结局,不想有无谓的死亡。

  剩下的,便都是做好了给大顺陪葬的准备了。

  他们生是大顺的人,死是大顺的鬼。

  就连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文官,那一日也有不少人跟着上了城楼。

  既然有了赴死的决心,那么能亲自陪着这王朝走完最后一程也是极好的。

  曾琏站在墙头看着城墙下声势浩大的容家军,心里出奇的平静。

  在这一日到来之前,他心中还是忐忑不已的。

  在此之前,他那已经对外宣告将他赶出家门的家人都已离开,除却二三知交也留在了京城,再无任何亲友。

  他很清楚,朝廷军队面对如今的容家军,一日都撑不过去。

  由于大顺多年以来的压制,京城的武将多数都是不得用的,甚至有不少都是文官领了武将衔。

  不管如何,今日过后,这世间怕是就再没有他曾琏的名了。

  罢罢罢,故去的老太傅好歹教导他一场,他没别的以谢师恩,唯有此身而已。

  太子未在东宫等着,而是坐在了承德殿。

  就连已经只剩眼珠子能动的元和帝,也被他让人抬到了承德殿龙椅上,让人扶他坐着。

  元和帝没有任何抗拒的意思,他知道这江山是到头了。

  在他手里走到头了。

  遥想当初,在初初继位时,他还畅想着自己会成为一位多么贤明的君主,可没想到,到了最后竟成了这亡国之君。

  元和帝高坐龙椅,太子就坐在他下手,手中拿着玉玺。

  至于太子的家眷,已经在东宫先一步上路了。

  不管他们是否愿意,都得跟着一起走。

  江山颠覆,活着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了。

  朝廷本就只余不到五万人,心更是不齐,容家军攻入京城时,伤亡也不算大。

  在城墙上指挥的官员,一个不剩,尽皆殉国。

  容盛带着人直奔承德殿的方向,他的盔甲上还沾着血迹,脸上也飞溅到了一点儿。

  入宫之后,同样有人抵挡,那些抵挡之人,自然是一个不留。

  容盛带着人踏进承德殿时,元和帝和他剩下的儿子都在承德殿内等着。

  魏王和安王不在。

  他们先前在城门处指挥,已经先走一步。

  魏王死于流箭,安王在被俘前一刻利落自刎,到底还是殉了国。

  容盛见到龙椅上的元和帝时,心里也是有些诧异的。

  皇城跟个筛子似的,里边的消息压根瞒不住。

  元和帝如今身体究竟如何,容盛心里是有数的。

  他没想到,哪怕是到了这个地步,元和帝还会在承德殿等着。

  太子见到容盛之时,起身将手中的玉玺放到了龙椅上,而后一步步朝着容盛走来。

  他眼中带着笑意,像是看着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

  随着太子的靠近,容盛身边的那些将士都警惕万分,生怕太子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思。

  “都在这了,省了靖安侯些功夫,上路也不劳靖安侯相送了。”

  容盛沉默,新朝建立,不一定就会把旧朝皇室赶尽杀绝。

  留下一两个,用来施恩,展现仁义也是常有之事。

  当然,那也是得位不正,不得不为之,到最后还是一个都不会留下。

  太子身为大顺储君,是不可能留下的。

  晋王和其他几位王爷的目光也都落在容盛身上,等着他的答复。

  容盛先前没想过事情会这般顺利,并未准备什么毒酒白绫,但这样的东西,总归宫内是少不了的。

  他刚想应下,就见太子往后踉跄了两步,之后更是唇边溢血。

  紧接着,便听到有人倒下的声音。

  容盛顺着声源处望去,倒下的是一位年轻的王爷,他不算面熟。

  倒下之后,面色十分痛苦。

  容盛便知道,自己答不答应都是一个结果,太子早便做好了准备。

  恐怕是先头宫门处的人来报的信,他们早已事先服了毒,死也不会是阶下囚。

  尽管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成算,看到了结果,容盛还是应了太子一声。

  “臣,恭送太子殿下、诸位王爷!”

  君臣一场,至此方休。

  容盛一步步朝龙椅走去,他身边早有将士先他一步将最先毒发死去的元和帝从龙椅上拽下来,捧着玉玺奉给他。

  他瞧着触手可得的玉玺,心中五味杂陈。

  他迟疑了一瞬,还是坚定拿起玉玺,越过元和帝的尸首坐上龙椅。

  “臣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钟离修稍落后一步,他到的时候,那些将士已经在参拜新皇。

  他也跟着众人山呼万岁,元和帝等人的尸首尚在不远处无人收殓。

  舒明蓁没有去承德殿,她带着人去了后宫。

  后宫那些宫室内,嫔妃基本都已自戕,至于到底是不是自愿的,倒不重要了。

  只有少数低位妃嫔还活着,似乎是被忽视了,连殉葬都无人注意。

  也算是好事儿,至少逃过一劫,活了下来。

  舒明蓁清楚容家军虽然治军严明,但毕竟还是有不少人是之后收编的。

  更何况,一路打过来虽然算得上顺畅,可并非没有伤亡。

  舒明蓁之所以选择带人搜后宫,就是放着有人私自朝这些女眷下手。

  身为宫中女眷,她们被大顺那些百姓们奉养多年,吃用都来自于百姓。

  若说全然无辜,实在也算不上,可若说让她们谁来背了骂名,那也是荒唐。

  她们空遭奉养,实则手中没有半分权。

  舒明蓁亲自盯着,那些就算是心中略有些想法的,也到底不敢闹起来。

  先前舒明蓁一同出入军营的时候,她的那些手段,不瞎的都能看得到。

  别说是那些靠着七弯八拐作威作福的,就算是那些将士们的亲生子,舒明蓁下起手也不心软。

  有不少人在搜宫的时候昧下了不少东西,舒明蓁只当没看到。

  他们也不敢闹得过分,不过拿些小巧的首饰一类。

  新朝初立,有的是麻烦事儿。

  容家人都在宫中,先前还留在嘉临关的家眷也着人去迎了。

  舒家和钟离家暂且还未分开,就住在先头的靖安侯府内。

  容成蹊原本是安排在先头的魏王府,他偏嫌晦气,整日都住在靖安侯府。

  舒明蓁先前就跟钟离修通过气儿,让他就做一个纯粹的武将。

  钟离修也是一样的想法,既然想好了只是武将,那么新朝初立的那些事儿便与他们无关。

  得等到新朝略定,准备平定南方那些豪强的时候,才轮得到钟离修。

  新朝定国号为乾,一月后容盛才正式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从镇守边关的武将变为一国之君,容盛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的。

  他的大半辈子都只是个武将,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与武将相关。

  如今成了一国之君,他竟还有些似在梦中的感觉。

  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商议决定。

  是继续沿着前朝的惯例,还是要进行改动,都得重新商议。

  好在容盛如今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套班子,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虽然如今没钟离修什么事儿,可他还是每日都得跟着上朝点卯。

  新皇尚未正式登基,但每日商议还是躲不过的。

  钟离修也就每日跟着那些人去应个卯,杵在人群中一言不发。

  每日商议时,容惊羽都能瞧得出他在走神。

  他总是人在神不在的,容惊羽瞧着都有点来气。

  每次一旦点到钟离修让他说话,除了关于之后的战事安排以外,他一色都是一句恕臣无能。

  钟离修这莫名有些滚刀肉的态度,别说容惊羽,容盛瞧着也有点来气。

  私下容盛和容惊羽也分别找过钟离修,就差把让钟离修回家跟舒明蓁商议明说了。

  可正因为他们不好明说,钟离修每次都是装傻充愣糊弄过去的。

  如今在宫中比不得先前,隔墙有耳,一句话传出去能揣测出百样意来。

  钟离修的态度也是舒明蓁的态度,摆明了就是什么都不想掺和的。

  舒明蓁深知此时女眷是个什么地位,她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世道如此,成见之深,不是一两日便能改变的,她也不觉得自己就能改变得了。

  急流勇退,便是如今最好的选择。

  先前是为了替钟离修揽下一些目光,如今不用了,她也懒得伤神。

  容惊羽和容盛忙得两头不见太阳,容成蹊却好些。

  他常住在府上,故意当着舒明蓁的面商讨。

  舒明蓁一下就能猜出他的用意,并没有往坑里跳的想法。

  那些心思她在脑子里过一遍就算了,不说出来也是做得到的。

继续阅读:都408章 琐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娇女不好惹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